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直线的倾斜角
意大利中部的比萨城内,有一座造型古朴而又秀巧的钟塔,是罗马式建筑的范本,这就是堪称世界建筑史奇迹的比萨斜塔.每年有80万游客来到塔下,无不对它那“斜而不倒”的塔身表示忧虑和焦急,同时也为能亲眼目睹这一由缺陷造成的奇迹而庆幸万分.
【问题】 如何确定比萨斜塔的倾斜程度?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运用?
知识点 直线的倾斜角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把x轴绕着交点按 时针方向旋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转过的 正角α,称为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2.范围: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并规定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
3.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当直线与x轴不垂直时,该直线的斜率k与倾斜角α之间的关系为k= (α≠).
提醒 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倾斜角为的直线没有斜率.
【想一想】
1.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对吗?
2.已知直线上一点和该直线的倾斜角,该直线是否唯一确定?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若α是直线l的倾斜角,则0°≤α≤180°.( )
(2)一条直线的倾斜角可以为-30°.( )
(3)倾斜角为0°的直线只有一条,即x轴.( )
2.下列图中α能表示直线l的倾斜角的是( )
3.若直线l经过原点和(-1,1),则它的倾斜角是( )
A.45° B.135° C.-135° D.-45°
题型一 直线的倾斜角
【例1】 (1)如图,直线l的倾斜角为( )
A.60° B.120°
C.30° D.150°
(2)设直线l过原点,其倾斜角为α,将直线l绕原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直线l1,则直线l1的倾斜角为( )
A.α+45° B.α-135°
C.135°-α D.α+45°或α-135°
通性通法
求直线的倾斜角的方法及注意点
(1)方法:①利用定义;②结合图形,利用特殊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求角;
(2)注意倾斜角的范围.
【跟踪训练】
已知直线l经过第二、四象限,则直线l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A.0°≤α<90° B.90°≤α<180°
C.90°<α<180° D.0°<α<180°
题型二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
【例2】 (1)经过两点P(0,-3),Q(-,0)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
A.30° B.60°
C.120° D.150°
(2)若直线l的斜率k的变化范围是[-1,],则它的倾斜角α的变化范围是( )
A.0°≤α≤60°
B.135°≤α<180°
C.60°≤α<135°
D.0°≤α≤60°或135°≤α<180°
通性通法
1.由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k=tan α(α≠),可由斜率求倾斜角,也可由倾斜角确定直线的斜率.
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
α的大小 0° 0°<α<90° 90° 90°<α<180°
k的范围 k=0 k>0 不存在 k<0
k的 增减性 随α的增 大而增大 随α的增 大而增大
【跟踪训练】
若经过两点A(2,1),B(1,m2)的直线l的倾斜角为锐角,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1,1)
D.(-∞,-1)∪(1,+∞)
题型三 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应用
【例3】 (链接教科书第9页习题8题)已知点A(2,1),B(-2,2),若直线l过点P且总与线段AB有交点,求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通性通法
1.涉及直线与线段有交点问题常通过数形结合利用公式求解.
2.求代数式最值(范围)的方法
由斜率公式k=的形式,可知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是过P(x,y)与P'(a,b)两点的直线的斜率,故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来求解.
【跟踪训练】
已知A(2,3),B(-1,2),若点P(x,y)在线段AB上,则的最大值为( )
A.1 B.
C.- D.-3
1.已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1 rad,则l的斜率为( )
A.1 B.45°
C.tan 1 D.tan 1°
2.若直线l经过点M(2,3),N(4,3),则直线l的倾斜角为( )
A.0° B.30°
C.60° D.90°
3.若经过A(m,3),B(1,2)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45°,则m=( )
A.2 B.1
C.-1 D.-2
第2课时 直线的倾斜角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
1.逆 最小 2.{α|0≤α<π} 3.tan α
想一想
1.提示:对.
2.提示:唯一确定.
自我诊断
1.(1)× (2)× (3)×
2.A 由倾斜角的定义,把x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直线l重合时,所转过的最小正角为直线l的倾斜角,可知只有选项A中的α表示直线l的倾斜角,故选A.
3.B 作出直线l,如图所示,由图易知,直线l的倾斜角是135°,故选B.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1)D (2)D 解析:(1)由图易知l的倾斜角为45°+105°=150°.
(2)∵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0°≤α<180°,∴当0°≤α+45°<180°,即0°≤α<135°时,l1的倾斜角为α+45°;当135°≤α<180°时,l1的倾斜角为α-135°(如图).
跟踪训练
C 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0°≤α<180°,又直线l经过第二、四象限,所以直线l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90°<α<180°.
【例2】 (1)C (2)D 解析:(1)由题意知,经过点P,Q的直线的斜率为k==-,设该直线的倾斜角为θ(0°≤θ<180°),则k=tan θ=-,所以θ=120°,即直线的倾斜角为120°.故选C.
(2)作出正切函数在[0,π)的图象如图所示,当-1≤k≤,即-1≤tan α≤,解得0≤α≤或≤α<π,即0°≤α≤60°或135°≤α<180°,故选D.
跟踪训练
C ∵直线l的倾斜角为锐角,∴斜率k=>0,∴-1<m<1.
【例3】 解:当直线l由位置PA绕点P转动到位置PB时,l的斜率逐渐变大直至当l垂直于x轴,当直线l垂直于x轴时,直线l斜率不存在,再转动时斜率为负值并逐渐变大直到PB的位置,
所以直线l的斜率k≥kPA=或k≤kPB=-,
即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为(-∞,-]∪.
跟踪训练
C =,其几何意义为过点(x,y)与点(3,0)的直线的斜率,设Q(3,0),则kAQ==-3,kBQ==-,∵点P(x,y)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的取值范围是[-3,-],故的最大值为-,故选C.
随堂检测
1.C 由题意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1 rad,则l的斜率为tan 1,故选C.
2.A 因为M,N两点的纵坐标相等,所以直线l平行于x轴,所以直线l的倾斜角为0°.
3.A 由题意知,tan 45°=,得m=2.
3 / 3第2课时 直线的倾斜角
1.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1,则直线l的倾斜角为( )
A.30° B.45°
C.60° D.90°
2.如图,直线l1,l2,l3的倾斜角分别为α1,α2,α3,则( )
A.α1<α2<α3
B.α3<α1<α2
C.α3<α2<α1
D.α1<α3<α2
3.若过两点M(3,y),N(0,)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则y的值为( )
A.0 B.-2
C.4 D.3
4.(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150°,则此直线关于y轴的对称直线的倾斜角为30°
B.若α,2α,3α分别为三条直线的倾斜角,则α不大于60°
C.若α为直线l的倾斜角,且tan α=-,则α=150°
D.若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无意义,则α=90°
5.(多选)若经过两点A(1-a,1+a),B(3,a)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则实数a的值可能为( )
A.-2 B.0
C.1 D.2
6.若直线l:x=tan(-),则直线l的倾斜角是 .
7.已知直线l是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则直线l的倾斜角为 (用弧度制表示).
8.一条直线l与x轴相交,其向上方向与y轴正方向所成的角为α(0°<α<90°),则其倾斜角为 .
9.直线l经过A(2,1),B(1,m2)(m∈R)两点,则直线l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 .
10.如图所示,菱形ABCD中,∠BAD=60°,求菱形ABCD各边和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11.如图,△ABC的顶点都在坐标轴上,直线AB的斜率为,直线BC的斜率为-,则tan∠ABC=( )
A.- B.-
C.- D.-
12.(多选)若两直线l1,l2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斜率分别为k1,k2,则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α<β,则k1<k2 B.若α=β,则k1=k2
C.若k1<k2,则α<β D.若k1=k2,则α=β
13.若直线l的斜率为m2-2m,则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
14.已知两点A(-3,4),B(3,2),过点P(1,0)的直线l与线段AB有公共点.
(1)求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2)求直线l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15.一束光线从点A(-2,3)射入,经x轴上的点P反射后,通过点B(5,7),求点P的坐标.
第2课时 直线的倾斜角
1.B 设直线l的倾斜角为α,则tan α=1,故α=45°.
2.C 直线l2,l3的倾斜角为锐角,且直线l2的倾斜角大于直线l3的倾斜角,直线l1的倾斜角为钝角,故α3<α2<α1.
3.B 由于直线MN的倾斜角为,则直线MN的斜率为k=tan=-,又因为M(3,y),N(0,),所以k==-,解得y=-2.故选B.
4.ACD 作倾斜角为150°的直线关于y轴的对称直线,所得直线的倾斜角与原直线的倾斜角互补,故A正确;当α=60°时,3α=180°,故B错误;由tan α=-得到α=150°,故C正确;若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无意义,则α=90°,故D正确.
5.BCD 由题意得kAB==<0,即2+a>0,所以a>-2,故选B、C、D.
6. 解析:由l:x=tan(-)可得l:x=-,故直线的倾斜角为.
7. 解析:设直线l的倾斜角为α(0≤α<π),因为直线l是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可得直线l的斜率为k=-1,所以tan α=-1,可得α=.
8.90°+α或90°-α 解析:如图①,当l向上方向的部分在y轴左侧时,倾斜角为90°+α;如图②,当l向上方向的部分在y轴右侧时,倾斜角为90°-α.
9.[0,]∪(,π) 解析:因为A,B两点横坐标不同,故倾斜角不为,由题意得tan α==1-m2∈(-∞,1],因为α∈[0,π),所以α∈[0,]∪(,π).
10.解:菱形ABCD中,∠BAD=60°,则△ABD和△BCD都是等边三角形,
则直线AD,BC的倾斜角为60°,直线AB,DC的倾斜角为0°,直线AC的倾斜角为30°,直线BD的倾斜角为120°,
kAD=kBC=,kAB=kCD=0,kAC=,kBD=-.
11.C 由题可得∠ABC=∠xCB-∠xAB,由kAB=,得tan∠xAB=,由kBC=-,得tan∠xCB=-,∴tan∠ABC=tan(∠xCB-∠xAB)===-.故选C.
12.ABC 由题意,两直线l1,l2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斜率分别是k1,k2,所以k1=tan α,k2=tan β,且α,β∈[0,π),根据正切函数在[0,π)上的定义域和单调性的关系可得,对于A,若α为锐角,β为钝角,此时k1>0>k2,所以A不正确; 对于B,若α=β=,此时斜率不存在,所以B不正确;对于C,若k1<0,k2>0,此时α为钝角,β为锐角,α>β,所以C不正确;对于D,若k1=k2,此时α=β,所以D正确.
13.[0,)∪[,π) 解析:记直线l的倾斜角为α,斜率为k,则k=(m-1)2-1≥-1,即tan α≥-1,由正切函数图象可得α∈[0,)∪[,π).
14.解:如图,由题意可知kPA==-1,kPB==1.
(1)要使l与线段AB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1]∪[1,+∞).
(2)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倾斜角介于直线PB与PA的倾斜角之间,又PB的倾斜角是45°,PA的倾斜角是135°,∴α的取值范围是45°≤α≤135°.
15.解:设P(x,0),如图,由光的反射原理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β=α,
所以反射光线PB的倾斜角β与入射光线PA的倾斜角(180°-α)互补.
因此kAP=-kBP,即=-,
解得x=.
所以点P的坐标为(,0).
1 / 2(共51张PPT)
第2课时 直线的倾斜角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意大利中部的比萨城内,有一座造型古朴而又秀巧的钟塔,是罗马式
建筑的范本,这就是堪称世界建筑史奇迹的比萨斜塔.每年有80万游
客来到塔下,无不对它那“斜而不倒”的塔身表示忧虑和焦急,同时
也为能亲眼目睹这一由缺陷造成的奇迹而庆幸万分.
【问题】 如何确定比萨斜塔的倾斜程度?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运用?
知识点 直线的倾斜角
1. 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 x 轴相交的直线,把 x 轴
绕着交点按 时针方向旋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转过的
正角α,称为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2. 范围: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并规定
与 x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
逆
最
小
{α|0≤α<π}
当直线与 x 轴不垂直时,该直线的斜率 k 与倾斜角α之间的关系为 k
= (α≠ ).
提醒 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倾斜角为 的直线没有斜率.
tan α
3. 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想一想】
1. 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对吗?
提示:对.
2. 已知直线上一点和该直线的倾斜角,该直线是否唯一确定?
提示:唯一确定.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若α是直线 l 的倾斜角,则0°≤α≤180°. ( × )
(2)一条直线的倾斜角可以为-30°. ( × )
(3)倾斜角为0°的直线只有一条,即 x 轴. ( × )
×
×
×
2. 下列图中α能表示直线 l 的倾斜角的是( )
解析: 由倾斜角的定义,把 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
与直线 l 重合时,所转过的最小正角为直线 l 的倾斜角,可知只有选
项A中的α表示直线 l 的倾斜角,故选A.
3. 若直线 l 经过原点和(-1,1),则它的倾斜角是( )
A. 45° B. 135°
C. -135° D. -45°
解析: 作出直线 l ,如图所示,由图易知,直线 l
的倾斜角是135°,故选B.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直线的倾斜角
【例1】 (1)如图,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D )
A. 60° B. 120°
C. 30° D. 150°
解析:由图易知 l 的倾斜角为45°+105°=150°.
(2)设直线 l 过原点,其倾斜角为α,将直线 l 绕原点沿逆时针方向
旋转45°,得到直线 l1,则直线 l1的倾斜角为( D )
A. α+45° B. α-135°
C. 135°-α D. α+45°或α-135°
解析:∵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0°≤α<180°,∴当0°≤α
+45°<180°,即0°≤α<135°时, l1的倾斜角为α+45°;当135°≤α<180°时, l1的倾斜角为α-135°(如图).
通性通法
求直线的倾斜角的方法及注意点
(1)方法:①利用定义;②结合图形,利用特殊三角形(如直角三
角形)求角;
(2)注意倾斜角的范围.
【跟踪训练】
已知直线 l 经过第二、四象限,则直线 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
A. 0°≤α<90° B. 90°≤α<180°
C. 90°<α<180° D. 0°<α<180°
解析: 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0°≤α<180°,又直线 l 经
过第二、四象限,所以直线 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90°<α<
180°.
题型二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
【例2】 (1)经过两点 P (0,-3), Q (- ,0)的直线的倾
斜角为( C )
A. 30° B. 60° C. 120° D. 150°
解析:由题意知,经过点 P , Q 的直线的斜率为 k = =-
,设该直线的倾斜角为θ(0°≤θ<180°),则 k =tan θ=-
,所以θ=120°,即直线的倾斜角为120°.故选C.
(2)若直线 l 的斜率 k 的变化范围是[-1, ],则它的倾斜角α的
变化范围是( D )
A. 0°≤α≤60°
B. 135°≤α<180°
C. 60°≤α<135°
D. 0°≤α≤60°或135°≤α<180°
解析:作出正切函数在[0,π)的图象如图所
示,当-1≤ k ≤ ,即-1≤tan α≤ ,解
得0≤α≤ 或 ≤α<π,即0°≤α≤60°或
135°≤α<180°,故选D.
通性通法
1. 由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k =tan α(α≠ ),可由斜率求倾斜角,
也可由倾斜角确定直线的斜率.
2.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
α的大小 0° 0°<α<90° 90° 90°<α<
180°
k 的范围 k =0 k >0 不存在 k <0
k 的增减性 随α的增大而增
大 随α的增大而增
大
【跟踪训练】
若经过两点 A (2,1), B (1, m2)的直线 l 的倾斜角为锐角,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
C. (-1,1) D. (-∞,-1)∪(1,+∞)
解析: ∵直线 l 的倾斜角为锐角,∴斜率 k = >0,∴-1< m
<1.
题型三 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应用
【例3】 (链接教科书第9页习题8题)已知点 A (2,1), B (-
2,2),若直线 l 过点 P 且总与线段 AB 有交点,求直线 l 的
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解:当直线 l 由位置 PA 绕点 P 转动到位置 PB 时, l 的斜率逐渐变大直
至当 l 垂直于 x 轴,当直线 l 垂直于 x 轴时,直线 l 斜率不存在,再转动
时斜率为负值并逐渐变大直到 PB 的位置,
所以直线 l 的斜率 k ≥ kPA = 或 k ≤ kPB =- ,
即直线 l 的斜率 k 的取值范围为 ∪ .
通性通法
1. 涉及直线与线段有交点问题常通过数形结合利用公式求解.
2. 求代数式 最值(范围)的方法
由斜率公式 k = 的形式,可知代数式 的几何意义是过 P
( x , y )与P'( a , b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故可以利用数形结合
来求解.
【跟踪训练】
已知 A (2,3), B (-1,2),若点 P ( x , y )在线段 AB 上,
则 的最大值为( )
A. 1
D. -3
解析: = ,其几何意义为过点( x , y )与点(3,0)的直
线的斜率,设 Q (3,0),则 kAQ = =-3, kBQ = =- ,
∵点 P ( x , y )是线段 AB 上的任意一点,∴ 的取值范围是[-
3,- ],故 的最大值为- ,故选C.
1. 已知直线 l 的倾斜角为1 rad,则 l 的斜率为( )
A. 1 B. 45°
C. tan 1 D. tan 1°
解析: 由题意知直线 l 的倾斜角为1 rad,则 l 的斜率为tan 1,故
选C.
2. 若直线 l 经过点 M (2,3), N (4,3),则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 )
A. 0° B. 30°
C. 60° D. 90°
解析: 因为 M , N 两点的纵坐标相等,所以直线 l 平行于 x 轴,
所以直线 l 的倾斜角为0°.
3. 若经过 A ( m ,3), B (1,2)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45°,则 m
=( )
A. 2 B. 1
C. -1 D. -2
解析: 由题意知,tan 45°= ,得 m =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已知直线 l 的斜率为1,则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解析: 设直线 l 的倾斜角为α,则tan α=1,故α=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如图,直线 l1, l2, l3的倾斜角分别为α1,α2,α3,则( )
A. α1<α2<α3
B. α3<α1<α2
C. α3<α2<α1
D. α1<α3<α2
解析: 直线 l2, l3的倾斜角为锐角,且直线 l2的倾斜角大于直线
l3的倾斜角,直线 l1的倾斜角为钝角,故α3<α2<α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若过两点 M (3, y ), N (0,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则 y 的
值为( )
A. 0
D. 3
解析: 由于直线 MN 的倾斜角为 ,则直线 MN 的斜率为 k =
tan =- ,又因为 M (3, y ), N (0, ),所以 k =
=- ,解得 y =-2 .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150°,则此直线关于 y 轴的对称直线的倾
斜角为30°
B. 若α,2α,3α分别为三条直线的倾斜角,则α不大于60°
D. 若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无意义,则α=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作倾斜角为150°的直线关于 y 轴的对称直线,所得
直线的倾斜角与原直线的倾斜角互补,故A正确;当α=60°时,
3α=180°,故B错误;由tan α=- 得到α=150°,故C正
确;若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无意义,则α=90°,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多选)若经过两点 A (1- a ,1+ a ), B (3, a )的直线的倾
斜角为钝角,则实数 a 的值可能为( )
A. -2 B. 0
C. 1 D. 2
解析: 由题意得 kAB = = <0,即2+ a >0,所以
a >-2,故选B、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若直线 l : x =tan(- ),则直线 l 的倾斜角是 .
解析:由 l : x =tan(- )可得 l : x =- ,故直线的倾斜角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设直线 l 的倾斜角为α(0≤α<π),因为直线 l 是第二、四
象限的角平分线,可得直线 l 的斜率为 k =-1,所以tan α=-1,
可得α=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一条直线 l 与 x 轴相交,其向上方向与 y 轴正方向所成的角为α
(0°<α<90°),则其倾斜角为 .
解析:如图①,当 l 向上方向的部分在 y
轴左侧时,倾斜角为90°+α;如图
②,当 l 向上方向的部分在 y 轴右侧时,
倾斜角为90°-α.
90°+α或90°-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因为 A , B 两点横坐标不同,故倾斜角不为 ,由题意得tan
α= =1- m2∈(-∞,1],因为α∈[0,π),所以α∈
[0, ]∪( ,π).
[0, ]∪( ,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如图所示,菱形 ABCD 中,∠ BAD =60°,求菱形 ABCD 各边和
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菱形 ABCD 中,∠ BAD =60°,则△ ABD 和△ BCD 都是等边
三角形,
则直线 AD , BC 的倾斜角为60°,直线 AB , DC 的倾斜角为
0°,直线 AC 的倾斜角为30°,直线 BD 的倾斜角为120°,
kAD = kBC = , kAB = kCD =0, kAC = , kBD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如图,△ ABC 的顶点都在坐标轴上,直线 AB 的斜率为 ,直线 BC
的斜率为- ,则tan∠ ABC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题可得∠ ABC =∠ xCB -∠ xAB ,由 kAB = ,得
tan∠ xAB = ,由 kBC =- ,得tan∠ xCB =- ,∴tan∠ ABC =
tan(∠ xCB -∠ xAB )= = =- .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多选)若两直线 l1, l2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斜率分别为 k1,
k2,则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α<β,则 k1< k2 B. 若α=β,则 k1= k2
C. 若 k1< k2,则α<β D. 若 k1= k2,则α=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题意,两直线 l1, l2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斜率
分别是 k1, k2,所以 k1=tan α, k2=tan β,且α,β∈[0,
π),根据正切函数在[0,π)上的定义域和单调性的关系可得,
对于A,若α为锐角,β为钝角,此时 k1>0> k2,所以A不正
确; 对于B,若α=β= ,此时斜率不存在,所以B不正确;对
于C,若 k1<0, k2>0,此时α为钝角,β为锐角,α>β,所以
C不正确;对于D,若 k1= k2,此时α=β,所以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若直线 l 的斜率为 m2-2 m ,则直线 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记直线 l 的倾斜角为α,斜率为 k ,则 k =( m -1)2-1≥-1,即tan α≥-1,由正切函数图象可得α∈[0, )∪[ ,π).
[0,
)∪[ ,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已知两点 A (-3,4), B (3,2),过点 P (1,0)的直线 l 与
线段 AB 有公共点.
(1)求直线 l 的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要使 l 与线段 AB 有公共点,则直线 l 的斜率 k 的取值范围是(-∞,-1]∪[1,+∞).
解:如图,由题意可知 kPA = =-1,
kPB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求直线 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意可知直线 l 的倾斜角介于直线 PB 与 PA 的倾斜角
之间,又 PB 的倾斜角是45°, PA 的倾斜角是135°,∴α
的取值范围是45°≤α≤1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一束光线从点 A (-2,3)射入,经 x 轴上的点 P 反射后,通过点
B (5,7),求点 P 的坐标.
解:设 P ( x ,0),如图,由光的反射原理
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β=α,
所以反射光线 PB 的倾斜角β与入射光线 PA 的
倾斜角(180°-α)互补.
因此 kAP =- kBP ,即 =- ,
解得 x =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