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石堡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2024三上·西和期末)如果让水的温度一直下降,它就会变成 ,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体积会变 。
2.(2024三上·西和期末)假如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 湿[填“会"或”不会],这是因为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 。
3.(2024三上·西和期末)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 现象的。
4.(2024三上·西和期末)像粉笔和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 。
5.(2024三上·西和期末)常用的温度单位符号是 ,读作 。
6.(2024三上·西和期末)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
7.(2024三上·西和期末)降水量一般以, 为单位计量。
8.(2024三上·西和期末)气球、玻璃杯并不是真正空的,它里面有 。
9.(2024三上·西和期末)为了使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加快,应 [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温度。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0.(2024三上·西和期末)做“热气球”点燃的蜡烛,我们可以直接用嘴吹灭。( )
11.(2024三上·西和期末)云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层云、积云和卷云。( )
12.(2024三上·西和期末)往碎冰里加上食盐可以促进冰融化,降低冰周围的温度。( )
13.(2024三上·西和期末)空气只存在于空中,不存在于其他物体里。( )
14.(2024三上·西和期末)会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
15.(2024三上·西和期末)云层布满整个天空,看不到太阳,这种天气是阴天。( )
三、选择大乐园。(每题2分,共12分)
16.(2024三上·西和期末)下列方法能减慢冰块融化速度的是( )。
A.把冰块放在手心里
B.把冰块放在阳光下
C.把冰块放进干抹布里
17.(2024三上·西和期末)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性质的是( )。
A.风扇 B.篮球 C.热气球
18.(2024三上·西和期末)小明往100毫升水中加了50克食盐,发现无论怎样搅拌,杯底都有一些食盐没有溶解。如果要让杯底的食盐继续溶解,下列方法中( )比较合适。
A.往杯中加水
B.更快速的搅拌
C.把盐水拿到阳光下晒
19.(2024三上·西和期末)教室里的花开了,全班同学都可以在空中闻到香味,是因为( )。
A.空气会流动 B.空气可以压缩 C.空气无色无味
20.(2024三上·西和期末)制作天气预报,一般需要( )个步骤。
A.4 B.5 C.6
21.(2024三上·西和期末)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陕西省四季分明 B.成都明天有大雾 C.昆明四季如春
四、简答题。(14分)
22.(2024三上·西和期末)我会连线,请把对应的连起来。
小雨 27.1毫米
暴雨 200.1毫米
大雨 11.9毫米
大暴雨 0.8毫米
中雨 60.2毫米
23.(2024三上·西和期末)小明测出打满气的篮球质量是468克,踩瘪的篮球质量是453克,打满气时篮里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冰;大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温度一直下降,到了特别冷的时候,就会变成冰。在这个过程中,水的体积会变大。比如冬天,放在外面的装满水的杯子,水结冰后,冰会把杯子撑破,就是因为冰比原来的水占了更大的地方。
2.【答案】不会;空间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由于空气占据一定空间,所以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在水里,里面的纸团不会湿。
3.【答案】天气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解答】晴空万里、乌云密布等现象都是描述天气的现象的。
【分析】天气指的是某段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4.【答案】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比如,把一个空杯子竖直按进水里,杯子里不会灌满水,因为杯子里的空气占着地方,水进不去。再比如,给气球打气,气球会慢慢鼓起来,这是空气占据了气球里的空间。还有,我们用吸管喝饮料时,吸走吸管里的空气,饮料就会被压进吸管,这也说明空气原本占着吸管的空间。这些现象都能让我们看到,空气和粉笔、水一样,是占据空间的。
5.【答案】℃;摄氏度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常用的温度单位符号是℃,读作摄氏度。我们平时说的气温、水温,大多用这个单位。比如天气预告里说 “今天 25℃”,就是指温度是 25 摄氏度。在温度计上,这个符号会标在数字后面。零上温度比如 30℃,读作三十摄氏度;零下温度比如 - 5℃,读作零下五摄氏度。
6.【答案】风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7.【答案】毫米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解答】降水量一般用单位毫米来计算降雨。
【分析】根据降雨量的定义回答。
8.【答案】空气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气球、玻璃杯并不是真正空的,它里面有空气。
9.【答案】升高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为了使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加快,应升高水的温度。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分别放进冷水和热水里。会发现热水里的食盐化得更快。这是因为温度高的时候,水 “动” 得更厉害,能更快地把食盐 “打散”,让它融进水里。平时冲糖水时,用热水冲比冷水冲融化得快,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想让食盐溶解得快,升高水的温度是个好办法。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用嘴吹灭蜡烛,降低了温度,蜡烛熄灭。题干正确。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层云通常是灰色或白色的均匀云层,像雾但不接触地面,高度较低,常带来毛毛雨或小雪。积云底部平坦、顶部蓬松,像棉花糖,多在晴天出现,高度中等,一般不会带来降水。卷云是高空中的纤细羽毛状云,由冰晶组成,颜色洁白,高度最高,通常预示着晴朗天气。这三类云是云分类体系的基础。因此,“云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层云、积云和卷云” 这一说法正确。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往碎冰里加食盐,会降低冰的熔点。正常情况下冰在 0℃融化,加入食盐后,冰的融化温度会低于 0℃,使得冰能在更低温度下继续融化。冰融化时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因此冰周围的温度会进一步降低。这一原理常被用于制作简易制冷剂,比如冰棍的制作就利用了类似原理。题目说法正确。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并非只存在于空中,很多物体内部都含有空气。比如海绵、泡沫等多孔材料,其孔隙中充满了空气;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里也包裹着空气,供地下生物呼吸;甚至水中也溶解着一定量的空气,这是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认为空气只存在于空中,就忽略了空气能渗透到各种物体缝隙中的特性。因此,“空气只存在于空中,不存在于其他物体里” 的说法不符合实际,题目错误。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
【解析】【分析】空气也能流动,但它是气体。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是以—天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超过1/4但不超过1/3,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1/3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题目观点正确。
16.【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减慢冰块融化的关键是减少冰块吸收热量。
A.手心里的温度高于冰,会传递热量加速融化;
B.阳光会通过辐射传递热量,使冰块升温更快;
C.干抹布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减少外界热量传入,从而减慢冰块融化。
因此,能减慢冰块融化速度的方法是把冰块放进干抹布里。C正确。
17.【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被压缩的性质是指空气能被挤压进狭小空间,且具有弹性。
A.风扇利用的是空气流动,与压缩无关;
B.篮球内部充入被压缩的空气,压缩空气产生的弹力使球保持饱满并能弹跳,直接运用了空气可被压缩的性质;
C.热气球利用的是热空气密度小的原理升空,不涉及空气压缩。
因此,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性质的物品是篮球。B正确。
18.【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存在限度,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多余的食盐无法继续溶解。
A.加水能增加溶剂的量,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从而让剩余食盐继续溶解;
B.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度,不能增加溶解量,对饱和溶液无效;
C.晒太阳会蒸发水分,反而使溶液更饱和,析出更多食盐。
因此,合适的方法是往杯中加水。A正确。
19.【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花朵的香味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而全班同学都能闻到,关键在于空气的流动。
A.空气流动能带动香味分子扩散到教室各个角落,使所有人都能感知到香味;
B.空气可压缩与气味传播无关;
C.空气无色无味是其本身属性,不影响香味传播。
因此,能让全班同学闻到花香的原因是空气会流动。A正确。
20.【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测)或气象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有五个步骤,分别是: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21.【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A是长期天气现象,属于气候,B是天气,C是气候。B正确。
22.【答案】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星等级。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降雨量的等级划分标准是: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是小雨;10―24.9毫米之间的是中雨;25-50毫米之间的是大雨;50―100毫米之间的是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的是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是特大暴雨。所以27.1毫米降雨量属于大雨;200.1毫米降雨量属于大暴雨;11.9毫米降雨量属于中雨;0.8毫米降雨量属于小雨;60.2毫米降雨量属于暴雨。
23.【答案】468-453=15克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打满气的篮球包含球本身质量和内部空气质量,踩瘪的篮球可认为内部空气排出,仅剩球本身质量。因此,空气的质量=打满气的篮球质量 - 踩瘪的篮球质量,即468克-453克=15克。
1 / 1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石堡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2024三上·西和期末)如果让水的温度一直下降,它就会变成 ,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体积会变 。
【答案】冰;大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温度一直下降,到了特别冷的时候,就会变成冰。在这个过程中,水的体积会变大。比如冬天,放在外面的装满水的杯子,水结冰后,冰会把杯子撑破,就是因为冰比原来的水占了更大的地方。
2.(2024三上·西和期末)假如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 湿[填“会"或”不会],这是因为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 。
【答案】不会;空间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由于空气占据一定空间,所以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在水里,里面的纸团不会湿。
3.(2024三上·西和期末)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 现象的。
【答案】天气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解答】晴空万里、乌云密布等现象都是描述天气的现象的。
【分析】天气指的是某段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4.(2024三上·西和期末)像粉笔和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 。
【答案】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比如,把一个空杯子竖直按进水里,杯子里不会灌满水,因为杯子里的空气占着地方,水进不去。再比如,给气球打气,气球会慢慢鼓起来,这是空气占据了气球里的空间。还有,我们用吸管喝饮料时,吸走吸管里的空气,饮料就会被压进吸管,这也说明空气原本占着吸管的空间。这些现象都能让我们看到,空气和粉笔、水一样,是占据空间的。
5.(2024三上·西和期末)常用的温度单位符号是 ,读作 。
【答案】℃;摄氏度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常用的温度单位符号是℃,读作摄氏度。我们平时说的气温、水温,大多用这个单位。比如天气预告里说 “今天 25℃”,就是指温度是 25 摄氏度。在温度计上,这个符号会标在数字后面。零上温度比如 30℃,读作三十摄氏度;零下温度比如 - 5℃,读作零下五摄氏度。
6.(2024三上·西和期末)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
【答案】风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7.(2024三上·西和期末)降水量一般以, 为单位计量。
【答案】毫米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解答】降水量一般用单位毫米来计算降雨。
【分析】根据降雨量的定义回答。
8.(2024三上·西和期末)气球、玻璃杯并不是真正空的,它里面有 。
【答案】空气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气球、玻璃杯并不是真正空的,它里面有空气。
9.(2024三上·西和期末)为了使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加快,应 [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温度。
【答案】升高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为了使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加快,应升高水的温度。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分别放进冷水和热水里。会发现热水里的食盐化得更快。这是因为温度高的时候,水 “动” 得更厉害,能更快地把食盐 “打散”,让它融进水里。平时冲糖水时,用热水冲比冷水冲融化得快,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想让食盐溶解得快,升高水的温度是个好办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0.(2024三上·西和期末)做“热气球”点燃的蜡烛,我们可以直接用嘴吹灭。(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用嘴吹灭蜡烛,降低了温度,蜡烛熄灭。题干正确。
11.(2024三上·西和期末)云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层云、积云和卷云。(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层云通常是灰色或白色的均匀云层,像雾但不接触地面,高度较低,常带来毛毛雨或小雪。积云底部平坦、顶部蓬松,像棉花糖,多在晴天出现,高度中等,一般不会带来降水。卷云是高空中的纤细羽毛状云,由冰晶组成,颜色洁白,高度最高,通常预示着晴朗天气。这三类云是云分类体系的基础。因此,“云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层云、积云和卷云” 这一说法正确。
12.(2024三上·西和期末)往碎冰里加上食盐可以促进冰融化,降低冰周围的温度。(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往碎冰里加食盐,会降低冰的熔点。正常情况下冰在 0℃融化,加入食盐后,冰的融化温度会低于 0℃,使得冰能在更低温度下继续融化。冰融化时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因此冰周围的温度会进一步降低。这一原理常被用于制作简易制冷剂,比如冰棍的制作就利用了类似原理。题目说法正确。
13.(2024三上·西和期末)空气只存在于空中,不存在于其他物体里。(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并非只存在于空中,很多物体内部都含有空气。比如海绵、泡沫等多孔材料,其孔隙中充满了空气;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里也包裹着空气,供地下生物呼吸;甚至水中也溶解着一定量的空气,这是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认为空气只存在于空中,就忽略了空气能渗透到各种物体缝隙中的特性。因此,“空气只存在于空中,不存在于其他物体里” 的说法不符合实际,题目错误。
14.(2024三上·西和期末)会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
【解析】【分析】空气也能流动,但它是气体。
15.(2024三上·西和期末)云层布满整个天空,看不到太阳,这种天气是阴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是以—天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超过1/4但不超过1/3,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1/3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题目观点正确。
三、选择大乐园。(每题2分,共12分)
16.(2024三上·西和期末)下列方法能减慢冰块融化速度的是( )。
A.把冰块放在手心里
B.把冰块放在阳光下
C.把冰块放进干抹布里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减慢冰块融化的关键是减少冰块吸收热量。
A.手心里的温度高于冰,会传递热量加速融化;
B.阳光会通过辐射传递热量,使冰块升温更快;
C.干抹布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减少外界热量传入,从而减慢冰块融化。
因此,能减慢冰块融化速度的方法是把冰块放进干抹布里。C正确。
17.(2024三上·西和期末)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性质的是( )。
A.风扇 B.篮球 C.热气球
【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被压缩的性质是指空气能被挤压进狭小空间,且具有弹性。
A.风扇利用的是空气流动,与压缩无关;
B.篮球内部充入被压缩的空气,压缩空气产生的弹力使球保持饱满并能弹跳,直接运用了空气可被压缩的性质;
C.热气球利用的是热空气密度小的原理升空,不涉及空气压缩。
因此,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性质的物品是篮球。B正确。
18.(2024三上·西和期末)小明往100毫升水中加了50克食盐,发现无论怎样搅拌,杯底都有一些食盐没有溶解。如果要让杯底的食盐继续溶解,下列方法中( )比较合适。
A.往杯中加水
B.更快速的搅拌
C.把盐水拿到阳光下晒
【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存在限度,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多余的食盐无法继续溶解。
A.加水能增加溶剂的量,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从而让剩余食盐继续溶解;
B.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度,不能增加溶解量,对饱和溶液无效;
C.晒太阳会蒸发水分,反而使溶液更饱和,析出更多食盐。
因此,合适的方法是往杯中加水。A正确。
19.(2024三上·西和期末)教室里的花开了,全班同学都可以在空中闻到香味,是因为( )。
A.空气会流动 B.空气可以压缩 C.空气无色无味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花朵的香味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而全班同学都能闻到,关键在于空气的流动。
A.空气流动能带动香味分子扩散到教室各个角落,使所有人都能感知到香味;
B.空气可压缩与气味传播无关;
C.空气无色无味是其本身属性,不影响香味传播。
因此,能让全班同学闻到花香的原因是空气会流动。A正确。
20.(2024三上·西和期末)制作天气预报,一般需要( )个步骤。
A.4 B.5 C.6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测)或气象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有五个步骤,分别是: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21.(2024三上·西和期末)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陕西省四季分明 B.成都明天有大雾 C.昆明四季如春
【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A是长期天气现象,属于气候,B是天气,C是气候。B正确。
四、简答题。(14分)
22.(2024三上·西和期末)我会连线,请把对应的连起来。
小雨 27.1毫米
暴雨 200.1毫米
大雨 11.9毫米
大暴雨 0.8毫米
中雨 60.2毫米
【答案】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星等级。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降雨量的等级划分标准是: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是小雨;10―24.9毫米之间的是中雨;25-50毫米之间的是大雨;50―100毫米之间的是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的是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是特大暴雨。所以27.1毫米降雨量属于大雨;200.1毫米降雨量属于大暴雨;11.9毫米降雨量属于中雨;0.8毫米降雨量属于小雨;60.2毫米降雨量属于暴雨。
23.(2024三上·西和期末)小明测出打满气的篮球质量是468克,踩瘪的篮球质量是453克,打满气时篮里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468-453=15克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打满气的篮球包含球本身质量和内部空气质量,踩瘪的篮球可认为内部空气排出,仅剩球本身质量。因此,空气的质量=打满气的篮球质量 - 踩瘪的篮球质量,即468克-453克=15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