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10、竹节人
豁开 叉腿 威风凛凛 疙瘩 冰棍 一绺 叱咤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橡皮 雕刻 跺脚 虎视眈眈 颓然 沮丧
我会读
任务一: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文章中我们投入的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自主学习要求:
1、快速浏览课文3-19节,找出描写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句子,读一读,把体会到的乐趣简单的做个批注。
2、小组交流:
(1)我关注的内容是____竹节人,最感兴趣的是第___自然段(读有关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非常有趣。
(2)对这个内容,我要补充!我体会到的乐趣是______。
任务一: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玩竹节人真是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乐趣啊,怪不得孩子们迷上了玩竹节人呢?除了孩子们,文中还有谁也喜欢上了玩竹节人啊?
任务二: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为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我主要关注了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自主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20-29自然段,完成表格。
2、交流分享:讲一讲这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任务二: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
老师没收了我们的玩具,却被我们看到他在办公桌上痴迷地玩起来。
我和同桌相视一笑。
讲故事如果仅仅把表格中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讲,肯定不动听,我们还要细读每个部分,抓住关键信息。
再次默读课文第20~29自然段,画出描写“我”和老师神情的词语吧!
我们的神情:
老师的神情:
沮丧
悻悻然
相视一笑
心满意足
怒气冲冲
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
回顾:我们是用什么阅读方法来完成这两个阅读任务的呢?
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和采用的阅读方法会有所不同。
任务三: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准备工作 材 料
工 具
制作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基本玩法
竹竿 一根纳鞋底线
锯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一截
在上面钻一对小眼,再锯八截短的
用一根纳鞋底线把它们穿在一起
用鞋线串竹节嵌入课桌裂缝里,将纳鞋线一松一紧。
制作一个属于你的竹节人吧!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