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反对党八股(节选)》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反对党八股(节选)》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7 08:5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反对党八股(节选)
高中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了解政论文的基本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学习本文分项列举、边破边立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领会本文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考试文体,因其题目来源于《四书》《五经》,又分别被称为《四书》文和《五经》文。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时所出现的经义程文是八股文的源头,元代称“八比”,朱元璋用科举取士将八股文选为考试文体。此后,明清科举都将八股文作为主要考试文体。今天我们来学习毛主席阐释的一个新的“八股文”。
一、初读感知
1.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八股文是中国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每篇文章都要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个部分来写,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固定的格式,内容也只许为圣贤立言。
只讲形式、死板空洞
毛泽东认为革命队伍中宣传语言文字工作存在类似“八股文”的问题,即有些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语连篇,故称之为“党八股”。
一、初读感知
2.背景介绍
教学过程
为了总结历史经验,肃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恶劣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1年至1942年,党中央开展了全党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是继《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后又一篇重要的整风文件。
1.梳理全文结构。
教学过程
明确:全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分为三个部分。
(1)提出论题,总领下文
(2-9)列举罪状,条分缕析
(10)提示中心,结束全文
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是分析党八股的坏处,并说明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把党八股八个方面的问题叫做八大罪状。
列举党八股的八大罪状, 条具体分析。
全文结论。指出反对党八股的意义。
二、文本详析
2.党八股的八条罪状是什么,想一想,它们的顺序是作者随意安排的吗?
教学过程
不是,作者分别从内容、动机、目的、语言、形式、态度、后果等方面对党八股进行了揭示。从表现、根源和危害等方面层层深入,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二、文本详析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传播开去,祸国殃民。
党八股罪状 表现 危害 根源 正确主张
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把文章写短写精
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装样子故意吓人 妨害真理 剥削阶级流氓无产者惯用的手段 讲科学讲真理实事求是
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故意写人们看不懂的 起不到作用见不到成效 不要老百姓看 研究分析宣传对象
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没几句生动的话学生腔 文章没人看 没和人民群众接触过 学习语言
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不动脑筋罗列现象 使人作概念游戏 形式主义的方法 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不研究不准备不修改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责任心不强 加强责任心
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危害 害党害国
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后果 害党害国
论证思路: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边破边立。
3.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什么叫“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学过程
明确:
所谓“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就是文章写得很空、很长,或是写得又短又空,它们都没有什么实际内容。这是讲文章的内容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写作目的不正确或不明确。有的人写文章不是为了用马列主义去宣传群众,武装群众,而是为了哔众取宠,“欺负幼稚的人”;二是写文章时不看情形,不看对象,只管自己写,不管读者读,因此动辄万言,令人生畏。
在群众中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文章无论长短,重要的是要有内容,言之有物。
二、文本详析
4.第二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进行论述?
教学过程
明确:例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这段开头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的比喻,形象地批判了那种长而空、令人生厌的文章。
接着用设问句“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进行逻辑推理,点明其动机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进而分析其效果也是坏的:“群众见了就摇头”;“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分清“幼稚的人”、“坏影响”、“坏习惯”的含义)。
二、文本详析
教学过程
紧接着以斯大林的演说为例,树立正面典范,从对比中提出战争时期的写作要求。然后再用设问句:“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把问题引向深入,强调了“应当禁绝一切空话”。
接着用《资本论》和俗语为例证,指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
最后用“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等语句,强调反对党八股第一大罪状的必要性,其中的两个“最”字和一个“必须”,表示态度坚决,语气强烈。
二、文本详析
5.简单说明课文论述党八股第二条罪状的论证过程。
教学过程
二、文本详析
第1层,提出论点: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第2层,分析党八股的虚弱的本质。课文指出恶劣文风是“无赖”之后,引用鲁迅的话对这种文风进行批评,再用正反论证的方法指出科学的东西不怕批,而党八股却害怕驳。
第3层,分析党八股的错误手段,说明写文章做演说,要有严肃的科学的态度。这一层用列举《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的方法揭露党八股的错误。
第4层,强调写文章、做演说要靠马列主义真理,小结上文。
6. 在论述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里,作者以“对牛弹琴”作比,讥讽的是什么 以“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作比,所主张的又是什么
教学过程
明确:
“对牛弹琴”讥讽的是写文章不看对象的人。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所主张的是写文章做演说要看对象看听众。
二、文本详析
7.分析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划分层次,概括各层要点。
教学过程
明确:
第1层:指出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第2层:指出语言无味的八股调的危害性。
第3层:分析学习语言的必要性和途径,提出医治党八股语言病症的方法。
第4层:阐述作宣传工作必须学习语言。
二、文本详析
8.概括党八股第五条罪状这一段的要点。
教学过程
明确:这一段主要批判党八股的形式主义,讲思想方法的问题。课文批判党八股滥用数字序号而没有真切的内容,这和第一条“空洞无物”有联系。在分析批判其形式主义实质的基础上,从正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紧扣整风和反对党八股的重要意义,引出对党八股六、七、八条罪状的批判。
二、文本详析
9.课文论述党八股第六条罪状的内容与前后文有什么联系?
教学过程
明确:这段内容主要讲写作态度和造成后果的问题,在整篇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负责任”是产生上述五条罪状的根源。“到处害人”则是它的必然结果。具体内容就是第七条罪状“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和第八条罪状“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二、文本详析
1.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教学过程
明确:
①比喻论证。在揭露和批判党八股的第六条罪状时,作者用洗脸照镜子打比方。同一个比喻,使用两次。先从正面说明写文章做演说,要像洗脸一样认真负责,再从反面说明偶然不洗脸危害不大,写文章做演说,如果不负责任,危害就会很大。用来自生活的、人们熟悉的比喻,将道理说得深入浅出。
三、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② 引用论证。在揭露第二条罪状时,作者引用了鲁迅的话:“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另外,还引用了谚语、歇后语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③ 举例论证。如文中举了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的例子,这些典型事例的论证使论点更加令人信服。
④ 对比论证。如把斯大林的演说和有些老爷的文章进行对比,使观点更加鲜明。
三、深入探究
2.请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勤能补拙”。
教学过程
示例:
我国明代的张溥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三、深入探究
3.本文在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有破有立,请结合文本分析。
教学过程
明确:
本文纲举目张,中心鲜明,条理清楚,严谨完整。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大体上都体现着摆现象、论危害、析原因、提办法的层次;在批判错误中充分阐述正面主张的说理,先破后立,破立结合,让读者不但能够看清党八股的现象,理解它的危害,而且能够认识它产生的原因,学到杜绝它的办法,有利于推动反对党八股的斗争。
三、深入探究
4.《反对党八股(节选)》一文结构紧密,在破和立之间用了过渡的词和句,使内容前后照应环环相扣。请举例说明。
教学过程
明确:
本文在“破”与“立”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例如在批判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时,先从坏影响和根源两方面揭露长而空的罪状,接着用“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的问句过渡到对短而空的批判。紧接着又用“但是”这一词转到对当前任务的论述:“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文章最后再次提到反对“长而空”,与前文自然地呼应。
三、深入探究
5. 赏析文本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本文语言生动有趣而又富有说服力,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明确:
① 本文语言的生动活泼,充分体现在词语的运用上。一是采用了大量的谚语,例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二是采用歇后语,例如“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三是采用成语,例如“装腔作势”“无的放矢”“对牛弹琴”“莫名其妙”“津津有味”“祸国殃民”;四是采用文言词语,例如“得胜回朝”“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人学士”;五是采用方言词语,例如“瘪三”“蹩脚”。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和巧妙安排,使得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
三、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②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明朗,语言泼辣。如作者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文章喻为“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把“语言无味”则直斥为“面目可憎,像个瘪三”;把现象罗列的形式主义称为“开中药铺”,而且“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而对于搞这种党八股的人,作者则予以辛辣的嘲讽,“我们的老爷”“仿佛像个才子”。真是一针见血,观点鲜明。
三、深入探究
新时代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要反对党八股。党八股在文风上是只注意形式,文章、讲话多追求语言形式上的对仗,忽视对内涵的科学总结与思考,读起来或让人感到虚无缥缈,或自说自话,脱离广大群众的现实生活。这种形式主义是人民群众十分反感和深恶痛绝的。改进文风的过程也是改进学风、改进党风、改进政风的过程。反对党八股就是要解决文风上的形式主义,让文风从“假、长、空”向“短、实、新”彻底转变。
教学过程
四、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反对党八股
(1)引论部分
(提出问题)
(2)本论部分
(分析问题)
(3)结论部分
(解决问题)
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
2—9段:列举党八股八大罪状,论证其危害,提出纠正的方法
第10段,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并列式结构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