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落花生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榨油(zhà) 便宜(pián) 爱慕(mù)
B.茅亭(tín) 吩咐(fēn) 眼睑(jiǎn)
C.石榴(liú) 嫩绿(nèng) 口哨(shào)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精巧 忘却 嵌入 身段 B.悠然 黄昏 孤独 生硬
C.镜匣 放哨 收获 吩咐 D.清晨 爱暮 成熟 寻常
3.下列关于《落花生》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内容,着重写父亲的议论,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他内容略写,但它们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代的作用,不能不写。
B.这篇课文在写作时先确定了重点,做到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借鉴。
C.这篇课文借写花生,赞美了像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A.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B.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爷爷在菜园子里____培育了许多蔬菜,我很难____清楚它们是什么品种,但是我____它们快快成熟,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吃了!
A.精致 分辩 期望 B.精心 分辨 希望
C.精心 分辩 盼望 D.精心 分辨 愿望
6.下面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理解正确的是( )
A.人不能追求外表的好看,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B.人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注重内在的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
C.人不需要讲体面,只要对别人有好处就行。
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
B.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C.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内容,前后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以沟通彼此之间的心灵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宽容是一种镇静剂,_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9.对下面广告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③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
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
A.①双关 ②比喻 ③拟人 ④对偶
B.①双关 ②对偶 ③夸张 ④对比
C.①双关 ②对比 ③拟人 ④对偶
D.①比喻 ②夸张 ③拟人 ④对比
二、填空题
10.填空题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 :它的果实 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 的果实 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 之心。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 ,可是 。
(3)那么,人要做 的人,不要做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 的夜晚, 的月光下,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 地谈论着花生。
(5)这篇课文围绕花生写了 、 、 、 四件事。
三、综合实践
11.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
(1)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①“荒着”写出了 ,说明 。第二句话中 几个动作写出了种花生的过程,顺序 (能不能)调换。
②“居然”的意思是 ,强调了大家收获花生时 的心情。
(2)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①父亲说的“希望”是指
②下列名言表达的意思与父亲的希望相同的一项是
A.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B.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C.最卓越的东西,也常是最难被人了解的东西。
D.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12.句子练习
(1)花生不好看。花生很有用。(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用“居然”造句)
(3)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改为反问句)
(4)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仿写比喻句)
四、课内阅读
比较阅读,完成联系
【材料一】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格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蒸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节选自《落花生》)
13.阅读文段,梳理概括不同人眼中花生的特点。
人物 姐姐 哥哥 “我” 父亲
花生的特点
14.文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父亲把花生和 、 、 、相对比,说明花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表,却具有 、 的品质。
15.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认为它们的果实没有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美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上镶着粒粒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
( )不要采( )妈妈制止我( )花生的花不像桃花( )梨花( )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 )开一朵花( )地下就长一颗花生( )你采掉一朵( )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
“是真的?”
“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当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6.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这“另一种美”是指 。
17.文中说“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请简要概括这段“经历”的内容。
18.在文中括号里加上标点。
19.作者由 联想到 表达了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的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六、写作题
20.小练笔。
“花生”让我们想到了那些默默奉献的人,如辛苦劳作的环卫工人,暴雨洪灾中的解放军战士……下面这些事物让你想到了哪些人 请选择其中一个,写一段话。(60字左右)
太阳 小草 路灯 竹子
答案解析部分
1.A
A、正确。
B、有误,“ 茅亭 ”的“亭 ”应读: tíng 。
C、有误,“嫩绿 ”的“嫩”应读: nèn 。
故答案为:A
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D
A、B、C:正确。
D:“爱暮”的“暮”有误,应改为“慕”。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3.D
结合课文《落花生》相关内容;
A项中课文重点描写了议花生,父亲的话点明了中心;这样的处理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这项表述正确。
B项中文章重点是写议花生,这样突出描写了花生的品格,是文章重点突出,这项表述正确。
C项中课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描写方法,借助对花生的描写,赞美了无私奉献的人,这项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D
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4.A
阅读句子“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句中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
A项中句子没有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这句中句子的修辞手法与题目中句子不同。
B项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C项中句子把虚心和骄傲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D项中把“瓜 藤和叶”,与“石狮子 大旗杆”进行对比;
故答案为:A
题目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做出正确选择。
5.B
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爷爷在菜园子里____培育了许多蔬菜”这句描述“培育蔬菜”,应该用“精心”,指非常用心的意思;“我很难____清楚它们是什么品种”这句应选“分辨”,指辨别的意思;“但是我____它们快快成熟”这句描述“快快成熟”应该选择“希望”,指心里盼望;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6.B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告诉我们人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注重内在的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
故答案为: B
考查了句子理解与赏析。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7.D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8.C
解答此题,我们认真读给出的句子,确定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依次填入的句子。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这段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讲究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第一个分句把“宽容”比作“润滑剂”,那么“润滑剂”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减少摩擦,很显然应该选择②。依次具体分析后面的句子,我们就会得到正确的答案。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做好此题关键在于熟读句子,确定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依次填入的句子。
9.A
A项中“联想”运用的是双关,一方面指“想象的能力”,另一方面指“联想”这个品牌的产品;
B项中“丝般感受”这是比喻,把“牛奶”比作“丝”;
C项“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这句把“春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方法;
D项上下句之间字数形同、意思相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A。
题目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做出正确选择。
10.(1)可贵;埋;鲜红嫩绿;高高;爱慕
(2)不好看;很有用
(3)有用;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宁静;如水;愉快
(5)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出自课文《落花生》。
(2)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出自课文《落花生》。
(3)“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出自课文《落花生》。
(4)根据课文内容可知,宁静的夜晚, 如水的月光下,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愉快地谈论着花生。
(5)《落花生》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家后园有半亩空地,然后一家人在空地上种花生收花生的经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故答案为:(1)可贵、埋、鲜红嫩绿、高高、爱慕;(2)不好看、很有用;(3)有用、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4)宁静、如水、愉快;(5)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考查了课文理解、句子理解与赏析、写作手法。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1.(1)土地未被利用的状态;它长时间未被耕作或打理;买种, 翻地,播种,浇水;不能;出乎意料之外,表示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大家收获花生时惊喜、意外的心情
(2)望子女们能像花生一样,做默默无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不是只追求外表的华丽和虚名;D
(1)①“荒着”写出了土地未被利用的状态,说明它长时间未被耕作或打理。第二句话中,“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几个动作详细写出了种花生的完整过程,这些动作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它们遵循了农作物种植的自然顺序和逻辑。②“居然”的意思是出乎意料之外,表示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在这里,它强调了大家收获花生时惊喜、意外的心情。
(2)①父亲说的“希望”是指希望子女们能像花生一样,做默默无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不是只追求外表的华丽和虚名。②分析选项与父亲希望的一致性:A.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 这句强调的是美的发现和感知,与父亲的希望不符。B.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这句讲的是自我认知和谦逊,与父亲的希望不直接相关。C. 最卓越的东西,也常是最难被人了解的东西。 —— 这句讲的是卓越与理解的难度,与父亲的希望无直接联系。D. 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这句直接表达了通过为世界创造价值来体现个人价值,与父亲希望子女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相吻合。因此,与父亲的希望相同的是D选项:“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解题思路:对于第一题,首先理解“荒着”的含义,然后分析句子中描述的动作及其顺序的合理性。对于“居然”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境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对于第二题,首先明确父亲“希望”的具体内容,然后逐一对比选项,找出与父亲希望最为吻合的一项。解题过程:通过仔细阅读和理解文本,提取关键信息,然后结合选项进行逐一比对和分析。
故答案为:(1) 土地未被利用的状态 ; 它长时间未被耕作或打理 ;买种, 翻地,播种,浇水;不能; 出乎意料之外,表示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大家收获花生时惊喜、意外的心情。 (2)望子女们能像花生一样,做默默无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不是只追求外表的华丽和虚名;D
这两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词汇和语境的把握。通过这两道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主旨和细节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语言运用的敏感度。
12.(1)花生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
(2)小明平时学习不努力,这次考试居然考了全班第一。
(3)父亲的话怎能不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呢?
(4)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1)分析句子,分句之间是转折的关系,应使用“虽然……但是……”。
(2)“居然”意思是意想不到的意思,用“居然”造句即可。
(3) 改为反问句 ,加上“怎能”“呢?”“不”即可。
(4)“ 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是一句比喻句, 仿写一句比喻句即可。
故答案为:(1) 花生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2) 小明平时学习不努力,这次考试居然考了全班第一 ;(3) 父亲的话怎能不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呢 ;(4)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考查了改写句子、句子仿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13.味道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不好看,但很有用
14.桃子;石榴;苹果;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15.C
《落花生》主要讲了我们种花生、收花生的过程,在过收获节的时候,父亲和我们边吃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从第①段“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可知姐姐眼中的花生是味道很美。从第②段“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可知,哥哥眼中的花生是可以榨油的。从第③段“我说:‘花生的价格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可知,“我”认为花生的特点是价格便宜。从第⑥段“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可知,父亲觉得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故答案为:味道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不好看,但很有用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概括。定位选文,从第④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嫰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可知,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相对比;结合下文中“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
故答案为:桃子;石榴;苹果;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15.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可知,父亲希望“我们”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不能讲究外表的好看,因此C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6.花生花很谦虚,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17.“我”想采花生花,妈妈制止“我”,给“我”解释了:花生花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18.“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19.花生花;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劳动者;对劳动者的钦佩和赞美;略。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6.阅读可知“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是自己的功劳”妈妈将桃花、梨花与花生花作对比,突出了花生花蕴藏着的另一种美,这种美是指谦虚,不彰显自己的功劳。
故答案为:花生花很谦虚,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17.此题考查了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掌握。短文回忆了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妈妈却阻止我摘花生花,并告诉我花生花与其他花不同的特点,它从不开空花。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像花生花一样朴实无华,不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一切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我”想采花生花,妈妈制止“我”,给“我”解释了:花生花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18.此题考查了对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 不像桃花梨花 花生的花 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这句话重点考查了引号的应用。句中“不要采”“花生的花 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 就要少长一颗花生引用妈妈的话,故应加上双引号,其中“不像桃花”“梨花”是并列关系,之间加顿号,“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与“你采掉一朵 就要少长一颗花生”意思上并列关系,之间用顿号,“不要采”带有强烈语气加感叹号,其余一句话说完加句号,之间的停顿加逗号。应为:“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故答案为:“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19.此题考查了对联想手法的理解。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文中“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和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的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一句运用联想,由小小的黄花洒在绿叶丛中联想到金灿灿的宝石。
故答案为:花生花;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劳动者;对劳动者的钦佩和赞美;略。
20.范文:
看到路灯,我就想起了保家卫国的战士。因为路灯在黑暗中为我们带来光明,给我们安全感,就像战士一样为我们保驾护航。
结合事物的特点,借鉴《落花生》中借物喻理的描写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描写作答,写出从事物身上受到的启示和哲理,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看到路灯,我就想起了保家卫国的战士。因为路灯在黑暗中为我们带来光明,给我们安全感,就像战士一样为我们保驾护航。
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结合事物的特点,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