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打秋千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演唱)打秋千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23 08:28:20

文档简介

(演唱)打秋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打秋千》,指导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用自然、真诚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初步感知二声部,并学唱二声部。
2学情分析
《打秋千》是一首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反映仡佬族儿童生活情景的童谣,结构方整而短小。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首三乐句结构的对称性极强的单《打秋千》是一首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反映仡佬族儿童生活情景的童谣,结构方整而短小。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首三乐句结构的对称性极强的单二部曲式。除第二部分的首句与第一部分的首句同尾换头外,其余二个乐句完全一致。运用下滑音表现出打秋千时的一上一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两声部的音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问题
师:同学们,课间你们喜欢玩什们游戏呀?
生:踢毽子、跳绳、捉迷藏.....
师:你们玩过荡秋千吗?
师:谁来给大家做一下荡秋千的动作?
活动2【讲授】熟悉歌曲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仡佬族的民歌《打秋千》。
2、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仡佬族!(出示文字)
师:打秋千是仡佬族人民在过春节时进行的一项有趣的体育比赛活动。接下来我们带着问题聆听这首歌曲。请仔细听,1、歌曲中都有谁在打秋千?2、打秋千时秋千是什么样子的?
生:(听后讨论回答)
3、感知二声部: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二声部歌曲,我们来看一下歌曲的歌词,看看每个声部都表现得是什么场景?
生:(看歌谱,小组讨论)第一声部描写打秋千的情景。第二声部是观看的人用铃铛给加油。
师:这是一场热闹的比赛,你们想加入这场比赛中吗?
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声部为他们加油!(出示第二声部歌谱)
师:弹琴,用柯尔文手势带领学生视唱。
师:接下来老师唱第一声部,你们来唱第二声部,我们一起试试。(师生配合练习,学生感知二声部)
活动3【讲授】学唱第一声部
、学唱第一声部
师:你认为男生队和女生队谁们会赢?
生讨论:1、我认为兄弟队,因为他们在比赛时,很自信!各个都是勇士。铃铛来来去去响叮当!2、我认为姐妹队也很棒,因为他们秋千晃得很高,而且很美。
师:不管怎样,他们谁也没有放弃,对不对!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当时的场景(教师范唱第一声部)
(学生感知打秋千时的心情:快乐、自信,勇敢、坚韧……)
2、乐句指导
师:请同学们来看歌曲中哪里出现了(下滑音)
生:看歌词,找出出现下滑音的地方。
师:我们先来听一次,遇到下滑音应该怎么演唱?
生:聆听,并低声跟唱
师:老师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动作?(向下的动作)演唱下滑音的感觉就像打秋千时秋千晃来右晃去的感觉。
(教师示范指挥唱好下滑音“晃来又晃去呀”)
师: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这一句也要这样唱好吗?
我们来合作着唱一唱:老师唱第一句,你们唱第二句(加滑音)的这一句。第三句我们一起唱!一直到结束句(唱2-3段)
师:在这场打秋千的比赛中,你觉得他们用什么规则来评判胜负呢?请认真读歌词,从歌词中找一找线索,再开动脑筋猜想一下。
(规则:人们在比赛过程中看谁晃得高,晃得快,谁碰到秋千最上方的铜铃的次数最多谁就胜利了)
师: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哎咿呀”“哟哎嗬哟”是什么意思呀?
生:(胜利的欢呼)
师:我们听音乐来跟唱!
师:我们分成男女声组唱一唱比一比,好吗?(男生唱第一段,女生唱第二段)
活动4【活动】展示
师:我们分组来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注意音高。
活动5【讲授】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仡佬族二声部歌曲《打秋千》,体会到了打秋千时的愉快心情,并学习了下滑音,感受二声部歌曲的魅力,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了解更多仡佬族的习俗,再见!
课件7张PPT。《打秋千》
仡佬族民歌仡(gē)佬(lǎo)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以杂居为主
有自己的语言,语音特点上接近苗语
没有自己的文字,历史由口传文学传承
善纺织、刺绣、蜡染
最主要的粮食:玉米、水稻问题:1、谁们在打秋千?
2、打秋千时,秋千是什么样的?歌曲二声部:欢迎同学们来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