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易错点 提升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中数学 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易错点 提升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中数学 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7 09:53:51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易错点 提升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中数学 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
一、单选题
1.不等式的解集是( )
A.或 B.或
C. D.
2.若一元二次不等式对一切实数都成立,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3.刹车距离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在一条限速为30 km/h的道路上,某汽车司机发现情况不对,紧急刹车,但还是发生了交通事故.经现场勘查,测得汽车的刹车距离大于10 m.已知该种车型的刹车距离(单位,m)与刹车前的车速v(单位km/h)之间有如下函数关系:,要判断该汽车是否超速,需要求解的不等式是( ).
A. B.
C. D.
4.某产品的总成本y(万元)与产量x(台)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3000+20X-0.1(0<x<240,xN),若每台产品的售价为25万元,则生产者不亏本时(销售收入不小于总成本)的最低产量是( )
A.100台 B.120台 C.150台 D.180台
5.与不等式同解的不等式是( )
A. B.
C. D.
6.不等式x2+ax+4<0的解集不是空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a>4或a<-4} B.{a|-4
C.{a|a≥4或a≤-4} D.{a|-4≤a≤4}
7.使不等式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8.(多选)若命题“存在实数,使得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可以是( )
A. B.
C.1 D.2
9.对于给定实数,关于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可能是( )
A. B. C. D.R
三、填空题
10.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x2-ax+2a>0在R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1.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1,0)和(3,0),则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 .
12.已知集合,,则 .
13.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的最小值为 .
14.已知关于的不等式对一切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四、解答题
15.设函数.
(1)若的两根分别为和1,求实数a,b的值;
(2)若,解关于的不等式.
16.已知二次函数.
(1)若的解集为,求ab的值;
(2)解关于x的不等式.
17.已知关于x的二次方程.
(1)若方程有两根,其中一根在区间内,另一根在区间内,求m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两根均在区间内,求m的取值范围.
18.设.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中的整数解恰有3个,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9.为了加强自主独立性,全国各个半导体领域企业都计划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对芯片研发部的投入据了解,某企业研发部原有200名技术人员,年人均投入万元(),现把原有技术人员分成两部分: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其中技术人员名(且),调整后研发人员的年人均投入增加,技术人员的年人均投入调整为万元.
(1)要使这名研发人员的年总投入不低于调整前200名技术人员的年总投入,求调整后的技术人员的人数最多多少人?
(2)为了激励芯片研发人员的热情和保持各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资金投入方面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技术人员的年人均投入始终不减少;②研发人员的年总投入始终不低于技术人员的年总投入.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使得技术人员在已知范围内调整后,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若存在,求出的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D B C B A D BCD AB
1.B
【分析】因式分解求解即可.
【详解】即,解得或
故选:B
2.D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定义可得,由条件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列不等式求结论.
【详解】因为是一元二次不等式,所以.
因为对一切实数都成立,
所以,解得.
故选:D.
3.B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即可.
【详解】∵汽车的刹车距离大于10 m,
∴
∴
故选:B
4.C
【详解】主要考查二次函数模型的应用.
解:依题意
利润0,整理得,解得
,又因为X∈(0,240),所以最低产量是150台.
5.B
【分析】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逐项求解即可;
【详解】解不等式,即,得.
A,解不等式,得,故A不正确;
B,解不等式,得,故B正确;
C,不等式等价于,得,故C不正确;
D,解不等式,得,故D不正确;
故选:B.
6.A
【分析】由已知可得只需不等式x2+ax+4<0有解,即,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不等式x2+ax+4<0的解集不是空集,即不等式x2+ax+4<0有解,
所以Δ=a2-4×1×4>0,解得a>4或a<-4.
故选:A.
7.D
【分析】解出不等式,求出解集,根据充分不要条件与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判断各选项正误.
【详解】已知,化简得或,
解得,
则使不等式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的真子集,
则只有符合题意.
故选:D.
8.BCD
【分析】根据条件得到原命题的否定“任意实数,使得成立”为真命题,再分类讨论二次项系数为和不为,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命题“存在实数,使得”是假命题,
则其否定为“任意实数,使得成立”是真命题,
当时,原不等式化为恒成立;
当时,则,解得:.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CD.
9.AB
【分析】讨论参数,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进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详解】由,分类讨论a如下:
当时,;
当时,;
当时,或;
当时,;
当时,或.
故选:AB.
10.(0,8)
【详解】因为不等式x2-ax+2a>0在R上恒成立.
∴△=(-a)2-8a<0,解得0<a<8,
故答案为(0,8)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以及恒成立问题
11.
【分析】判断出二次函数开口的方向,根据函数的图象与的交点即可得结果.
【详解】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下,
由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两个交点为和,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12.
【分析】先求出集合,再根据交集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由,即,
即,解得,即,
由,即,解得,
即,
所以.
故答案为:.
13. 8
【分析】结合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根与系数关系列方程,由此求得,,进而求得.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小值.
【详解】由题知,,,
则,,,
,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故的最小值为8.
故答案为:;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求参数,考查利用基本表达式求最值,属于中档题.
14.
【分析】分和两种情况讨论,结合题可得出关于实数的不等式组,由此可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当时,可得或.
①当时,可得,合乎题意;
②当时,可得,解得,不合乎题意;
当时,由题意可得,解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实数集上恒成立求参数,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15.(1);
(2)答案见解析.
【分析】(1)由根的性质列方程求参数值即可;
(2)由题设,应用分类讨论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1)由已知得,解得.
(2)由已知得,
由整理得:,
的两根为.
当时,,解得;
当时,不等式为,的解集为;
当时,,解得.
综上,
当时,的解集为;
当时,的解集为;
当时,的解集为
16.(1)3
(2)答案见解析
【分析】(1)由题意可知1,b是方程的根,结合韦达定理即可求得答案.
(2)求出的两根,分类讨论a的范围,根据两根的大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1)若的解集为,则1,b是方程的根,
由,解得:,由解得:,
所以;
(2)由二次函数知,
不等式整理得,即,
由得
①当时,不等式等价于:,
若,即时,解集为;
若,即时,解集为:;
若,即时,解集为;
②当时,不等式等价于:,解集为
综上,当时,解集为;
当时,解集为;
当时,解集为;
当时,解集为.
17.(1);(2).
【分析】(1)把方程根的问题转化为抛物线与轴的交点问题,根据题意画出图像,判断函数值得符号即可;
(2)和第一问的方法一样,数形结合,但要考虑对称轴在区间的情况,避免漏解.
【详解】解:(1)由题设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在区间和内,画出二次函数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得
,故.
(2)如图1-2所示,抛物线与x轴交点落在区间内,对称轴在区间图内通过(千万不能遗漏),可列出不等式组
,
于是有.
18.
【分析】把不等式因式分解,转化为函数问题,求出可能的零点,对进行分类讨论,找到符合要求的条件,求出a的取值范围.
【详解】原不等式转化为,令,
①当且时,开口向上,结合不等式解集形式,不能保证解集中的整数解恰有3个,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当时,为一次函数,故不能保证解集中的整数解恰有3个,舍去;
②当时,此时,由题意知:,所以要使原不等式解集中的整数解恰有3个,则需.整理,得.结合题意,有.所以,从而有.综上可得.
19.(1)最多150人
(2)存在,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列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得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得调整后的技术人员的人数的最大值.
(2)根据条件①②列不等式,化简得,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得的范围.
【详解】(1)依题意可得调整后研发人员的年人均投入为万元,
则,
,,
,解得,
∵且,所以调整后的技术人员的人数最多150人;
(2)①由技术人员年人均投入不减少有,解得.
②由研发人员的年总投入始终不低于技术人员的年总投入有
,
两边同除以得,
整理得,
故有,
因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
又因为,当时,取得最大值7,所以,
∴,即存在这样的m满足条件,使得其范围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 基本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一)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1 指数
4.2 指数函数
4.3 对数
4.4 对数函数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5.3 诱导公式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 三角恒等变换
5.6 函数 y=Asin( ωx + φ)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