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会认“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正确读写“宁静、器官”等15个词语。
2文化自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特点的。
3审美创造.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思维能力.能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说出第4、5自然段是怎样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是如何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理解一句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么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提问交流。
师:大家都见过大海,说说你所知道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生:大海里有很多鱼,五颜六色的,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特别是那些漂亮的珊瑚,我很喜欢。
(2)出示海底世界的视频,领略海底的神奇与美丽。
师:大海的景色美不胜收,大海深处更是奇妙无穷,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神秘的大海深处,去领略大海的美景。
2.抓住问句,走进课文。
(1)出示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2)带着疑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整体梳理,初步概括文章内容。
师: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关键句。
生:在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出示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那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海底景色奇异?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物产丰富?
出示
(板书:景色各异 物产丰富)
二、再读课文,感受宁静
1.抓住问题,读懂句子。
(1)师:读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海底世界的。
(2)学生自由朗读后回答。
生:第二自然段写了海底很宁静,阳光很难射进去,但是有很多会发光的深水鱼。
(3)明确:海底的光线。
2.通过对比,初次感受海底的奇异之处。
师:在第2自然段中,有哪些地方让大家觉得很有意思?
(1)出示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①认读词语“波涛澎湃、宁静”。
师:你们知道波涛澎湃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从这个词语四个字都是三点水的偏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与水有关。查过词典后知道波涛澎湃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②出示海面波涛澎湃的动画,学生体会“波涛澎湃”。
③师:你能说说和“波涛澎湃”意思相反的词语吗?
④用“汹涌澎湃”和“宁静”造句。
生:1.我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汹涌澎湃的大海,心里感到无比欢欣。
2.夏天的夜晚多么宁静,多么美丽!
⑤出示句子,再读句子。
出示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⑥师:从这两句中,你读出了什么?明确:宁静
(2)出示
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①师: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海底是否就一片漆黑?
②生:并不是的,海底有很多发光器官的深水鱼。
③认读词语“器官”。(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指认身体器官,看谁反应最快)
④师:对比下列句子,体会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妙处,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出示句子)
出示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感受到海底的光点是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
⑤引导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
3.学写生字,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宁、官”,找出异同点。
生:它们都是宝盖头,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部分比较宽,下部分比较窄。
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书写时不仅要注意上宽下窄,而且注意上短下长。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官”字下半部分的书写。(“官”字下半部分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折、横)
(3)学生书写,教师点评。
三、趣味朗读,领略奇异
1.师:海底的光线很暗,那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板书:海底的声音)
生:不是的。
师:我们人能不能听到?
师:是听不到的,我们借助什么才能听到海底里的声音呢?
生:需要借助水中听音器。
师:(放视频)这就是水中听音器。
现在我们把自己想象成水中听音器,去听一听海底的声音吧。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2.扮演水中听音器,朗读课文。
师:大家变身水中听音器,一起去海底听听,你们听到了什么?(出示句子)
出示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①认识拟声词。
师:谁能把你听到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听?
出示
嗡嗡 啾啾 汪汪
师:这种模拟声音的叠词,我们称之为“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
生:水滴的声音:滴滴、答答、大风吹的声音:呼呼、小鸭子的叫声:嘎嘎。
②比较下列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出示
有的嗡嗡,有的啾啾,有的汪汪。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老师,我更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说清楚了像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这样我们耳边仿佛就能立刻听到那些声音。
师:的确,像第二句这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更能让我们清楚的知道是怎样的声音。
③全班齐读句子。
(4)认识“警”字。
①播放“警报”音频。
师:听到这个声音,大家想到了什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警”字?
生:听到这个声音,让我有点紧张,好像警察来了,或者是哪里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
②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警”字?
生:警察局门口,巡逻车上,还有警戒线。
师:真是个留心生活的孩子。
师:试着用“警”字组两个词。
生:警察、警车、报警、火警。
3.理解“窃窃私语”,指导朗读。
师: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朗读第3自然段时,读的声音能不能大一点呢?
出示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师:我们不能大声读。为什么呢?
生:因为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师:哪个词最能说明海底并不喧闹?
生:窃窃私语。
师:窃窃私语的意思就是:背地里小声说话。
师:你们能用“窃窃私语”造个句子吗?
生: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5)全班再读第3自然段。
4.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汪、险”,找出书写要点。
(2)教师强调书写要点: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声音
景色各异
光线
动物
植物
物产丰富
矿产
布置作业
保护海洋环境是维持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保护海洋,维持生态平衡就是保护地球环境。请你设计一句保护海洋的广告语,发挥自己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