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居里夫人的一份手稿被保存在法国国立图书馆,记载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的发现。手稿中残留有镭至今仍具有放射性,因此存放在铅盒里。已知镭的半衰期是1620年,现测定手稿上镭的含量为A,当手稿上镭含量为时,经过的时间约为( )
A.810年 B.1620年 C.3240年 D.6480年
2.(3分)2025年6月1日,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在我国北方多地观测到了极光现象。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被地磁场俘获,形成极光现象。如图所示,是某高能粒子被地磁场俘获后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忽略万有引力和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带电粒子带负电
B.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少
C.图中所示的带电粒子做螺旋运动时,旋转半径不变
D.若带正电的粒子在赤道正上方垂直射向地面,一定会向西偏转
3.(3分)图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2.75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频率光子的种类有( )
A.10种 B.6种 C.3种 D.1种
4.(3分)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断电自感现象,线圈L自身的电阻RL明显小于灯泡A的电阻,则开关S断开前后,通过灯泡A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为( )
A. B.
C. D.
5.(3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A状态开始,经过A→B→C→D→A,最后回到初始状态A,各状态参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状态的温度高于C状态的温度
B.B状态到C状态气体的内能增大
C.A→B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大于C→D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D.气体在整个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
6.(3分)球心为O、半径为R的半球形光滑绝缘碗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带电量分别为+2q和q的小球甲、乙刚好静止于碗内等高的A、B两点,O、A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截面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甲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7.(3分)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BC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时BC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在垂直于BC边的水平外力F作用下沿直线匀加速通过磁场区域。下列F﹣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
A. B.
C. D.
8.(3分)龙舟赛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在龙舟赛中,某龙舟速度达到3m/s时开始计时,在0~2.0s内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龙舟前进方向为正方向,龙舟的运动视为直线运动,则( )
A.0.6s时龙舟的速度大小为0.75m/s
B.0~2.0s内龙舟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0.55m/s
C.1.0~2.0s内和0~1.0s内龙舟的动能增量相同
D.1.0~2.0s内和0~1.0s内龙舟的位移差大小为0.55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多选)9.(4分)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为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0.01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0.02s时线圈AB边的电流方向由B指向A
C.电流表的示数为3A
D.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i=3cos(100t)A
(多选)10.(4分)如图所示为一种质谱仪的示意图,由加速电场、静电分析器和磁分析器组成。若静电分析器通道中心线为圆弧,圆弧的半径为R,通道内有均匀辐向电场,在中心线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分析器中有范围足够大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中心线通过静电分析器,由点垂直边界进入磁分析器,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最终打到胶片上的Q点。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加速电场的电压U=ER
C.磁感应强度大小B
D.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πr
(多选)11.(4分)某登山运动员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他裸露在外的手表表盘玻璃没有受到任何撞击却突然爆裂,此时气温为﹣33℃,爆裂前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忽略不计。该手表出厂参数为:27℃时表内气体压强为1.0×105Pa,当内外压强差达到6.0×104Pa时表盘玻璃将爆裂。已知海平面大气压为1.0×105Pa,高度每上升10m,大气压强降低100Pa。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t+273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表的表盘玻璃是向内爆裂
B.爆裂前瞬间表盘内的气体压强为8.0×104Pa
C.此时外界大气压强为1.4×105Pa
D.此时登山运动员所在的海拔高度为8000m
(多选)12.(4分)如图甲所示,两根间距为L、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并固定,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顶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垂直导轨平面存在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的匀强磁场,t=0时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水平锁定在距导轨顶端L处;t=2t0时解除锁定,由静止释放金属棒。整个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的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在t=t0时,金属棒中的电流大小为
B.在t时,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
C.在0~2t0内,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方向先沿斜面向下再沿斜面向上
D.在金属棒释放后,金属棒的最大热功率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6分)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将体积为V1的纯油酸配成总体积为V2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注射器取体积为V0的上述溶液,再把它一滴一滴地全部滴入烧杯,滴数为N。在浅盘中盛上水,将痱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继续完成实验操作:
(1)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 ;
A.
B.
C.
D.
(2)把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浅盘中,待稳定后得到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如图所示。图中每个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a,则油酸薄膜的面积S= ;
(3)由此可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结果用V1、V2、V0、N和S表示)。
14.(8分)如图所示,小齐同学从家里旧电器上拆得一环形变压器,但变压器的铭牌已经污损无法看清参数。该同学想利用高中所学知识来测量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
(1)结合铭牌残存数据可知图甲中1、2为原线圈接线端,3、4为副线圈接线端,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发现都导通;
(2)先在该变压器闭合铁芯上紧密缠绕n=100匝漆包细铜线A,并在铜线A两端输入峰值为560mV的交流电;
(3)用电压传感器测得原线圈1、2两端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则原线圈的匝数n1= 匝,铜线A两端输入的交流电频率为 Hz;另将一交流电压表接在副线圈3、4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0.8V,则副线圈的匝数n2= 匝。(取1.4)
(4)考虑到变压器工作时有漏磁损失,实验中测得的副线圈匝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副线圈的实际匝数。
15.(8分)智能机器人自动分拣快递包裹系统惊艳世界。如图为某次分拣过程示意图,包裹放在机器人的水平托盘上,机器人从A处由静止出发,沿直线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至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一段时间后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分拣口B处停下。在B处,机器人翻转托盘使倾角θ缓慢增大至22°时,包裹刚要下滑。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求包裹与托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已知sin22°=0.372,cos22°=0.93)
(2)在运送过程中,包裹与托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机器人和包裹可视为质点。机器人的最大速率v=4m/s,从A到B的最短用时为10s,求AB间的距离x。
16.(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导热良好的空易拉罐制作了一款简易温度计:在两端开口的透明薄壁玻璃管中加入一小段油柱(长度忽略不计),将玻璃管插入易拉罐内并水平放置,接口处用热熔胶密封,这样就把一定质量的空气封闭在易拉罐中。已知玻璃管粗细均匀,横截面积S=0.2cm2,玻璃管露出易拉罐外的总长度l=30cm,易拉罐的体积V0=100mL,当温度为27℃时,油柱恰好位于玻璃管和易拉罐的接口处,大气压强p0=1.0×105Pa保持不变,空气视为理想气体。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T=t+273K,求:
(1)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tm(用摄氏温度表示);
(2)在外界气温由27℃缓慢升至39℃过程中罐内气体对油柱做的功W。
17.(14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放置,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与导轨垂直的边界MN将导轨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下方区域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将导轨与阻值为R的电阻、开关S、真空光电管P用导线连接,P侧面开有可开闭的通光窗N,其余部分不透光;P内有阴极K和阳极A。关闭N,断开S,质量为m的导体棒ab沿导轨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除R外,其余电阻均不计,ab到达边界MN的瞬间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
(1)求ab到达边界MN时的速度大小v;
(2)求ab释放位置到边界MN的距离x;
(3)ab进入磁场区域后,闭合S,打开N,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K,若ab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求阴极材料的逸出功应满足的条件。
18.(16分)如图甲所示的xOy坐标平面内,y>0区域被平行于y轴的分界线PQ、MN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分别存在着垂直于xOy平面向外、向里、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0。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由y轴上的A点射入磁场,初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45°。已知OA距离为L,OQ、QN距离均为2L,B0,不计粒子重力,忽略磁场边界效应。
(1)求粒子到达PQ时的纵坐标y;
(2)求粒子在y>0区域运动的时间t;
(3)粒子进入y<0区域瞬间开始计时,y<0区域存在如图乙、丙所示的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以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正方向,电场强度大小为E0,垂直xOy平面向外为磁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求t1时刻粒子速度的大小及t2时刻粒子所在位置的坐标。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B D D A C D
二.多选题(共4小题)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BC AD BD CD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居里夫人的一份手稿被保存在法国国立图书馆,记载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的发现。手稿中残留有镭至今仍具有放射性,因此存放在铅盒里。已知镭的半衰期是1620年,现测定手稿上镭的含量为A,当手稿上镭含量为时,经过的时间约为( )
A.810年 B.1620年 C.3240年 D.6480年
【解答】解:根据,则t=2τ=2×1620年=3240年,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3分)2025年6月1日,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在我国北方多地观测到了极光现象。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被地磁场俘获,形成极光现象。如图所示,是某高能粒子被地磁场俘获后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忽略万有引力和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带电粒子带负电
B.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少
C.图中所示的带电粒子做螺旋运动时,旋转半径不变
D.若带正电的粒子在赤道正上方垂直射向地面,一定会向西偏转
【解答】解:A.结合左手定则以及地球的磁场由南向北,可知粒子带负电,故A正确;
B.洛伦兹力不做功,因为洛伦兹力始终与速度垂直,动能不变,故B错误;
C.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南北两极的磁感应强度较强,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的半径公式可知,当磁感应强度增加时,半径减小,图中所示的带电粒子做螺旋运动时旋转半径一定越来越小,故C错误;
D.若带正电的粒子在赤道正上方垂直射向地面,由左手定则可知一定会向东偏转,故D错误。
故选:A。
3.(3分)图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2.75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频率光子的种类有( )
A.10种 B.6种 C.3种 D.1种
【解答】解: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2.75eV后的能量E=E1+ΔE=﹣13.60eV+12.75eV=﹣0.85eV,可知氢原子跃迁到第4能级,根据6,所以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有6种。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3分)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断电自感现象,线圈L自身的电阻RL明显小于灯泡A的电阻,则开关S断开前后,通过灯泡A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为( )
A. B.
C. D.
【解答】解:由于线圈L自身的电阻R明显小于灯泡A的电阻RA,则开关闭合时,通过线圈的电流大于通过灯泡的电流,开关S断开后瞬间,由于线圈的自感,通过灯泡的电流跟原方向相反,大小与线圈原电流大小相同,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3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A状态开始,经过A→B→C→D→A,最后回到初始状态A,各状态参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状态的温度高于C状态的温度
B.B状态到C状态气体的内能增大
C.A→B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大于C→D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D.气体在整个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
【解答】解: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解得:,故A状态的温度低于C状态的温度,故A错误;
B、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解得:,则B状态的温度高于C状态的温度,气体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
C、p﹣V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气体做功的数值,由图示图像可知,A→B过程气体对外做功与C→D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相等,故C错误;
D、气体从A状态开始,经过A→B→C→D→A最后回到初始状态A,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有:ΔU=0,由p﹣V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气体做功的数值可知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则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ΔU=W+Q,解得:Q=﹣W>0,所以气体在整个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6.(3分)球心为O、半径为R的半球形光滑绝缘碗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带电量分别为+2q和q的小球甲、乙刚好静止于碗内等高的A、B两点,O、A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截面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甲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解答】解:对A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
又库仑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3分)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BC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时BC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在垂直于BC边的水平外力F作用下沿直线匀加速通过磁场区域。下列F﹣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线框进出磁场的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安=ma
又F安=BIL,I,E=BLv=BLat
联立得F=ma
线框完全在磁场内运动时,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线框不受安培力,则有F=ma,恒定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3分)龙舟赛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在龙舟赛中,某龙舟速度达到3m/s时开始计时,在0~2.0s内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龙舟前进方向为正方向,龙舟的运动视为直线运动,则( )
A.0.6s时龙舟的速度大小为0.75m/s
B.0~2.0s内龙舟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0.55m/s
C.1.0~2.0s内和0~1.0s内龙舟的动能增量相同
D.1.0~2.0s内和0~1.0s内龙舟的位移差大小为0.55m
【解答】解:A、根据a﹣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几何知识可得0.6s时龙舟的速度大小为
v=3m/sm/s=3.75m/s,故A错误;
B、0~2.0s内龙舟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Δv=2m/s﹣2×(1.0﹣0.6)×0.5m/s=1.1m/s,故B错误;
C、1.0~2.0s内和0~1.0s内龙舟的速度增量相同为
Δv′Δvm/s=0.55m/s
t=1s时物体的速度为
v1=v﹣0.5×(1﹣0.6)
解得v1=3.55m/s
t=2s时物体的速度为
v2=v0+Δv
解得v2=4.1m/s
1.0~2.0s内和0~1.0s内龙舟的动能增量为:,
故1.0~2.0s内和0~1.0s内龙舟的动能增量不相同,故C错误;
D、大致画出在2s内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则1.0~2.0s内和0~1.0s内龙舟的位移差大小为
Δx=3.55×(2.0﹣1.0)m﹣3×1.0m=0.55m
故D正确。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多选)9.(4分)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为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0.01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0.02s时线圈AB边的电流方向由B指向A
C.电流表的示数为3A
D.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i=3cos(100t)A
【解答】解:A.0.01s时感应电流最大,可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磁通量最小,故A错误;
B.0.02s时线圈转到图示位置,则由右手定则可知,AB边的电流方向由B指向A,故B正确;
C.电流表的示数为,故C正确;
D.因,可知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故D错误。
故选:BC。
(多选)10.(4分)如图所示为一种质谱仪的示意图,由加速电场、静电分析器和磁分析器组成。若静电分析器通道中心线为圆弧,圆弧的半径为R,通道内有均匀辐向电场,在中心线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分析器中有范围足够大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中心线通过静电分析器,由点垂直边界进入磁分析器,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最终打到胶片上的Q点。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加速电场的电压U=ER
C.磁感应强度大小B
D.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πr
【解答】解:A、粒子在向外的磁场中受洛伦兹力向左偏转,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正电,故A正确;
B、在静电分析器中,根据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有在加速电场中,有
联立得,故B错误;
C、由
得,故C错误;
D、在磁分析器中粒子由P到Q经过半个周期
代入B得,故D正确。
故选:AD。
(多选)11.(4分)某登山运动员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他裸露在外的手表表盘玻璃没有受到任何撞击却突然爆裂,此时气温为﹣33℃,爆裂前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忽略不计。该手表出厂参数为:27℃时表内气体压强为1.0×105Pa,当内外压强差达到6.0×104Pa时表盘玻璃将爆裂。已知海平面大气压为1.0×105Pa,高度每上升10m,大气压强降低100Pa。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t+273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表的表盘玻璃是向内爆裂
B.爆裂前瞬间表盘内的气体压强为8.0×104Pa
C.此时外界大气压强为1.4×105Pa
D.此时登山运动员所在的海拔高度为8000m
【解答】解:A.某登山运动员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强降低,所以表内气体压强大于表外压强,所以玻璃向外爆裂,故A错误;
B.根据查理定律,初始温度T1=(27+273)K=300K,爆裂时温度T2=(﹣33+273)K=240K
由
解得p2=8.0×104Pa,故B正确;
C.海拔升高导致大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不可能高于海平面值1.0×10Pa,故C错误;
D.外界大气压为 2.0×104Pa,降低量为1.0×105Pa﹣2.0×104Pa=8.0×104Pa,
每上升10m降低100Pa,对应高度,故D正确。
故选:BD。
(多选)12.(4分)如图甲所示,两根间距为L、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并固定,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顶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垂直导轨平面存在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的匀强磁场,t=0时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水平锁定在距导轨顶端L处;t=2t0时解除锁定,由静止释放金属棒。整个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的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在t=t0时,金属棒中的电流大小为
B.在t时,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
C.在0~2t0内,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方向先沿斜面向下再沿斜面向上
D.在金属棒释放后,金属棒的最大热功率为
【解答】解:A、由图乙可知,在0~2t0时间内,,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均匀变化,回路中产生恒定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 L2,金属棒中电流大小为I,保持不变,则在t=t0时,金属棒中的电流大小为,故A错误;
B、在t时,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F IL L,故B错误;
C、在0~t0时间内,磁通量减少,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根据楞次定律知回路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由左手定则可知,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在t0~2t0时间内,磁通量增加,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根据楞次定律知回路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由左手定则可知,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C正确;
D、在金属棒释放后,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由平衡条件有mgsinθ=B0IL,得回路中最大电流为I,则金属棒的最大热功率为P=I2r,故D正确。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6分)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将体积为V1的纯油酸配成总体积为V2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注射器取体积为V0的上述溶液,再把它一滴一滴地全部滴入烧杯,滴数为N。在浅盘中盛上水,将痱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继续完成实验操作:
(1)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 A ;
A.
B.
C.
D.
(2)把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浅盘中,待稳定后得到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如图所示。图中每个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a,则油酸薄膜的面积S= 65a2 ;
(3)由此可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结果用V1、V2、V0、N和S表示)。
【解答】解:(1)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
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行纯油酸的体积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油膜覆盖的方格数为65格,油膜面积S=65n2
(3)油酸分子直径。
故答案为:(1)A;(2)65a2;(3)。
14.(8分)如图所示,小齐同学从家里旧电器上拆得一环形变压器,但变压器的铭牌已经污损无法看清参数。该同学想利用高中所学知识来测量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
(1)结合铭牌残存数据可知图甲中1、2为原线圈接线端,3、4为副线圈接线端,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发现都导通;
(2)先在该变压器闭合铁芯上紧密缠绕n=100匝漆包细铜线A,并在铜线A两端输入峰值为560mV的交流电;
(3)用电压传感器测得原线圈1、2两端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则原线圈的匝数n1= 50 匝,铜线A两端输入的交流电频率为 50 Hz;另将一交流电压表接在副线圈3、4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0.8V,则副线圈的匝数n2= 200 匝。(取1.4)
(4)考虑到变压器工作时有漏磁损失,实验中测得的副线圈匝数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副线圈的实际匝数。
【解答】解:(3)图甲中,电压的峰值U1m=280mV
根据理想变压器电压与匝数比的关系
代入数据解得n1=50(匝)
由甲图可知,交流电的周期为T=20.0ms=0.02s
交流电的频率
根据理想变压器电压与匝数比的关系
(4)由于实际变压器有漏磁影响,匝数比与电压比的关系为
解得
实验中测得的副线圈匝数小于副线圈的实际匝数。
故答案为:(3)50;50;200;(4)小于。
15.(8分)智能机器人自动分拣快递包裹系统惊艳世界。如图为某次分拣过程示意图,包裹放在机器人的水平托盘上,机器人从A处由静止出发,沿直线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至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一段时间后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分拣口B处停下。在B处,机器人翻转托盘使倾角θ缓慢增大至22°时,包裹刚要下滑。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求包裹与托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已知sin22°=0.372,cos22°=0.93)
(2)在运送过程中,包裹与托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机器人和包裹可视为质点。机器人的最大速率v=4m/s,从A到B的最短用时为10s,求AB间的距离x。
【解答】解:(1)包裹刚要下滑,对包裹受力分析得垂直于斜面的方向FN=mgcosθ
沿斜面方向Ff=mgsinθ
其中Ff=μFN
联立得μ=0.4
(2)从A到B时间最短,则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取最大加速度a满足μmg=ma
可得a=4m/s2
机器人从A到B过程中,从静止开始到最大速度用时
位移
代入数据得t1=1s,位移x1=2m
从最大速度到减速为零用时t3=t1=1s
位移x3=x1=2m
从A到B过程中匀速阶段用时t2=t﹣t1﹣t3=10s﹣1s﹣1s=8s
匀速阶段位移x=vt2
AB间的距离为x=x1+x2+x3
代入数据得x=36m
答:(1)包裹与托盘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4;
(2)AB间的距离是36m。
16.(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导热良好的空易拉罐制作了一款简易温度计:在两端开口的透明薄壁玻璃管中加入一小段油柱(长度忽略不计),将玻璃管插入易拉罐内并水平放置,接口处用热熔胶密封,这样就把一定质量的空气封闭在易拉罐中。已知玻璃管粗细均匀,横截面积S=0.2cm2,玻璃管露出易拉罐外的总长度l=30cm,易拉罐的体积V0=100mL,当温度为27℃时,油柱恰好位于玻璃管和易拉罐的接口处,大气压强p0=1.0×105Pa保持不变,空气视为理想气体。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T=t+273K,求:
(1)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tm(用摄氏温度表示);
(2)在外界气温由27℃缓慢升至39℃过程中罐内气体对油柱做的功W。
【解答】解:(1)油柱移动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不变,已知V0=100mL,T0=(273+27)K=300K,V1=V0+lS=100mL+0.2×30mL=106mL,T1=(273+tm)K,由盖—吕萨克定律:
解得tm=45℃
(2)气体温度由27℃上升到39℃过程中气体做等压变化,可得
其中T2=(273+39)K=312K
代入数据可得ΔV=4mL=4×10﹣6m3
气体对油柱做的功W=FΔl=pΔV=1.0×105×4×10﹣6J=0.4J
答:(1)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45℃;
(2)在外界气温由27℃缓慢升至39℃过程中罐内气体对油柱做功0.4J。
17.(14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放置,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与导轨垂直的边界MN将导轨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下方区域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将导轨与阻值为R的电阻、开关S、真空光电管P用导线连接,P侧面开有可开闭的通光窗N,其余部分不透光;P内有阴极K和阳极A。关闭N,断开S,质量为m的导体棒ab沿导轨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除R外,其余电阻均不计,ab到达边界MN的瞬间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
(1)求ab到达边界MN时的速度大小v;
(2)求ab释放位置到边界MN的距离x;
(3)ab进入磁场区域后,闭合S,打开N,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K,若ab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求阴极材料的逸出功应满足的条件。
【解答】解:(1)由于ab到达边界MN的瞬间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F安=mgsinθ,将磁场沿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则有B⊥=Bcosθ,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E=B⊥Lv。
回路中的电流,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F安=B⊥IL,联立解得:。
(2)导体棒下滑到MN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有,结合上述结论,解得:。
(3)根据上述结论可知,回路中的电流,光电管的遏止电压,根据光电效应方程hν﹣W0≤eU,联立解得:。
答:(1)ab到达边界MN时的速度大小v为。
(2)ab释放位置到边界MN的距离x为。
(3)ab进入磁场区域后,闭合S,打开N,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K,若ab保持运动状态不变,阴极材料的逸出功应满足的条件为。
18.(16分)如图甲所示的xOy坐标平面内,y>0区域被平行于y轴的分界线PQ、MN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分别存在着垂直于xOy平面向外、向里、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0。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由y轴上的A点射入磁场,初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45°。已知OA距离为L,OQ、QN距离均为2L,B0,不计粒子重力,忽略磁场边界效应。
(1)求粒子到达PQ时的纵坐标y;
(2)求粒子在y>0区域运动的时间t;
(3)粒子进入y<0区域瞬间开始计时,y<0区域存在如图乙、丙所示的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以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正方向,电场强度大小为E0,垂直xOy平面向外为磁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求t1时刻粒子速度的大小及t2时刻粒子所在位置的坐标。
【解答】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圆心在OQ的中点
速度偏转角为
根据对称性,粒子到达PQ时的纵坐标y=L
(2)在三个区域的总偏转角为
粒子在y>0区域运动的时间,
解得
(3)粒子进入y<0区域后,其运动轨迹如上图所示,时间内,先做类平抛运动B→C,﹣y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x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得:
yBC=vt
vx=at
解得:,yBC=L,
过C点后,时间内,粒子在磁场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C→D,其半径满足:,解得:
其运动周期为:,解得:
运动时间为:
过D点后,时间内,粒子在电场中做类斜抛运动D→E,其运动轨迹与B→C具有上下对称性,速度大小变为v,沿﹣y方向。
过E点后,时间内,粒子在磁场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E→F,其半径满足:,解得:r2=L
其运动周期为:,解得:
运动时间为:
过F点后,时间内,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F→G:
v'﹣v=﹣atFG,解得:v'=0
即时刻速度的大小v'=0
0﹣v2=﹣2axFG,解得:
在G点速度为零,下一时刻磁场出现,时间内,粒子静止于该位置;再下一时刻,电场出现,时间内,粒子在电场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G→F,其运动过程与F→G对称;过F点后,时间内,粒子在磁场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F→H,其运动轨迹与E→F对称;过H点后,粒子运动轨迹重复时间内的轨迹,具有周期性。
由几何关系得t2时刻的位置坐标为:
解得:
﹣y2=(yBC+yCD+yDE+yEF)×2+yFH=(L+2L+L+L)×2+L
解得:y2=﹣11L
即时刻粒子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1L)。
答:(1)粒子到达PQ时的纵坐标为L;
(2)粒子在y>0区域运动的时间为;
(3)t1时刻粒子速度的大小为0,t2时刻粒子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1L)。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