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的“自画像”(作前指导课)
一、教材解读
1.儿童视角。部编教材的单元习作取材于儿童的阅读、游戏、体验、想象……本册书习作内容分别是“我的乐园”“我的奇思妙想”“我的动物朋友”“我学会了( )”“我的‘自画像’”,习作内容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化儿童的需要为表达的真实需要。
2.读者意识。本次习作主题是“我的自画像”。假设班里新来了一位班主任,向他介绍自己。教材给出了明确的读者指向,意在告诉学生:习作不再是一种负担,是学生生活的一种交流与分享,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快乐有趣的言语交往方式。
3.读写结合。第七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为: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石峰的《黄继光》、冯骥才的《挑山工》都是中外写人物的上乘作品。鼓励学生尝试用本单元学习的写人的方法,配合观察,用自己的话,从多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学情分析
写人物类的习作,学生学习过《猜猜他是谁》(三上)、《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三下)、《小小“动物园”》(四上),拥有一定的写作经验。学习了第七单元几篇课文后,学生已能感受用语言、动作、神态塑造人物形象的习作方法与技巧,也尝试了进行课堂练笔。这次习作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从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借助习作支架,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2.能主动同伴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能从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
2.能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写出自己的性格特点。
五、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作前指导、作后评讲)
教学过程
(一)趣味游戏,锁定特点(时间预设5分钟)
1.趣味游戏。在正式开始学习写《我的“自画像”》之前,我先请大家玩个游戏——猜猜他是谁。
(1)个子不高不矮,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嘴巴不宽不窄。
(2)我的眼睛大大的,眉毛浓浓的,嘴巴小小的。
说说看,容不容易猜出来?不容易,因为没有特点。
猜猜他是谁。
(1) 长得面黄肌瘦,大大的脑袋上只有三根 稀稀拉拉的头发。
他是谁?你怎么知道他是三毛?哦,难怪他叫三毛,这三根头发,就是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板书:自:了解自己抓住特点)
(2) 他身披如云彩般耀眼的战袍,头戴如凤 翅般闪闪的金冠,还有一双如闪电般锐利的火眼金睛。
他是谁?这句话抓住了他的哪些特点?(服饰、眼睛、本领)
2.方法回顾。通过刚刚游戏,以及我们之前学过的习作《猜猜他是谁》(三上)、《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三下)、《小小“动物园”》(四上)。我们知道写人物类的习作,要善于抓住特点来写,最好能反映人物的个性,有选择、有重点地写。
3.锁定特点。这次习作的题目是:我的“自画像”。同样是写人物类的习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从多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
【设计意图】以“猜猜他是谁”游戏,链接旧知,唤醒学生写人物抓特点的写作经验。
(二)明确任务,精准审题(时间预设5分钟)
1.在口语交际课“自我介绍”中,我们知道表达对象和目的的不同,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假如我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你准备如何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在自我介绍之前,我们先要明确:向谁介绍自己、介绍的目的是什么、介绍时需要注意写什么。
2.我的“自画像”其实是书面的自我介绍。我们打开书,看看这次的习作要求会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同学们阅读单元习作要求,圈画关键信息。
3.思维可视化。根据学生回答,形成可视化思维导图雏形。
4.回顾思维导图,明确习作要求:要想让新班主任更好地认识你,我们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特长等多方面特点介绍自己,可以用具体事例来说明特点。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与习作勾连,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迁移,明确读者,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下一步习作作好铺垫。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作文教学,通过对习作过程的精细剖析与层层展示,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有章有法,让学生不仅仅学会作文技巧,更经历一次思维训练。
(三)读写结合,寻找锦囊(时间预设5分钟)
1.外貌描写。出示《挑山工》中,描写挑山工外貌的语句。
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黑生生地,眉毛很浓,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
语言描写。
[出示课件]
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诺曼底”号遇难记》
3.动作描写。
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黄继光》
师:回顾了课文的内容,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师:读了以上文字,我们知道不同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可以体现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让别人认识不一样的你。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聚焦本单元课文,学习课文中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与动作描写,在自己的习作中用上,刻画自己的特点。
(四)完善导图,典型树像(时间预设20分钟)
1.同学们,通过审题、从本单元中课文中找到的锦囊,你们发现,在写自画像的时候首先明确读者,要了解自己抓住特点,描绘语言动作写具体,发现事例典型树像。
2.完善自己的习作思维导图,选择一点写片段,举事例,抓特点,具体生动的用文字给自己画像。(10分钟)
3.抽生读作文,生生互评,修改习作。
评价标准 自评 组内评 组际评
1.抓住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2. 选用了典型的具体事例
3. 主要性格与事例具有一致性
4. 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突出特点
5.语句通顺,书写端正
4.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方法以及伙伴的建议,说一说自己如何完善习作。
【设计意图】出示评价标准,让同学来评判写得像不像,为学生在习作时选择典型的事例,将自己的特点写清楚,做示范。师生共评时的评价标准也紧紧围绕本次习作的要点。
(五)提炼总结,完善初稿
1.其实给自己画像,可以写的内容,除了今天我们讲到的,还有很多。何老师都放到了一首歌里。 就让我们在一首《自画像之歌》中,期待你们的“自画像”。
自我画像并不难,明确读者抓特点。
外貌特点要突出,性格脾气是重点。
兴趣爱好有哪些,理想追求谈一谈。
确定写作的路线,具体事例显特点。
写完讲给家人听,听听大家的意见。
一个真实的自己,就会呈现在眼前。
2.将完整的《我的“自画像”》读给父母听,请他们提出修改建议:是否从多方面介绍自己,是否抓住了特点,是否用具体事例来说明,是否尝试用语言动作描写写具体。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