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人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一4.2 指数函数 题型总结(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人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一4.2 指数函数 题型总结(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7 12:1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指数函数题型总结
【题型1 指数函数的判定】
【例1】下列函数是指数函数的是( )
A. B. C. D.
【变式1.1】下列是指数函数的是( )
A. B. C. D.
【变式1.2】给出下列函数:①;②;③;④;⑤.其中,指数函数的个数是( )
A.0 B.1 C.2 D.4
【变式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是幂函数,且是指数函数 B.是幂函数,且不是指数函数
C.不是幂函数,且是指数函数 D.不是幂函数,且不是指数函数
【题型2 根据函数是指数函数求参数】
【例2】若函数(是自变量)为指数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2.1】若函数是指数函数,则的值为( )
A.2 B.1 C.1或 D.
【变式2.2】若函数是指数函数,则等于( )
A.或 B. C. D.
【变式2.3】若函数(是自变量)是指数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题型3 求指数函数的解析式】
【例3】若指数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变式3.1】若指数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变式3.2】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则 ( )
A.3 B.-3 C. D.
【变式3.3】若指数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题型4 比较指数幂的大小】
【例4】设,则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变式4.1】设,,,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变式4.2】设,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变式4.3】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题型5 解指数不等式】
【例5】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5.1】设函数(且)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变式5.2】已知函数(为常数,且),且.
(1)求的値;
(2)解不等式.
【变式5.3】已知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当时,,且.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解不等式:.
【题型6 指数函数图象的识别与应用】
【例6】已知两个指数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B. C. D.
【变式6.1】二次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可以是( )
A. B. C. D.
【变式6.2】设指数函数:,:,:的图象如图,则( )
A. B. C. D.
【变式6.3】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A. B.C. D.
【题型7 指数型复合函数及其应用】
【例7】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变式7.1】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7.2】已知函数是上的奇函数.
(1)求实数的值;
(2)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不需要过程,只需写出结果);
(3)已知不等式,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变式7.3】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
(1)求实数的值.
(2)试判断的单调性并证明,并求的值域.
(3)解关于的不等式.
【题型8 指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例8】已知某种果蔬的有效保鲜时间(单位:小时)与储藏温度(单位:)近似满足函数关系(a,b为常数,为自然对数底数),若该果蔬在的保鲜时间为216小时,在的有效保鲜时间为8小时,那么在时,该果蔬的有效保鲜时间大约为( )小时
A.12 B.24 C.36 D.48
【变式8.1】放射性物质是指那些能自然地向外辐射能量、发出射线的物质.在一个给定的单位时间内,放射性物质的质量会按某个衰减率衰减.已知某种放射性物质经过50年后剩余质量是原来的,设质量为1的该物质经过年后的剩余量为,则与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B. C. D.
【变式8.2】已知某种污染物的浓度C(单位:摩尔/升)与时间t(单位:天)的关系满足指数裺型,其中是初始浓度(即时该污染物的浓度),k是常数,第2天(即)测得该污染物的浓度为5摩尔/升,第4天测得该污染物的浓度为15摩尔/升,若第n天测得该污染物的浓度变为,则( )
A.4 B.5 C.6 D.7
【变式8.3】种群数量“J”型增长是指在食物充足、空间无限且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呈指数增长模型,其数学模型公式为.其中是该种群的起始数量,为时间(单位:年),是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表示年后该种群数量.若某种群满足“J”型增长模型,为定值,1年后该种群数量是起始数量的倍,则5年后该种群数量是起始数量的多少倍( )
A. B. C. D.
指数函数题型总结答案
【题型1 指数函数的判定】
【例1】下列函数是指数函数的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由指数函数的定义即可判断.
【解答过程】由指数函数的定义可知,带有常数项,A错误;
与的系数都不为1,B错误,D错误;
,符合题意,C正确.
故选:C.
【变式1.1】下列是指数函数的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运用指数函数的概念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根据指数函数的特征:系数为1,底数满足,自变量在指数位置可知,A,B,C不满足,D满足.故选D.
故选:D.
【变式1.2】给出下列函数:①;②;③;④;⑤.其中,指数函数的个数是( )
A.0 B.1 C.2 D.4
【解题思路】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对所给函数逐一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①中,的系数是-1,故①不是指数函数;
②中,的指数是x+1,不是自变量x,故②不是指数函数;
③中,的系数是1,幂的指数是自变量x,且只有一项,故③是指数函数;
④中,的底为自变量,指数为常数,故④不是指数函数.
⑤中,底数,不是指数函数.
综上,指数函数的个数为1,
故选:B.
【变式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是幂函数,且是指数函数
B.是幂函数,且不是指数函数
C.不是幂函数,且是指数函数
D.不是幂函数,且不是指数函数
【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幂函数 指数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解:由幂函数的定义可知,不是幂函数,
因为,所以是指数函数.
故选:C.
【题型2 根据函数是指数函数求参数】
【例2】若函数(是自变量)为指数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条件,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由为指数函数,得且,解得,
故选:A.
【变式2.1】若函数是指数函数,则的值为( )
A.2 B.1 C.1或 D.
【解题思路】由指数函数的定义可得且,,解方程验证可得.
【解答过程】解:因为函数是指数函数,
且,,
由解得或,

故选:D.
【变式2.2】若函数是指数函数,则等于( )
A.或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因为函数是指数函数,
所以.
故选:C.
【变式2.3】若函数(是自变量)是指数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由指数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因为函数(是自变量)是指数函数,所以,解得:且;
故选:C.
【题型3 求指数函数的解析式】
【例3】若指数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解题思路】设,(且),代入点运算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设,(且),
因为函数的图象过点,则,解得,
所以.
故选:B.
【变式3.1】若指数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解题思路】设出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可得结果.
【解答过程】设,因的图象过点,
则,得,所以,
故选:C.
【变式3.2】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则 ( )
A.3 B.-3 C. D.
【解题思路】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求底数,再计算函数值即可.
【解答过程】由题意可知,
所以.
故选:C.
【变式3.3】若指数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解题思路】设出解析式,将点代入,求出解析式.
【解答过程】设(且),则,
解得,故.
故选:D.
【题型4 比较指数幂的大小】
【例4】设,则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直接利用指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单调性,可判断三个数的大小.
【解答过程】函数在上减函数;又,故,即,
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又,故,即,
故.
故选:B.
【变式4.1】设,,,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解题思路】由指数函数单调性及中间量即可判断.
【解答过程】由单调递减可得:,
且,又,
所以.
故选:C.
【变式4.2】设,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指数函数、幂函数的性质来求得正确答案.
【解答过程】,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
故选:A.
【变式4.3】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题思路】利用指数函数、幂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逐个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对①,因为指数函数单调递减,所以,①错误;
对②,因为指数函数单调递减,所以,
又因为幂函数在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②正确;
对③,因为幂函数在单调递增,所以,③正确;
对④,因为指数函数单调递减,所以,
又因为幂函数在单调递减,所以,
即,④错误;
故选:C.
【题型5 解指数不等式】
【例5】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
【解答过程】单调递减,
所以,解得:.
故选:A.
【变式5.1】设函数(且)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解题思路】判断函数是定义域R上的减函数,再将不等式化为,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函数的图象过第二、三、四象限,则,解得,
则函数是定义域R上的减函数,
不等式化为,即,解得,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选:A.
【变式5.2】已知函数(为常数,且),且.
(1)求的値;
(2)解不等式.
【解题思路】(1)把点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答案;
(2)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可得答案.
【解答过程】(1)因为函数,又,
所以,即.
(2)由(1)知,,不等式即,
所以,所以的解集为.
【变式5.3】(24-25高一上·辽宁朝阳·阶段练习)已知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当时,,且.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解不等式:.
【解题思路】(1)由偶函数的性质可得,可求得的值,然后利用偶函数的定义可求得函数在时的解析式,即可得答案;
(2)分析函数在上的单调性,将所求不等式变形为,可得出关于的不等式,解之即可.
【解答过程】(1)因为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当时,,
则,解得,即当时,,
当时,,则.
综上所述,.
(2)当时,,则函数在上为增函数,且,
由可得,所以,,解得或.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
【题型6 指数函数图象的识别与应用】
【例6】已知两个指数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B. C. D.
【解题思路】先根据函数单调性得到,,并当时,,得,所以.
【解答过程】由图可知函数,均单调递增,则,.
当时,,得,所以.
故选:D.
【变式6.1】二次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可以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指数函数图象可知,结合二次函数零点所处的区间可得结果.
【解答过程】由选项中指数函数图象可知:,
令,解得:或,
,,可排除ABC.
故选:D.
【变式6.2】设指数函数:,:,:的图象如图,则( )
A. B. C. D.
【解题思路】做直线,数形结合,可得的大小关系.
【解答过程】如图:
做直线,得到直线与三个指数函数图象的交点分别为,,,由图可知:.
故选:A.
【变式6.3】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A. B.C. D.
【解题思路】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结合排除法可得出合适的选项.
【解答过程】对于函数,由,可得,
故函数的定义域为,排除BD选项;
因为,
故函数为奇函数,排除A选项,
故选:C.
【题型7 指数型复合函数及其应用】
【例7】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先求函数的定义域,然后结合指数函数、幂函数的单调性,根据复合函数单调性法则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由解得,
所以的定义域是.又在上单调递减,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
,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
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可知,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故选:D.
【变式7.1】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答案.
【解答过程】因为是
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的抛物线,且是增函数,
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可知,,解得,
故选:A.
【变式7.2】已知函数是上的奇函数.
(1)求实数的值;
(2)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不需要过程,只需写出结果);
(3)已知不等式,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1)利用奇函数的性质,由求出值并验证得答案.
(2)借助指数函数单调性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3)利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的解不等式即得t的范围.
【解答过程】(1)由函数是R上的奇函数,得,解得,
此时,其定义域为R,且,
则是奇函数,所以.
(2)由(1)知,,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则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所以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
(3)由已知及(2),得函数是R上单调递减的奇函数,
不等式,
则,即,解得或,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或.
【变式7.3】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
(1)求实数的值.
(2)试判断的单调性并证明,并求的值域.
(3)解关于的不等式.
【解题思路】(1)根据,求出;
(2)定义法判断函数单调性步骤,取点,作差,变形判号,下结论,并由,变形解不等式,求出值域;
(3)由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得到,解不等式,求出解集.
【解答过程】(1)因为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故,
,即,
故,解得;
(2)由(1)知,,在R上单调递增,
任取,且,

因为,在R上单调递增,故,
又,
所以,即,
所以在R上单调递增,
,变形得到,解得,
故的值域为;
(3)因为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
故,
由(2)知,在R上单调递增,
所以,令,
则,解得,
故,解得,
不等式的解集为.
【题型8 指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例8】已知某种果蔬的有效保鲜时间(单位:小时)与储藏温度(单位:)近似满足函数关系(a,b为常数,为自然对数底数),若该果蔬在的保鲜时间为216小时,在的有效保鲜时间为8小时,那么在时,该果蔬的有效保鲜时间大约为( )小时
A.12 B.24 C.36 D.48
【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条件求得,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解答过程】依题意,两式相除得,
则,
所以当时,小时.
故选:B.
【变式8.1】放射性物质是指那些能自然地向外辐射能量、发出射线的物质.在一个给定的单位时间内,放射性物质的质量会按某个衰减率衰减.已知某种放射性物质经过50年后剩余质量是原来的,设质量为1的该物质经过年后的剩余量为,则与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设该物质年衰减率为,原质量为1,分析易得,进而求解.
【解答过程】设该物质年衰减率为,原质量为1,则1年后剩余质量为;
2年后剩余质量为年后剩余质量为,
即,
则与的函数关系式是.
故选:B.
【变式8.2】已知某种污染物的浓度C(单位:摩尔/升)与时间t(单位:天)的关系满足指数裺型,其中是初始浓度(即时该污染物的浓度),k是常数,第2天(即)测得该污染物的浓度为5摩尔/升,第4天测得该污染物的浓度为15摩尔/升,若第n天测得该污染物的浓度变为,则( )
A.4 B.5 C.6 D.7
【解题思路】根据给定的函数关系式及已知可得,再由求参数.
【解答过程】由题设,可得,
由,则,可得.
故选:D.
【变式8.3】 种群数量“J”型增长是指在食物充足、空间无限且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呈指数增长模型,其数学模型公式为.其中是该种群的起始数量,为时间(单位:年),是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表示年后该种群数量.若某种群满足“J”型增长模型,为定值,1年后该种群数量是起始数量的倍,则5年后该种群数量是起始数量的多少倍( )
A. B. C. D.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计算出的值,代入表达式即可计算结果.
【解答过程】由题意知,则,
故5年后该种群数量是起始数量的倍.
故选:A.
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