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听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22 19:2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听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傣族的一些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等。
2.聆听《月光下的凤尾竹》,使学生以身临云南的意境,对乐曲所表现的画面和场景展开积极的联想并能跟着音乐吹奏主要旋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情分析
《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表现了傣族青年男女之间相互倾慕、纯洁真挚的感情。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此歌,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彰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本课着重关注学生在音乐情绪和乐器音色特点的感受体验。21·cn·jy·com
3重点难点
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月光下的凤尾竹》
创设情景,引导赏曲。
1、歌曲导入
多媒体播放《彩云之南》,教师表演唱。(提出问题:老师刚才演唱的歌曲,歌词所描绘的是什么地方啊?)学生通过歌词和音乐一下就能体会到是我国的云南,此时再结合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赏美丽的云南风光。www.21-cn-jy.com
2、教师范奏
多媒体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伴奏音乐,教师范奏。学生一边欣赏云南美丽的风景,一边听赏老师所范奏的乐曲,使学生达到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引导感受乐曲浓郁的地域性色彩,从而带领着学生走进云南,走进傣族。2·1·c·n·j·y
二、智勇闯关,趣味学曲。
为了让学生学唱乐曲变得轻松而有趣,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想参加泼水节吗?想的话必须闯过他们设置的三关才能去参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一关:葫芦丝的指法练习
葫芦丝的指法学习是第一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在此作为检验并巩固环节。1、
分组练习。2、个别演奏并作出评价。3、齐奏21·世纪
教育网
第二关:
学唱乐曲
1.听赏乐曲
在这一环节里,我是按照“赏——学——赏”的模式进行教学的。首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接着再次欣赏乐曲,让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相似的乐句及它们的相同21cnjy.com
点和不同处,最后再播放一遍,使学生在反复欣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唱”版块。
2.学唱乐曲
在这一版块中,我采用了跟琴模唱法与跟琴视唱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法。
跟琴用“lu”模唱乐谱,指导学生唱准。
②跟琴用“la”模唱乐谱,检验并巩固旋律;
③跟琴视唱乐谱,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第三关:学奏乐曲
1.倚音吹奏
倚音在乐曲中起到装饰的作用,使乐曲婉转动听,具有较强的民族表现力。主要有前倚音和后倚音,此乐曲只要求学习吹奏前倚音,例如:乐曲中的
,那么在演奏的时候,先吹倚音6,再过渡到主要音1,吹奏时要圆滑。倚音的吹奏方法是本乐曲中的难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倚音在乐曲中的作用,再加上教师的示范,使听、辨、练有机融合,那么学习吹奏的难点也就容易了。21教育网
2.乐曲吹奏:①教师带领学生吹奏
②分组练习
③学生个别演奏并作出评价
④学生齐奏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层次,有梯度,每次的要求都不一样。
①要求学生吹准音准,教师帮助学生吹准。
②要求学生吹奏乐曲时节奏舒缓、优美抒情地情绪贯穿始终。
三、听赏拓展,丰富体验。
掌握了乐曲的各项知识点之后,教师再请出学过傣族舞蹈的学生为乐曲编舞,然后教师及时小结:(同学们真棒,闯过了重重关卡,而且完成得非常漂亮!傣族人民正欢迎大家参加他们的泼水节呢!)课的最后,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伴奏音乐,让学生边吹奏边舞蹈,使他们尽情地享受学习葫芦丝带给他们的快乐。最后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在云南傣族玩的开心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跟他们说声再见吧!)学生吹着葫芦丝走出教室。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