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演唱)猜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初步感知歌曲《猜调》的旋律;
2、能认真听赏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金风吹来的时候》,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
3、认识两种云南乐器——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4、学会傣族舞的四个手型、两个简单的动作;
5、初步了解西南地区音乐的特色。
2新设计
3学情分析
4重点难点
1、认识两种云南乐器——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并感受《金风吹来的时候》的基本情绪。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傣族舞四个手型、两个动作的教学。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师生相互问好。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有着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它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云南。今天我们就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去看一看,欣赏一下这里美丽的风景,感受一下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首先让我们欣赏几组图片。21教育网
(在伴奏《月光下的凤尾竹》中,欣赏介绍云南的图片)
图片一:云南的风景图(雪山、湖泊、森林)
图片二:云南少数民族人民居住的竹楼
图片三: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都伴随着傣族动人的歌声。那么我们先来听一听一首云南的少儿歌曲《猜调》。21cnjy.com
二、感受歌美
《猜调》:是云南汉族的民歌,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句发问,但对方并没有被难倒,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答如流。问得巧,答得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今天,老师准备了两种版本的《猜调》,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宋祖英的独唱、对唱)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活泼、顽皮、可爱。(通过听赏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得感知,为后面得歌曲教学做了很好得铺垫。)21·cn·jy·com
云南山水秀丽,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劳动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不仅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还创造了很多乐器,唱完了云南的歌,让我们来听听云南的器乐演奏吧!
三、感受乐美
1、初听《金风吹来的时候》
2、交流感受
3、(展示图片:葫芦丝,芦笙)认识两种乐器的声音,让学生感受两种乐器的声音特点。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葫芦丝发音优美、亲切,略带鼻音,擅于表示温柔细腻的感情,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因为它发出的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称它为葫芦丝。www.21-cn-jy.com
芦笙: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其声古朴、悠扬。2·1·c·n·j·y
4、复听《金风吹来的时候》
(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曲是什么?(葫芦丝)
(2)听完乐曲之后,你能试着哼唱出来吗?
四、感受舞美
1、傣族: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傣族舞舞姿优美,婀娜多姿,不仅能展现少女的美妙身段,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内在的温柔。
课件展示:傣族舞欣赏
2、傣族舞教学
四个手型:冠型、嘴型、爪型、掌型
一个手位:傣族前一位手
两个简单的动作
基本动律
3、练习:(1)配乐练习
(2)唱、哼、跳
五、小结
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续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