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共两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7 17:3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摘抄的基本方法(随机摘抄、归类摘抄、写感受、注明出处等),养成摘抄习惯。
认识 “螃、蟹、螺、蝌、蚪、鲤、鲫、鲨” 等字,了解虫字旁、鱼字旁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发现 “顶真” 句式的特点(前句结尾词语作后句开头),并尝试续写。
掌握 “撇捺舒展” 的书写要点,写好 “全、未、英、梨、楚” 等字。
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理解诗意。
通过交流、讨论,总结摘抄方法;借助图片、组词,辨析形声字。
通过朗读、仿写,体会顶真句的韵律;通过观察、练习,掌握书写技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摘抄方法,认识形声字,体会顶真句特点,背诵《采莲曲》。
难点:理解形声字 “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的特点,仿写顶真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 PPT 中的生字、句子、古诗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总结摘抄的方法,交流摘抄经验。
认识虫字旁、鱼字旁的形声字,理解其构字特点。
教学过程
一、梳理与交流:学会摘抄
谈话导入:同学们平时读书时会摘抄吗?今天我们就来分享摘抄的好方法。
交流方法:
出示 PPT 中的摘抄示例:
随机摘抄好词佳句(如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
归类摘抄(如描写心情、冬天的词语);
写感受(如批注比喻手法的妙处);
注明出处(如《读不完的大书》的选段)。
小组讨论:自己的摘抄方法有哪些?与示例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总结方法:板书摘抄方法(随机、归类、写感受、注出处),强调摘抄能丰富积累,助力习作。
二、识字加油站:形声字探秘
认读生字:出示 “螃、蟹、螺、蝌、蚪、鲤、鲫、鲨”,指名读,正音(如 “螃 páng”“鲨 shā”)。
找规律:
观察字形:这些字分别有什么部首?(虫字旁、鱼字旁)
分组讨论:
虫字旁的字(螃蟹、田螺、蝌蚪)都与什么有关?(无脊椎动物)
鱼字旁的字(鲤鱼、鲫鱼、鲨鱼)都与什么有关?(水生脊椎动物)
小结形声字特点:形旁(虫、鱼)表义,声旁(旁、解、里等)表音。
拓展练习:连线搭配(图片与词语):螃蟹、田螺、蝌蚪、鲤鱼,巩固认读。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摘抄的好方法,还认识了一群 “带虫带鱼” 的形声字,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语言的奥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发现顶真句的特点,尝试续写。
掌握撇捺舒展的书写要点,练习写字。
学习古诗《采莲曲》,理解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顶真句练习
读句找特点:
出示 PPT 中的句子: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指名读,提问:这些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一句结尾的词语是后一句的开头)
小结:这种手法叫 “顶真”,读起来朗朗上口,能让句子连贯。
续写练习:
以 “弯弯的小桥下面是________,旁边是” 为例,小组讨论续写,如 “弯弯的小河,弯弯的小河旁边是绿绿的草地”。
全班分享,评价句子的连贯性。
二、书写提示:撇捺要舒展
观察字形:出示 “未、未、英、梨、楚”,指名说共同点(都有撇和捺)。
讲解要点:
撇从竖中线起笔,捺从竖中线附近起笔,左右对称;
撇捺要写得舒展,字形才优美(如 “英” 的撇捺要打开,“楚” 的下捺要长)。
练习书写: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巡视指导(纠正握笔姿势)。
三、日积月累:《采莲曲》
初读古诗:
出示古诗,指名读,正音(“罗 luó”“芙蓉 fú róng”)。
简介作者:王昌龄,盛唐诗人,擅长写七绝。
理解诗意:
逐句解析:
“荷叶罗裙一色裁”:荷叶与采莲女的绿裙像用同一颜色裁成;
“芙蓉向脸两边开”:荷花朝着采莲女的脸庞绽放;
“乱入池中看不见”:采莲女混入荷塘,分不清人与花;
“闻歌始觉有人来”:听到歌声才知道有人在里面。
结合插图想象画面:采莲女与荷塘融为一体的美景。
背诵古诗:配乐朗读,同桌互背,指名背诵。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顶真句、练了撇捺舒展的字,还背了《采莲曲》,希望大家多积累、多练习,让语言更优美。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摘抄方法:随机、归类、写感受、注出处
形声字:虫(表动物)、鱼(表水生)→ 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顶真句:前尾接后首(如 “小溪→河流→大海”)
书写:撇捺舒展(英、楚……)
《采莲曲》→ 背诵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通过形声字归类,学生能快速掌握虫、鱼字旁的字,结合图片加深了 “形旁表义” 的理解。
第二课时顶真句续写环节,学生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续句不够连贯,需多提供示例练习。
书写指导中,“楚” 字的撇捺容易写得拘谨,需加强范写和个别纠正。
古诗教学结合诗意和插图,帮助学生想象画面,背诵效果较好,但对 “乱入” 等词的理解可再结合生活体验。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