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音的特性 过关练习 2025-2026学年上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声音的特性 过关练习 2025-2026学年上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7 09: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声音的特性 过关练习
2025-2026学年上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锻铁成器,必先铸铁为砧,砧上锻打,其声铮铮。工匠听其声而知火候,厚者声沉,薄者声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锻打铁器的声音由空气振动产生
B.“声沉”与“声脆”是指声音的响度不同
C.厚铁锻打时声沉,是因为振动频率较低
D.铁匠通过声音判断火候,主要依据声音的响度
2.如图所示,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琴身通常由梧桐木制成,琴弦常采用丝弦。演奏时,通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弹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其原因是( )
A.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改变 B.琴弦振动的幅度发生了变化
C.琴弦振动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D.琴身和琴弦的材质比较特殊
3.抖空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图所示,空竹外侧开有若干哨口,当空竹转动,空气在气腔中流动(  )
A.空竹发出的声音是由气腔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B.空竹发出的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C.气腔内空气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气腔内空气振动频率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大
4.如图是某同学用金属管自制的小乐器,敲击不同长度金属管,能发出“do(1)”“re(2)”“mi(3)”“fa(4)”“sol(5)”“la(6)”“si(7)”。已知敲击金属管的长度越长,金属管振动频率越低。演奏歌曲《两只老虎》中的“老”时,应敲击的金属管是(  )
A.a B.c C.e D.g
5.小漫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活塞状,将活塞塞入管中制成一个简易的哨子。通过上下推拉活塞,可以吹出简单的曲调。如图乙所示,A、B、C为活塞在管中的不同位置,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吹出“do”、“re”、“mi”三个音阶,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气时通过上下推拉活塞改变声音的响度
B.自制哨子的管越粗,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人们能通过音色区分出哨声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D.如图乙所示ABC三个位置分别对应的是“do”、“mi”、“re”
6.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超声 B.响度很大的超声 C.响度很小的次声 D.响度很大的次声
7.下图是甲、乙两个声音分别在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则(  )
A.甲乙音调相同 B.甲声音音调较高
C.甲声音1秒钟振动500次 D.甲乙的响度一定相同
8.小明同学用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并用小木棒敲击瓶口,为同学们演奏美妙乐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水瓶琴发出的乐曲声是由玻璃瓶和水振动产生的
B.敲击时最左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C.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瓶子口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同学们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水传播的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这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小实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短时,声音较 (选填“高”或“低”),钢尺振动较 (选填“快”或“慢”),这是探究 与声源振动 的关系。
10.如图所示,敲鼓时将纸片撒在鼓面上,鼓面的振动幅度是通过 显示的;敲鼓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则鼓的响度与鼓的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是 .
11.“许昌越调”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下图是许昌越调的主要伴奏乐器——短杆坠胡。演奏者在演奏前通过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来改变发出声音的 特性,观众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 分辨出演奏的乐器是坠胡。
12.如图所示的“苍峡雷鸣”,是莱芜八大景之一。每逢雨季,大雨倾盆,瀑流直泻。那飞泻的瀑布声,若龙声虎啸,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这里的“若龙声虎啸”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3.如图所示,是示波器显示的声波 A、B 的图像,通过图像一定能判断出, A、 B相同的是 ,不同的是 ,判断不出的是 。能听出是钢琴在发声还是笛子在发声是通过 来判断的(本题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4.如图,小芳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音调最高的是第 个玻璃瓶;向瓶口吹气也会发出声音,这是由于 振动产生的声音。
15.某同学用不同力度分别轻拨、重拨某乐器的一根琴弦,则琴弦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如图所示为该同学观察到的示波器上波形图的情况,其中 (选填“”或“”)图中的波形图为重拨时的波形图。如果琴弦在分钟内振动了次,它的频率是 。
三、实验题
16.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到演奏二胡时可通过按压、松开、滑动弦线等指法配合产生优美旋律。于是他提出问题:二胡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思考后他进行了猜想:二胡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
实验次数 1 2 3 4
钢丝粗细程度 粗 细 细 ____
AB间距/cm 50 50 50 30
钩码个数/个 3 3 4 4
(1)为了探究小明的猜想,请将表格空格处补充完整: 。
(2)实验中,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 。
(3)第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二胡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弦的 的关系。拨动钢丝后发现第1次实验中钢丝发声比第2次实验中钢丝发声的音调低,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弦的长度和松紧相同时,弦越 ,发声的音调越高。
(4)第3、4两次实验时,发现第3次实验中钢丝发声的音调低。在二胡演奏活动中,如图2所示,小明想要让二胡弦发出音调较低的声音,此时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松开 (选填“中指”或“食指”),理由是 。
17.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日常学习中的塑料尺进行了探究活动。
(1)如图甲所示,用手掌将塑料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塑料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进行相关探究,本实验所研究的声源是 (填“塑料尺”或“桌面”);
(2)先用较小的力轻拨塑料尺,再用较大的力重拨塑料尺。分析比较两次实验现象可探究声音的 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3)拨动塑料尺的力不变,使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由短变长,用仪器测得两次实验声音分别为和;可见随着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观察到直尺的振动 (填“变快”“变慢”或“不变”),发出声音的 变低;
(4)拨塑料尺的力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象如图乙、丙所示。可见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 改变。
四、综合题
18.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1)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声源是 (空气柱/瓶子/瓶子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
(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声源是 (空气柱/瓶子/瓶子和水),瓶中的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A B C A C A
1.C
【详解】A.锻打铁器的声音由铁振动产生,故A错误;
B.“声沉”与“声脆”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声沉”的音调低、“声脆”的音调高,故B错误;
C.厚铁锻打时声沉,是因为振动频率较低,音调低,故C正确;
D.不同物体产生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铁匠通过声音判断火候,主要依据声音的音色,故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同一温度下,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C.通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琴弦的长度,琴弦振动的频率发生了变化,不会改变琴弦振动的幅度大小,即琴弦振动的音调发生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琴身和琴弦的材质影响的是声音的音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A.振动产生声音,空竹发出的声音是由气腔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没有传播速度,故B错误;
C.气腔内空气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
D.气腔内空气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传播速度与音调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从a到g金属管的长度越来越短,弦越短音调越高,故从a到g音调分别对应“do(1)”“re(2)”“mi(3)”“fa(4)”“sol(5)”“la(6)”“si(7)”,故“老”的音调“mi(3)”对应的弦应是c,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A.吹气时通过上下推拉活塞,是为了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长度,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自制哨子的管越粗,其他条件不变时,空气柱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B错误;
C.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人们能通过音色区分出哨声和其他乐器的声音,故C正确;
D.A振动的空气柱最短,B振动的空气柱最长,则A空气柱振动最快,B空气柱振动最慢,则A发出的音调最高,B发出的音调最低,则ABC三个位置分别对应的是“mi” 、“do”、 “re”,故D错误。
故选C。
6.A
【分析】用超大音量,增加声音的响度;超低速度播放,减少声音的振动频率,改变音调。
【详解】用超大音量播放表示原来的响度小;超低速度播放表示原来的音调高,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响度很小的超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是一道基础题。
7.C
【详解】AB.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甲振动的次数比乙少,即甲的振动频率比乙小,所以甲声音的音调低,乙声音的音调高,故A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甲声音每2毫秒振动一次,则每秒振动的次数为
故C符合题意;
D.甲、乙声波的振幅相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但听到声音的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A.敲击有水玻璃瓶时,声音是由玻璃瓶和水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敲击时,瓶内的水越少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最左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故B错误;
C.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瓶子口,它们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故C错误;
D.同学们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D错误。
故选A。
9. 高 快 音调 频率
【详解】[1][2]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3][4]由实验得出结论是: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这是探究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10. 纸片跳起的高度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详解】[1]将一些碎纸片撒在鼓面上, 敲鼓时, 通过观察碎纸片的跳动我们可以知道鼓面在振动.
[2]用力敲鼓时, 鼓面的振动幅度变大, 鼓声也变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 填写声音的特性) 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点睛】(1)鼓声的响度跟鼓面的振动幅度、距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要提高响度,增大振幅,离声源近一些.
(2)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通过纸屑的振动反映鼓面的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11. 音调 音色
【详解】[1]调节琴弦的松紧,振动的频率不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2]不同的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区分不同的乐器。所以,观众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音色分辨出演奏的乐器是坠胡。
12. 音色 响度
【详解】[1][2]“若龙声虎啸”指的是瀑布声音的音色像龙和虎一样;“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形容瀑布飞泻发出的声音较大,即声音的响度大。
13. 音调 响度 音色 音色
【详解】[1] A、B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
[2]由图可知,A、B的振幅不同,则A、B声音的响度不同。
[3]波形的形状相近,且不确定示波器显示的是否是完整的波,不能判断音色是否相同。
[4]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钢琴发声还是笛子发声通过音色判断。
14. 8 瓶内空气柱
【详解】[1]敲瓶子时,是瓶子和水振动发声,水越多,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反之,音调越高,所以音调最高的是第8个玻璃瓶。
[2]向瓶口吹气会引起瓶内空气发生振动发出声音,这种声音由于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
15. 响度 a 500
【详解】[1]轻拨与重拨琴弦,会导致琴弦的振动幅度不同,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
[2]重拨时,声音的响度大,振幅大,故a图为重拨时的图形。
[3]频率是每秒振动的次数,则琴弦振动的频率为
16.(1)细
(2)松紧程度
(3) 粗细 细
(4) 中指 其他因素相同时,钢丝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详解】(1)由表可知,1、2两次实验钢丝的粗细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调高低与钢丝的粗细的关系;2、3两次实验钩码个数不同,则钢丝的松紧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调高低与钢丝的松紧的关系;3、4两次实验应探究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所以应控制钢丝的粗细和松紧(钩码个数)相同,改变钢丝的长度,故表格空格处应填细。
(2)钩码个数不同,则对钢丝的拉力不同,钢丝的绷紧程度就不同。所以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目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松紧程度。
(3)[1]1、2两次实验钢丝的粗细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调高低与钢丝的粗细的关系。
[2]第1次实验中钢丝更粗,发出声音的音调低,说明当弦的松紧和长度相同时,弦越细,发声的音调越高。
(4)[1][2]3、4两次实验钢丝的长度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结果第3次实验中钢丝更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低,说明其他因素相同时,钢丝长度越长,音调越低。所以小明想要让二胡弦发出音调较低的声音,此时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松开中指,使二胡弦更长。
17.(1)塑料尺
(2) 响度 振幅
(3) 变慢 音调
(4)音色
【详解】(1)拨动塑料尺,塑料尺振动发声,故本实验所研究的声源是塑料尺。
(2)[1][2]先用较小的力轻拨塑料尺,塑料尺振动幅度小,响度小,再用较大的力重拨塑料尺,塑料尺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分析比较两次实验现象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
(3)[1][2]拨动塑料尺的力不变,即保持塑料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塑料尺伸出越长,声音的频率越小,说明塑料尺伸出的长度变长,振动变慢,音调变低。
(4)开孔前后物体结构不同,发现波的形状不同,即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18. 瓶子和水 低 空气柱 高 A
【详解】(1)[1][2]相同的力敲击瓶子,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声音来源于瓶子和水的振动,水越少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水越多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
(2)[3][4]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声音来源于空气柱的振动,空气柱体积越小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空气柱体积越大,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
(3)[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主要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空气柱体积越来越小,此时空气柱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