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有趣的推理》课件(共16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有趣的推理》课件(共16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7 11:11:47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有趣的推理
数学广角
情境导入
强大的推理判断能力、
敏锐的观察力、
严密的逻辑思维、
丰富的知识储备……
两只手里分别有什么
猜一猜
像这样,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中叫做推理。
小结:已知各有一支红粉笔和一支白粉笔,左手里的不是白粉笔,那就可以肯定左手里的就是红粉笔,右手里的是白粉笔。
猜一猜
有《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雪呢?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探究新知
活动要求:
1.想一想:这三位同学分别拿的是什么书?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推理的过程记录在学习单上。
(方法提示: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
2.说一说:和同桌说一说你最先确定的是谁?然后确定是谁?最后剩下谁?
合作探究
先确定小雨拿的是语文书。
直接分析法
小雪拿的不是数学书,排除数学书,她拿的就是道德与法治书。
最后剩下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小雨 小雪 小刚
语文 数学 道德与法治
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小雪拿的是道德与法治书。
我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连线。
连线法
语文 数学 道德与法治
小雨 √ × ×
小雪 × × √
小刚 × √ ×
我把人名和书名分别写成行和列,再打√和×。
列表法
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小雪拿的是道德与法治书。
我是一名小侦探,
抓住线索来推理,
能确定的先确定,
确定之后再排除,
剩下越少越好猜。





拍拍你的肩,不是右肩,就是( )肩。
摸摸你的耳,不是左耳,就是( )耳。
跺跺你的脚,不是左脚,就是( )脚。
挥挥你的手,不是右手,就是( )手。
实践应用




1.小游戏
2.找小狗
有三只颜色不同的狗。黑色的狗是最轻的,白色的狗比浅黄色的狗重。在横线上写出它们的颜色。
黑色
白色
浅黄色
小伟是二班的,小雨是三班的。
3.找班级
有三名学生分别来自二(1)、二(2)、二(3)班。其中,小伟不是二(3)班的,小雨下课后去找二(1)班的小东玩。小伟和小雨分别是几班的
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推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推理解決更多的问题。
打开密码箱:有一天柯南得到了一个密码箱,同时他也获得一些关于密码的信息。
线索
1.左边第一个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
2.中间的数字在7和10之间(不包括7和10);
3.每个数字都不一样;
4.三个数字之和是20。
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
编一个能用今天学过的方法解决的推理趣题吧!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有趣的推理》
一、教材分析
例1以猜书的游戏活动,学生体验推理的过程,理解推理的含义,即根据已知条件推出结论。同时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题目中包含3个条件,即3本书每人各拿一本,小雨拿的是语文书,小雪拿的不是数学书。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需要梳理信息之间的关系,即左侧学生所列摘录的内容,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由“小雨拿的是语文书”的条件将问题转化为最简单的推理问题“小雪和小刚拿数学书和道德与法治书,小雪拿的不是数学书。”
对于推理时采用的辅助方法,教材呈现了摘录信息再连线的方法和综合排除法,其中右侧学生的方法又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可以肯定”后面可以是“可以肯定小雪拿的应该是语文书或道德与法治书”,也可以是“可以肯定小刚拿的是数学书”。此外,这里也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辅助推理。
最后利用现实而有趣的素材,学生进一步体验简单推理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学生经常会自发地使用三段论法进行推理,只不过常常省略了大前提。而且一年级利用数的组成进行的猜数游戏中,就有用到过推理。只不过学生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本节课就是让学生体会逻辑推理的含义,学会推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答对了,他就是名侦探柯南。你认为成为一个小侦探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预设:强大的推理判断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严密的逻辑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
师: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疑惑,在这些侦探必备的素质中,究竟什么是推理判断能力呢?我们现场实验一下。
2.猜一猜
(1)随意猜
老师两手握拳,学生猜一猜手中有什么?
(2)犹豫猜
提示:老师手中握的是一红一白两支粉笔。(板书:两种情况)
你能猜猜看老师的左手和右手里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粉笔吗?那你能确定是哪种情况吗?(不能)
(3)确定猜
师:左手握的不是白粉笔,那你知道我右手里的是什么颜色的粉笔吗?你能说一说你猜的过程吗?
同桌交流猜测结果,并说明猜测的理由。揭晓答案。
小结:已知各有一支红粉笔和一支白粉笔,左手里的不是白粉笔,那就可以肯定左手里的就是红粉笔,右手里的是白粉笔。(板书:不是……就是……)
3.师:像这样,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中叫做“推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推理的世界吧!(板书:有趣的推理)
(二)探究新知
师:刚刚大家一起体验了推理的过程,校园里也有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推理来解决,那你们有没有信心成为一个像柯南一样的“校园小侦探”呢?
1.出示主题图。
师:有《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三本书,小雨、小雪和小刚三人各拿一本。小雨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雪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雪呢?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有三个人,分别是小雨、小雪和小刚。(板书:小雨、小雪、小刚)
有三本书,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板书: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
三人各拿一本书是什么意思?(每人拿的书各不相同)(板书:三种情况)
再看小雨和小雪的话:小雨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雪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题目要我们求: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雪拿的是什么书?
2.师生分析。
根据“小雨拿的是语文书”:
(1)小雨拿的是语文书,那还剩下什么书?(数学、道德与法治)
(2)那小雨有没有可能拿数学书和道德与法治书?(没有)
(3)那小刚和小雪有没有可能拿语文书?(没有)
师:那他们各自拿的到底是什么书呢?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并把你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
3.合作探究。
活动要求:
(1)想一想:这三位同学分别拿的是什么书?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推理的过程记录在学习单上。(方法提示: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
(2)说一说:和同桌说一说你最先确定的是谁?然后确定是谁?最后剩下谁?
生1:直接分析法
先确定小雨拿的是语文书。小雪拿的不是数学书,排除数学书,她拿的就是道德与法治书。最后剩下小刚拿的是数学书。(板书:先确定,再排除,最后剩下)
生2:连线法
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根据“小雨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小雨就与语文书连在一起,剩下的小雪和小刚就只能连数学和道德与法治书。小雪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小雪肯定拿的是道德与法治书,将小雪与道德与法治书连上线,最后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再连上线。
生3:列表法
小雨 小雪 小刚
语文 √ × ×
数学 × × √
道德与法治 × √ ×
先根据“小雨拿的是语文书”,可以转化为以下结论:小雨拿的不是数学书也不是道德与法治书,小雪和小刚都不可能拿语文书,对应在表格中分别打√和打×。
再根据“小雪拿的不是数学书”,可以转化为以下结论:小雪拿的是道德与法治书,小刚拿的不是道德与法治书,对应在表格中分别打√和打×。
得到结论: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4.求同引思。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雨拿的是语文书”开始?
以此学生体会:推理首先应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
师:根据什么信息肯定小雪拿了道德与法治书?你是怎样想的?
师: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也很多,边阅读边思考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5.推理小妙招。
我是一名小侦探,抓住线索来推理,能确定的先确定,确定之后再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
(三)实践应用
师:柯南听说你们已经成为了“校园小侦探”,想考考你们,你们接受挑战吗?
1.小游戏。
拍拍你的肩,不是右肩,就是( 左 )肩。
摸摸你的耳,不是左耳,就是( 右 )耳。
跺跺你的脚,不是左脚,就是( 右 )脚。
挥挥你的手,不是右手,就是( 左 )手。
2.找小狗。
有三只颜色不同的狗。黑色的狗是最轻的,白色的狗比浅黄色的狗重。在横线上写出它们的颜色。
第一只狗 第二只狗 第三只狗
7千克 5千克 9千克
师:你是如何分析推理的?用了什么方法?
点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已知“黑色的狗是最轻的”,在单位统一下,通过看数字大小判断第二只狗最轻,确定第二只狗是黑色的。再根据“白色的狗比浅黄色的狗重”,可以分析得到第三只狗是白色的。最后剩下第一只狗是浅黄色的。
3.找班级。
有三名学生分别来自二(1)、二(2)、二(3)班。其中,小伟不是二(3)班的,小雨下课后去找二(1)班的小东玩,小伟和小雨分别是几班的?
师:你是如何分析推理的?用了什么方法?
点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已知小伟不是二(3)班的,根据“小雨下课后去二(1)班找小东玩”可以分析得到小东是一班的,小伟是二班的,小雨是三班的。
(四)课堂小结
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各抒已见。
师:推理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推理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拓展提升
打开密码箱:有一天柯南得到了一个密码箱,同时他也获得一些关于密码的信息。线索:
(1)左边第一个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
(2)中间的数字在7和10之间(不包括7和10);
(3)每个数字都不一样;
(4)三个数字之和是20。
(六)课后作业
编一个能用今天学过的方法解决的推理趣题吧!
六、板书设计
有趣的推理
三种情况→两种情况(不是……就是……)
先确定 再排除 最后剩下
连线法
小雨 小雪 小刚
语文 数学 道德与法治
列表法
小雨 小雪 小刚
语文 √ × ×
数学 × × √
道德与法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