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卖报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2、认识降号及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通过视唱,模唱,初步熟悉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3、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
2学情分析
1、学生对乐理知识掌握较少,学习习惯差。
2、学生对简谱不了解,教学难度增大。
3重点难点
1、《卖报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现的情绪又与一般欢快,活泼的歌曲不尽相同,教师应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2、一个降号调各音位置。重点介绍聂耳创作思想,以及他创作的歌曲所产生的社会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优秀歌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坐姿。二、发声练习1=F 2/45 5 4 4 | 3 3 2 2 | 1 - | 1 0 |yi ya yi ya yi ya一、简介聂耳1、导入(听国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2、简介聂耳:欣赏了庄严雄壮的国歌,你们一定想认识这首歌的曲作者聂耳叔叔吧。(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这就是聂耳叔叔)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板书:聂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读:聂耳繁体字聂耳的名字是这样写的(板书)。看看有什么特点?哇,他的名字是由四个耳组成的,聂耳早先名字叫聂守信,后来为什么改名为聂耳呢?我们来听个小故事。(放录音:聂耳的耳朵)总结:聂耳的耳朵是平时练出来的。四、学唱《卖报歌》曲谱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2、简介报童“小毛头”3、欣赏歌曲录音。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4、出示歌曲名称。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 re mi sol la)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4+4+4+4)找出相同句与不同句,贴上标记。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6、.难点训练:A、5 3 5 3 2 | 1 3 2 |B、3 3 2 | 6 1 2 |不能唱成3 3 2· 1 | 6 1 2 |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五、课堂小结,下课。
课件10张PPT。小毛头与卖报歌(1)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声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
(2)在过往的人行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好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
(3)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
4)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
(5)不久,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这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还爱唱这首《卖报歌》。
卖报歌聂耳中文名:聂耳
别名:聂守信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云南省昆明
出生日期:1912年2月14日
逝世日期:1935年7月17日
职业:音乐家,作曲家
毕业院校: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等
主要成就:开辟了中国新音乐,国歌的作曲者
祖籍:云南玉溪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x x x xx I x x x II节奏练习我是 卖报的 小行 家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不会为生活所迫,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无忧无虑的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希望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地更加美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