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磁现象 磁场 分层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0.1 磁现象 磁场 分层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6 21:21:33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磁场
A组·基础达标 逐点击破
1.小明同学用一块磁铁,在细沙里吸出了很多细小的黑色物质。将磁铁置于玻璃板上,然后将黑色物质均匀地撒在磁铁周围,轻敲玻璃板,黑色物质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B.可以表明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特点
C.磁感线可以显示出来
D.这些黑色物质组成的细线就是磁感线
2.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周围存在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B.磁铁周围会产生磁感线
C.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D.金属块可以由任意一种金属制成
3.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甲、乙、丙、丁,这四根小磁针静止时极指向画错的是(磁针的黑端表示极)( )
A.甲 B.乙 C.丙 D.丁
4.如图所示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和点处的磁场强弱相同
B.置于点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指向右侧
C.条形磁体左端为极,右端为极
D.置于点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指向左侧
5.教材改编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图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
A B C D
6.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下列磁感线模型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是条形磁体周围铁屑的分布情况及小磁针的指向。图中各点小磁针有固定指向,说明磁体周围的磁场具有_ _ ;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_ _ ,从而在磁场中有序排列,可以用_ _ _ _ _ _ 描述磁场。
8.教材改编 图中画出了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这两个磁极都是_ _ _ _ (选填“”或“”)极,图中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向(选填“上”或“下”)。
9.如图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磁体的、极。
10.磁体旁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如图所示(小磁针黑端为极),请画出图中任一条磁感线的方向,并标出磁体的、极。
B组·能力提升 强化突破
11.传统文化(多选)我国是最早用文字记载磁现象的国家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慈(磁)石召铁,或引之也”,说明磁石有磁性
B.罗盘周围的磁感线真实存在且可见
C.司南静止时指南北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D.鱼形铁被磁化后制成的指南鱼只有一个磁极
12.教材改编 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针尖是指南针的极
B.针尖指的是地磁场的北极
C.针尖能指北,是受到磁感线的作用
D.针尖所指方向,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
13.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带有磁体的木船。将它放入水中漂浮,磁体由于受到_ _ _ _ _ _ 的作用,船头会指向地理方。
14.传统文化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的勺柄应为该磁体的_ _ _ _ (选填“”或“”)极。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如图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_ _ _ _ (选填“”“”“”或“”)处打磨成勺柄。
C组·核心素养拓展 素养渗透
家鸽具有卓越的航行本领,它能从以外的地方飞回家里。有人猜测家鸽等动物体内也具有磁性,受_ _ _ _ _ _ 的作用,所以它们能自行辨认地理方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初步推断上述观点是否合理。写出简要的实验过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第2课时 磁场
A组·基础达标 逐点击破
1.B 2.A 3.C 4.D 5.C 6.A
7.方向; 磁体; 磁感线
8.; 下
9.
10.
B组·能力提升 强化突破
11.AC 12.D
13.地磁场; 南
14.;
C组·核心素养拓展 素养渗透
15.地磁场; 在家鸽腿上绑强磁体,观察它们能否顺利回巢,若都能则不合理,若不能则合理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1课时 磁现象
A组·基础达标 逐点击破
1.“磁选”是对沙子进行处理的工序之一,“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 )
A.粗沙子和小石块 B.铁钉、铁片
C.玻璃和塑料碎片 D.铜、铝碎片
2.在一次课外实验活动中,一颗铁质的小螺丝掉入细小狭长的小洞中。小科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不能取出小螺丝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同时松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两车都向左运动
B.两车都向右运动
C.一车先运动、另一车后运动
D.甲车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4.如图所示,在咖啡杯中嵌入了磁铁,使得杯子、杯碟和勺子能够彼此吸附在一起,即使倒扣,也不会落下。勺子能够被磁铁咖啡杯吸附,则制造勺子的材料可能是( )
A.银 B.不锈钢 C.铝 D.铜
5.小科在课外兴趣活动课中将数枚一元硬币按如图所示方式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币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硬币桥”上左右两端的硬币没有磁性
B.“硬币桥”中间磁性最强
C.“硬币桥”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
D.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同名磁极
6.如图是磁悬浮地球仪摆件,地球仪悬浮在空中是因为( )
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受地磁场的作用
7.用一根不知有无磁性的铁棒的端靠近一根悬挂的条形磁铁的极,磁铁靠近铁棒,则可判断铁棒_ _ _ _ _ _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带有磁性;若改将铁棒的端靠近悬挂的条形磁铁的极,磁铁远离铁棒,则可判断铁棒一定带有磁性,且端为_ _ _ _ (选填“”或“”)极。
B组·能力提升 强化突破
8.在班级组织的“自制指南针”活动中,小伟同学用条形磁体将缝衣针磁化后,将其放在水中漂浮的一片树叶上。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树叶的尖端总是指向南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树叶尖端指向地磁南极
B.指南针的“”应标注在树叶尖端
C.树叶周围存在磁场和磁感线
D.若用磁体的极靠近树叶尖端,会相互吸引
9.上课时,老师将两根大头针接触磁铁一端,大头针被吸引悬在磁铁下方,如图所示。这两个大头针的针帽将( )
A.互相吸引 B.互相排斥
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 D.无法确定
10.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和,按图甲放置,手拿住时,不会掉下来;按图乙放置,手拿住时,会掉下来。这说明( )
A.钢棒具有磁性 B.钢棒具有磁性
C.钢棒和都具有磁性 D.钢棒和都不具有磁性
11.如图甲所示为干簧管开关的结构图,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易被磁化的软铁材料,被固定于玻璃管内。将条形磁体靠近并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磁簧片触点就会闭合,电路接通,如图乙所示;当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就会断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A.软铁簧片可以用塑料片替换
B.触点相互接触利用的是同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
C.利用条形磁体使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D.利用条形磁体使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排斥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12.为辨别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探究。
(1) 如图甲所示,小磁针与钢棒端相互吸引,则钢棒的情况可能是。
A.原来就具有磁性,端为极
B.原来就具有磁性,端为极
C.原来没有磁性,被小磁针磁化后,端成了极
D.原来没有磁性,被小磁针磁化后,端成了极
(2) 如图乙所示,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磁铁,下端为极。水平向左移动钢棒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持续变大,小明由此判断,钢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且端是_ _ _ _ (选填“”或“”)极。本实验若把磁铁换成软铁块,情况会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C组·核心素养拓展 素养渗透
13.社会发展 磁悬浮列车的车头线条设计得更加流畅是为了减小_ _ _ _ _ _ _ _ 。根据如图可知列车悬浮是利用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原理。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1课时 磁现象
A组·基础达标 逐点击破
1.B 2.D 3.D 4.B 5.C 6.A
7.不一定;
B组·能力提升 强化突破
8.D 9.B 10.A 11.C
12.(1) AC
(2) ; 水平向左移动钢棒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C组·核心素养拓展 素养渗透
13.空气阻力;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