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中国的地形(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通过对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了解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以及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从中领会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 综合思维:学会从河流流向、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表述地势地形特点及影响。 人地协调观:通过对中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把中国三级阶梯位置和分界线名称落实到地图上并表述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进行一次中国地形地势的研学之旅。首先,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和古诗词了解中国地形地势。 播放视频<<中国风>>。 师:唯美的油墨山水风光、朗朗上口诗词使人心驰神往,现在,我们就一起踏上中国地形地势的研学之旅吧。 认真观看并齐声朗诵诗词 通过视频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带领学生一起进入中国地形地势研学之旅(研学旅行须知)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明确学习目标 研学旅行DAY1:游山玩水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诗词中描述的河流都向东流?我们一起根据地图和生活经验,完成研学任务一:描述中国的地势特征。 展示地图,引导学生看图说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阅读地图并回答问题。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状分布以研学旅游为线索,以研学任务为内容,让学生读图分析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爱国情感。 研学旅行DAY2:山野寻踪过渡 师:研学第二天,我们来到大山深处,感受不同山脉风光。美丽的山脉背后是中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师:那么同学们,三级阶梯上又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呢?我们一起去探索一下。要求学生描绘出每个阶梯上主要地形区。 教师点评分析并归纳总结: 学生读图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学会分析河流与地形地势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 研学旅行DAY3:荒野寻宝师: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那么它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首先我们先来听听玲玲和贝贝的疑惑,想想你有什么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进行荒野寻宝! 教师点评归纳总结: 学生认真思考举手回答以荒野寻宝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认识。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明确人地和谐的地理观研学旅行DAY4:我知道(考点梳理--板书设计)回顾本节课内容梳理主要知识点,并谈收获。 举手回答梳理记忆 培养学生地理归纳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书面作业,并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中国三级阶梯学具,下节课一起分享。培养学生的地理现实感和地理应用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