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5.七律·长征
毛泽东
活动一:重温诗句,提炼主线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自由朗读诗文,思考:诗中的哪两句诗概括了整首诗的意思?
资料袋
长征一路走,一路死。一个一个战士都没有了,长征路上每300米就有1名红军牺牲。
将士们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由开始的30万人,到最后的3万人左右。
历时两年,这一路艰苦卓绝,他们征服了连绵雪山,穿越了沼泽、草地,跨过了大江大河,纵横十余省,最远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活动二: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默读思考:诗中具体些地方写出了长征的难,红军的不怕难?
学习提示:
1.自主学习,圈画出相关的词语,写下自己的体会。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互相补充完善。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面对艰难,红军是如此的毫不畏惧,从容不迫!难怪诗人这样赞叹——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峭壁,敌人又设重兵把守。敌人本想凭借这道天险阻挡红军北上,消灭红军。然而我们的红军足智多谋,来到金沙江南岸后,运用调虎离山之计,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
金沙水拍云崖暖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渡过汹涌的金沙江、湍急的大渡河,红军用鲜血和生命告诉我们——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岷山全长约500公里,有“千里岷山”之称,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战士们胸口像堵着团团棉絮,呼吸非常困难。战士们衣衫单薄,靠姜汤、辣椒刺激起来的热量,难以抵挡行军的疲惫,倘若脚一软倒在雪山上,从此再也起不来了!部队在雪山地区减员2000多人。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越过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用坚实的脚步告诉我们——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毛泽东
面
点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毛泽东
毛泽东诗词名句
活动三:拓展积累
1.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清平乐·会昌》
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
3.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
随乐诵读
阅读链接
菩萨蛮·大柏地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大柏地》创作于1933年夏。大柏地在当时的江西省瑞金市城北30千米。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泽东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齐读诗词,进一步感受毛泽东豪迈、乐观的革命情怀。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áo
作业布置:
1.搜集毛泽东诗词(两首)并会背。(必做)
2.推荐书目《红星照耀中国(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