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 本 信 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苏教版
年级 六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
单元主题 探秘物质变形记——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解码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探秘物质变形记——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解码”
围绕物质变化的本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工程实践与社会应用,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单元大情景
“物质侦探社破案行动”
学生化身“物质小侦探”,接受三项科学案件任务:
1.案件一:蜡烛消失之谜(《蜡烛的变化》)
2.案件二:铁器神秘变色案(《铁钉生锈》)
3.案件三:汽水配方失窃案(《制作汽水》)
最终在“化学家峰会”(《化学家的研究》)展示破案成果,揭示物质变化的科学本质。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 2.1 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
2.3 物质变化的特征(化学变化的本质)
学段目标 (5-6年级) ① 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如蜡烛熔化 vs 燃烧)
② 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质变化条件(如铁生锈需水、空气)
③ 举例说明化学变化的应用价值(如制作汽水、合成新材料)
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课程组成
本单元包括《蜡烛的变化》《铁钉生锈》《制作汽水》《化学家的研究》4课。
(二)各课核心内容分析
《蜡烛的变化》
1.核心内容:通过观察蜡烛熔化(形态变化)与燃烧(生成新物质)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关键活动:
(1)熔化蜡块(物理变化:形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燃烧蜡烛(化学变化:生成CO 和水,伴随发光发热)。
3.科学观念:建立“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形态改变)和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核心概念。
《铁钉生锈》
1.核心内容: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水、空气)及防锈方法,理解铁锈(Fe O )是新物质。
2.关键活动:
(1)对比实验:将铁钉置于干燥、潮湿、油封环境中,观察生锈差异。
(2)防锈应用:分析喷漆、镀层等方法的原理(隔绝水或空气)。
3.科学思维:通过控制变量实验归纳化学变化的条件。
《制作汽水》
1.核心内容:利用小苏打(NaHCO )与白醋(CH COOH)反应生成CO ,体验化学变化的应用。
2.关键活动:
(1)混合小苏打与白醋,观察气泡(CO )产生。
(2)将气体导入石灰水(变浑浊)验证CO 性质。
3.态度责任:联系生活科技(汽水制作),理解化学变化的实用价值。
《化学家的研究》
1.核心内容:介绍化学家通过分析物质成分(如色谱实验)创造新物质(如合成橡胶、阿司匹林)。
2.关键活动:
(1)模拟“墨水成分分析”实验(吸水纸扩散色素)。
(2)讨论化学发现(如空气成分、营养元素)。
3.学科本质:渗透“科学通过研究改变生活”的价值观。
(三)课程逻辑关系
四课形成“现象→规律→应用→拓展”的递进链条:
1.基础认知(第1课):通过蜡烛建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2.规律探究(第2课):以铁生锈为案例,深化对化学变化条件的理解。
3.应用迁移(第3课):将化学变化原理应用于生活(制作汽水)。
4.学科拓展(第4课):揭示化学研究的本质与社会价值。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① 区分物理变化(形态改变)与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
② 理解物质变化的条件(如铁生锈需水)与应用(如汽水制作)
科学思维 ① 通过对比实验归纳变化规律(如干燥vs潮湿环境生锈速度)
② 用"结构-性质-用途"模型解释防锈原理
探究实践 ① 设计蜡烛燃烧产物检测实验(石灰水变浑浊)
② 制作"防锈装甲"模型(涂油、喷漆、镀锌对比)
态度责任 ① 认识合理利用化学变化改善生活(如合成药物)
② 树立环保意识(如减少金属浪费)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初具,但对"分子重组"等微观概念理解困难,需借助可视化实验(如CO 气泡观察)。
2.认知基础:已知冰融化、纸燃烧等生活现象,但缺乏系统分类(物理vs化学变化)。
3.学习难点:控制对比实验变量(如铁钉实验需同步排除氧气、水的影响)。
七、活动设置
课时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达成方式(含跨学科融合)
第1课
《蜡烛的变化》 案件1:蜡烛消失之谜 ① 对比熔化(物理)与燃烧(化学)现象差异
② 验证燃烧生成CO (石灰水变浑浊) ① 实验:收集燃烧气体通入石灰水(科学+化学)
② 数学:绘制熔化/燃烧时间折线图
第2课
《铁钉生锈》 案件2:铁器神秘变色案 ① 探究铁生锈条件(水、空气)
② 设计防锈"装甲"方案 ① 对比实验:设置干燥/潮湿/油封铁钉组(科学)
② 工程:用不同材料(油、漆、锌片)制作防锈模型
第3课
《制作汽水》 案件3:汽水配方失窃案 ① 利用小苏打+白醋反应制CO
② 理解化学变化的应用价值 ① 实验:混合原料观察气泡,用燃木条验证CO (熄灭)
② 劳动:调配果味汽水(食品安全教育)
第4课
《化学家的研究》 化学家峰会 ① 模拟墨水成分分析(色谱实验)
② 探讨合成橡胶对生活的改变 ① 实验:滤纸扩散色素分离墨水成分(科学+艺术)
② 辩论赛:"化学发明利大于弊?"(语文+伦理)
八、教学方法
1.案件驱动法:
每课发放"侦探任务卡"(含实验材料包),如第1课任务卡:"现场发现蜡油和灰烬,请分析蜡烛消失的原因"。
2.可视化探究:
用有色墨水模拟分子重组(第1课):红墨水+蓝墨水→紫色,类比"新物质生成"。
3.工程迭代设计(第2课):
防锈方案设计→制作→盐水喷雾测试(24小时)→优化涂层厚度。
九、学习方法
1.证据链构建:
用《侦探日志》记录"猜想→证据→结论"(如铁钉生锈实验:猜想"水是凶手"→潮湿组生锈证据→结论"水+空气共同作案")。
2.角色扮演:
分组扮演"化学家实验室"(第4课):分析员(操作色谱实验)、汇报员(发布成分报告)、伦理顾问(评估发明利弊)。
3.家庭实验室:
拓展任务"厨房中的化学变化"(如小苏打+醋清洁水垢)。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类型 内容(占比)
过程性评价(60%) 实验记录单、侦探日志、课堂问答
终结性评价(40%) "化学家峰会"成果展示(模型+辩论表现)
(二)分活动评价表
活动1:蜡烛的变化(第1课)
实验操作 完成蜡烛燃烧实验 规范使用石灰水检测CO 设计对比实验(熔化蜡块 vs 燃烧蜡烛)
科学推理 描述蜡烛熔化现象 区分物理变化(熔化)与化学变化(燃烧) 解释CO 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原理
数据记录 记录燃烧时间 绘制温度变化折线图(熔化 vs 燃烧) 分析能量转换(光能/热能)
合作探究 听从小组分工 主动分享观察结果 协调组员完成实验报告并优化方案
活动2:铁钉生锈(第2课)
实验设计 设置干燥/潮湿/油封三组铁钉 控制变量(水量、空气接触面) 创新设计加速生锈实验(如盐水喷雾)
现象分析 描述铁锈颜色(红褐色) 对比不同环境下生锈速度差异 用分子模型解释铁→铁锈(Fe→Fe O )
应用迁移 列举1种防锈方法(如涂油) 设计双层防锈涂层模型 提出“环保防锈”方案(如可降解涂层)
安全责任 规范处理实验废弃物 记录实验风险并制定预案 撰写家庭金属器具防锈指南
活动3:制作汽水(第3课)
操作规范 按比例混合小苏打与白醋 用燃木条验证CO (熄灭) 定量测量CO 体积(排水法)
科学解释 描述气泡产生现象 写出反应式(NaHCO +CH COOH→CO ) 分析汽水酸碱性(pH试纸测试)
创新应用 调配基础柠檬味汽水 添加果汁制作果味汽水 设计“低糖健康汽水”配方(代糖替代)
食品安全 使用食品级原料 标注配料表与保质期 制定卫生操作规范(如器具消毒)
活动4:化学家的研究(第4课)
实验探究 完成墨水色谱实验(滤纸扩散) 分离3种色素并标注名称 对比不同品牌墨水成分差异
科学论证 列举1项化学发明(如合成橡胶) 分析发明对社会的影响(如轮胎革命) 撰写辩论稿“化学利大于弊”(含数据支撑)
伦理反思 知道塑料污染问题 提出减少塑料污染的方案 设计“可降解材料”宣传海报
跨学科融合 用图文记录实验过程 制作发明时间轴(19-21世纪) 拍摄微视频《化学家改变世界》
十一、作业设计
活动1:蜡烛的变化
基础作业 列举3个物理变化和2个化学变化实例 ★:正确1例物理+1例化学
★★:正确3例物理+2例化学
★★★:补充能量转换(如燃烧放热)
提升作业 拍摄“蜡烛燃烧产物检测”解说视频 ★:视频展示石灰水变浑浊
★★:解说含“生成CO ”结论
★★★:对比熔化与燃烧能量差异
拓展作业 研究古代蜡烛工艺(蜂蜡→石蜡) ★:收集1种古法工艺
★★:分析成分对燃烧产物的影响
★★★:设计环保蜡烛(减少黑烟)
活动2:铁钉生锈
基础作业 绘制铁钉生锈条件对比图 ★:标注干燥/潮湿环境
★★:补充油封组
★★★:用箭头标注氧气/水的作用路径
提升作业 制作“防锈装甲”模型并测试 ★:完成1种涂层(如喷漆)
★★:测试2种涂层效果
★★★:分析涂层失效原因并优化
拓展作业 调查社区金属设施生锈情况 ★:记录1处生锈案例
★★:分析生锈原因+防护建议
★★★:撰写调查报告提交物业
活动3:制作汽水
基础作业 写出小苏打+白醋反应方程式 ★:写出NaHCO +CH COOH
★★:标注生成物(CO +H O)
★★★:解释反应放热原理
提升作业 设计果味汽水配方(图文) ★:列出基础配料
★★:标注配比与口感描述
★★★:用pH试纸测试酸碱性并调整
拓展作业 探究“无糖汽水”原理(代糖) ★:列举1种代糖(如赤藓糖醇)
★★:对比代糖与蔗糖甜度
★★★:分析代糖健康争议
活动4:化学家的研究
基础作业 制作“化学发明”手抄报(1项发明) ★:图文介绍发明
★★:分析发明改变生活的案例
★★★:讨论发明双面性(利 vs 弊)
提升作业 色谱实验报告(分离3种墨水色素) ★:记录色素扩散距离
★★:标注色素名称
★★★:推断墨水成分(如染料/溶剂)
拓展作业 策划“化学利大于弊”辩论赛 ★:准备1条论点
★★:收集2项数据支撑
★★★:担任辩手并总结陈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