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46页)2025-202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46页)2025-202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08 15:1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导入—经纬历险记
哥哥!虽然初中时学过一些关于地球的基础知识,对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自转、公转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感觉还是有很多疑惑,想要一探究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不如我们来一次神奇的地球运动探险奇旅,说不定能解答你的疑惑。
经经
纬纬
1、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解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运用图表,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图表,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影响,并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01
02
03
我们的探险目录
跟着地球绕太阳转
跟着直射点做回归运动
跟着地球一起自转
01
跟着地球一起自转
糟糕!天这么黑,咱们还没走出潍坊呢,我已经迷路了,怎么办?
别急,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北极星能帮咱指引方向。
那怎样才能找到北极星?
如何寻找北极星?
(1)地球自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
(2)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他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
运动形式 旋转中心
自转 地轴
地轴
观察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纬度的关系。
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A
α
θ
β
地平面
α 表示 A 地观察北极星的仰角(地平高度).
θ 表示 A 地的地理纬度.
∵ α+β=90°,θ+β=90°
∴ α=θ
右图中,
北极星的仰角=当地的纬度
写出 α 与 θ 的关系式.
如何寻找北极星?
从侧面看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那要是从南极上空或是北极上空看,是怎样运动的呢?
我的空间想象力不够,难道说都跟钟表的转法一样?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侧视)
俯视:南顺北逆
一起动笔画一画!
地球转一圈下来一定是24小时吗?
(4)周期(参考系不同)
名称 参照物 旋转角度 时间 应用价值
恒星日 恒星 360° 地球自转真正周期
太阳日 太阳 360°59′ 平常所说的一天,昼夜交替周期
23小时
56分4秒
24小时
P
同一颗恒星
恒星日
E1
E2
E3
太阳日
地球公转轨道
经经,我现在到了(60°N,90°E),但总感觉比在潍坊时的地球自转速度要慢些。
你说的是线速度还是角速度?
(5)速度
角速度: 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线速度: 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经经
纬纬
纬纬所说的60°N与40°N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与角速度有何区别?
为什么呈现出这样的区别?
角速度:60°N=40°N
线速度:60°N<40°N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赤道线速度最大,两极线速度为0。
2.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那就是说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除了纬度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同一海拔)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同一纬度)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
海南文昌发射基地相比较其他发射基地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降低卫星发射的初始速度,节省燃料和成本,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怪不得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都选择在地势较高的高原或是低纬度地区,原来如此。
海南文昌发射基地要比其他发射基地优在哪里?
地球为什么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地球到底是如何绕太阳转呢
02
跟着地球绕太阳转
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与自转方向一致。
北极视角
南极视角
中心和轨道:地球绕太阳为中心进行公转,公转轨道是接近于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
①概念:恒星年是从太阳第一次经过地球和遥远恒星的连线到第二次再次经过地球和这颗遥远恒星的连线中间所经过的时间。
②时间:365天6时9分10秒
③角度:360°
④性质:真周期
⑤用途:天文研究
(4)真周期:恒星年
第六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②时间:365天5时48分46秒
③角度:稍少于360°
④性质:假周期
①概念:回归年指从太阳直射点第一次直射在春分点到太阳直射点第二次直射春分点中间经过的时间。
假周期:回归年
⑤用途:生活中
冬至
春分
秋分
夏至
地球绕太阳转动的时候是匀速的吗?
怎么感觉夏半年(自春分到秋分)的日数更多呢?
北半球每年夏半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日数为186天,冬半年(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的日数为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速度
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
距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
S2
S1
1月初-近日点
7月初-远日点
最慢
最快
远日点
7月初
日地距离:1.521亿km
角速度:57′ /d
线速度:29.3 km/s
角速度:61 ′/d
线速度:30.3 km/s
D
A
B
C
近日点
1月初
日地距离:1.471亿km
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为1 度/日
线速度:近日点大,远日点小,平均为30 km/s
地球公转运动时,远日点速度慢,所以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期间(北半球夏半年)日数要多一些。同样道理,近日点速度快,所以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期间(北半球冬半年)日数要少一些。
北半球每年夏半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日数为186天,冬半年(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的日数为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运动 特征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 西 向 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速 度 角速度 极点为0,其余各地为15°/h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慢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
03
跟着直射点做回归运动
地轴
赤道
B
A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地球表面太阳高度角为90°的点,地心与太阳光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1.太阳直射点
思考:假设地球“直着身体”/“斜着身体”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哪个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直着身体”: 在赤道,不变化。
“斜着身体”: 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有变化。
黄赤交角的存在
地球不停地公转
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1.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为什么会移动呢?是不是跟地球“斜着身体”有关?
2.黄赤交角的概念
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一个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 26'。
一轴:地轴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
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 26',最南到达南纬23° 26'。
3.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3.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
春分
秋分
冬至
冬至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冬至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赤道
23.5°N
23.5°S
次年春分
日期 节气 直射点位置 运动趋势
3月21日前后 春分 赤道 北
6月22日前后 夏至 北回归线 南
9月23日前后 秋分 赤道 南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南回归线 北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 26'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北纬23°26‘称为北回归线,南纬23°26’称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
哥哥!我现在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充满了好奇。
光在脑海里想象可不行,不如咱们一起动笔画一画吧!
经经
纬纬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活动
秋分 9月23日
夏至
6月22日
冬至
12月22日
春分 3月21日
北回归线
23°26′N
赤道

南回归线
23°26′S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冬至 12月22日
春分 3月21日
动画演示
行程结束,马上就要返回地球了,这次历险还真是收获满满!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跟着我们的这次历险学到些什么呢?不妨一起交流一下!
经经
纬纬
1.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纬度比c点低 B.b点海拔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 D.d点地势比a点低
2.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角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D.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B
D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 )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甲段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D
4.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
A.20° B.23°26′
C.30° D.66°34′
5.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P点时,我国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下图示意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