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条件概率(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1 条件概率(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6 18:34:10

文档简介

4.1.1 条件概率
1.4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4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若已知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券,则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券的概率是(   )
A. B.
C. D.1
2.已知A与B两个事件,P(B)=,P(A∩B)=,则P(A|B)等于(   )
A. B.
C. D.
3.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两次,记A={两次的点数均为奇数},B={两次的点数之和为4},则P(B|A)等于(   )
A. B.
C. D.
4.(2023·全国甲卷6题)某地的中学生中有60%的同学爱好滑冰,50%的同学爱好滑雪,70%的同学爱好滑冰或爱好滑雪.在该地的中学生中随机调查一位同学,若该同学爱好滑雪,则该同学也爱好滑冰的概率为(  )
A.0.8 B.0.6
C.0.5 D.0.4
5.(多选)某班组织由甲、乙、丙等5名同学参加的演讲比赛,现采用抽签法决定演讲顺序,记A:学生甲不是第一个出场,学生乙不是最后一个出场,B:学生丙第一个出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事件A中包括80种情况
B.P(A)=
C.P(A∩B)=
D.P(B|A)=
6.加工某种零件需要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出废品的概率为0.4,两道工序都出废品的概率为0.2,则在第一道工序出废品的条件下,第二道工序又出废品的概率为    .
7.某气象台统计,该地区下雨的概率为,既刮四级以上的风又下雨的概率为.设事件A为该地区下雨,事件B为该地区刮四级以上的风,则P(B|A)=     .
8.一个盒子中有3个白球、2个黑球,每次从中不放回地任取1个球,连取两次,则在第一次取到黑球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到白球的概率为    .
9.盒内装有16个球,其中6个是玻璃球,10个是木质球,玻璃球中有2个是红色的,4个是蓝色的,木质球中有3个是红色的,7个是蓝色的,现从中任取1个球,已知取到的是蓝球,问该球是玻璃球的概率是多少?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A|B)<P(A∩B)
B.P(A|B)=是可能的
C.P(A∩B)=P(A)P(B)
D.P(A|A)=0
11.(多选)甲罐中有4个红球、3个白球和3个黑球;乙罐中有5个红球、3个白球和2个黑球.先从甲罐中随机取出一球放入乙罐,分别以A1,A2和A3表示由甲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和黑球的事件;再从乙罐中随机取出一球,以M表示由乙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的事件,下列结论正确的为(   )
A.P(M)=
B.P(M|A1)=
C.事件M与事件A1不相互独立
D.A1,A2,A3是两两互斥的事件
12.一个袋子中,放有大小、形状相同的小球若干,其中标号为0的小球有1个,标号为1的小球有2个,标号为2的小球有n个.从袋子中任取2个小球,取到标号都是2的小球的概率是.
(1)求n的值;
(2)从袋子中任取2个球,已知其中一个的标号是1的条件下,求另一个标号也是1的概率.
13.将三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各掷一次,记事件A表示“三个点数都不同”,B表示“至少出现一个6点”,则条件概率P(A|B)=    ,P(B|A)=    .
14.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
上年度出 险次数 0 1 2 3 4 ≥5
保费 0.86a a 1.25a 1.5a 1.75a 2a
设该险种一续保人一年内出险次数与相应概率如下:
一年内出 险次数 0 1 2 3 4 ≥5
概率 0.30 0.15 0.20 0.20 0.10 0.05
(1)求该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的概率;
(2)已知该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求其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的概率.
4.1.1 条件概率
1.B 记“第一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券”为事件A,P(A)=,“最后一位同学抽到中奖券”为事件B,P(B)=,P(A∩B)=×=,P(B|A)==.
2.D 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可得P(A|B)===.
3.C 由题意知,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两次,有6×6=36种情况,设A={两次的点数均为奇数},B={两次的点数之和为4},事件A包含3×3=9种情况,事件A∩B有2种情况,则P(A)==,P(A∩B)=,则P(B|A)==.
4.A 法一 如图,左圆表示爱好滑冰的学生所占比例,右圆表示爱好滑雪的学生所占比例,A表示爱好滑冰且不爱好滑雪的学生所占比例,B表示既爱好滑冰又爱好滑雪的学生所占比例,C表示爱好滑雪且不爱好滑冰的学生所占比例,则0.6+0.5-B=0.7,所以B=0.4,C=0.5-0.4=0.1.所以若该学生爱好滑雪,则他也爱好滑冰的概率为==0.8,故选A.
法二 令事件A,B分别表示该学生爱好滑冰、该学生爱好滑雪,事件C表示该学生爱好滑雪的条件下也爱好滑冰,则P(A)=0.6,P(B)=0.5,P(A∩B)=P(A)+P(B)-0.7=0.4,所以P(C)=P(A|B)===0.8,故选A.
5.BC 事件A中共包括+=78(种)情况,P(A)==,P(A∩B)==,则P(B|A)===.
6.0.5 解析:设“第一道工序出废品”为事件A,则P(A)=0.4,“第二道工序出废品”为事件B,则根据题意可得P(A∩B)=0.2,故在第一道工序出废品的条件下,第二道工序又出废品的概率P(B|A)==0.5.
7. 解析:由题意知P(A)=,P(A∩B)=,
故P(B|A)===.
8. 解析:记“第一次取到黑球”为事件A,“第二次取到白球”为事件B.
法一 显然,事件“第一次取到黑球,第二次取到白球”的概率P(A∩B)==.
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得P(B|A)===.
法二 因为事件A的样本点有个,事件A∩B的样本点有个,
所以P(B|A)==.
9.解:由题意得球的分布如下:
玻璃 木质 总计
红 2 3 5
蓝 4 7 11
总计 6 10 16
设A:取得蓝球,B:取得玻璃球,则P(A)=,
P(A∩B)==,∴P(B|A)===.
10.B P(A|B)=≥P(A∩B),故A错误;当P(B)=1时,P(A|B)===P(A),可能成立,故B正确;P(A∩B)=P(A)P(B)当且仅当A与B相互独立时成立,故C错误;P(A|A)=1,故D错误.故选B.
11.BCD ∵甲罐中有4个红球、3个白球和3个黑球;乙罐中有5个红球、3个白球和2个黑球.
先从甲罐中随机取出一球放入乙罐,分别以A1,A2和A3表示由甲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和黑球的事件;
再从乙罐中随机取出一球,以M表示由乙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的事件,
对A,P(M)=×+×+×=≠,故A错误;
对B,P(M|A1)===,故B正确;
对C,当A1发生时,P(M)=,当A1不发生时,P(M)=,∴事件M与事件A1不相互独立,故C正确;
对D,A1,A2,A3不可能同时发生,故是两两互斥的事件,故D正确.故选B、C、D.
12.解:(1)由题意得==,
解得n=2.所以n=2.
(2)记“一个的标号是1”为事件A,“另一个的标号也是1”为事件B,所以P(B|A)===.
13.  解析:由已知得P(A)==,
P(B)=1-=,
P(A∩B)==,
故P(A|B)===,
P(B|A)===.
14.解:(1)设A:该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则事件A发生,即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故P(A)=0.2+0.2+0.1+0.05=0.55.
(2)设B:该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
则事件B发生,即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3,故P(B)=0.1+0.05=0.15.
又因为P(A∩B)=P(B),故P(B|A)====,因此该续保人本年度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的概率为.
2 / 24.1.1 条件概率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结合古典概型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 数学抽象
2.理解并掌握条件概率公式 逻辑推理
3.掌握一些简单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的计算 数学运算
  100件产品中有93件产品的长度合格,90件产品的质量合格,85件产品的长度、质量都合格.令A={产品的长度合格},B={产品的质量合格},AB={产品的长度、质量都合格}.
【问题】  P(A),P(B)与P(AB)之间有什么关系?
                       
                       
                       
                       
知识点一 条件概率的定义
 一般地,当事件B发生的概率大于0(即P(B)>0)时,已知          ,称为条件概率,记作P(A|B),而且P(A|B)=    .
【想一想】
1.P(A|B)=P(B|A)成立吗?
2.若事件A,B互斥,则P(B|A)=1正确吗?
知识点二 条件概率的性质
1.   ≤P(B|A)≤   .
2.P(A|A)=   .
3.如果B与C互斥,则P((B∪C)|A)=    .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相当于A,B同时发生.(  )
(2)P(B|A)≠P(A∩B).(  )
2.已知P(A∩B)=,P(A)=,则P(B|A)=(  )
A.   B.   C.   D.
3.有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0.9,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是0.72,在这批种子中随机抽取一粒,则这粒种子发芽后的幼苗成活率是    .
题型一 条件概率公式的应用
【例1】 某校高三(1)班有学生40人,其中共青团员15人,全班分成4个小组,第一小组有学生10人,共青团员4人.从该班任选一人作学生代表.
(1)求选到的是共青团员的概率;
(2)求选到的既是共青团员又是第一小组学生的概率;
(3)已知选到的是共青团员,求他是第一小组学生的概率.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条件概率公式的应用
  利用条件概率公式求条件概率的关键是明确公式中P(B|A)以及P(A∩B)的含义,特别是P(A∩B)是指事件A与B同时发生的概率.根据已知条件确定P(A∩B),P(A)的值,然后代入公式计算求解.
【跟踪训练】
 某地一农业科技实验站,对一批新水稻种子进行试验,已知这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为0.8,发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0.9,在这批水稻种子中,随机地抽取一粒,则这粒水稻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  )
A.0.02       B.0.08
C.0.18 D.0.72
题型二 条件概率的计算
【例2】 篮子里装有2个红球,3个白球和4个黑球.某人从篮子中随机取出两个球,记事件A=“取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事件B=“取出一个红球,一个白球”,则P(B|A)=(  )
A. B.
C. D.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条件概率的计算
  计算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的两种方法
(1)利用定义计算:
先分别计算概率P(A∩B)及P(A),然后借助条件概率公式P(B|A)=求解.
【跟踪训练】
 8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7,8,从中随机取出2张,记事件A=“所取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事件B=“所取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小于9”,则P(B|A)=(  )
A. B.
C. D.
题型三 条件概率的性质
【例3】 在某次考试中,要从20道题中随机地抽出6道题,考生能答对其中的4道题即可通过,能答对其中5道题就获得优秀.已知某考生能答对其中的10道题,并且知道他在这次考试中已经通过,则他获得优秀成绩的概率为    .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应用条件概率的性质解题的方法
  在应用条件概率公式求概率时,如果事件包含的情况较复杂,可将其分解为几个互斥事件的和,然后根据条件概率的性质求解,即若B与C互斥,那么P((B∪C)|A)=P(B|A)+P(C|A),此公式可推广到多个事件互斥的情况.
【跟踪训练】
  在10 000张有奖储蓄的奖券中,设有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从中依次买两张,求在第一张中一等奖的条件下,第二张中二等奖或三等奖的概率.
1.把一枚硬币投掷两次,事件A={第一次出现正面},事件B={第二次出现正面},则P(B|A)=(  )
A.   B. C.   D.
2.在某班的某次考试中,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占20%,物理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占18%,两门成绩都不及格的学生占15%.已知一学生数学成绩不及格,则他的物理成绩也不及格的概率是(  )
A.0.15 B.0.2
C.0.3 D.0.75
3.投掷两颗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不同,设两颗骰子点数之和为X,则X≤6的概率为     .
4.假定生男孩或生女孩是等可能的.在一个有3个孩子的家庭中,已知有一个男孩,求至少有一个女孩的概率.
4.1.1 条件概率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想一想
1.提示:不一定成立,一般情况下P(A|B)≠P(B|A),只有P(A)=P(B)时才有P(A|B)=P(B|A).
2.提示:不正确,因为A与B互斥,即A,B不同时发生,所以P(A∩B)=0,则P(B|A)=0.
知识点二
1.0 1 2.1 3.P(B|A)+P(C|A)
自我诊断
1.(1)× (2)√
2.C P(B|A)===.
3.0.8 解析:设“种子发芽”为事件A,“种子成长为幼苗”为事件A∩B,则P(A)=0.9.又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P(A∩B)=0.72,所以发芽后的幼苗成活率P(B|A)===0.8.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解:设“选到的是共青团员”为事件A,“选到的是第一小组学生”为事件B,则“选到的既是共青团员又是第一小组学生”为事件A∩B.
(1)P(A)==.
(2)P(A∩B)==.
(3)法一 P(B|A)===.
法二 由题意知,事件A所包含的样本点个数为15,事件A∩B所包含的样本点个数为4,
∴P(B|A)==.
跟踪训练
D 记“水稻种子发芽”为事件A,“发芽的种子成长为幼苗”为事件B,P(B|A)=,∴P(A∩B)=P(B|A)·P(A)=0.9×0.8=0.72.
【例2】 B 法一 事件A=“取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事件B=“取出一个红球,一个白球”,
∵篮子里装有2个红球,3个白球和4个黑球,
∴取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P(A)==.
又∵取出两个球的颜色不同,且一个红球、一个白球的概率为P(A∩B)==,
∴P(B|A)===.
法二 在事件A发生时,样本点的总数为++=26,
这时事件B中包含样本点的个数为=6,
所以由古典概型可得P(B|A)===.
跟踪训练
C 事件A∩B为“所取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小于9的偶数”,以(a,b)为一个样本点,则事件A∩B包含的样本点有(1,3),(1,5),(1,7),(2,4),(2,6),(3,5),共6个,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P(A∩B)==,事件A为“所取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则所取的两个数全是奇数或全是偶数,由古典概率公式可得P(A)==,因此,P(B|A)==×=.
【例3】  解析:设事件A为“该考生6道题全答对”,事件B为“该考生答对了其中5道题,而另1道答错”,事件C为“该考生答对了其中4道题,而另2道题答错”,事件D为“该考生在这次考试中通过”,事件E为“该考生获得优秀”,则A,B,C两两互斥,且D=A∪B∪C,E=A∪B.
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及加法公式可知
P(D)=P(A∪B∪C)=P(A)+P(B)+P(C)=++=,P(A∩D)=P(A),P(B∩D)=P(B),
P(E|D)=P((A∪B)|D)=P(A|D)+P(B|D)=+=+=.
故所求的概率为.
跟踪训练
解:设“第一张中一等奖”为事件A,“第二张中二等奖”为事件B,“第二张中三等奖”为事件C,则
P(A)=,P(A∩B)==,P(A∩C)=,故P(B|A)===,
P(C|A)===.
∴P((B∪C)|A)=P(B|A)+P(C|A)=+==.
即在第一张中一等奖的条件下,第二张中二等奖或三等奖的概率为.
随堂检测
1.B 因为P(A∩B)=,P(A)=,所以P(B|A)===.
2.D 设A为事件“数学成绩不及格”,B为事件“物理成绩不及格”,则P(B|A)===0.75.所以该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及格时,物理成绩也不及格的概率为0.75.
3. 解析:设A=“投掷两颗骰子,其点数不同”,B=“X≤6”,则P(A)==,P(A∩B)=,
∴P(B|A)==.
4.解:一个家庭的三个小孩共有8种可能:
Ω={(男,男,男),(男,男,女),(男,女,男),(男,女,女),(女,男,男),(女,男,女),(女,女,男),(女,女,女)}.
设A:其中有一个是男孩,B:至少有一个是女孩,则由已知可得P(A)=,P(A∩B)=,∴P(B|A)===.
4 / 4(共64张PPT)
4.1.1 条件概率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结合古典概型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 数学抽象
2.理解并掌握条件概率公式 逻辑推理
3.掌握一些简单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的计算 数学运算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100件产品中有93件产品的长度合格,90件产品的质量合格,85
件产品的长度、质量都合格.令 A ={产品的长度合格}, B ={产品的
质量合格}, AB ={产品的长度、质量都合格}.
【问题】  P ( A ), P ( B )与 P ( AB )之间有什么关系?
                                            
                       
知识点一 条件概率的定义
一般地,当事件 B 发生的概率大于0(即 P ( B )>0)时,已知
,称为条件概率,记作 P
( A | B ),而且 P ( A | B )= .

件 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想一想】
1. P ( A | B )= P ( B | A )成立吗?
提示:不一定成立,一般情况下 P ( A | B )≠ P ( B | A ),只
有 P ( A )= P ( B )时才有 P ( A | B )= P ( B | A ).
2. 若事件 A , B 互斥,则 P ( B | A )=1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因为 A 与 B 互斥,即 A , B 不同时发生,所以 P ( A
∩ B )=0,则 P ( B | A )=0.
知识点二 条件概率的性质
1. ≤ P ( B | A )≤ .
2. P ( A | A )= .
3. 如果 B 与 C 互斥,则 P (( B ∪ C )| A )=
.
0 
1 
1 
P ( B | A )+ P
( C | A )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相当于 A , B 同时发生.
( × )
(2) P ( B | A )≠ P ( A ∩ B ). ( √ )
×

2. 已知 P ( A ∩ B )= , P ( A )= ,则 P ( B | A )=(  )
A. B.
C. D.
解析:   P ( B | A )= = = .
3. 有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0.9,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是0.72,在
这批种子中随机抽取一粒,则这粒种子发芽后的幼苗成活率
是 .
解析:设“种子发芽”为事件 A ,“种子成长为幼苗”为事件 A ∩
B ,则 P ( A )=0.9.又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 P ( A ∩ B )=
0.72,所以发芽后的幼苗成活率 P ( B | A )= = =
0.8.
0.8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条件概率公式的应用
【例1】 某校高三(1)班有学生40人,其中共青团员15人,全班分
成4个小组,第一小组有学生10人,共青团员4人.从该班任选一人作
学生代表.
(1)求选到的是共青团员的概率;
解:设“选到的是共青团员”为事件 A ,“选到的是第一小组
学生”为事件 B ,则“选到的既是共青团员又是第一小组学
生”为事件 A ∩ B .
(1) P ( A )= = .
(2)求选到的既是共青团员又是第一小组学生的概率;
解: P ( A ∩ B )= = .
(3)已知选到的是共青团员,求他是第一小组学生的概率.
解:法一  P ( B | A )= = = .
法二 由题意知,事件 A 所包含的样本点个数为15,事件 A ∩ B 所包
含的样本点个数为4,
∴ P ( B | A )= = .
通性通法
条件概率公式的应用
  利用条件概率公式求条件概率的关键是明确公式中 P ( B | A )
以及 P ( A ∩ B )的含义,特别是 P ( A ∩ B )是指事件 A 与 B 同时发
生的概率.根据已知条件确定 P ( A ∩ B ), P ( A )的值,然后代入
公式计算求解.
【跟踪训练】
 某地一农业科技实验站,对一批新水稻种子进行试验,已知这批水
稻种子的发芽率为0.8,发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0.9,在这批水稻种
子中,随机地抽取一粒,则这粒水稻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
(  )
A. 0.02 B. 0.08 C. 0.18 D. 0.72
解析:  记“水稻种子发芽”为事件 A ,“发芽的种子成长为幼
苗”为事件 B , P ( B | A )= ,∴ P ( A ∩ B )= P ( B |
A )· P ( A )=0.9×0.8=0.72.
题型二 条件概率的计算
【例2】 篮子里装有2个红球,3个白球和4个黑球.某人从篮子中随
机取出两个球,记事件 A =“取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事件 B =
“取出一个红球,一个白球”,则 P ( B | A )=(  )
A. B. C. D.
解析:  法一 事件 A =“取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事件 B =
“取出一个红球,一个白球”,
∵篮子里装有2个红球,3个白球和4个黑球,
∴取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 P ( A )= = .
又∵取出两个球的颜色不同,且一个红球、一个白球的概率为 P ( A
∩ B )= = ,
∴ P ( B | A )= = = .
法二 在事件 A 发生时,样本点的总数为 + + =26,
这时事件 B 中包含样本点的个数为 =6,
所以由古典概型可得 P ( B | A )= = = .
通性通法
条件概率的计算
  计算在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概率的两种方法
(1)利用定义计算:先分别计算概率 P ( A ∩ B )及 P ( A ),然后
借助条件概率公式 P ( B | A )= 求解.
(2)利用缩小样本空间计算:已知 A 发生,在此条件下 B 发生,相当
于 A ∩ B 发生,要求 P ( B | A )相当于把 A 看作新的样本空间
来计算 A ∩ B 发生的概率,即 P ( B | A )= .
P ( B | A )= = = .
【跟踪训练】
 8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7,8,从中随机取出2
张,记事件 A =“所取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事件 B =“所
取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小于9”,则 P ( B | A )=(  )
A. B. C. D.
解析:  事件 A ∩ B 为“所取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小于9的偶
数”,以( a , b )为一个样本点,则事件 A ∩ B 包含的样本点有
(1,3),(1,5),(1,7),(2,4),(2,6),(3,5),
共6个,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 P ( A ∩ B )= = ,事件 A 为
“所取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则所取的两个数全是奇数或
全是偶数,由古典概率公式可得 P ( A )= = ,因此, P ( B |
A )= = × = .
题型三 条件概率的性质
【例3】 在某次考试中,要从20道题中随机地抽出6道题,考生能答
对其中的4道题即可通过,能答对其中5道题就获得优秀.已知某考生
能答对其中的10道题,并且知道他在这次考试中已经通过,则他获得
优秀成绩的概率为 .

解析:设事件 A 为“该考生6道题全答对”,事件 B 为“该考生答对了
其中5道题,而另1道答错”,事件 C 为“该考生答对了其中4道题,
而另2道题答错”,事件 D 为“该考生在这次考试中通过”,事件 E
为“该考生获得优秀”,则 A , B , C 两两互斥,且 D = A ∪ B ∪ C ,
E = A ∪ B . 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及加法公式可知 P ( D )= P ( A ∪ B ∪ C )= P ( A )+ P ( B )+ P ( C )= + + = , P ( A ∩ D )= P ( A ), P ( B ∩ D )= P (  B  ),
P ( E | D )= P (( A ∪ B )| D )= P ( A | D )+ P ( B | D )
= + = + = .
故所求的概率为 .
通性通法
应用条件概率的性质解题的方法
  在应用条件概率公式求概率时,如果事件包含的情况较复杂,可
将其分解为几个互斥事件的和,然后根据条件概率的性质求解,即若
B 与 C 互斥,那么 P (( B ∪ C )| A )= P ( B | A )+ P ( C |
A ),此公式可推广到多个事件互斥的情况.
【跟踪训练】
  在10 000张有奖储蓄的奖券中,设有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
三等奖,从中依次买两张,求在第一张中一等奖的条件下,第二张中
二等奖或三等奖的概率.
解:设“第一张中一等奖”为事件 A ,“第二张中二等奖”为事件
B ,“第二张中三等奖”为事件 C ,则
P ( A )= , P ( A ∩ B )= = ,
P ( A ∩ C )= ,故 P ( B | A )= = =
, P ( C | A )= = = .
∴ P (( B ∪ C )| A )= P ( B | A )+ P ( C | A )= +
= = .
即在第一张中一等奖的条件下,第二张中二等奖或三等奖的概率为
.
1. 把一枚硬币投掷两次,事件 A ={第一次出现正面},事件 B ={第
二次出现正面},则 P ( B | A )=(  )
A. B. C. D.
解析:  因为 P ( A ∩ B )= , P ( A )= ,所以 P ( B | A )
= = = .
2. 在某班的某次考试中,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占20%,物理成绩不
及格的学生占18%,两门成绩都不及格的学生占15%.已知一学生
数学成绩不及格,则他的物理成绩也不及格的概率是(  )
A. 0.15 B. 0.2 C. 0.3 D. 0.75
解析:  设 A 为事件“数学成绩不及格”, B 为事件“物理成绩
不及格”,则 P ( B | A )= = =0.75.所以该学生的
数学成绩不及格时,物理成绩也不及格的概率为0.75.
3. 投掷两颗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不同,设两颗骰子点数之和为 X ,
则 X ≤6的概率为 .
解析:设 A =“投掷两颗骰子,其点数不同”, B =“ X ≤6”,
则 P ( A )= = , P ( A ∩ B )= ,
∴ P ( B | A )= = .

4. 假定生男孩或生女孩是等可能的.在一个有3个孩子的家庭中,已知
有一个男孩,求至少有一个女孩的概率.
解:一个家庭的三个小孩共有8种可能:
Ω={(男,男,男),(男,男,女),(男,女,男),
(男,女,女),(女,男,男),(女,男,女),(女,女,
男),(女,女,女)}.
设 A :其中有一个是男孩,
B :至少有一个是女孩,则由已知可得 P ( A )= ,
P ( A ∩ B )= ,
∴ P ( B | A )= = = .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4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4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若已知
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券,则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券的概率是
(   )
A. B.
C. D.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记“第一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券”为事件 A , P ( A )=
,“最后一位同学抽到中奖券”为事件 B , P ( B )= , P ( A
∩ B )= × = , P ( B | A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已知 A 与 B 两个事件, P ( B )= , P ( A ∩ B )= ,则 P
( A | B )等于(   )
A. B.
C. D.
解析:  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可得 P ( A | B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两次,记 A ={两次的点数均为奇数}, B
={两次的点数之和为4},则 P ( B | A )等于(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由题意知,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两次,有6×6=36
种情况,设 A ={两次的点数均为奇数}, B ={两次的点数之和为
4},事件 A 包含3×3=9种情况,事件 A ∩ B 有2种情况,则 P
( A )= = , P ( A ∩ B )= ,则 P ( B | A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3·全国甲卷6题)某地的中学生中有60%的同学爱好滑冰,
50%的同学爱好滑雪,70%的同学爱好滑冰或爱好滑雪.在该地的
中学生中随机调查一位同学,若该同学爱好滑雪,则该同学也爱好
滑冰的概率为(  )
A. 0.8 B. 0.6
C. 0.5 D. 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法一 如图,左圆表示爱好滑
冰的学生所占比例,右圆表示爱好滑雪的
学生所占比例, A 表示爱好滑冰且不爱好
滑雪的学生所占比例, B 表示既爱好滑冰
又爱好滑雪的学生所占比例, C 表示爱好滑雪且不爱好滑冰的学生所占比例,则0.6+0.5- B =0.7,所以 B =0.4, C =0.5-0.4=0.1.所以若该学生爱好滑雪,则他也爱好滑冰的概率为 = =0.8,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法二 令事件 A , B 分别表示该学生爱好滑冰、该学生爱好滑雪,事
件 C 表示该学生爱好滑雪的条件下也爱好滑冰,则 P ( A )=0.6, P
( B )=0.5, P ( A ∩ B )= P ( A )+ P ( B )-0.7=0.4,所以 P
( C )= P ( A | B )= = =0.8,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多选)某班组织由甲、乙、丙等5名同学参加的演讲比赛,现采
用抽签法决定演讲顺序,记 A :学生甲不是第一个出场,学生乙不
是最后一个出场, B :学生丙第一个出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事件 A 中包括80种情况
B. P ( A )=
C. P ( A ∩ B )=
D. P ( B | 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事件 A 中共包括 + =78(种)情况, P
( A )= = , P ( A ∩ B )= = ,则 P ( B |
A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加工某种零件需要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出废品的概率为0.4,两
道工序都出废品的概率为0.2,则在第一道工序出废品的条件下,
第二道工序又出废品的概率为 .
解析:设“第一道工序出废品”为事件 A ,则 P ( A )=0.4,
“第二道工序出废品”为事件 B ,则根据题意可得 P ( A ∩ B )=
0.2,故在第一道工序出废品的条件下,第二道工序又出废品的概
率 P ( B | A )= =0.5.
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某气象台统计,该地区下雨的概率为 ,既刮四级以上的风又下
雨的概率为 .设事件 A 为该地区下雨,事件 B 为该地区刮四级以
上的风,则 P ( B | A )= .
解析:由题意知 P ( A )= , P ( A ∩ B )= ,
故 P ( B | A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一个盒子中有3个白球、2个黑球,每次从中不放回地任取1个球,
连取两次,则在第一次取到黑球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到白球的概率
为 .
解析:记“第一次取到黑球”为事件 A ,“第二次取到白球”为事
件 B .

法一 显然,事件“第一次取到黑球,第二次取到白球”的概率 P
( A ∩ B )= = .
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得 P ( B | A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法二 因为事件 A 的样本点有 个,事件 A ∩ B 的样本点有
个,
所以 P ( B | A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盒内装有16个球,其中6个是玻璃球,10个是木质球,玻璃球中有2
个是红色的,4个是蓝色的,木质球中有3个是红色的,7个是蓝色
的,现从中任取1个球,已知取到的是蓝球,问该球是玻璃球的概
率是多少?
解:由题意得球的分布如下:
玻璃 木质 总计
红 2 3 5
蓝 4 7 11
总计 6 10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设 A :取得蓝球, B :取得玻璃球,则 P ( A )= ,
P ( A ∩ B )= = ,∴ P ( B | A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P ( A | B )< P ( A ∩ B )
B. P ( A | B )= 是可能的
C. P ( A ∩ B )= P ( A ) P ( B  )
D. P ( A | A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P ( A | B )= ≥ P ( A ∩ B ),故A错误;
当 P ( B )=1时, P ( A | B )= = = P
( A ),可能成立,故B正确; P ( A ∩ B )= P ( A ) P ( B )
当且仅当 A 与 B 相互独立时成立,故C错误; P ( A | A )=1,故
D错误.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多选)甲罐中有4个红球、3个白球和3个黑球;乙罐中有5个红
球、3个白球和2个黑球.先从甲罐中随机取出一球放入乙罐,分别
以 A1, A2和 A3表示由甲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和黑球的事件;
再从乙罐中随机取出一球,以 M 表示由乙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的事
件,下列结论正确的为(   )
A. P ( M )=
B. P ( M | A1)=
C. 事件 M 与事件 A1不相互独立
D. A1, A2, A3是两两互斥的事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甲罐中有4个红球、3个白球和3个黑球;乙罐
中有5个红球、3个白球和2个黑球.
先从甲罐中随机取出一球放入乙罐,分别以 A1, A2和 A3表示
由甲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和黑球的事件;
再从乙罐中随机取出一球,以 M 表示由乙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的
事件,
对A, P ( M )= × + × + × = ≠ ,故
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B, P ( M | A1)= = = ,故B正确;
对C,当 A1发生时, P ( M )= ,当 A1不发生时, P
( M )= ,∴事件 M 与事件 A1不相互独立,故C正确;
对D, A1, A2, A3不可能同时发生,故是两两互斥的事件,故
D正确.故选B、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一个袋子中,放有大小、形状相同的小球若干,其中标号为0的小
球有1个,标号为1的小球有2个,标号为2的小球有 n 个.从袋子中
任取2个小球,取到标号都是2的小球的概率是 .
(1)求 n 的值;
解: 由题意得 = = ,
解得 n =2 .所以 n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从袋子中任取2个球,已知其中一个的标号是1的条件下,求
另一个标号也是1的概率.
解: 记“一个的标号是1”为事件 A ,“另一个的标号
也是1”为事件 B ,所以 P ( B | A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将三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各掷一次,记事件 A 表示“三个点数都不
同”, B 表示“至少出现一个6点”,则条件概率 P ( A | B )
=    , P ( B | A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已知得 P ( A )= = ,
P ( B )=1- = ,
P ( A ∩ B )= = ,
故 P ( A | B )= = = ,
P ( B | A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 a (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
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
联如下:
上年度
出 险次数 0 1 2 3 4 ≥5
保费 0.86 a a 1.25 a 1.5 a 1.75 a 2 a
设该险种一续保人一年内出险次数与相应概率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一年内 出险次 数 0 1 2 3 4 ≥5
概率 0.30 0.15 0.20 0.20 0.10 0.05
(1)求该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的概率;
解: 设 A :该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则
事件 A 发生,即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故 P ( A )=0.2+
0.2+0.1+0.05=0.5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已知该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求其保费比基本
保费高出60%的概率.
解: 设 B :该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
则事件 B 发生,即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3,故 P ( B )=0.1
+0.05=0.15.
又因为 P ( A ∩ B )= P ( B ),故 P ( B | A )=
= = = ,因此该续保人本年度保费比基本保费
高出60%的概率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