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资源套餐(教学设计 +课件 +无答案习题 +素材 ) (1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资源套餐(教学设计 +课件 +无答案习题 +素材 ) (1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3 12:26:05

文档简介

《第一节认识地球》习题
一、选择题
1.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沿经线一直向北飞行,最终能到达 ( )
A.北京 B.赤道 C.北极 D.南极
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3.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 )
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4.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阳光直射现象,以北为温带,则该点的地理位置是 ( )
A.23.5°N,160°E
B.66.5°N,160°E
C.23.5°S,180°
D.23.5°N,20°W
6.一个人丛10°N的纬线上往北走1千米,往东走1千米,再往南走1千米,最后往西走1千米,他回到了 ( )
A、原出发地的正西 B、原出发地
C、原出发地的正东 D、原出发地的正南
7、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 ( )
A.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
B.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
C.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自转
D.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8.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9.以下正确表示北半球冬季的三个月是 ( )
A.11月、12月、1月 B.12月、1月、2月
C.1月、2月、3月 D.10月、11月、12月
10.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11.下列节日中,唐山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12.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则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 20°W,23.5°N B.20°W,66.5°N
C.160°E,66.5°N D.160°E,23.5°N
13.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北温带
14.当我们开始愉快的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带是 ( )
A.热带和北温带 B.热带和南温带
C.北温带和南温带 D.北寒带和南寒带
二、填空题
1.地球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__,而且它的空间指向_________。
2.人们根据_________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每年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6、7、8三个月是南半球的________季。
4.在地球仪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_________线,它与地轴_________,并环绕地球一圈,其长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_____________,到两极成_________。
5.在地球仪上,指示南北方向的是_________线,它是连接__________并且与_________垂直相交的半圆。
三、读图填空题
1.读图1-8,根据要求将图中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1)有正午太阳照在头顶现象的是_______带,有一段时间太阳总是在地平线以下的是_______带和_______带。
(2)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_______带和_______带,气候终年炎热的是_______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_______带和_______带。
(3)北回归线是_______带和_______带的分界线,南极圈是_______带和_______带的分界线。
2.某日早晨7时2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这一天最可能是( )
A.元旦 B.清明节 C.劳动节 D.国庆节
3.右图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
(151°E,33°S)在春分、夏至和
冬至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
下列排序与图相符的是 ( )
A.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
B.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
C.①春分日②夏至日③冬至日
D.①春分日②冬至日③夏至日
4.右图示意的是北极圈以北地区为极夜,
此现象有可能出现在 (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5.读右图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赤道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
(2)写出图中B点的经纬度。
(3)图中A、B、C、D四点,冬至日出现极昼现象的是点。
(4)图中A点在
B点的方向。
《第一节 认识地球》习题
一、填空题
1、葡萄牙航海家 ,成功地绕地球航行了一周,证实了地球是一个 体。
2、有关地球形状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个正球体
B、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长约21千米
C、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D、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471千米
3、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 线垂直相交的 ,叫做经线。经线指示 方向;形状都是 ;长度 。
4、人们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 线,又叫 线。
5、0O经线以西称 ,用字母 表示,0O以东称 ,用字母 表示。
6、人们习惯上用 和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自 东到160OE的半球为 半球;自 向西到20OW的半球为西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 半球。
二、选择题
7、沿着同一条经线一直走下去,能环球一周吗?
8、与10 O E相对的经线是: ( )
A、90OW B、170OE C、170OW D、140OE
9、下列各点,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北半球的是: ( )
A、120OE 65 ON B、30OE 29OS
C、40OW 25ON D、10OW 58OS
10、200W和1600E组成的经线圈是 ( )
A.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11、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地球上有360条经线 B.东半球有180条经线
C.西半球有180条经线 D.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经线
12、甲乙两人,分别沿0和180经线同时从北极出发,以相同的速度
向南行进产生的现象是: ( )
A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等距离 B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C在赤道上探明之间相距4万千米 D他们还会回到北极
13、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向南、向正东、向北然后向西行进了
100千米,最后位于: (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东 C、 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东北
14、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
南半球,该点是: ( )
A、经度0度,纬度0度 B、经度180度,纬度0度
C、东经160度,纬度0度 D、西经20度 纬度0度
15、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的两条线是: ( )
A、0o,180 o B、20E,160 o W
C、20 o W,160 o E D、60 o W,20 o E
16、与“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是: ( )
A、1 o S B、72 o N C、23.5 o S D、90 o N
17、下列地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
A 、18 o 0,0 o B、30 o S,180 o C、40 o N,165 o E D、30 o N,0 o
18、关于图中有关点A、B的地理坐标,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位于20 o S,10 o W B、B点位于30 o S,10 o E
C、A点位于10 o N,20 o E D、B点位于10 o S,30 o E
15、关于图中A、B两点所在的半球,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B、B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C、A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D、B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16、假如两个人同时同速(不考虑地形对距离的影响)从赤道出发向
北行进,甲沿着20 o E线,乙沿着20oW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随着向北行进二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北极点会合。
B、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C、两人之间的距离先缩短,后增大。
D、无法判定。
17、甲乙二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
向保持不变,那么: (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点
18、标出下图中各条经线的经度
19、(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经度    纬度  
B:经度    纬度    
C:经度    纬度   
(2)、A、B、C三点中,
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
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
(3)、A点在B点的    方向;C点在B点的    方向。
20、比较下面两幅经纬网地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阴影1和阴影2的面积相比: ( )
A、阴影1大于阴影2 B、阴影1等于阴影2
C、阴影1小于阴影2 D、无法比较
(2)图乙中阴影3和阴影4的面积相比: ( )
A、阴影3大于阴影4 B、阴影3等于阴影4
C、阴影3小于阴影4 D、无法比较
(3)四块阴影中,面积最大的是 ,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有 ,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有 ,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有 ,位于西半球的有 ,位于东半球的有
《第一节 认识地球》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媒体:
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思考,回答、分析。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
思考、回答
交流。
让学生正确认识地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各小组代表发言举例。
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学会描述。
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
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讨论、交流、回答。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
方法归纳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
板书设计
球的形状是球体。
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对地球形状的证明。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能力目标: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情感目标: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对第一节课所讲的地球的形状、大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地球上的经、纬线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媒体:
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总结作业情况,地球的真实形状描述: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地轴、两极。
思考、回答。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巩固。
引入新课:
地球的真实形状由于很不规则,在日常运用时往往比较麻烦,因而人们常把它化简成为理想化的正球体模型。我们用的地球仪就是这样样。
观察地球仪、思考。
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
了解地球仪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
学生讨论。
认识地轴、两极、赤道
极圈、回归线、经线、纬
线、经度、纬度。了解低、
中、高纬度的划分,南极
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
示?地轴是一个假象轴。
观察地球仪,分组交流认识地球仪
掌握、理解。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完成经线和纬线的表格
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随学生的讨论逐渐显示答案(表格见板书设计)。
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格。
可使学生对经线和纬线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地球的运动打下基础。
观察地球仪的转动
演示地球自转
介绍以右手指示地球仪转动方向:面向赤道(上北下南)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观察教师的演示,并实际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能直观地观察地球仪的转动。
达标反馈
指导学生上黑板绘制经纬网,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到黑板上绘制。
巩固知识。
内容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
小组合作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方法归纳
注意观察,多看地球仪,认识和领会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等这些基本点及线的重要性,辨认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辨别东经和西经的区别。
板书设计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轴是假象轴
(2)、南极S,北极N
(3)、纬线和经线
经线
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形状
半圆

长度
一样长
赤道最长,南北极最短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特殊线
0度经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
分布规律
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数值越来越大,0度经线以西为西经,数值越来越大并在180度东西经重合。
赤道纬度是0度,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数值逐渐增大,到南北极点为90度。
半球划分
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第三课时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或根据方位确定未知点。通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能力目标: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地球自转的特征。
自传和公转的关系。
昼夜现象的产生原因。
教学难点:
经纬网定位,读图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连续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仪表面的点、线已经很熟悉,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性知识,必须牢固掌握。经纬网定位是难点,应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
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在黑板上绘制经纬网图,复习经纬线知识。
回忆、思考。
巩固上节已学知识。
师生互动1
用经纬网定位
举例说明,经纬网可以确定位置,它对军事、航海、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给出经纬度,让学生找位置;给出位置,说出经纬度。
学生思考、举例。
讨论、思考、回答。
认识经纬网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说清南北纬、东西经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出大错。
完成21页活动题
引导、启发。
交流、讨论、合作。
学会知识,关键在于会用。
用小乒乓球制作地球仪
明确制作步骤,对学生进行指导。
分组合作完成制作,展示制作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方法归纳
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多动脑、多动手,在过程中学习地理。在地球仪的经纬网上确定方向和任何一点的位置,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利用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确定位置。
小地球仪的制作。
课件71张PPT。第一节 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1、“盖天说”---“天圆地方”“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2、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大地球行说” 3、现代宇宙观测研究-----证实地球的真实
  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

1、“盖天说”-----“天圆地方”“浑天说”-------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2、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大地球形说”大    西    洋大    西    洋太   平   洋ABC麦哲伦海峡DE南美洲非洲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
球体吗?在海边远方的航船,首先看到船的桅杆,
然后才能看到船体;大草原上远处奔跑的马群,首先看到的是
前面马匹,然后看到整个马群.3、现代宇宙观测研究地球卫星图片二、地球有多大1、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3、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周长4万千米极 半 径6357千米赤 道 半 径认识地球6378千米地心二、地球有多大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提问:
1、约5.1亿平方千米多大,同学们感觉不深刻.那么,中国的面积有多大?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几个中国呢?
2、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海拔高度约为8848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珠穆朗玛峰的多少倍呢?
53个 72三、地球仪 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与地球仪三、地球仪1、地轴和南北两极2、纬线和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3、经线和经度东西半球的划分赤 道地 轴南 极北 极认识地球地心北极星返回你能准确描述下列位置吗?1、教室里你的座位在哪里?
2、咱们班在校园的哪里?
3、你能迅速地从地球仪上找出焦作在中国的哪里?
你篮球打得很棒!
不知道你对纬线知道多少。那我就考考你吧!我篮球打得棒!
地理知识学得也很棒!不信你考考我呀!哈哈!先说说纬线的定义吧!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定 义——
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也就是与经线圈垂直的线。地球—经纬网—纬线纬线赤 道北极认识纬线纬线的特点知道吗?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特 点——
1.都自成圆圈——纬线圈。
2.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两极为点。
3.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的)地球—经纬网—纬线纬 度 实 质——
本地点到球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赤道0°,南北极点90°。40°地球—经纬网—纬线书写方法——
北京:北纬40°(或40°N)
划分方法——由赤道到南极和北极各分作90°;识 别——数字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数字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用途
划分地球——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半球。
低纬度 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划分五带
判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地球—经纬网—纬线纬线与纬度北 纬 N 南 纬 S纬度的划分0o15oN30oN45oN60oN90oN60oS45oS30oS15oS90oS75oN75oNEW0o10o10o20o20o30o30o90o90o赤道(北纬)(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纬 线 度 数 规 律怎么样,我学得还可以吧?棒极了!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知识 吧!纬 线定义形状长度指示
方向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逐渐缩短,到极点
时成一点。东西方向起点度数
划分半球
划分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 0o )向北、向南各分为90o23.5o赤 道南 回 归 线北 回 归 线北极圈南极圈0o0o23.5oN23.5oS23.5o66.5o66.5o66.5o66.5o90o90o几条重要的纬线90o低纬度中纬度中纬度高纬度高纬度0o0o30o30o30o30o60o60o60o60o90o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返回认识经线经线的特点知道吗?经线都是半圆,长度相等
经线北极点南极点定 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地球—经纬网—经线经线特点
1.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半圆)。
2. 两条正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3.所有的经线都收敛于南北两极。(相同两经线的间隔宽度)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绝 对的)。N地球—经纬网—经线S经线特点经线与经度00600E1200W经度划分——
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地球—经纬网—经度1800书写方法——
北京:东经116°或116°E识 别——
数字向右(东)增加为东经;数字向左(西)增加为西经。本初子午线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线地地面标志。SNWE15o15o60o45o30o30o45o60o0o本初子午线NSNSNS0o10o10o20o20o30oW30oE180o180o本初子午线(西经)(东经)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经 线 度 数 规 律纬 线定义形状长度指示
方向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每一条纬线
自成纬线圈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逐渐
缩短,到极点时成一点东西方向经 线起点赤道( 0o )度数
划分向北、向南各分为90o半球
划分赤道把地球划分
为南、北两个半球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
纬线的弧线每一条经线是半圆每条经线长度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 0o )向北、向南各分为180o
200W和1600E哪个半球?90oN90oS0o160oE20oW20oW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东西半球复习——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南北方向。
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逐渐
缩短,到极点时成一点
东西方向。复习——经度和纬度本初子午线(00 经线 )赤道( 00 纬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向南、向北各分作900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西经200 W、东经1600 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1.本初子午线的度数是:
A 180o B 20oW C 0o D 160oE√2.中、低纬度的分界线是:
A 0o纬线 B 30o纬线 C 60o纬线 D 90o纬线√3.有关纬线叙述错误的是:
A 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C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D 纬线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经线又称为南北线或子午线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4.南回归线的度数是:
A 23.5o B 23.5oS C 0o D 66.5oS√5.下列纬度属于高纬度地带的是:
A 59oS B 30oN C 45oN D 61oS√6.有关经线叙述正确的是:
A 经线又叫经线圈
B 任意两条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C 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 地球仪上只有360条经线√经纬网经纬网  新华网沈阳4月7日电 4月6日22时左右,一艘装载着8000余吨硫铁矿石的朝鲜籍货轮在丹东港外约40海里处触礁沉没,船上1余名朝鲜籍船员落入水中。
  辽宁公安边防总队丹东市支队闻讯后,立即启动海上救援紧急预案,迅速出动了多艘巡逻艇组织救援,同时组织12条挂机渔船在第一时间内赶到出事海域进行人员的打捞工作。由于轮船失事地点发生距离陆地较远,而且深夜海上能见度极低,这些不利因素给救援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如何以最快的方法找到失事的轮船呢?利用GPS定位系统对货轮进行搜索定位并利用船艇设备迅速实施救援。 认识经纬网经纬网定位你知道A(40°W ,40°N )、B(80°W , 30° N )、C( 60°W , 50°N )这三个点在图中的什么位置吗?ABC考一考1.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   纬?东经还是西经?
2.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A(300N,1100E)B(200N,1200E)北纬(N)东经(E)说出每一点的地理坐标?
属于哪个半球?
属于哪个纬度范围?WE15o15o60o45o30o30o45o60o本初子午线0o15oN30oN45oN60oN90oN60oS45oS30oS15oS90oS75oN75oSNS0oABCDEF图中A点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
A(40oE 60oN ) B(40oW 60oN )
C(40oE 60oS ) D(40oW 60oS ) √60°40°20°0°20°40°60°80°100°40°20°0°20°40°A(40°N,40 ° E)B(20°S,40 ° W)C(0°,0 °)D(0°,30 ° E)E(30 ° N, 10 ° W)50°60°70°80°40°30°20°35°45°25°55°60°75°85°15°25°
15°
35°
45°
160°
150°
140°
170°
25°24°23°22°125°130°135°ABCD18°20°22°24°25°20°15°EFGH请书写出B点的经纬度,找出位于
赤道上的点、本初子午线上的点、
位于北极的点。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自转与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特点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四、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 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具体分析地球的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
a、? 从北极上空看:
b、? 从南极上空看:
2、地球自转的周期:
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3、地球自转速度 :15度/小时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
旋转半径小
线速度小旋转半径大
线速度大NS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极点在地轴上,
所以极点不自转二、地球的公转 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具体分析1、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1°。
线速度 :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平均约30㎞/S
谢谢你今天提问我,明天咱们学点什么?明天见!祝你中考取得好成绩!我一定改正,还希望你能经常提醒我.没问题,下节课见!明天见,今天遇见你真高兴!地理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谢谢你今天提问我,明天咱们学点什么?明天见!祝你中考取得好成绩!我一定改正,还希望你能经常提醒我.没问题,下节课见!明天见,今天遇见你真高兴!地理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课件43张PPT。认识地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过程具体指?天圆地方天之包地,
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环球航行时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让地球一周,依次经过了那些大洋?赤道太 平 洋大西洋印度洋太



洋北 冰 洋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一圈, 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天圆地方天之包地,犹壳裹之黄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证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认识地球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1、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2、登高望远。4、月食时,根据月球上呈现的影子证明地球是一
个球体。3、大草原上远处奔跑而来的马群,首先看到的是前面的马匹,然后逐渐看到整个马群平均半径:
6371KM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大小地球仪1、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2、地轴:在地球仪上,人们假想穿过地心的地球旋转轴,叫地轴。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指向北极星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南北两极分别表示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地球仪的特点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2、地球仪上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文字和符号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4、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在右图中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北极、南极。你发现什么规律?赤 道北极认识纬线北 纬 N 南 纬 S纬线的划分0o15oN30oN45oN60oN90oN60oS45oS30oS15oS90oS75oN75oN0o10o10o20o20o30o30o90o90o赤道(北纬)(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纬线的度数规律纬 线定义形状长度指示
方向在地球仪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逐渐缩短,到极点
时成一点。东西方向起点度数
划分半球
划分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 0o )向北、向南各分为90o23.5o赤 道南 回 归 线北 回 归 线北极圈南极圈0o0o23.5o23.5o23.5o66.5o66.5o66.5o66.5o90o90o几条重要的纬线90o低纬度中纬度中纬度高纬度高纬度0o0o30o30o30o30o60o60o60o60o90o高中低纬度的划分SNWE15o15o60o45o30o30o45o60o0o本初子午线认识经线0o10o10o20o20o30o30o180o180o本初子午线(西经) (东经)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经 线 度 数 规 律太 平 洋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线: 160oE和20oW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纬 线定义形状长度指示
方向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每一条纬线
自成纬线圈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逐渐
缩短,到极点时成一点东西方向经 线起点赤道( 0o )度数
划分向北、向南各分为90o半球
划分赤道把地球划分
为南、北两个半球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互相垂直的弧线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西两边相等的半圆
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 0o )向东、向西各分为180o( 20o W,160ooE)把地球划分
为东、西两个半球哪个半球?90oN90oS0o160oE20oW20oW太 平 洋160o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方向、位置、
哪个半球、
哪个纬度范围WE15o15o60o45o30o30o45o60o本初子午线0o15oN30oN45oN60oN90oN60oS45oS30oS15oS90oS75oN75oSNS0oABCDEF经纬网图中A点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
A(40oE 60oN ) B(40oW 60oN )
C(40oE 60oS ) D(40oW 60oS ) √练一练请书写出B点的经纬度,找出位于
赤道上的点、本初子午线上的点、
位于北极的点。1.本初子午线的度数是:
A 180o B 20oW C 0o D 160oE√2.中、低纬度的分界线是:
A 0o纬线 B 30o纬线 C 60o纬线 D 90o纬线√3.有关纬线叙述错误的是:
A 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C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D 纬线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经线又称为南北线或子午线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4.南回归线的度数是:
A 23.5o B 23.5oS C 0o D 66.5oS√5.下列纬度属于高纬度地带的是:
A 59oS B 30oN C 45oN D 61oS√6.有关经线叙述正确的是:
A 经线又叫经线圈
B 任意两条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C 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 地球仪上只有360条经线√练习:
2、东西经判断
3、南北纬判断
009002001004501350170010010018001700练习:写出A、B两点的坐标,A、B分别位于哪个半球?A在B的哪个方向?BA00左图中:
N是 点,大圆是 ,NA是0°经线。 NE是 度经线。
则NB是 经 度NC是 经 度。
ND是 经 度, 西 让我们换个方向,从北极上空来看地球仪,再看看经线的情况。 20 东160西 90 180北极赤道例题:
①说出A点的座标:
②A点属于东西哪个半球?
③A点属于南北哪个半球?
④A点属于高中低哪个纬度带?
10201080220260?A?B?C(1020E,220S)东南低纬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趣味思考:地球的大小?
地球仪。
经线?纬线?
人类是如何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
经纬网定位。智能反馈地球五带的划分、特征和成因
(1)地球五带
地球上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的总称。
五带是个天文气温带。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这两条线之和为90°,具有互补性,取决于现代的黄赤交角值。
(2)各带的特征
热带: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之间,跨纬度46°52′,占地表面积的39.8%。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白昼长为10时35分~13时25分。
温带: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与南北纬66°34′之间。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08′,合占地表面积的51.9%。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白昼长的变化幅度为2时50分到24时。
寒带: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到90°之间。南北寒带各跨纬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积的8.3%。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3)五带的成因?
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