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复数的几何意义
1.复数z=(a2-2a)+(a2-a-2)i(a∈R)对应的点在虚轴上,则( )
A.a≠2或a≠1 B.a≠2或a≠-1
C.a=2或a=0 D.a=0
2.(2024·常州月考)在复平面内,复数z1,z2对应的两个点关于虚轴对称,已知z1=1+i,则z1z2=( )
A.-2 B.2
C.-2-i D.-2+i
3.若z=1+i,则|z2-2z|=( )
A.0 B.1
C. D.2
4.设复数z满足|z-i|=1,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y),则( )
A.(x+1)2+y2=1 B.(x-1)2+y2=1
C.x2+(y-1)2=1 D.x2+(y+1)2=1
5.(多选)(2024·连云港月考)设复数z满足z(1-i)=2(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
B.复数z的虚部是i
C.=-1+i
D.复数z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
6.(多选)已知复数z=,则( )
A.z2 024是纯虚数
B.|z+i|=2
C.z的共轭复数为-i
D.若复数ω满足|ω-z|=,则|ω|max=1
7.i是虚数单位,设(1+i)x=1+yi,其中x,y是实数,则xy= ,|x+yi|= .
8.已知i为虚数单位,复数z=,则|z|= ,复数z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9.若复数z=(a-2)+(a+1)i,a∈R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则|z|的取值范围是 .
10.(2024·苏州期中)已知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且|z|=,z2的虚部为2.
(1)求复数z;
(2)设复数z,z2,z-z2在复平面上对应点分别为A,B,C,求·的值.
11.△ABC的三个顶点所对应的复数分别为z1,z2,z3,复数z满足|z-z1|=|z-z2|=|z-z3|,则z对应的点是△ABC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12.(多选)已知复数z0=2+i(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P0,复数z满足|z-1|=|z-i|,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0点的坐标为(2,1)
B.复数z0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与点P0关于虚轴对称
C.复数z对应的点P在一条直线上
D.P0与z对应的点P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13.(2024·镇江月考)设复数z1,z2满足|z1|=|z2|=2,z1+z2=+i,则|z1-z2|= .
14.已知复数z=1+mi(i是虚数单位,m∈R),且·(3+i)为纯虚数(是z的共轭复数).
(1)设复数z1=,求|z1|;
(2)设复数z2=,且复数z2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5.已知复平面内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A点对应的复数为2+i,向量对应的复数为1+2i,向量对应的复数为3-i,求:
(1)点C,D对应的复数;
(2)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12.3 复数的几何意义
1.C 由题意知a2-2a=0,解得a=0或2.故选C.
2.A 因为复数z1,z2对应的两个点关于虚轴对称,z1=1+i,所以z2=-1+i,所以z1z2=(1+i)(-1+i)=-2.故选A.
3.D 法一 ∵z=1+i,∴|z2-2z|=|(1+i)2-2(1+i)|=|2i-2i-2|=|-2|=2.故选D.
法二 ∵z=1+i,∴|z2-2z|=|z||z-2|=×|-1+i|=×=2.故选D.
4.C 依题意z=x+yi,代入|z-i|=1,得|x+(y-1)i|=1,∴=1,即x2+(y-1)2=1.故选C.
5.AD 因为z(1-i)=2,所以z===1+i,所以|z|==,所以A正确;z=1+i的虚部为1,所以B错误;z=1+i的共轭复数为=1-i,所以C错误;z=1+i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为(1,1),在第一象限,所以D正确.故选A、D.
6.BC z====i.对于A,z2 024=i2 024=1,故A错误;对于B,|z+i|=|i+i|=2,故B正确;对于C,z的共轭复数为-i,故C正确;对于D,|ω-z|=|ω-i|=的几何意义为ω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A到点(0,1)的距离为,故|ω|max=1+=,故D错误.故选B、C.
7.1 解析:由(1+i)x=1+yi,得x+xi=1+yi,∴x=y=1,∴xy=1,|x+yi|=|1+i|=.
8. 解析:由题意得,z====+i,所以|z|==,=-i,所以复数z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9.[,3) 解析:复数z=(a-2)+(a+1)i对应的点的坐标为(a-2,a+1),因为该点位于第二象限,所以解得-1<a<2.由条件得|z|====.因为-1<a<2,所以|z|∈[,3).
10.解:(1)设z=a+bi(a,b∈R),则|z|=,z2=(a+bi)2=(a2-b2)+2abi,
因为|z|=,z2的虚部为2,所以
解得或
又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所以故z=1+i.
(2)因为z=1+i,所以z2=(1+i)2=2i,z-z2=1+i-2i=1-i,
所以A(1,1),B(0,2),C(1,-1),
·=(-1,1)·(0,-2)=-2.
11.A 由复数模及复数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结合条件可知复数z对应的点P到△ABC的顶点A,B,C距离相等,∴P为△ABC的外心.故选A.
12.ACD 复数z0=2+i(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P0(2,1),因此A正确;复数z0的共轭复数2-i对应的点(2,-1)与点P0(2,1)关于虚轴不对称,因此B不正确;设点A(1,0),B(0,1),由复数z满足|z-1|=|z-i|,结合复数的几何意义,可知复数z对应的点P到点(1,0)与点(0,1)的距离相等,则复数z对应的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y=x上,因此C正确;P0(2,1)与z对应的点P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点P0到直线x-y=0的距离d==,因此D正确.故选A、C、D.
13.2 解析:法一 设z1=x1+y1i(x1,y1∈R),z2=x2+y2i(x2,y2∈R),则由|z1|=|z2|=2,得+=+=4.因为z1+z2=x1+x2+(y1+y2)i=+i,所以|z1+z2|2=(x1+x2)2+(y1+y2)2=++++2x1x2+2y1y2=8+2x1x2+2y1y2=()2+12=4,所以2x1x2+2y1y2=-4,所以|z1-z2|=|x1-x2+(y1-y2)i|=
===2.
法二 设z1=a+bi(a,b∈R),则z2=-a+(1-b)i,则即所以|z1-z2|2=(2a-)2+(2b-1)2=4(a2+b2)-4(a+b)+4=4×4-4×2+4=12,所以|z1-z2|=2.
法三 设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分别为A,B,O为坐标原点,z1+z2=z=+i,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P(,1),所以|z1+z2|=|z|=2,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四边形OAPB是边长为2,一条对角线也为2的菱形,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z1-z2|=2××2=2.
14.解:∵z=1+mi,∴=1-mi.
∴·(3+i)=(1-mi)(3+i)=(3+m)+(1-3m)i.
又∵·(3+i)为纯虚数,
∴解得m=-3.
∴z=1-3i.
(1)z1==--i,
∴|z1|=.
(2)∵z=1-3i,i2 025=i2024·i=i,
∴z2==.
又∵复数z2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
∴解得a>.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5.解:(1)∵向量对应的复数为1+2i,向量对应的复数为3-i,
∴向量对应的复数为(3-i)-(1+2i)=2-3i.
又∵=+,
∴点C对应的复数为(2+i)+(2-3i)=4-2i.
∵=,
∴向量对应的复数为3-i,
即=(3,-1).设D(x,y),
则=(x-2,y-1)=(3,-1),
∴解得
∴点D对应的复数为5.
(2)∵·=||||cos B,
∴cos B===.
∵0<B<π,∴sin B=,
∴S四边形ABCD=||||sin B=××=7,
∴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7.
2 / 212.3 复数的几何意义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理解复平面的实轴、虚轴、复数的模的概念 数学抽象
2.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直观想象
3.了解复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直观想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在证明代数基本定理时,首次引进“复数”这个名词,他把复数与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起来,创立了复平面,依赖平面内的点或有向线段(向量)建立了复数的几何基础.
复数的几何意义,从形的角度表明了复数的“存在性”,为进一步研究复数奠定了基础.
【问题】 实数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类比一下,复数怎样来表示呢?
知识点一 复平面及复数的几何意义
1.复平面:把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作 , 轴叫作实轴, 轴叫作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2.复数的几何意义
3.复数的模
复数z=a+bi(a,b∈R)对应的向量为,则向量的模叫作复数z=a+bi的模(或绝对值),记作 或 .由模的定义知:|z|=|a+bi|= .
提醒 复数模的运算性质:①|z1z2|=|z1||z2|,||=;②|zn|=|z|n(n∈N*),z=|z|2;③|z1|-|z2|≤|z1±z2|≤|z1|+|z2|.
知识点二 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1.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设向量,分别与复数a+bi,c+di(a,b,c,d∈R)对应,且,不共线.
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 以,为两条邻边画 OZ1ZZ2,则对角线OZ所表示的向量就是与复数(a+c)+(b+d)i对应的向量
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 从向量的终点指向向量的终点的向量就是复数z1-z2对应的向量
提醒 (1)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就是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就是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2.复数的差的模
设z1=a+bi,z2=c+di(a,b,c,d∈R),则|z1-z2|=,即两个复数的差的模就是复平面内与这两个复数对应的两点间的 .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轴上的点表示实数,虚轴上的点表示纯虚数
B.若一个数是实数,则其存在虚部
C.复数z=-i在复平面内对应点Z的坐标为(0,-1)
D.复数的模一定是正实数
2.(2024·扬州中学期中)复数z=,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在复平面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A.(0,-1) B.(0,1) C.(-1,0) D.(1,0)
3.已知向量对应的复数为2-3i,向量对应的复数为3-4i,则向量对应的复数的模为 .
题型一 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向量的关系
【例1】 (1)(链接教科书第130页例1)在复平面内,复数5+6i,3-2i对应的点分别为A,B.若C为线段AB的中点,则向量对应的复数是( )
A.8+4i B.2+8i
C.4+2i D.1+4i
(2)(链接教科书第131页练习3题)在复平面内,实数x分别取什么值时,复数z=(x2+x-6)+(x2-2x-15)i对应的点Z在:
①第三象限;
②直线x-y-3=0上.
通性通法
1.利用复数与点的对应关系解题的步骤
(1)找对应关系:复数的几何表示法即复数z=a+bi(a,b∈R)可以用复平面内的点Z(a,b)来表示,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据;
(2)列出方程:此类问题可建立复数的实部与虚部应满足的条件,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解.
2.复数与平面向量的对应关系
(1)根据复数与平面向量的对应关系,可知当平面向量的起点在原点时,向量的终点对应的复数即为向量对应的复数;反之,复数对应的点确定后,从原点引出的指向该点的有向线段,即为复数对应的向量;
(2)解决复数与平面向量一一对应的题目时,一般以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为工具,实现复数、复平面内的点、向量之间的转化.
【跟踪训练】
1.复数4+3i与-2-5i分别表示向量与,则向量表示的复数是 .
2.求当实数m为何值时,复数z=(m2-8m+15)+(m2+3m-28)i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1)位于第四象限;
(2)位于x轴的负半轴上.
题型二 复数的模及其几何意义的应用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30页例2、例3)已知复数z1=+i,z2=-+i.
(1)求|z1|及|z2|并比较大小;
(2)设z∈C,满足条件|z|=|z1|的复数z对应的点Z的集合是什么图形?
【母题探究】
(变条件,变设问)若本例(2)改为:设z∈C,满足|z2|≤|z|≤|z1|的复数z对应的点Z的集合是什么图形?
通性通法
1.在计算复数的模时,应先把复数表示成标准的代数形式,找出复数的实部和虚部,然后再利用模的公式进行计算,两个虚数不能比较大小,但它们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2.解决复数的模的几何意义的问题,应把握两个关键点:(1)复数z的模|z|表示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Z到原点的距离,可依据|z|满足的条件判断点Z的集合表示的图形;(2)利用复数的模的概念,把模的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来解决.
【跟踪训练】
1.已知复数z满足|z|2-2|z|-3=0,则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集合是( )
A.1个圆 B.线段
C.2个点 D.2个圆
2.已知复数z1=m+(m2-2m)i,z2=1+(-m2+3m-1)i,其中m∈R.
(1)若复数z1为实数,求实数m的值;
(2)求|z1+z2|的最小值.
题型三 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例3】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OABC的顶点O,A,C分别对应的复数为0,3+2i,-2+4i.
求:(1)及对应的复数;
(2)对应的复数及||.
通性通法
运用复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应注意的问题
向量加法、减法运算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是复数加法、减法几何意义的依据.利用加法“首尾相接”和减法“指向被减数”的特点,在三角形内可求得第三个向量及其对应的复数.注意向量对应的复数是zB-zA(终点对应的复数减去起点对应的复数).
【跟踪训练】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与对应的复数分别是3+2i与1+4i,两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点.
(1)求对应的复数;
(2)求对应的复数.
题型四 复数差的模的几何意义
【例4】 复数z满足|z+3+4i|=2,则|z|的最大值是( )
A.7 B.9
C.3 D.5
通性通法
两个复数差的模的几何意义
(1)|z-z0|表示复数z,z0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在应用时,要把绝对值号内变为两复数差的形式;
(2)|z-z0|=r表示以z0对应的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
(3)涉及复数模的最值问题以及点的轨迹问题,均可从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复数表达形式入手进行分析判断,然后通过几何方法进行求解.
【跟踪训练】
1.若z1=-1-2i,复数z满足方程|z-z1|=4,那么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P组成的图形为( )
A.以(-1,-2)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
B.以(-1,-2)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C.以(1,2)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
D.以(1,2)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2.已知|z|=1且z∈C,求|z-2-2i|(i为虚数单位)的最小值.
1.(2024·苏州期中)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3-i)(4-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若O为复平面的原点,向量对应的复数是5-4i,向量对应的复数是-5+4i,则+对应的复数是( )
A.-10+8i B.10-8i
C.0 D.10+8i
3.若复数z=a+i(a∈R)在复平面内对应点Z,则|z|=时,点Z与点(1,2)的距离为 .
4.(2024·盐城南阳中学期中)已知方程z2-2z+4=0的两根为z1,z2,对应点为Z1,Z2,求△OZ1Z2的面积.
12.3 复数的几何意义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1.复平面 x y 3.|z| |a+bi|
知识点二
2.距离
自我诊断
1.BC 对于A,原点在虚轴上,但对应的复数不是纯虚数,故A错误;对于B,若一个数是实数,则其虚部存在且为0,故B正确;对于C,复数z=-i的实部为0,虚部为-1,故复平面内对应点Z的坐标为(0,-1),故C正确;对于D,复数的模可以为0,故D错误.故选B、C.
2.B z===i,z在复平面对应的点的坐标为(0,1).故选B.
3. 解析:=-=(3-4i)-(2-3i)=1-i.则||=|1-i|==.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1)C 复数5+6i表示的点为A(5,6),复数3-2i表示的点为B(3,-2),因为C为线段AB的中点,所以C(4,2),故向量对应的复数为4+2i.故选C.
(2)解:因为x是实数,所以x2+x-6,x2-2x-15也是实数.
①当实数x满足
即当-3<x<2时,点Z在第三象限.
②z=(x2+x-6)+(x2-2x-15)i对应点的坐标为Z(x2+x-6,x2-2x-15),
当实数x满足(x2+x-6)-(x2-2x-15)-3=0,
即当x=-2时,点Z在直线x-y-3=0上.
跟踪训练
1.-6-8i 解析:因为复数4+3i与-2-5i分别表示向量与,所以=(4,3),=(-2,-5).又=-=(-2,-5)-(4,3)=(-6,-8),所以向量表示的复数是-6-8i.
2.解:(1)由题意,知
解得
即-7<m<3.
故当-7<m<3时,复数z的对应点位于第四象限.
(2)由题意,知
由②得m=-7或m=4.
因为m=-7不适合不等式①,m=4适合不等式①,
所以m=4.
故当m=4时,复数z的对应点位于x轴的负半轴上.
【例2】 解:(1)因为|z1|=|+i|==2,
|z2|=-+i= =1,
所以|z1|>|z2|.
(2)法一 设z=x+yi(x,y∈R),则点Z的坐标为(x,y).
由|z|=|z1|=2,得=2,即x2+y2=4.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Z的集合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法二 由|z|=|z1|=2知||=2(O为坐标原点),
所以Z到原点的距离为2.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Z的集合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母题探究
解:因为|z1|=2,|z2|=1,所以1≤|z|≤2,可化为不等式组
设z=x+yi(x,y∈R),
因为不等式|z|≥1的解集是圆x2+y2=1上和该圆外部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不等式|z|≤2的解集是圆x2+y2=4上和该圆内部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这两个集合的交集,就是满足条件1≤|z|≤2的点的集合.
所以满足条件1≤|z|≤2的点Z的集合是以原点O为圆心,以1和2为半径的两圆所夹的圆环,并包括圆环的边界,如图所示.
跟踪训练
1.A 由题意知(|z|-3)(|z|+1)=0,即|z|=3或|z|=-1,因为|z|≥0,所以|z|=3,所以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集合是1个圆.故选A.
2.解:(1)由复数z1为实数,则m2-2m=0,解得m=2或m=0,
即若复数z1为实数,则实数m的值为2或0.
(2)因为z1+z2=(m+1)+(m-1)i,
所以|z1+z2|==,
故|z1+z2|的最小值为,此时m=0.
【例3】 解:因为点A,C对应的复数分别为3+2i,-2+4i,
由复数的几何意义知与对应的复数分别为3+2i,-2+4i.
(1)因为=-=-(3+2i)=-3-2i,
=+=(3+2i)+(-2+4i)=1+6i,
所以及对应的复数分别为-3-2i,1+6i.
(2)因为=-=(3+2i)-(-2+4i)=5-2i,
所以||=|5-2i|==.
跟踪训练
解:(1)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于是=-,而(1+4i)-(3+2i)=-2+2i,即对应的复数是-2+2i.
(2)由于=-,而(3+2i)-(-2+2i)=5,所以对应的复数是5.
【例4】 A 由题意可知|z-(-3-4i)|=2,即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与复数-3-4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距离为2,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复平面内的轨迹为如图所示的圆Q,数形结合可知|z|的最大值在点P处取得,则其最大值为+2=7.故选A.
跟踪训练
1.A 设z=x+yi,x,y∈R,由|z-z1|=4,得|(x+1)+(y+2)i|=4,即(x+1)2+(y+2)2=42=16,故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P组成的图形是以(-1,-2)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故选A.
2.解:因为|z|=1且z∈C,作图如图,
所以|z-2-2i|的几何意义为单位圆上的点M到复平面内的点P(2,2)的距离,
所以|z-2-2i|的最小值为|OP|-1=2-1.
随堂检测
1.D z=(3-i)(4-i)=12-7i+i2=11-7i,z=11-7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11,-7),它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
2.C 由复数的几何意义,可得=(5,-4),=(-5,4),所以+=(5,-4)+(-5,4)=(0,0),所以+对应的复数为0.
3.1或 解析:∵|z|==,∴a=±1.∴z=1+i或z=-1+i.当z=1+i时,Z为(1,1),两点间距离为=1;当z=-1+i时,Z为(-1,1),两点间的距离为=.
4.解:因为z2-2z+4=(z-1)2+3=0,所以(z-1)2=-3,即()2=-1,
又因为i2=-1,所以()2=i2,所以=±i,即z=1±i.
即方程z2-2z+4=0的两根为z1=1+i,z2=1-i,对应点为Z1(1,),Z2(1,-),
所以△OZ1Z2的面积为×1×2=.
5 / 5(共73张PPT)
12.3 复数的几何意义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理解复平面的实轴、虚轴、复数的模的概念 数学抽象
2.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直观想象
3.了解复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直观想象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在证明代数基本定理时,首次引进“复数”这个名词,他把复数与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起来,创立了复平面,依赖平面内的点或有向线段(向量)建立了复数的几何基础.
复数的几何意义,从形的角度表明了复数的“存在
性”,为进一步研究复数奠定了基础.
【问题】 实数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类比一下,复数怎样来
表示呢?
知识点一 复平面及复数的几何意义
1. 复平面:把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作
, 轴叫作实轴, 轴叫作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
数,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复平
面
x
y
2. 复数的几何意义
3. 复数的模
复数z=a+bi(a,b∈R)对应的向量为 ,则向量 的模叫
作复数z=a+bi的模(或绝对值),记作 或
.由模的定义知:|z|=|a+bi|= .
提醒 复数模的运算性质:①|z1z2|=|z1||z2|,| |=
;②|zn|=|z|n(n∈N*),z =|z|2;③|z1|
-|z2|≤|z1±z2|≤|z1|+|z2|.
|z|
|a+
bi|
知识点二 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1. 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设向量 , 分别与复数a+bi,c+di(a,b,c,
d∈R)对应,且 , 不共线.
复数加法的
几何意义
复数减法的
几何意义
提醒 (1)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就是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
则;(2)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就是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2. 复数的差的模
设z1=a+bi,z2=c+di(a,b,c,d∈R),则|z1-z2|=
,即两个复数的差的模就是复平面内与
这两个复数对应的两点间的 .
距离
1.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轴上的点表示实数,虚轴上的点表示纯虚数
B. 若一个数是实数,则其存在虚部
C. 复数z=-i在复平面内对应点Z的坐标为(0,-1)
D. 复数的模一定是正实数
√
√
解析: 对于A,原点在虚轴上,但对应的复数不是纯虚数,故
A错误;对于B,若一个数是实数,则其虚部存在且为0,故B正确;对于C,复数z=-i的实部为0,虚部为-1,故复平面内对应点Z的坐标为(0,-1),故C正确;对于D,复数的模可以为0,故D错误.故选B、C.
2. (2024·扬州中学期中)复数z= ,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在复
平面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A. (0,-1) B. (0,1)
C. (-1,0) D. (1,0)
解析: z= = =i,z在复平面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0,1).故选B.
√
3. 已知向量 对应的复数为2-3i,向量 对应的复数为3-4i,
则向量 对应的复数的模为 .
解析: = - =(3-4i)-(2-3i)=1-i.则|
|=|1-i|= = .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向量的关系
【例1】 (1)(链接教科书第130页例1)在复平面内,复数5+6i,
3-2i对应的点分别为A,B. 若C为线段AB的中点,则向量 对应
的复数是( )
A. 8+4i B. 2+8i
√
解析: 复数5+6i表示的点为A(5,6),复数3-2i表示的
点为B(3,-2),因为C为线段AB的中点,所以C(4,
2),故向量 对应的复数为4+2i.故选C.
C. 4+2i D. 1+4i
(2)(链接教科书第131页练习3题)在复平面内,实数x分别取
什么值时,复数z=(x2+x-6)+(x2-2x-15)i对应的点
Z在:
①第三象限;
②直线x-y-3=0上.
解:因为x是实数,所以x2+x-6,x2-2x-15也是实数.
①当实数x满足
即当-3<x<2时,点Z在第三象限.
②z=(x2+x-6)+(x2-2x-15)i对应点的坐标为Z(x2
+x-6,x2-2x-15),
当实数x满足(x2+x-6)-(x2-2x-15)-3=0,
即当x=-2时,点Z在直线x-y-3=0上.
通性通法
1. 利用复数与点的对应关系解题的步骤
(1)找对应关系:复数的几何表示法即复数z=a+bi(a,
b∈R)可以用复平面内的点Z(a,b)来表示,这是解决
此类问题的根据;
(2)列出方程:此类问题可建立复数的实部与虚部应满足的条
件,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解.
2. 复数与平面向量的对应关系
(1)根据复数与平面向量的对应关系,可知当平面向量的起点在
原点时,向量的终点对应的复数即为向量对应的复数;反
之,复数对应的点确定后,从原点引出的指向该点的有向线
段,即为复数对应的向量;
(2)解决复数与平面向量一一对应的题目时,一般以复数与复平
面内的点一一对应为工具,实现复数、复平面内的点、向量
之间的转化.
【跟踪训练】
1. 复数4+3i与-2-5i分别表示向量 与 ,则向量 表示的复
数是 .
解析:因为复数4+3i与-2-5i分别表示向量 与 ,所以
=(4,3), =(-2,-5).又 = - =(-2,-
5)-(4,3)=(-6,-8),所以向量 表示的复数是-6-
8i.
-6-8i
2. 求当实数m为何值时,复数z=(m2-8m+15)+(m2+3m-
28)i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1)位于第四象限;
解: 由题意,知
解得
即-7<m<3.
故当-7<m<3时,复数z的对应点位于第四象限.
(2)位于x轴的负半轴上.
解: 由题意,知
由②得m=-7或m=4.
因为m=-7不适合不等式①,m=4适合不等式①,
所以m=4.
故当m=4时,复数z的对应点位于x轴的负半轴上.
题型二 复数的模及其几何意义的应用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30页例2、例3)已知复数z1= +i,z2
=- + i.
(1)求|z1|及|z2|并比较大小;
解: 因为|z1|=| +i|= =2,
|z2|= - + i = =1,
所以|z1|>|z2|.
(2)设z∈C,满足条件|z|=|z1|的复数z对应的点Z的集合是
什么图形?
解: 法一 设z=x+yi(x,y∈R),则点Z的坐标为
(x,y).
由|z|=|z1|=2,得 =2,即x2+y2=4.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Z的集合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法二 由|z|=|z1|=2知| |=2(O为坐标原点),
所以Z到原点的距离为2.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Z的集合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母题探究】
(变条件,变设问)若本例(2)改为:设z∈C,满足|z2|≤|
z|≤|z1|的复数z对应的点Z的集合是什么图形?
解:因为|z1|=2,|z2|=1,所以1≤|z|
≤2,可化为不等式组
设z=x+yi(x,y∈R),
因为不等式|z|≥1的解集是圆x2+y2=1上和该圆外部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不等式|z|≤2的解集是圆x2+y2=4上和该圆内部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这两个集合的交集,就是满足条件1≤|z|≤2的点的集合.
所以满足条件1≤|z|≤2的点Z的集合是以原点O为圆心,以1和2为半径的两圆所夹的圆环,并包括圆环的边界,如图所示.
通性通法
1. 在计算复数的模时,应先把复数表示成标准的代数形式,找出复数
的实部和虚部,然后再利用模的公式进行计算,两个虚数不能比较
大小,但它们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2. 解决复数的模的几何意义的问题,应把握两个关键点:(1)复数
z的模|z|表示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Z到原点的距离,可依
据|z|满足的条件判断点Z的集合表示的图形;(2)利用复数的
模的概念,把模的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来解决.
【跟踪训练】
1. 已知复数z满足|z|2-2|z|-3=0,则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
点的集合是( )
A. 1个圆 B. 线段
C. 2个点 D. 2个圆
解析: 由题意知(|z|-3)(|z|+1)=0,即|z|=3
或|z|=-1,因为|z|≥0,所以|z|=3,所以复数z在复平
面内对应点的集合是1个圆.故选A.
√
2. 已知复数z1=m+(m2-2m)i,z2=1+(-m2+3m-1)i,其
中m∈R.
(1)若复数z1为实数,求实数m的值;
解: 由复数z1为实数,则m2-2m=0,解得m=2或m
=0,
即若复数z1为实数,则实数m的值为2或0.
(2)求|z1+z2|的最小值.
解: 因为z1+z2=(m+1)+(m-1)i,
所以|z1+z2|= = ,
故|z1+z2|的最小值为 ,此时m=0.
题型三 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例3】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OABC的顶点O,
A,C分别对应的复数为0,3+2i,-2+4i.
求:(1) 及 对应的复数;
解:因为点A,C对应的复数分别为3+2i,-2+4i,
由复数的几何意义知 与 对应的复数分别为3+2i,-2+4i.
(1)因为 =- =-(3+2i)=-3-2i,
= + =(3+2i)+(-2+4i)=1+6i,
所以 及 对应的复数分别为-3-2i,1+6i.
(2) 对应的复数及| |.
解:因为 = - =(3+2i)-(-2+4i)=5-2i,
所以| |=|5-2i|= = .
通性通法
运用复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应注意的问题
向量加法、减法运算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是复数加
法、减法几何意义的依据.利用加法“首尾相接”和减法“指向被减
数”的特点,在三角形内可求得第三个向量及其对应的复数.注意向
量 对应的复数是zB-zA(终点对应的复数减去起点对应的复数).
【跟踪训练】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 与 对应的复数分别是3+2i与1+
4i,两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点.
(1)求 对应的复数;
解: 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 + ,
于是 = - ,而(1+4i)-(3+2i)=-2+2i,即
对应的复数是-2+2i.
(2)求 对应的复数.
解: 由于 = - ,而(3+2i)-(-2+2i)=
5,所以 对应的复数是5.
题型四 复数差的模的几何意义
【例4】 复数z满足|z+3+4i|=2,则|z|的最大值是( )
A. 7 B. 9
C. 3 D. 5
√
解析: 由题意可知|z-(-3-4i)|=2,即
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与复数-3-4i在复平面
内对应的点的距离为2,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
在复平面内的轨迹为如图所示的圆Q,数形结合可
知|z|的最大值在点P处取得,则其最大值为 +2=7.故选A.
通性通法
两个复数差的模的几何意义
(1)|z-z0|表示复数z,z0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在应用时,要
把绝对值号内变为两复数差的形式;
(2)|z-z0|=r表示以z0对应的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
(3)涉及复数模的最值问题以及点的轨迹问题,均可从两点间距离
公式的复数表达形式入手进行分析判断,然后通过几何方法进
行求解.
【跟踪训练】
1. 若z1=-1-2i,复数z满足方程|z-z1|=4,那么复数z在复平
面内对应的点P组成的图形为( )
A. 以(-1,-2)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
B. 以(-1,-2)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C. 以(1,2)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
D. 以(1,2)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
解析: 设z=x+yi,x,y∈R,由|z-z1|=4,得|(x+
1)+(y+2)i|=4,即(x+1)2+(y+2)2=42=16,故复
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P组成的图形是以(-1,-2)为圆心,4
为半径的圆.故选A.
2. 已知|z|=1且z∈C,求|z-2-2i|(i为虚数单位)的最小
值.
解:因为|z|=1且z∈C,作图如图,
所以|z-2-2i|的几何意义为单位圆上的点M
到复平面内的点P(2,2)的距离,
所以|z-2-2i|的最小值为|OP|-1=2
-1.
1. (2024·苏州期中)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3-i)(4-i)在复平
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解析: z=(3-i)(4-i)=12-7i+i2=11-7i,z=11-7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11,-7),它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
√
2. 若O为复平面的原点,向量 对应的复数是5-4i,向量 对
应的复数是-5+4i,则 + 对应的复数是( )
A. -10+8i B. 10-8i
C. 0 D. 10+8i
解析: 由复数的几何意义,可得 =(5,-4), =
(-5,4),所以 + =(5,-4)+(-5,4)=(0,
0),所以 + 对应的复数为0.
√
3. 若复数z=a+i(a∈R)在复平面内对应点Z,则|z|= 时,
点Z与点(1,2)的距离为 .
解析:∵|z|= = ,∴a=±1.∴z=1+i或z=-1
+i.当z=1+i时,Z为(1,1),两点间距离为
=1;当z=-1+i时,Z为(-1,1),
两点间的距离为 = .
1或
4. (2024·盐城南阳中学期中)已知方程z2-2z+4=0的两根为z1,
z2,对应点为Z1,Z2,求△OZ1Z2的面积.
解:因为z2-2z+4=(z-1)2+3=0,所以(z-1)2=-3,即
( )2=-1,
又因为i2=-1,所以( )2=i2,所以 =±i,即z=1± i.
即方程z2-2z+4=0的两根为z1=1+ i,z2=1- i,对应点
为Z1(1, ),Z2(1,- ),
所以△OZ1Z2的面积为 ×1×2 = .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复数z=(a2-2a)+(a2-a-2)i(a∈R)对应的点在虚轴
上,则( )
A. a≠2或a≠1 B. a≠2或a≠-1
C. a=2或a=0 D. a=0
解析: 由题意知a2-2a=0,解得a=0或2.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2. (2024·常州月考)在复平面内,复数z1,z2对应的两个点关于虚轴
对称,已知z1=1+i,则z1z2=( )
A. -2 B. 2
C. -2-i D. -2+i
解析: 因为复数z1,z2对应的两个点关于虚轴对称,z1=1+i,
所以z2=-1+i,所以z1z2=(1+i)(-1+i)=-2.故选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若z=1+i,则|z2-2z|=( )
A. 0 B. 1
D. 2
解析: 法一 ∵z=1+i,∴|z2-2z|=|(1+i)2-2(1
+i)|=|2i-2i-2|=|-2|=2.故选D.
√
法二 ∵z=1+i,∴|z2-2z|=|z||z-2|= ×|-1+
i|= × =2.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设复数z满足|z-i|=1,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y),
则( )
A. (x+1)2+y2=1 B. (x-1)2+y2=1
C. x2+(y-1)2=1 D. x2+(y+1)2=1
解析: 依题意z=x+yi,代入|z-i|=1,得|x+(y-
1)i|=1,∴ =1,即x2+(y-1)2=1.故
选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多选)(2024·连云港月考)设复数z满足z(1-i)=2(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复数z的虚部是i
D. 复数z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因为z(1-i)=2,所以z= = =1+
i,所以|z|= = ,所以A正确;z=1+i的虚部为1,
所以B错误;z=1+i的共轭复数为 =1-i,所以C错误;z=1+i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为(1,1),在第一象限,所以D正确.故
选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多选)已知复数z= ,则( )
A. z2 024是纯虚数
B. |z+i|=2
C. z的共轭复数为-i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z= = = =i.对于A,z2 024=i2 024=
1,故A错误;对于B,|z+i|=|i+i|=2,故B正确;对于
C,z的共轭复数为-i,故C正确;对于D,|ω-z|=|ω-i|
= 的几何意义为ω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A到点(0,1)的距离为
,故|ω|max=1+ = ,故D错误.故选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由(1+i)x=1+yi,得x+xi=1+yi,∴x=y=1,
∴xy=1,|x+yi|=|1+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已知i为虚数单位,复数z= ,则|z|= ,复数z的共轭
复数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解析:由题意得,z= = = = + i,所以|
z|= = , = - i,所以复数z的共轭复数 在
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复数z=(a-2)+(a+1)i对应的点的坐标为(a-2,
a+1),因为该点位于第二象限,所以解得-1<a
<2.由条件得|z|= =
= = .因为-1<a<2,所
以|z|∈[ ,3).
[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2024·苏州期中)已知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
且|z|= ,z2的虚部为2.
(1)求复数z;
解: 设z=a+bi(a,b∈R),则|z|=
,z2=(a+bi)2=(a2-b2)+2abi,
因为|z|= ,z2的虚部为2,所以
解得或
又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所以故
z=1+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设复数z,z2,z-z2在复平面上对应点分别为A,B,C,
求 · 的值.
解: 因为z=1+i,所以z2=(1+i)2=2i,z-z2=1
+i-2i=1-i,
所以A(1,1),B(0,2),C(1,-1),
· =(-1,1)·(0,-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ABC的三个顶点所对应的复数分别为z1,z2,z3,复数z满足|
z-z1|=|z-z2|=|z-z3|,则z对应的点是△ABC的
(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解析: 由复数模及复数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结合条件可知
复数z对应的点P到△ABC的顶点A,B,C距离相等,∴P为
△ABC的外心.故选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多选)已知复数z0=2+i(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
为P0,复数z满足|z-1|=|z-i|,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P0点的坐标为(2,1)
B. 复数z0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与点P0关于虚轴对称
C. 复数z对应的点P在一条直线上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复数z0=2+i(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
为P0(2,1),因此A正确;复数z0的共轭复数2-i对应的点
(2,-1)与点P0(2,1)关于虚轴不对称,因此B不正确;设
点A(1,0),B(0,1),由复数z满足|z-1|=|z-i|,
结合复数的几何意义,可知复数z对应的点P到点(1,0)与点
(0,1)的距离相等,则复数z对应的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
线y=x上,因此C正确;P0(2,1)与z对应的点P间的距离的
最小值为点P0到直线x-y=0的距离d= = ,因此D正
确.故选A、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4·镇江月考)设复数z1,z2满足|z1|=|z2|=2,z1+z2
= +i,则|z1-z2|= 2 .
解析:法一 设z1=x1+y1i(x1,y1∈R),z2=x2+y2i(x2,
y2∈R),则由|z1|=|z2|=2,得 + = + =4.因
为z1+z2=x1+x2+(y1+y2)i= +i,所以|z1+z2|2=(x1
+x2)2+(y1+y2)2= + + + +2x1x2+2y1y2=8+
2x1x2+2y1y2=( )2+12=4,所以2x1x2+2y1y2=-4,所
以|z1-z2|=|x1-x2+(y1-y2)i|=
=
= =2 .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法二 设z1=a+bi(a,b∈R),则z2= -a+(1-b)i,则
即所以|
z1-z2|2=(2a- )2+(2b-1)2=4(a2+b2)-4( a+
b)+4=4×4-4×2+4=12,所以|z1-z2|=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法三 设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分别为A,B,O为坐标原点,z1
+z2=z= +i,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P( ,1),所以|
z1+z2|=|z|=2,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四边形OAPB是边长为2,
一条对角线也为2的菱形,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z1-z2|=2×
×2=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已知复数z=1+mi(i是虚数单位,m∈R),且 ·(3+i)为纯
虚数( 是z的共轭复数).
(1)设复数z1= ,求|z1|;
解:∵z=1+mi,∴ =1-mi.
∴ ·(3+i)=(1-mi)(3+i)=(3+m)+(1-
3m)i.
又∵ ·(3+i)为纯虚数,
∴解得m=-3.∴z=1-3i.
(1)z1= =- - i,∴|z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设复数z2= ,且复数z2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第一
象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z=1-3i,i2 025=i2024·i=i,
∴z2= = .
又∵复数z2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
∴解得a> .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已知复平面内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A点对应的复数为2+i,向
量 对应的复数为1+2i,向量 对应的复数为3-i,求:
(1)点C,D对应的复数;
解: ∵向量 对应的复数为1+2i,向量 对应的复数为3-i,
∴向量 对应的复数为(3-i)-(1+2i)=2-3i.
又∵ = + ,∴点C对应的复数为(2+i)+(2-3i)=4-2i.
∵ = ,∴向量 对应的复数为3-i,
即 =(3,-1).设D(x,y),
则 =(x-2,y-1)=(3,-1),
∴解得∴点D对应的复数为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 ∵ · =| || | cos B,
∴ cos B= = = .
∵0<B<π,∴ sin B= ,
∴S四边形ABCD=| || | sin B= × × =
7,
∴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