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6《宇宙的另一边》说课
说教材
《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求学生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想象的神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陈诗哥的一本儿童绘本《宇宙的另一边》的一部分内容。文章充分发挥想象,设想了宇宙的另一边和我们这一边完全相反的事情,激发了学生想象的大兴趣。
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总结概括能力还是较弱。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体会思想感情,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说教学目标
1.认识“吁”等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说教法学法
1.朗读感悟法。
2.质疑问难法。
3.发挥想象法。
说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
师: 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第一课时
说教学过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导学生认读。
3.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说教学过程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课文是如何描写宇宙另一边的世界的呢?请试着划分段落,并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1—5):浩瀚的星空引发了“我”无限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第二部分(6—9):“我”始终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想象宇宙另一边神奇的数学课堂。
第三部分(10—12):“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美好想象,大家被宇宙另一边的世界迷住了。
说教学过程
四、星空引发想象(1—5)
1.这个“秘密”真的是星光告诉“我”的吗?是什么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想?
2.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这里的倒影指的是什么?
3.在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
4.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有什么特点?
理解“倒影”:
你们见过倒影吗?它是怎样的?
倒影
倒立的影子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宇宙另一边的世界真是奇妙,那边的雪可能会在夏天下,那边的太阳甚至有可能从西边升起。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看看在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奇妙的事情会发生呢?
第二课时
说教学过程
二、想象数学课堂(6—9)
播放课文第6—9自然段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1.“我”为什么感到有些尴尬?
3.“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还可以等于什么?快想一想,说一说吧。
2.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是什么样的?加法和乘法是怎样的?
说教学过程
三、分享“我”的想象(10—12)
预设:在宇宙的另一边,在习作课上,如果要写花,就得闭上眼睛,想象花的样子,然后慢慢地变成一粒花的种子,生根、发芽,沐浴阳光雨露,最后看谁的花开得最美,花开得越美,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在宇宙的另一边,他们的习作课还会写什么?会怎样写?
说教学过程
四、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和同学交流,看谁想得更奇妙。
2.课下搜集《宇宙的另一边》这本书的其他作品读一读,并把自己觉得想象奇特的地方摘抄下来和同学交流。
说教学过程
五、课文小结
本文描写了“我”对宇宙的无穷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在那个世界中自然界万物与这边截然相反,课堂更是新奇有趣……想象妙趣横生,展现了一个美好的童趣世界。
宇宙的另一边
宇宙的这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
神秘的宇宙
奇妙的想象
城市
“我”
冬天下雪
太阳东升
石头没有生命
第一节上语文课
……
一样的城市
另一个“我”
夏天下雪
太阳西升
石头有生命
第一节上数学课
……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让课文学习与交流平台巧妙融合,做到了主线清晰、板块分明,以课文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学方法、明方法、用方法,有层次的完成了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
结合课后思考题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抓住课文重点自然段,引领学生了解作者的想象内容,自主交流有意思的地方,感受想象的奇趣,体会特定故事情境中想象带来的表达效果,学习想象的方法,顺应思路,激发想象之潜能。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表达的秘诀,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这一边的恰恰相反,也即反着想。然后挖掘文本空白,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想象,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利用课文的句式搭建想象的支架,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多角度想象,大胆交流,在头脑风暴中激发想象的潜能,习得想象的方法。本课采用1+x的教学思路,立足表达方法的学习,拓宽学生的想象视角,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想象角度方法上的借鉴,切实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