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2课时)
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2课时)
1.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4.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基础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contents
目录
PART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认识常见的三大类岩石
Part 1
1.岩浆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
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
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
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常见的
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等。
(侵入岩)花岗岩,是岩浆在地表以下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肉眼可见矿物颗粒,一般是黄色带粉红的,也有灰白色的。质地坚硬,色泽美丽。
(喷出岩)玄武岩,是一种喷出型岩浆岩。常见的多为黑色、黑褐或暗绿色。因其质地致密,它的比重较大。但也有的玄武岩由于气孔特别多,重量便减轻。
福建漳州南碇岛柱状岩浆岩
华山花岗岩
2.沉积岩
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逐渐成为砾石、沙子、泥土等碎屑物质。
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沉积岩。
层理结构
石灰岩,主要在浅海环境下形成,由沉积的碳酸钙在失去水分之后,紧压胶结起来形成。
页岩形成于静水环境中,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页岩中常含有化石。
砾岩,由滚圆度较好的砾石、卵石胶结而成。
砂岩经风化、剥蚀、搬运后,在盆地等环境堆积,经胶结而成。
安岳石刻之茗山寺(沉积岩)
3.变质岩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
页岩→板岩;
砂岩→石英岩;
花岗岩→片麻岩;
石灰岩→大理岩。
板岩,具有板状结构,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
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成,具有较强的透光性,通常呈白色和灰色。
河北白石山
常见的三大类岩石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Part 2
活动一:观看视频,尝试记录“石头”的生命过程
仔细观看视频中的内容,重点关注“石头”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并记录关键词。
活动二:学以致用,完成“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网图”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请回忆视频中的相关内容,并参照《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填写“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网图”中空白的部分。
岩 浆
岩浆岩
侵入型
喷出型
沉积物
沉积岩
变质岩
①
②
③
④
⑥
⑧
⑦
⑦
⑦
岩浆活动
岩浆喷出
隆起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⑤
⑤
⑤
⑧
岩浆侵入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关系网图
活动三:善于发现, 探寻岩石圈各种微妙关系
岩 浆
岩浆岩
侵入岩
喷出岩
沉积物
沉积岩
变质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⑧
⑦
⑦
⑦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
所有岩石都能变成岩浆
变质岩与沉积岩能相互
转化
⑧
⑤
⑤
判断技巧
活动四:举一反三,巧解 “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
图1
沉积岩
岩 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岩浆岩
变质岩
活动四:举一反三,巧解 “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
图3
沉积岩
变质岩
侵入岩
喷出岩
活动四:举一反三,巧解 “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
探究地壳运动的先后顺序
Part 3
活动五:动手操作,模拟地壳活动、探究先后顺序
活动五:动手操作,模拟地壳活动、探究先后顺序
活动五:动手操作,模拟地壳活动、探究先后顺序
1.图中地层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岩层①、②、③、④中可能含有生物遗体或化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①②③④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读下面的地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C
A
D
4.有关广西那坡县天坑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坑高差大、多瀑布发育 B.坑底常见雨林植被
C.天坑属于流水的侵蚀地貌 D.坑壁岩石类型同图中的乙
5.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天坑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的是( )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⑥-①-④ D.④-⑦-③
天坑是一个巨大的“陷坑”,其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的岩壁,井状或者桶状轮廓,发育在厚度巨大、地下水位较深的可溶性沉积岩层中。2019年我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发现大型天坑群,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又一世界级天坑群。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天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4-5小题。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