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A组·基础达标 逐点击破
1.跨学科 下列诗词中体现了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絮
B.“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烟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香
D.“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沙
2.社会发展 如图所示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
A.质量变大 B.间隔变大 C.数量变多 D.引力变大
3.物理与日常生活 如图所示的桂花糕是用糯米粉、糖和桂花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中国特色传统小吃。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糯米粉、糖和桂花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熟桂花糕中的糯米粉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闻到桂花的清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熟桂花糕可以用肉眼看出有气孔,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4.科技发展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中,航天员老师王亚平用水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搭建了一座液体桥,如图所示。水在两板之间连接成为桥,这说明( )
A.分子之间有引力 B.分子之间有斥力
C.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 D.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日常生活 成熟的苹果有催熟作用,将其与生水果放在一起,熟苹果产生的乙烯扩散进入其他生水果中,能够加速生水果的成熟过程。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6.日常生活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打开水龙头,流水潺潺 B.拧开香油瓶盖,香味扑鼻
C.水开后,壶嘴冒出“白气” D.汤沸腾后,排骨上下翻滚
7.科技发展 如图所示为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_ _ 现象。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 _ 。
8.日常生活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分子间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如图所示,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玻璃板与水面脱离的瞬间,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 _ 。
9.教材改编
(1) 如图甲、乙所示,为了研究气体的扩散,应选择(选填“甲”或“乙”)实验装置更合理。原因是二氧化氮的密度_ _ (选填“大于”或“小于”)空气的密度,这样可排除_ _ 的影响。撤掉两瓶中间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实验现象表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如图丙所示,热水的现象更明显,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 _ 有关。
B组·能力提升 强化突破
10.跨学科 如图所示,一只锥形瓶中灌入氨气,另一只锥形瓶内壁贴一条浸过酚酞溶液的试纸。打开活塞,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试纸逐渐变红。这个现象主要表明(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是很微小的
1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灰尘在空气中的运动是扩散现象
B.温度为的物体,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C.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D.海绵被挤压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12.如图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玻璃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_ _ ;加注酒精过程中,能明显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C组·核心素养拓展 素养渗透
13.科学本质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 随着分子间距离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 )
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A组·基础达标 逐点击破
1.C 2.B 3.D 4.A 5.B 6.B
7.扩散; 剧烈
8.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引力
9.(1) 乙; 大于; 重力; 两个瓶子的颜色逐渐混合均匀,都变为淡红色;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温度
B组·能力提升 强化突破
10.A 11.C
12.间隙;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组·核心素养拓展 素养渗透
1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