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乐器)二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及其演奏特点。
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3、能用打击乐简单表现乐曲。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个性差别大,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不强,对于民族器乐接触很少,对于民族器乐所发出的音色也不甚了解。
3重点难点
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一、配乐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1、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多少年来这首美丽动听的蒙古牧歌不知将多少人的心带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迷人的草原风光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民生活会让你流连忘返……
2、指导学生从图上认识蒙古族及其生活的地方。
3、师:你对蒙古有多少了解?
活动2【活动】在乐曲聆听中了解二胡
二、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
1、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那达慕”大会上正在进行什么比赛项目。知道是哪一项比赛吗?
2、让我们再听一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3、作曲家黄海怀带给我们的《赛马》。
4、你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简介二胡。
我国民族乐器拉弦乐器中的代表乐器,它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代表作有:《二泉映月》、《良宵》、《喜送公粮》。
三、细听乐曲,为《赛马》分段。
(一)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节奏。
根据同学们描绘的场景,我们把乐曲分成了3部分。
1、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情绪怎么样?
2、跟着音乐用“en”哼唱一遍这个主题,感受节奏紧密的地方用了几分音符?
3、请孩子们用铃鼓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坚定有力的强音拍铃鼓表现,急促的16
分音符摇铃鼓表现。
(二)细听第二部分,把握音乐的变化。
1、现在我们来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二),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2、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要求:听时,请孩子们在心中哼唱,旋律(二)出现了几次?第二次出现时,增加了哪种节奏?听,什么声音?
3、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随音乐律动。想想比赛到
(三)细听第三部分旋律,体会“冲刺”。
1、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哪一部分情绪更激烈?为什么?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
2、认真体验这种情绪,请孩子们跟着音乐在心中哼唱一遍。
3、既然它和第一部分相似,请孩子们用打击乐表现。
四、复听全曲。
五、教师总结。
课件19张PPT。三年级下册音乐 赛马乐曲里面主要有我们学过的哪个乐器的声音?琵琶二胡 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
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
的一个少数民族。二胡,过去主要流行
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
由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
情感表现力极高,广为大众喜爱。
1920年代,二胡开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
在舞台上。五十六个民族中最擅长骑马的民族是哪个民族?
蒙古族 ????????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牧民都会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大会。复听乐曲:说说你们从乐曲当中听到了什么?这是一首二胡独奏曲,乐曲名叫《赛马》,它主要描写了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的一首乐曲,乐曲惟妙惟肖的描绘了赛马盛会的热闹欢腾的场面。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的、欢乐的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无比热爱 第一段音乐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场面怎样??音乐的情绪怎么样? 开始
热闹
紧张、热烈 分段深入了解:听第二段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悠扬?、舒展 音乐刻画的是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
的形象。结尾的音乐和哪一段相似?
第一段
相比哪一段情绪更激烈?
第三段
这段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
冲刺
听最后一段乐曲结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良宵、听松、
空山鸟语、月夜、病中吟、光明行小练习:听一听它们分别对应哪张图片?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