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4.11.4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通过调查常见食物的来源活动,认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有机物,还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2. 科学思维:
通过讨论活动,理解不同的人类活动和个人生活方式对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
通过调查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态度责任:
通过倡导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2)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
撰写践行“双碳”目标行为习惯的倡议书。
三、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内容,重点突出光合作用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以描述一段优美的植物情境着手,激发学生思考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习目标一是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通过调查活动,了解道植物可以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还能制造氧气。学习目标二是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通过分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动态平衡,了解我国对于碳中和和碳达峰所作出的努力,并以小组讨论活动,说出作为中学生为碳中和和碳达峰能做的事情,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生态环境。
四、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教师提问:蓝天白云,山峦叠翠,碧波荡漾。在这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中,植物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植物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什么?植物又在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教师提问: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什么呢?
展示光合作用公式:
学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仅满足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教师讲解:日常生活中,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
展示调查活动:常见的食物来源
调查:1.分小组观察并记录自己和家人一天的食物。
2.各小组分类整理记录下来的食物。
学生完成表格填空,并汇报调查结果:
教师提问: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都直接来源自植物,是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我们可以食用植物的哪些营养器官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总结: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以直接食用。食用根的食物有红薯、萝卜、胡萝卜和人参等;食用叶的植物有白菜、青菜、菠菜和芹菜等;食用茎的植物有生姜、藕、马铃薯、莴苣、莴苣等;食用花的植物有桂花、兰花、玫瑰花和金针花等;食用果实的植物有葡萄、桃、杏、苹果等;食用种子的植物有大豆、豌豆、芝麻和花生米等。
教师讲解:植物除了可以直接食用,还间接地为我们提供了肉、蛋、奶等食物。如:
师生总结:无论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它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动物按食性可以分为:草食动物,如牛直接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如青蛙间接以植物为食;杂食动物,如鸭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教师总结:除了提供食物,植物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氧气。正是由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植物为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有机物和氧。
思考:植物的贡献非常大,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有机物和氧气。我们还能列举出人类在衣、住、行方面依赖植物的实例吗?
学生:棉花可以制作各种衣物、床上用品等;摆放盆栽植物改善空气;道路两侧行道树,美化环境、减少噪声、净化空气等。
学习目标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教师提问:通过光合作用除了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等外,在生物圈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生物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动态平衡。
教师提问:你能举例说出打破碳氧平衡的行为吗?
学生: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植被破坏、滥砍滥伐等。
教师提问: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各国做了哪些措施呢?
学生:通过植物造林、采用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等措施,维持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达到相对“零排放”的状态,成为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等主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达到峰值。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展示讨论:我们能为碳达峰与碳中和做些什么?
目标:理解不同的人类活动和个人生活方式对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影响,倡导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素材:
1.“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身体力行,多作贡献。
2.一位同学提出,我们除了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与讨论:
1.分小组研读素材,了解我们应努力培养哪些行为习惯,讨论这些行为习惯对实现“双碳”目标会产生什么影响?
2.结合学习、了解情况,列出其他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行为习惯,撰写践行这些行为习惯的小组倡议书。
学生讨论总结:我们除了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还要努力养成以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低碳出行、减少使用塑料袋、节约用电、循环利用物品、不浪费粮食、垃圾分类等;这些行为习惯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设计倡议书,并进行班级宣讲。
归纳总结:植物是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消耗者。我国开展的国土绿化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森林面积和森林储蓄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我们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发挥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道植物能够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课堂练习】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可以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C.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方面起重要作用
D.植物能够调节气候,导致全球变暖,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2.2.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关于碳中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碳中和状态时,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B.人类活动对碳中和的实现没有影响
C.碳中和与温室效应没有太多关系
D.植物的呼吸作用对维持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 A )
①食物来源 ②水的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人类的食物之源是( D )
A.动物的肉 B.动物的奶
C.动物的蛋 D.绿色植物
五、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第11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4节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第4单元 植物的生活
苏教版(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下册
通过调查常见食物的来源活动,认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有机物,还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通过讨论活动,理解不同的人类活动和个人生活方式对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
通过调查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通过倡导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01
1.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2.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02
撰写践行“双碳”目标行为习惯的倡议书。
教学重点难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因的应用
增强光合作用措施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如合理密植、套种)
合理灌溉(如喷灌、滴灌等)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如田间通风、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等)
适当提高温度
促进呼吸作用应用
露田晒田
中耕松土
开沟排水
减弱呼吸作用措施
低温
低氧
降低含水量
应用
①粮食晒干或烘干后储藏在低温、低氧的粮库中储存
②冰箱冷藏果蔬
③真空包装储藏作物
复习巩固
课堂导入
蓝天白云,山峦叠翠,碧波荡漾。在这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中,植物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植物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什么?
植物又在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探究新知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什么呢?
光合作用公式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氧气
+
→
光能
叶绿体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仅满足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日常生活中,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调 查
常见的食物来源
调查:1.分小组观察并记录自己和家人一天的食物。
2.各小组分类整理记录下来的食物。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食物类别 常见食物 直接来源 间接来源
植物性食物 大米 水稻 -
动物性食物 牛奶 奶牛 奶牛取食的草料
面条
小麦
玉米
玉米
豆腐
大豆
羊肉
羊
羊取食的草料
鸭蛋
鸭
鸭取食的谷物
鱼肉
鱼
鱼取食的浮游植物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都直接来源自植物,是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我们可以食用植物的哪些营养器官呢?
1、食用根
红薯
萝卜
胡萝卜
人参
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以直接食用。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2、食用叶
白菜
青菜
菠菜
芹菜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3、食用茎
生姜
藕
马铃薯
莴苣
大蒜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4、食用花
金针花
兰花
桂花
玫瑰花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5、食用果实
葡萄
桃
杏
苹果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6、食用种子
大豆
芝麻
豌豆
花生米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植物除了可以直接食用,还间接地为我们提供了肉、蛋、奶等食物。
草
奶牛
牛奶
牛肉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无论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它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
动物按食性可以分为:
动物
草食动物
肉食动物
杂食动物
直接以植物为食。
间接以植物为食。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除了提供食物,植物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氧气。正是由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可以说,植物为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有机物和氧。
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思考:植物的贡献非常大,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有机物和氧气。我们还能列举出人类在衣、住、行方面依赖植物的实例吗?
棉花可以制作各种衣物、床上用品等
摆放盆栽植物改善空气
道路两侧行道树,美化环境、减少噪声、净化空气等
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通过光合作用除了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等外,在生物圈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碳氧平衡示意图
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
各种生物
呼吸作用
煤、石油等
燃烧
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你能举例说出打破碳氧平衡的行为吗?
汽车尾气排放
植被破坏
滥砍滥伐
工业废气排放
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各国做了哪些措施呢?
通过植物造林、采用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等措施,维持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达到相对“零排放”的状态,成为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等主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达到峰值。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我们能为碳达峰与碳中和做些什么?
目标:理解不同的人类活动和个人生活方式对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影响,倡导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素材:
1.“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身体力行,多作贡献。
2.一位同学提出,我们除了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与讨论:
1.分小组研读素材,了解我们应努力培养哪些行为习惯,讨论这些行为习惯对实现“双碳”目标会产生什么影响?
2.结合学习、了解情况,列出其他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行为习惯,撰写践行这些行为习惯的小组倡议书。
讨 论
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我们除了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还要努力养成以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低碳出行
减少使用塑料袋
节约用电
循环利用物品
不浪费粮食
垃圾分类
这些行为习惯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实现“双碳”目标,撰写践行倡议书:
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植物是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消耗者。
我国开展的国土绿化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森林面积和森林储蓄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我们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发挥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
知识总结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
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碳中和:通过植物造林、采用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等措施,维持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达到相对“零排放”的状态。
碳达峰:全球、国家、城市等主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达到峰值。
低碳生活:低碳出行、减少使用塑料袋、植树造林等
课堂检测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以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C.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方面起重要
作用
D.植物能够调节气候,导致全球变暖,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消耗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课堂检测
2.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关于碳中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中和状态时,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B.人类活动对碳中和的实现没有影响
C.碳中和与温室效应没有太多关系
D.植物的呼吸作用对维持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A
通过植物造林、采用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等措施,维持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达到相对“零排放”的状态。
课堂检测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 )
①食物来源 ②水的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人类的食物之源是( )
A.动物的肉 B.动物的奶
C.动物的蛋 D.绿色植物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