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听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22 23:18:21

文档简介

(听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葫芦丝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乐曲表达的美的意境。
2、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认识乐器葫芦丝及初步了解傣族舞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喜欢并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2学情分析
本班有54位同学,他们对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积极性很高;个别同学对本首音乐作品旋律及葫芦丝的音色略为熟悉。但对音乐的拍子不够敏感,本次教学活动就是引领学生通过律动、舞蹈、歌唱等方面进一步感知民族音乐文化。
3重难点
1、通过活动,主要能认识乐器葫芦丝及傣族舞。
2、能听出三拍子音乐。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和老师做律动感受音乐。
师问:你们觉得这段音乐美吗?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
师:你们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谁创作的吗?(出示RRT作者图片)
1、作者介绍:施光南先生,他是新中国乐坛上成就卓然的作曲家。我们都知道,创作需要有灵感,而我们今天欣赏到的这般美的作品,作者又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境下产生的灵感呢?
2、故事引入:作者施光南先生,有一次去云南采风,在一个美丽的夜晚,漫步在一片月光笼罩下的凤尾竹林中,绿雾弥漫林间,顿时感觉到自己进入了仙境,脚下的绿雾缠绕着脚步,听到不远处飘来着悠悠的葫芦丝声,透过朦胧的月色,隐隐约约的看到那不远处灵动的身影,“是金孔雀吗?”于是,他慢慢靠近,视线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走到跟前,原来是位美丽的姑娘在舞蹈,心怡的人正为她吹着动听的音乐。
施光南先生不忍心打扰到他们,悄悄离开了,而这些美的画面萦绕在脑海中回味悠长,于是就创作了这首作品,并把它取名为《月光下的凤尾竹》(PPT标题)
还用了当地特有的民族乐器“葫芦丝”来演奏这首乐曲(PPT葫芦丝)
三、乐器介绍:葫芦丝又称葫芦萧,它的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有表现力,能带我们一种很美得享受。
分段欣赏:(PPT)
一片段:随音乐和老师做律动。
师问:刚刚老师做了什么动作?谁能说说老师的动作规律?你们还有更好的法来表现吗?(老师采取学生的几种方式随音乐感受三拍子旋律)
二片段:通过听赏,引导学生说出演奏的乐器名称。(出示葫芦丝图片)老师简单的介A、绍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地区特有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材质是用天然的葫芦和竹管构成。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B、引导学生模仿乐器演奏的样子,随音乐感受。
三片段:带着问题进行欣赏。“猜猜作者在林中看到了什么?”
介绍傣族舞:(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傣女(体态、手式、步伐)。
老师总结:傣族舞是云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B、随音乐舞蹈(第一遍)男生做吹葫芦丝的摸样女生跳傣族舞(第二遍)
四片段:画图谱感受音乐。
师问:从图谱中可看到,这种连绵不断,一遍又一遍,有着递进关系的句子,作者是想表达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问:想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把这种回味悠长的感觉常出来呢?
(教师用键盘伴奏)
A、哼鸣
B、用一个美字来唱出旋律
C、边唱边做律动
五、整体欣赏:分组表演
六、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很美的乐曲叫····(学生说)还认识一种云南特有的民族乐器叫···(学生说)。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呢?给我们带来一种优美、欢快的感觉。你们从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吗?我们的民族音乐就是这样,能带给我们无尽的美。那么,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去体会音乐的美妙吧!
同学们,下课!
课件8张PPT。快板
中速
慢板忧伤的-优美的
激昂的-轻快的
施光南月光下的凤尾竹分段欣赏谢谢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