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5.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函数的基础
上,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建立完整的
函数概念 数学抽象
2.体会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数学抽象
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数学抽象、数
学运算
第1课时 函数的概念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变化.早晨,太
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气温随时间在悄悄地改变;小树随着时间的变化
不断长高,……,在这些变化着的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个变量,当一
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随之发生变化.
【问题】 (1)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在初中我们对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定义的?
知识点一 函数的有关概念
函数的概
念 给定两个 实数集合 A 和 B ,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
系 f ,对于集合 A 中的 实数 x ,在集合 B 中都
有 的实数 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 : A → B 为从
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函数的 记法 y = f ( x ), x ∈ A
非空
每一个
唯一
定义域 x 叫作 ,集合 A 叫作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 若 A 是函数 y = f ( x )的定义域,则对于 A 中的每一个 x
(输入值),都有一个 y (输出值)与之对应.我们将所
有输出值 y 组成的集合 称为
函数的值域
自变量
{ y | y = f ( x ), x ∈ A }
提醒 (1)函数定义中强调“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唯一性,
即对于非空实数集 A 中的任意一个(任意性)元素 x ,在非空实数集 B
中都有(存在性)唯一(唯一性)的元素 y 与之对应;(2)函数符号
“ y = f ( x )”是数学符号之一,不表示 y 等于 f 与 x 的乘积, f ( x )
也不一定是解析式,还可以是图象或表格,或其他的对应关系;
(3)除 f ( x )外,有时还用 g ( x ), u ( x ), F ( x ), G ( x )
等符号表示函数.
【想一想】
1. 在函数的概念中,如果函数 y = f ( x )的定义域与对应关系确定,
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
提示:确定.
2. 函数定义域内同一个自变量能否对应多个函数值?
提示:不能.
知识点二 同一个函数
前提条件 相同
相同
结论 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定义域
对应关系
【想一想】
定义域和值域分别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吗?
提示:不一定,如果对应关系不同,这两个函数一定不是同一个
函数.
1. 如图,不能表示函数关系的是( )
解析: 由于C中的2与1和3同时对应,故C不是函数.
2. 函数 f ( x )= 的定义域是( )
A. { x | x ≠4} B. { x | x <4}
C. { x | x ≤4} D. { x | x >4}
解析: 由4- x >0,解得 x <4,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x
<4}.故选B.
3. 下列各组函数能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 f ( x )= x0与 g ( x )=1
C. f ( x )=2 x +1与 g ( x )=2 x -1
解析: 对于A, f ( x )的定义域为{ x | x ≠0}, g ( x )的定义
域为R, f ( x )与 g ( x )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A错
误;对于B, f ( x )与 g ( x )定义域相同且对应关系也相同,故 f
( x )与 g ( x )是同一个函数,B正确;对于C, f ( x )与 g
( x )对应关系不同, f ( x )与 g ( x )不是同一个函数,C错误;
对于D, f ( x )的定义域是R, g ( x )的定义域是{ x | x ≠0},定
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D错误.故选B.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函数概念的理解
【例1】 (链接教科书第105页例1)判断下列对应关系是否为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函数:
(1) A =R, B ={ y | y >0}, f : x → y =| x |;
解: A 中的元素0在 B 中没有对应元素,故不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函数.
(2) A =Z, B =Z, f : x → y = x2;
解: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整数 x ,按照对应关系 f : x → y =
x2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一个确定的整数 x2与其对应,故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函数.
(3) A =Z, B =Z, f : x → y = ;
解:集合 A 中的负整数没有平方根,在集合 B 中没有对应的元
素,故不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函数.
(4) A ={ x |-1≤ x ≤1}, B ={0}, f : x → y =0.
解:对于集合 A 中任意一个实数 x ,按照对应关系 f : x → y =0
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一个确定的数0和它对应,故是集合 A 到集
合 B 的函数.
通性通法
1. 判断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2个条件
(1) A , B 必须是非空数集;
(2) A 中任意一元素在 B 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
2. 根据图形判断是否为函数的方法
(1)任取一条垂直于 x 轴的直线 l ;
(2)在定义域内平行移动直线 l ;
(3)若 l 与图形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是函数;若在定义域内没有
交点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点,则不是函数.
提醒 对应关系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是函数关系,
“一对多”的不是函数关系.
【跟踪训练】
1. 设 M ={ x |0≤ x ≤2}, N ={ y |0≤ y ≤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
其中能表示从集合 M 到集合 N 的函数关系的是( )
解析: A中,因为在集合 M 中当1< x ≤2时,在 N 中无元素与
之对应,所以A不是;B中,对于集合 M 中的任意一个数 x ,在 N
中都有唯一的数与之对应,所以B是;C中, x =2对应元素 y =3
N ,所以C不是;D中,当 x =1时,在 N 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
所以D不是.故选B.
2. (多选)已知集合 A ={ x |0≤ x ≤8},集合 B ={ x |0≤ x ≤4},
则下列对应关系中,能看作是从 A 到 B 的函数的是( )
D. f : x → y = x
解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于D,在集合 A 中的部分元素,
在集合 B 中没有元素与它对应,故不正确;A、B、C选项均正确.
题型二 求具体函数的定义域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05页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f ( x )= + ;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 x 的取值必须满足解
得 x ≥1,且 x ≠-1,
即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x ≥1}.
(2) g ( x )= .
解:由于0的零次幂无意义,故 x +1≠0,即 x ≠-1.
又 x +2>0,即 x >-2,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x >-2,且 x ≠-1}.
通性通法
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
(1)若 f ( x )是分式,则应考虑使分母不为零;
(2)若 f ( x )是偶次根式,则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
(3)若 f ( x )是指数幂,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幂运算有意义的实数
集合;
(4)若 f ( x )是由几个代数式运算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几
个部分都有意义的 x 取值集合的交集;
(5)若 f ( x )是实际问题的解析式,则应符合实际问题,使实际问
题有意义.
【跟踪训练】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 =2+ ;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 x -2≠0,即 x ≠2,所以函数的定义
域为{ x | x ≠2}.
(2) y = · ;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得1≤ x ≤3,所以函数
的定义域为{ x |1≤ x ≤3}.
(3) y =( x -1)0+ ;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得 x >-1,且 x ≠1,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x >-1,且 x ≠1}.
(4) y = .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得 x ≤5,且 x
≠±3,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x ≤5,且 x ≠±3}.
题型三 同一个函数的判定
【例3】 (链接教科书第112页习题4题)(多选)下列各组函数中
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解析: A中, f ( x )与 g ( t )的定义域相同,又 g ( t )=
=| t |,即 f ( x )与 g ( t )的对应关系也相同,∴ f ( x )与 g
( t )是同一个函数;B中, y = 的定义域为R, y =( )2的定
义域为{ x | x ≥0},两者定义域不同,故 y = 与 y =( )2不是
同一个函数;C中, y = · 的定义域为{ x |-1≤ x
≤1}, y = 的定义域为{ x |-1≤ x ≤1},即两者定义域相同.
又∵ y = · = ,∴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也相同.故 y
= · 与 y = 是同一个函数;D中,∵ y = =| x -3|与 y = x -3的定义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同,∴ y = 与 y = x -3不是同一个函数.故选A、C.
通性通法
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的步骤
提醒 (1)在化简解析式时,必须是等价变形;
(2)与用哪个字母表示无关.
【跟踪训练】
(2024·苏州桃坞中学期中)下面各组函数中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
C. f ( x )= x2-2 x -1与 g ( t )= t2-2 t -1
解析: A中,两个函数的定义域都是{ x | x ≤0}, y = =-
x ,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不相同,不是同一个函数;B中, y =
( )2= x ,定义域为{ x | x ≥0}, y =| x |的定义域为R,两个
函数的定义域不相同,不是同一个函数;C中,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
对应关系相同,是同一个函数;D中,由得即
x ≥1,由( x +1)( x -1)≥0得 x ≥1或 x ≤-1,两个函数的定义
域不相同,不是同一个函数.故选C.
1. (多选) (2024·徐州期中)下列图形可能是函数 y = f ( x )图象
的是( )
解析: 对于选项B、C,对于定义域内每一个 x 都有唯一的
y 与之相对应,满足函数关系,故B、C正确;对于选项A、D,
存在一个 x 有两个 y 与之对应,不满足函数对应的唯一性,故
A、D错误.
2. (2024·江苏扬州中学期中)函数 f ( x )= + 的定义域
为( )
B. [-2,+∞)
D. (-2,+∞)
解析: 由题意得解得 x ≥-2且 x ≠ ,所以函数
的定义域为[-2, )∪( ,+∞).故选A.
3. 下列各组函数:
① f ( x )= , g ( x )= x -1;② f ( x )= , g ( x )=
;③ f ( x )=( x -1)2, g ( t )= t2-2 t +1;④ f ( x )= x
+1, g ( x )= x + x0.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填序号).
③
解析:① f ( x )与 g ( x )的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② f
( x )与 g ( x )的对应关系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③虽然表示
自变量的字母不同,但 f ( x )与 g ( t )的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
相同,故是同一个函数;④ f ( x )与 g ( x )的定义域不同,不是
同一个函数.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图中给出的四个对应关系,其中能构成函数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解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可以“多对一”“一对一”,但不能
“一对多”,故③不能构成函数;又②中1,4无对应关系,故②也
不能构成函数.故选B.
C. ①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R的是( )
B. y =( x -1)0
D. y = x2+3
解析: A中 x ≥0,B中 x ≠1,C中 x ≠0.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下列图形中,不能作为函数图象的是( )
解析: C选项中,当 x 取小于或等于0的一个值时,有两个 y 值
与之对应,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函数 f ( x )= + 的定义域为( )
B. { x | x ≥-2}
解析: 依题意得解得即 x ≥-2,且 x ≠
.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多选)设 f : x → x2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函数,如果集合 B =
{1},那么集合 A 可能是( )
A. {1} B. {-1}
C. {-1,1} D. {-1,0}
解析:由 x2=1得 x =±1,故集合 A ={1}或{-1}或{-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多选)(2024·无锡江阴四校期中)下列各组函数中,两个函数
是同一个函数的有( )
A. f ( x )=1与 g ( m )=1
D. f ( x )= x2-1与 g ( x )=( x +1)2-2( x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对于A,因为 f ( x )=1与 g ( m )=1的对应关系相
同,定义域均为R,所以 f ( x )=1与 g ( m )=1是同一个函数,
故A正确;对于B,因为 f ( x )= x2与 g ( x )= = x2的对应关
系相同,定义域均为R,所以 f ( x )= x2与 g ( x )= 是同一
个函数,故B正确;对于C,因为 f ( x )= 的定义域为(1,
+∞), g ( x )= 的定义域为[1,+∞),两者定义域不
同,所以不是同一个函数,故C错误;对于D,因为 f ( x )= x2-1与 g ( x )=( x +1)2-2( x +1)= x2-1的对应关系相同,定义域均为R,所以 f ( x )= x2-1与 g ( x )=( x +1)2-2( x +1)是同一个函数,故D正确.故选A、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2024·江苏镇江中学期中)函数 f ( x )= +lg(2- x )
的定义域为 .
解析:由题意得解得 ≤ x <2,所以函数的定义域
为[ ,2).
[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若函数 f ( x )与函数 g ( x )= + 是同一个函数,则函
数 f ( x )的定义域是 .
解析:由得 x ≥2且 x ≠3,故 g ( x )的定义域是[2,
3)∪(3,+∞),即为 f ( x )的定义域.
[2,3)∪(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已知集合 M ={-1,1,2,4}, N ={1,2,4},给出下列四个对
应关系:① y = x2,② y = x +1,③ y = x -1,④ y =| x |,其中
能构成从 M 到 N 的函数的是 (填序号).
解析: y = x2时, M 中的4在 N 中无元素与它对应; y = x +1时, M
中的-1,2,4在 N 中无元素对应; y = x -1时, M 中的-1,1,4
在 N 中无元素对应;只有 y =| x |是符合题意的对应关系.
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f ( x )= + +4;
解: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必须满足
即所以 ≤ x ≤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f ( x )= .
解: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必须满足即
解得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x <0,且 x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若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相同,值域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
这两个函数为同族函数,那么与函数 y = x2, x ∈{-1,0,1,2}
为同族函数的有(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题意知同族函数是只有定义域不同的函数,函数解
析式为 y = x2,值域为{0,1,4},定义域中0是肯定有的,1、-
1至少含有一个,2、-2至少含有一个,它的定义域可以是{0,
1,2},{0,1,-2},{0,-1,2},{0,-1,-2},{0,1,-
2,2},{0,-1,-2,2},{0,1,-1,-2},{0,1,-1,
2,-2},共有8种不同的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下列可以表示以 M ={ x |0≤ x ≤1}为定义域,以 N ={ y |0≤ y
≤1}为值域的函数图象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对于A,其对应函数的值域
不是 N ={ y |0≤ y ≤1},A错误;对于B,图象中存在一部分与 x
轴垂直,该图象不是函数的图象,B错误;对于C,其对应函数的
定义域为 M ={ x |0≤ x ≤1},值域为 N ={ y |0≤ y ≤1},C正
确;对于D,图象不满足一个 x 对应唯一的 y ,该图象不是函数的
图象,D错误.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函数 y = 的定义域为 ∪ .
解析:要使函数式有意义,需满足:即
所以-2≤ x ≤3且 x ≠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若函数 f ( x )= 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解:要使原函数有意义,必须满足 mx2+ x +3≠0,
由于函数的定义域是R,故 mx2+ x +3≠0对一切实数 x 恒成立.
当 m =0时, x +3≠0,即 x ≠-3,与 f ( x )的定义域为R矛盾,
所以 m =0不合题意.
当 m ≠0时,有Δ=12-12 m <0,解得 m > .
综上可知, m 的取值范围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已知函数 f ( x )= .
(1)若 f ( x )的定义域为[-2,1],求实数 a 的值;
解:当1- a2=0时, a =±1.
当 a =1时, f ( x )= ,定义域为R,不符合题意;
当 a =-1时, f ( x )= ,定义域为[-1,+∞),不符合题意.
所以1- a2≠0,由函数 f ( x )的定义域为[-2,1]知,
y =(1- a2) x2+3(1- a ) x +6的大致图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如图,
因此解得 a =2,故
实数 a 的值为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若 f ( x )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由(1)知当 a =1时, f ( x )= ,定义域为
R,符合题意;当1- a2≠0时,由 f ( x )的定义域为R,可
得 y =(1- a2) x2+3(1- a ) x +6≥0恒成立,即函数 y
=(1- a2) x2+3(1- a ) x +6为二次函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其图象开口向上,且与 x 轴最多有一个交点,所以只需满足
即解得- ≤ a <1.
综上,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 观 看!5.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函数的基础上,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 数学抽象
2.体会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数学抽象
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第1课时 函数的概念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变化.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气温随时间在悄悄地改变;小树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长高,……,在这些变化着的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个变量,当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随之发生变化.
【问题】 (1)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在初中我们对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定义的?
知识点一 函数的有关概念
函数的 概念 给定两个 实数集合A和B,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中的 实数x,在集合B中都有 的实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函数的 记法 y=f(x),x∈A
定义域 x叫作 ,集合A叫作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 若A是函数y=f(x)的定义域,则对于A中的每一个x(输入值),都有一个y(输出值)与之对应.我们将所有输出值y组成的集合 称为函数的值域
提醒 (1)函数定义中强调“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唯一性,即对于非空实数集A中的任意一个(任意性)元素x,在非空实数集B中都有(存在性)唯一(唯一性)的元素y与之对应;(2)函数符号“y=f(x)”是数学符号之一,不表示y等于f与x的乘积,f(x)也不一定是解析式,还可以是图象或表格,或其他的对应关系;(3)除f(x)外,有时还用g(x),u(x),F(x),G(x)等符号表示函数.
【想一想】
1.在函数的概念中,如果函数y=f(x)的定义域与对应关系确定,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
2.函数定义域内同一个自变量能否对应多个函数值?
知识点二 同一个函数
前提条件 相同
相同
结论 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想一想】
定义域和值域分别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吗?
1.如图,不能表示函数关系的是( )
2.函数f(x)=的定义域是( )
A.{x|x≠4} B.{x|x<4}
C.{x|x≤4} D.{x|x>4}
3.下列各组函数能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f(x)=x0与g(x)=1
B.f(x)=x与g(x)=
C.f(x)=2x+1与g(x)=2x-1
D.f(x)=2x+1与g(x)=
题型一 函数概念的理解
【例1】 (链接教科书第105页例1)判断下列对应关系是否为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
(1)A=R,B={y|y>0},f:x→y=|x|;
(2)A=Z,B=Z,f:x→y=x2;
(3)A=Z,B=Z,f:x→y=;
(4)A={x|-1≤x≤1},B={0},f:x→y=0.
通性通法
1.判断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2个条件
(1)A,B必须是非空数集;
(2)A中任意一元素在B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
2.根据图形判断是否为函数的方法
(1)任取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l;
(2)在定义域内平行移动直线l;
(3)若l与图形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是函数;若在定义域内没有交点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点,则不是函数.
提醒 对应关系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是函数关系,“一对多”的不是函数关系.
【跟踪训练】
1.设M={x|0≤x≤2},N={y|0≤y≤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是( )
2.(多选)已知集合A={x|0≤x≤8},集合B={x|0≤x≤4},则下列对应关系中,能看作是从A到B的函数的是( )
A.f:x→y=x B.f:x→y=x
C.f:x→y=x D.f:x→y=x
题型二 求具体函数的定义域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05页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f(x)=+;
(2)g(x)=.
通性通法
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
(1)若f(x)是分式,则应考虑使分母不为零;
(2)若f(x)是偶次根式,则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
(3)若f(x)是指数幂,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幂运算有意义的实数集合;
(4)若f(x)是由几个代数式运算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几个部分都有意义的x取值集合的交集;
(5)若f(x)是实际问题的解析式,则应符合实际问题,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跟踪训练】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2+;
(2)y=·;
(3)y=(x-1)0+;
(4)y=.
题型三 同一个函数的判定
【例3】 (链接教科书第112页习题4题)(多选)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f(x)=|x|,g(t)=
B.y=,y=()2
C.y=·,y=
D.y=,y=x-3
通性通法
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的步骤
提醒 (1)在化简解析式时,必须是等价变形;
(2)与用哪个字母表示无关.
【跟踪训练】
(2024·苏州桃坞中学期中)下面各组函数中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
A.y=与y=x
B.y=()2与y=|x|
C.f(x)=x2-2x-1与g(t)=t2-2t-1
D.y=·与y=
1.(多选) (2024·徐州期中)下列图形可能是函数y=f(x)图象的是( )
2.(2024·江苏扬州中学期中)函数f(x)=+的定义域为( )
A.[-2,)∪(,+∞) B.[-2,+∞)
C.(-2,)∪(,+∞) D.(-2,+∞)
3.下列各组函数:
①f(x)=,g(x)=x-1;②f(x)=,g(x)=;③f(x)=(x-1)2,g(t)=t2-2t+1;④f(x)=x+1,g(x)=x+x0.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填序号).
第1课时 函数的概念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非空 每一个 唯一 自变量
{y|y=f(x),x∈A}
想一想
1.提示:确定.
2.提示:不能.
知识点二
定义域 对应关系
想一想
提示:不一定,如果对应关系不同,这两个函数一定不是同一个函数.
自我诊断
1.C 由于C中的2与1和3同时对应,故C不是函数.
2.B 由4-x>0,解得x<4,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为{x|x<4}.故选B.
3.B 对于A,f(x)的定义域为{x|x≠0},g(x)的定义域为R,f(x)与g(x)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A错误;对于B,f(x)与g(x)定义域相同且对应关系也相同,故f(x)与g(x)是同一个函数,B正确;对于C,f(x)与g(x)对应关系不同,f(x)与g(x)不是同一个函数,C错误;对于D,f(x)的定义域是R,g(x)的定义域是{x|x≠0},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D错误.故选B.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解:(1)A中的元素0在B中没有对应元素,故不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
(2)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整数x,按照对应关系f:x→y=x2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一个确定的整数x2与其对应,故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
(3)集合A中的负整数没有平方根,在集合B中没有对应的元素,故不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
(4)对于集合A中任意一个实数x,按照对应关系f:x→y=0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一个确定的数0和它对应,故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
跟踪训练
1.B A中,因为在集合M中当1<x≤2时,在N中无元素与之对应,所以A不是;B中,对于集合M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N中都有唯一的数与之对应,所以B是;C中,x=2对应元素y=3 N,所以C不是;D中,当x=1时,在N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所以D不是.故选B.
2.ABC 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于D,在集合A中的部分元素,在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它对应,故不正确;A、B、C选项均正确.
【例2】 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的取值必须满足解得x≥1,且x≠-1,
即函数的定义域为{x|x≥1}.
(2)由于0的零次幂无意义,故x+1≠0,即x≠-1.
又x+2>0,即x>-2,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x>-2,且x≠-1}.
跟踪训练
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x-2≠0,即x≠2,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x≠2}.
(2)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得1≤x≤3,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1≤x≤3}.
(3)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得x>-1,且x≠1,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x>-1,且x≠1}.
(4)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得x≤5,且x≠±3,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x≤5,且x≠±3}.
【例3】 AC A中,f(x)与g(t)的定义域相同,又g(t)==|t|,即f(x)与g(t)的对应关系也相同,∴f(x)与g(t)是同一个函数;B中,y=的定义域为R,y=()2的定义域为{x|x≥0},两者定义域不同,故y=与y=()2不是同一个函数;C中,y=·的定义域为{x|-1≤x≤1},y=的定义域为{x|-1≤x≤1},即两者定义域相同.又∵y=·=,∴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也相同.故y=·与y=是同一个函数;D中,∵y==|x-3|与y=x-3的定义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同,∴y=与y=x-3不是同一个函数.故选A、C.
跟踪训练
C A中,两个函数的定义域都是{x|x≤0},y==-x,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不相同,不是同一个函数;B中,y=()2=x,定义域为{x|x≥0},y=|x|的定义域为R,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相同,不是同一个函数;C中,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是同一个函数;D中,由得即x≥1,由(x+1)(x-1)≥0得x≥1或x≤-1,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相同,不是同一个函数.故选C.
随堂检测
1.BC 对于选项B、C,对于定义域内每一个x都有唯一的y与之相对应,满足函数关系,故B、C正确;对于选项A、D,存在一个x有两个y与之对应,不满足函数对应的唯一性,故A、D错误.
2.A 由题意得解得x≥-2且x≠,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2,)∪(,+∞).故选A.
3.③ 解析:①f(x)与g(x)的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②f(x)与g(x)的对应关系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③虽然表示自变量的字母不同,但f(x)与g(t)的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相同,故是同一个函数;④f(x)与g(x)的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
5 / 5第1课时 函数的概念
1.图中给出的四个对应关系,其中能构成函数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③④
2.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R的是( )
A.y= B.y=(x-1)0
C.y= D.y=x2+3
3.下列图形中,不能作为函数图象的是( )
4.函数f(x)=+的定义域为( )
A. B.{x|x≥-2}
C. D.
5.(多选)设f:x→x2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如果集合B={1},那么集合A可能是( )
A.{1} B.{-1}
C.{-1,1} D.{-1,0}
6.(多选)(2024·无锡江阴四校期中)下列各组函数中,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有( )
A.f(x)=1与g(m)=1
B.f(x)=x2与g(x)=
C.f(x)=与g(x)=
D.f(x)=x2-1与g(x)=(x+1)2-2(x+1)
7.(2024·江苏镇江中学期中)函数f(x)=+lg(2-x)的定义域为 .
8.若函数f(x)与函数g(x)=+是同一个函数,则函数f(x)的定义域是 .
9.已知集合M={-1,1,2,4},N={1,2,4},给出下列四个对应关系:①y=x2,②y=x+1,③y=x-1,④y=|x|,其中能构成从M到N的函数的是 (填序号).
10.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f(x)=++4;
(2)f(x)=.
11.若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相同,值域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两个函数为同族函数,那么与函数y=x2,x∈{-1,0,1,2}为同族函数的有(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2.下列可以表示以M={x|0≤x≤1}为定义域,以N={y|0≤y≤1}为值域的函数图象是( )
13.函数y=的定义域为 .
14.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5.已知函数f(x)=.
(1)若f(x)的定义域为[-2,1],求实数a的值;
(2)若f(x)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第1课时 函数的概念
1.B 根据函数的定义,可以“多对一”“一对一”,但不能“一对多”,故③不能构成函数;又②中1,4无对应关系,故②也不能构成函数.故选B.
2.D A中x≥0,B中x≠1,C中x≠0.故选D.
3.C C选项中,当x取小于或等于0的一个值时,有两个y值与之对应,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故选C.
4.C 依题意得解得即x≥-2,且x≠.故选C.
5.ABC 由x2=1得x=±1,故集合A={1}或{-1}或{-1,1}.
6.ABD 对于A,因为f(x)=1与g(m)=1的对应关系相同,定义域均为R,所以f(x)=1与g(m)=1是同一个函数,故A正确;对于B,因为f(x)=x2与g(x)==x2的对应关系相同,定义域均为R,所以f(x)=x2与g(x)=是同一个函数,故B正确;对于C,因为f(x)=的定义域为(1,+∞),g(x)=的定义域为[1,+∞),两者定义域不同,所以不是同一个函数,故C错误;对于D,因为f(x)=x2-1与g(x)=(x+1)2-2(x+1)=x2-1的对应关系相同,定义域均为R,所以f(x)=x2-1与g(x)=(x+1)2-2(x+1)是同一个函数,故D正确.故选A、B、D.
7.[,2) 解析:由题意得解得≤x<2,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2).
8.[2,3)∪(3,+∞) 解析:由得x≥2且x≠3,故g(x)的定义域是[2,3)∪(3,+∞),即为f(x)的定义域.
9.④ 解析:y=x2时,M中的4在N中无元素与它对应;y=x+1时,M中的-1,2,4在N中无元素对应;y=x-1时,M中的-1,1,4在N中无元素对应;只有y=|x|是符合题意的对应关系.
10.解:(1)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必须满足
即所以≤x≤,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2)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必须满足即解得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x<0,且x≠-3}.
11.D 由题意知同族函数是只有定义域不同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y=x2,值域为{0,1,4},定义域中0是肯定有的,1、-1至少含有一个,2、-2至少含有一个,它的定义域可以是{0,1,2},{0,1,-2},{0,-1,2},{0,-1,-2},{0,1,-2,2},{0,-1,-2,2},{0,1,-1,-2},{0,1,-1,2,-2},共有8种不同的情况.
12.C 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对于A,其对应函数的值域不是N={y|0≤y≤1},A错误;对于B,图象中存在一部分与x轴垂直,该图象不是函数的图象,B错误;对于C,其对应函数的定义域为M={x|0≤x≤1},值域为N={y|0≤y≤1},C正确;对于D,图象不满足一个x对应唯一的y,该图象不是函数的图象,D错误.故选C.
13.∪ 解析:要使函数式有意义,需满足:即所以-2≤x≤3且x≠.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
14.解:要使原函数有意义,必须满足mx2+x+3≠0,
由于函数的定义域是R,故mx2+x+3≠0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
当m=0时,x+3≠0,即x≠-3,与f(x)的定义域为R矛盾,所以m=0不合题意.
当m≠0时,有Δ=12-12m<0,解得m>.
综上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
15.解:(1)当1-a2=0时,a=±1.
当a=1时,f(x)=,定义域为R,不符合题意;
当a=-1时,f(x)=,定义域为[-1,+∞),不符合题意.
所以1-a2≠0,由函数f(x)的定义域为[-2,1]知,
y=(1-a2)x2+3(1-a)x+6的大致图象如图,
因此解得a=2,故实数a的值为2.
(2)由(1)知当a=1时,f(x)=,定义域为R,符合题意;当1-a2≠0时,由f(x)的定义域为R,可得y=(1-a2)x2+3(1-a)x+6≥0恒成立,即函数y=(1-a2)x2+3(1-a)x+6为二次函数,其图象开口向上,且与x轴最多有一个交点,所以只需满足即解得-≤a<1.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