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08 10:1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 本 信 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苏教版
年级 六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3单元《化石的奥秘》
单元主题 化石侦探社——解密地球历史的密码
课时安排 3课时
一、单元主题
"化石侦探社——解密地球历史的密码"
围绕化石的形成、信息解读与科学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证探究理解化石作为"地球史书"的价值,培养科学实证思维与历史责任感。
二、单元大情景
"古生物研究所实习计划"
学生化身"化石研究员",完成三项核心任务:
1.任务一:恐龙档案组(《消失的恐龙》)——复原恐龙化石,建立物种档案;
2.任务二:化石解密组(《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分析化石形成机制与生物演化证据;
3.任务三:证据分析师(《用化石作证据》)——用化石论证大陆漂移等科学理论。
最终成果:制作《地球历史密码档案》,举办"化石科学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内容 9.5 地球的历史(化石记录与地质年代)
学段目标 (5-6年级) ①描述化石形成过程; ②用化石证据解释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③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化石信息提取方法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消失的恐龙》、《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和《用化石作证据》这三课内容。
第8课《消失的恐龙》通过恐龙化石的发现历程(如1677年英国牧师发现“巨人遗骨”、1823年巨齿龙研究),引导学生理解化石是复原古生物的唯一依据。探究古生物学家发掘、清理、复原化石的完整流程(刷除沙土→包装保护→实验室清理→骨架还原)。并观察恐龙模型与化石的对应关系(如三角龙、霸王龙),绘制恐龙特征与化石形态对比图。通过恐龙足迹化石推断运动方式(二足/四足行走)。
第9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旨在定义化石类型(遗体化石、遗迹化石如脚印、羽毛),解析化石形成过程(生物遗体沉积→矿物化→地壳运动暴露)。通过案例(如马进化序列、蟑螂活化石)说明化石揭示的生物演化规律。并尝试对比食草/食肉恐龙头骨化石特征(平齐齿vs锋利齿),分析生物适应性。解读化石信息表(如恐龙蛋化石揭示繁殖方式)。
第10课《用化石作证据》以三大科学假说为例(鸟类起源恐龙、大陆漂移、生物进化论),论证化石的科学价值。分析关键证据(如带羽毛恐龙化石支持鸟类演化;舌羊齿植物化石分布证明大陆漂移)。并尝试撰写短文说明化石如何支持“人猿同祖论”(如古猿化石与人类骨骼相似性)。绘制生命演化史时间轴(前寒武纪→新生代),标注生物大灭绝事件。
三课之间形成“现象→原理→应用”的递进链条:
1.《消失的恐龙》(具象认知):以恐龙为切入点,建立“化石=古生物证据”的直观概念。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原理探究):揭示化石形成机制与信息解读方法,为科学论证奠基。
3.《用化石作证据》(迁移应用):将化石提升为科学研究的核心工具,培养学生实证思维。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描述化石形成过程及类型;
2. 解释化石如何记录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
科学思维 1. 通过对比化石特征推断生物亲缘关系;
2. 基于化石证据构建科学解释模型
探究实践 1. 模拟化石发掘与清理流程;
2. 设计实验验证化石形成条件(如沉积速率影响)
态度责任 1. 树立化石保护意识;
2. 感受科学家实证求真的精神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初具,但对"地质年代""生物演化"等宏观概念需借助可视化模型理解。
2.认知基础:已知恐龙灭绝等常识,但对化石形成机制、科学价值缺乏系统认知。
3.学习难点:理解化石证据与科学理论的逻辑关联(如大陆漂移说)。
七、活动设置
课时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达成方式(含跨学科融合)
第8课 恐龙档案组 1. 复原恐龙形态特征
2. 理解化石发掘科学流程 ①模拟考古:清理石膏包裹的"化石模型"(劳动)
②美术:绘制恐龙骨骼复原图并标注特征
第9课 化石形成实验室 1. 验证沉积矿化过程
2. 解读马进化序列的适应性 ①实验:黏土分层沉积模拟矿化(科学+地质)
②数学:统计不同地层马趾骨数量变化
第10课 证据法庭 1. 用化石论证鸟类起源
2. 解释大陆漂移的化石证据 ①辩论赛:"鸟类是否起源于恐龙?"(正反方举证)
②地理:用舌羊齿化石分布图拼合大陆板块
八、教学方法
1.PBL项目驱动:以"化石研究员"任务卡贯穿单元(如"48小时内提交霸王龙复原报告")。
2.可视化建模:
(1)用透明分层箱展示沉积过程(水+沙+色素模拟矿物渗透);
(2)AR软件动态演示始祖鸟向现代鸟类的演化过渡。
3.科学论证训练:提供"证据-推理-结论"模板,引导学生撰写化石分析报告。
九、学习方法
1.实证探究四步法:
观察(化石形态)→ 假设(演化原因)→ 验证(对比实验)→ 结论(科学解释)
2.合作角色分工:
记录员 绘制化石特征图
实验员 操作沉积模拟装置
分析师 整合证据链
3.迁移应用:将化石分析逻辑迁移至生活(如通过树轮推断气候历史)。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类型 内容(占比)
过程性评价(60%) 实验记录单、课堂举证表现、小组协作
终结性评价(40%) 《地球历史密码档案》完整性与科学性
(二)分活动评价表
活动1:《消失的恐龙》分活动评价表
化石复 原能力 绘制恐龙基本轮廓,标注1个特征 准确标注3个特征并说明功能 动态展示捕食场景(动画/模型),解释运动机制
考古操 作规范 完成石膏清理但未记录步骤 规范操作并记录关键步骤 创新工具改进方案(如防震包装设计)
科学推理 简单描述化石与恐龙的关系 对比两种恐龙化石差异 用足迹化石推断群体行为(迁徙/狩猎)
活动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分活动评价表
实验设计 完成黏土沉积实验但未控制变量 设计对比实验 建立多因素模型(温度/压力/时间交互影响)
数据分析 列举1项马进化特征(如趾骨减少) 统计3项适应性变化并制图 关联气候变迁提出进化假说(如草原扩张)
科学表达 口头描述化石形成过程 撰写200字报告含专业术语 制作科普短视频解说化石信息解码原理
活动3:《用化石作证据》分活动评价表
证据链 构建 匹配1组化石与理论 构建3组证据链并标注逻辑关系 整合最新研究(如2023年恐龙色素论文)
模型创新 拼贴大陆板块静态图 添加板块运动箭头标注方向 设计3D可动模型演示大陆裂解过程
批判思维 复述化石支持的理论 对比化石与其他证据(如DNA)的优劣 提出未解之谜研究方案(如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十一、作业设计
活动1:《消失的恐龙》分层作业及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绘制恐龙化石复原图,标注3个特征 ★:1个特征标注
★★:3个特征+功能说明
★★★:动态展示捕食场景(GIF/视频)
提升作业 撰写《化石发掘日记》记录模拟过程 ★:描述操作步骤
★★:分析清理难点
★★★:提出考古工具改进方案
拓展作业 制作"恐龙足迹化石"石膏模型 ★:完成造型
★★:标注步距数据
★★★:推断运动速度并验证
活动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填写化石类型对比表(遗体/遗迹) ★:分类2种化石
★★:各举3例并说明差异
★★★:设计"真假化石"鉴别指南
提升作业 分析蟑螂活化石的生存策略 ★:描述1项适应特征
★★:对比古今栖息环境
★★★:建立适应性演化模型
拓展作业 拍摄《微观化石》纪录片(花粉/羽毛化石) ★:展示1类微体化石
★★:解说形成条件
★★★:关联古气候重建
活动3:《用化石作证据》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匹配化石证据与科学理论(如羽毛化石→鸟类起源) ★:匹配1组
★★:匹配3组+简述逻辑
★★★:补充最新证据(如2023年恐龙羽毛色素研究)
提升作业 设计"大陆漂移"论证海报 ★:呈现化石分布图
★★:添加板块运动箭头
★★★:用3D模型演示拼合过程
拓展作业 撰写《用化石改写历史》科普文 ★:介绍1个案例
★★:对比传统/化石证据
★★★:提出未解之谜的研究设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