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根式
1.若+(a-4)0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2,+∞)
B.[2,4)∪(4,+∞)
C.(-∞,2)∪(2,+∞)
D.(-∞,4)∪(4,+∞)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3 B.=a
C.=2 D.=7
3.已知m10=2,则m=( )
A. B.-
C. D.±
4.若a<,则化简的结果是( )
A.4a-1 B.1-4a
C.- D.-
5.化简-=( )
A.6 B.2x
C.6或-2x D.6或2x或-2x
6.(多选)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5
B.64的6次方根是±2
C.=±3
D.=|x+y|
7.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8.已知y=-|2-x|,则当2<x<3时,y= ;当x>3时,y= .
9.计算:+= .
10.化简:(1)(a≤-);
(2)(x<y,n>1,n∈N*).
11.当a>0时,=( )
A.x= B.x
C.-x D.-x
12.化简()2++的结果是( )
A.1-a B.2(1-a)
C.a-1 D.2(a-1)
13.已知+=-a-b,则+= .
14.已知a<b<0,n>1,n∈N*,化简+.
4.1.1 根式
1.B 由题意可知,a-2≥0且a-4≠0,∴a的取值范围是a≥2且a≠4.故选B.
2.C 由于=3,=|a|,=-7,故A、B、D错误.故选C.
3.D 因为m10=2,所以m是2的10次方根.又10是偶数,所以2的10次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所以m=±.
4.B ∵a<,∴4a-1<0,∴=|4a-1|=-(4a-1)=1-4a.故选B.
5.C 原式=|x+3|-(x-3),当x≥-3时,原式=6;当x<-3时,原式=-2x.故选C.
6.BD n为奇数时,负数的n次方根是一个负数,=-5,故A错误;64的6次方根有两个,为±2,故B正确;=3,故C错误;是正数,故=|x+y|,故D正确.故选B、D.
7. 解析:=|2a-1|,=1-2a.因为|2a-1|=1-2a,故2a-1≤0,所以a≤.
8.5-2x -1
解析:y=-|2-x|=-|2-x|=|x-3|-|2-x|,当2<x<3时,y=3-x+2-x=5-2x;当x>3时,y=x-3+2-x=-1.
9.2 解析:法一 原式=
+=+=+1+-1=2.
法二 令x=+,两边平方得x2=6+2=8.因为x>0,所以x=2.
10.解:(1)∵a≤-,∴2a+1≤0,
∴==|2a+1|=-2a-1.
(2)∵x<y,∴x-y<0,
∴当n为大于1的偶数时,=|x-y|=y-x;
当n为大于1的奇数时,=x-y.
11.C ∵a>0,∴x<0,=|x|=-x.故选C.
12.C ∵有意义,∴a-1≥0,即a≥1.∴()2++=(a-1)+|1-a|+(1-a)=(a-1)+(a-1)+(1-a)=a-1,故选C.
13.0 解析:因为+=-a-b.所以=-a,=-b,所以a≤0,b≤0,所以a+b≤0,所以原式=|a+b|+a+b=-(a+b)+a+b=0.
14.解:∵a<b<0,∴a-b<0,a+b<0.
当n是奇数时,原式=(a-b)+(a+b)=2a;
当n是偶数时,原式=|a-b|+|a+b|=(b-a)+(-a-b)=-2a.
∴+=
2 / 24.1.1 根式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理解n次方根、n次根式的概念,能正确运用根式运算性质化简求值 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有一个数学学派名叫毕达哥拉斯学派,其学派中的一名成员希帕索斯考虑了一个问题: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长度是多少呢?他发现这一长度既不能用整数,也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希帕索斯的发现导致了数学史上第一个无理数的诞生.
【问题】 若x2=3,这样的x有几个?它们叫作3的什么?怎样表示?
知识点 n次方根
1.n次方根
定义 一般地,如果xn=a(n>1,n∈N*),那么称x为a的
性质 n是奇数 a∈R x=
n是偶数 a>0 x=
a<0 x不存在
0的n次方根等于0
2.根式:式子叫作 ,其中n叫作 ,a叫作 .
3.根式的性质
(1) 没有偶次方根;
(2)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
(3)()n= (n∈N*,且n>1);
(4)①当n为奇数时,= ;
②当n为偶数时,=|a|=
1.m是实数,则下列式子中可能没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的4次方根是2
B.的运算结果是±2
C.当n为大于1的奇数时,对任意a∈R都有意义
D.当n为大于1的偶数时,只有当a≥0时才有意义
3.= ;= .
题型一 n次方根的概念
【例1】 (1)已知x7=8,则x= ;
(2)若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通性通法
1.方根个数: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任意实数的奇次方根只有一个.
2.符号:根式的符号由根指数n的奇偶性及被开方数a的符号共同确定.
(1)当n为偶数,且a≥0时,为非负实数;
(2)当n为奇数时,的符号与a的符号一致.
【跟踪训练】
1.若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
2.若16的平方根为a,-8的立方根为b,则a+b= .
题型二 利用根式的性质化简或求值
【例2】 (链接教科书第82页例1)化简或求值:
(1)()2; (2)()3; (3)()2;
(4); (5);
(6)(a>b).
通性通法
正确区分与()n
(1)()n已暗含了有意义,根据n的奇偶性可知a的范围;
(2)中的a可以是全体实数,的值取决于n的奇偶性.
【跟踪训练】
化简或求值:
(1)+()5;
(2)+()6;
(3).
题型三 有限制条件的根式的化简
【例3】 设-3<x<3,化简-.
【母题探究】
(变条件)本例中,若将“-3<x<3”变为“x≤-3”,则结果又是什么?
通性通法
有限制条件的根式的化简
(1)有限制条件根式的化简问题,是指被开方数或被开方的表达式可以通过配方、拆分等方式进行化简;
(2)有限制条件根式的化简经常用到配方的方法.当根指数为偶数时,在利用公式化简时,要考虑被开方数或被开方的表达式的正负.当n为偶数时,先化为|a|,再根据a的正负去绝对值符号.
【跟踪训练】
已知x∈[1,2],化简()4+= .
1.(多选)若n∈N,a∈R,则下列式子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2.若x≠0,则|x|-+= .
3.当有意义时,化简-= .
4.1.1 根式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
1.n次方根 ± 2.根式 根指数
被开方数 3.(1)负数 (2)0 (3)a (4)①a ②a -a
自我诊断
1.C 选项C中,m<0时,没有意义.故选C.
2.CD 16的4次方根应是±2;=2;易知C、D正确.故选C、D.
3.2 -2 解析:当n为偶数时,=|a|,∴=2;当n为奇数时,=a,∴=-2.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1) (2)[2,+∞)
解析:(1)∵7为奇数,∴8的7次方根只有一个.
(2)∵有意义,∴x-2≥0,∴x≥2,即x的取值范围是[2,+∞).
跟踪训练
1.R
2.-6或2 解析:16的平方根为-4或4,即a=-4或4,-8的立方根为-2,即b=-2,∴a+b=-6或2.
【例2】 解:(1)()2=3.
(2)()3=-5.
(3)()2=a-1.
(4)=-4.
(5)=|3-π|=π-3.
(6)∵a>b,∴=|a-b|=a-b.
跟踪训练
解:(1)原式=(-2)+(-2)=-4.
(2)原式=|-2|+2=2+2=4.
(3)原式=|x+2|=
【例3】 解:原式=-=|x-1|-|x+3|.
∵-3<x<3,∴当-3<x<1时,原式=-(x-1)-(x+3)=-2x-2;
当1≤x<3时,原式=(x-1)-(x+3)=-4.
∴原式=
母题探究
解:原式=-=|x-1|-|x+3|.
∵x≤-3,∴x-1<0,x+3≤0,
∴原式=-(x-1)+(x+3)=4.
跟踪训练
1 解析:∵x∈[1,2],∴x-1≥0,x-2≤0,∴原式=x-1+|x-2|=x-1-(x-2)=1.
随堂检测
1.AC (-4)2n>0,故A有意义;(-4)2n+1<0,故B无意义;C显然有意义;当a<0时,a5<0,此时无意义.
2.1 解析:∵x≠0,∴原式=|x|-|x|+=1.
3.-1 解析:因为有意义,所以2-x≥0,即x≤2,所以原式=-=(2-x)-(3-x)=-1.
3 / 3(共41张PPT)
4.1.1 根式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理解 n 次方根、 n 次根式的概念,能正确运用根式运
算性质化简求值 数学抽象、
数学运算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有一个数学学派名叫毕达哥拉斯学派,其
学派中的一名成员希帕索斯考虑了一个问题: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
角线长度是多少呢?他发现这一长度既不能用整数,也不能用分数来
表示,希帕索斯的发现导致了数学史上第一个无理数 的诞生.
【问题】 若 x2=3,这样的 x 有几个?它们叫作3的什么?怎样表
示?
知识点 n 次方根
1. n 次方根
定
义 一般地,如果 xn = a ( n >1, n ∈N*),那么称 x 为 a 的
性
质 n 是奇数 a ∈R x =
n 是偶数 a >0 x =
a <0 x 不存在
0的 n 次方根等于0
n 次方
根
±
2. 根式:式子 叫作 ,其中 n 叫作 , a 叫
作 .
3. 根式的性质
(1) 没有偶次方根;
(2)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 ;
(3)( ) n = ( n ∈N*,且 n >1);
(4)①当 n 为奇数时, = ;
②当 n 为偶数时, =| a |=
根式
根指数
被开方数
负数
0
a
a
1. m 是实数,则下列式子中可能没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解析: 选项C中, m <0时, 没有意义.故选C.
2.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的4次方根是2
B. 的运算结果是±2
C. 当 n 为大于1的奇数时, 对任意 a ∈R都有意义
D. 当 n 为大于1的偶数时, 只有当 a ≥0时才有意义
解析:16的4次方根应是±2; =2;易知C、D正确.故选C、D.
3. = ; = .
解析:当 n 为偶数时, =| a |,∴ =2;当 n 为奇数
时, = a ,∴ =-2.
2
-2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n次方根的概念
【例1】 (1)已知 x7=8,则 x = ;
解析:∵7为奇数,∴8的7次方根只有一个 .
(2)若 有意义,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有意义,∴ x -2≥0,∴ x ≥2,即 x 的取值范
围是[2,+∞).
[2,+∞)
通性通法
1. 方根个数: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任意实数的奇次
方根只有一个.
2. 符号:根式 的符号由根指数 n 的奇偶性及被开方数 a 的符号共
同确定.
(1)当 n 为偶数,且 a ≥0时, 为非负实数;
(2)当 n 为奇数时, 的符号与 a 的符号一致.
【跟踪训练】
1. 若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
2. 若16的平方根为 a ,-8的立方根为 b ,则 a + b = .
解析:16的平方根为-4或4,即 a =-4或4,-8的立方根为-2,
即 b =-2,∴ a + b =-6或2.
R
-6或2
题型二 利用根式的性质化简或求值
【例2】 (链接教科书第82页例1)化简或求值:
(1)( )2;
解:( )2=3.
(2)( )3;
解:( )3=-5.
(3)( )2;
解:( )2= a -1.
(4) ;
解: =-4.
(5) ;
解: =|3-π|=π-3.
(6) ( a > b ).
解:∵ a > b ,∴ =| a - b |= a - b .
通性通法
正确区分 与( ) n
(1)( ) n 已暗含了 有意义,根据 n 的奇偶性可知 a 的范围;
(2) 中的 a 可以是全体实数, 的值取决于 n 的奇偶性.
【跟踪训练】
化简或求值:
(1) +( )5;
解:原式=(-2)+(-2)=-4.
(2) +( )6;
解:原式=|-2|+2=2+2=4.
(3) .
解:原式=| x +2|=
题型三 有限制条件的根式的化简
【例3】 设-3< x <3,化简 - .
解:原式= - =| x -1|-| x +3|.
∵-3< x <3,∴当-3< x <1时,原式=-( x -1)-( x +3)=
-2 x -2;
当1≤ x <3时,原式=( x -1)-( x +3)=-4.
∴原式=
【母题探究】
(变条件)本例中,若将“-3< x <3”变为“ x ≤-3”,则结果又
是什么?
解:原式= - =| x -1|-| x +3|.
∵ x ≤-3,∴ x -1<0, x +3≤0,
∴原式=-( x -1)+( x +3)=4.
通性通法
有限制条件的根式的化简
(1)有限制条件根式的化简问题,是指被开方数或被开方的表达式
可以通过配方、拆分等方式进行化简;
(2)有限制条件根式的化简经常用到配方的方法.当根指数为偶数
时,在利用公式化简时,要考虑被开方数或被开方的表达式的
正负.当 n 为偶数时, 先化为| a |,再根据 a 的正负去绝
对值符号.
【跟踪训练】
已知 x ∈[1,2],化简( )4+ = .
解析:∵ x ∈[1,2],∴ x -1≥0, x -2≤0,∴原式= x -1+| x -
2|= x -1-( x -2)=1.
1
1. (多选)若 n ∈N, a ∈R,则下列式子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解析: (-4)2 n >0,故A有意义;(-4)2 n+1<0,故B无
意义;C显然有意义;当 a <0时, a5<0,此时 无意义.
2. 若 x ≠0,则| x |- + = .
解析:∵ x ≠0,∴原式=| x |-| x |+ =1.
3. 当 有意义时,化简 - = .
解析:因为 有意义,所以2- x ≥0,即 x ≤2,所以原式=
- =(2- x )-(3- x )=-1.
1
-1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若 +( a -4)0有意义,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2,4)∪(4,+∞)
C. (-∞,2)∪(2,+∞)
D. (-∞,4)∪(4,+∞)
解析: 由题意可知, a -2≥0且 a -4≠0,∴ a 的取值范围是 a
≥2且 a ≠4.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3 B. = a
C. =2 D. =7
解析: 由于 =3, =| a |, =-7,故
A、B、D错误.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已知 m10=2,则 m =( )
A. B. -
C. D. ±
解析: 因为 m10=2,所以 m 是2的10次方根.又10是偶数,所以
2的10次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所以 m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若 a < ,则化简 的结果是( )
A. 4 a -1 B. 1-4 a
C. - D. -
解析: ∵ a < ,∴4 a -1<0,∴ =|4 a -1|
=-(4 a -1)=1-4 a .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化简 - =( )
A. 6 B. 2 x
C. 6或-2 x D. 6或2 x 或-2 x
解析: 原式=| x +3|-( x -3),当 x ≥-3时,原式=6;
当 x <-3时,原式=-2 x .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多选)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5 B. 64的6次方根是±2
C. =±3 D. =| x + y |
解析: n 为奇数时,负数的 n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 =
-5,故A错误;64的6次方根有两个,为±2,故B正确; =
3,故C错误; 是正数,故 =| x + y |,
故D正确.故选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若 =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 =|2 a -1|, =1-2 a .因
为|2 a -1|=1-2 a ,故2 a -1≤0,所以 a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已知 y = -|2- x |,则当2< x <3时, y = ;当 x >3时, y = .
解析: y = -|2- x |= -|2- x |
=| x -3|-|2- x |,当2< x <3时, y =3- x +2- x =5-2
x ;当 x >3时, y = x -3+2- x =-1.
5-2 x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计算: + = 2 .
解析:法一 原式= +
= + = +1+ -1=2 .
2
法二 令 x = + ,两边平方得 x2=6+2 =8.因为 x >0,所以 x =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化简:(1) ( a ≤- );
解:∵ a ≤- ,∴2 a +1≤0,
∴ = =|2 a +1|=-2 a -1.
(2) ( x < y , n >1, n ∈N*).
解:∵ x < y ,∴ x - y <0,
∴当 n 为大于1的偶数时, =| x - y |= y - x ;
当 n 为大于1的奇数时, = x - y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当 a >0时, =( )
A. x = B. x
C. - x D. - x
解析: ∵ a >0,∴ x <0, =| x | =- x
.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化简( )2+ + 的结果是( )
A. 1- a B. 2(1- a )
C. a -1 D. 2( a -1)
解析: ∵ 有意义,∴ a -1≥0,即 a ≥1.
∴( )2+ + =( a -1)+|1
- a |+(1- a )=( a -1)+( a -1)+(1- a )= a -1,
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已知 + =- a - b ,则 + = .
解析:因为 + =- a - b .所以 =- a , =-
b ,所以 a ≤0, b ≤0,所以 a + b ≤0,所以原式=| a + b |+ a
+ b =-( a + b )+ a + b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已知 a < b <0, n >1, n ∈N*,化简 + .
解:∵ a < b <0,∴ a - b <0, a + b <0.
当 n 是奇数时,
原式=( a - b )+( a + b )=2 a ;
当 n 是偶数时,原式=| a - b |+| a + b |=( b - a )+(-
a - b )=-2 a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