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习作:家乡的风俗
课前准备
审题指导
。这次习作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我们可以些什么?又该如何写呢?
可以从给出的两项习作内容中选一项来写。
如果介绍一种风俗,在写作时要抓住风俗的主要特点,分成几个方面来写,适当地写一写自己的体验。
如果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要把现场活动和自身感受写具体,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穿插在文中合适的地方。
审题指导
思维导图:
腊八节
过小年
除 夕
年初一
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北京的春节
元宵节
写作技巧指导
一定顺序,详略得当
闹花灯——
(1)元宵节又叫“灯节”
(2)元宵节闹花灯的由来
(3)各形各色的花灯
元宵节
选材指导
吃元宵、闹花灯、猜谜语、舞龙舞狮、踩高跷、滑旱船……
传统节日 风俗 最感兴趣之处
写清楚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
(1)全家人一起做元宵
(2)奶奶包了个“幸运元宵”
(3)吃元宵
(4)聊新年新愿
(5)去古镇观花灯
(6)猜灯谜
闹元宵
交流分享
写清楚活动过程,标出重点
活动名称 活动过程(提纲) 活动感受 补充资料
团团圆圆
其乐融融
元宵节来历
传统节日 风俗 最感兴趣之处
活动名称 活动过程(提纲) 活动感受 补充资料
(一)
(二)
欣赏:
●资料语言——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灶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也有地方的风俗是用黏米制作年糕,寓意把灶王爷的嘴巴粘住,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我的语言——
最具戏剧性的要算二十三祭灶了。老年间家家供奉着一位老神仙,他叫灶王爷,此公每年腊月二十三要升天,向老天爷汇报一年里人间的好坏。于是,家家都买些麦芽糖,用糖把老神仙的嘴糊上,极尽“贿赂”之能事,让他到天上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报喜不报忧。这种近乎玩笑的祭神仪式,家家却都以极严肃的态度去操作,更显得极富人情味儿,孩子们的嘴则是供桌上的糖瓜的真正归宿。
——选自舒乙的《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的语言风格和百度资料语言明显不同。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
佳作赏析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间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北京的春节》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
《端午日》
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饺子,爸爸还给我包了一个“压岁钱”饺子,哈哈,好幸运呀!然后我们一起看春晚,电视里的明星唱歌跳舞,咚咚咚,好热闹!
十二点钟一到,外面“砰砰砰”地响起了烟花声,天空变得五光十色,好美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站在阳台上,欢呼着,笑着,心里暖洋洋的。新的一年到了,希望自己能更乖巧、更聪明哦!大家都要健康平安,开心快乐,过一个幸福的年!
《除夕》
技巧总结
1、选取家乡最有特色的风俗。
4、习作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得当,不要面面俱到。
2、要学会查找资料,在作文中进行介绍。
3、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专栏一:
介绍家乡的风俗
专栏二:
参与风俗的经历
制作《风俗习作集》
的
家
乡
风
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