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已知,,且,则的值等于( )
A.或 B.或 C.或 D.或
2.下列各式中,值相等的是( )
A.与 B.与
C.与 D.与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零两数的和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B.非零两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C.大于1的两数之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D.小于1的两数之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5.已知a+b<0,ab<0,|a|>|b|,则( ).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6.下面结论正确的有( )
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②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得正数.
③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
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
⑤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
⑥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7.已知甲地海拔为 120 米,乙地海拔为米,求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下列列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表列出了国外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早)
城市 巴黎 东京 莫斯科
与北京的时差/h
例如,某时刻北京时间是,此时莫斯科时间是,若某时刻巴黎时间是,则此时东京时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0.某人乘电梯从地下5层升至地上8层,电梯一共升了 层.
11.若,,且的绝对值与相反数相等,则的值是 .
12.计算 .
13.实际测量一座山的高度时,有时需要在若干个观测点中测量两个相邻可视观测点的相对高度(如为90米表示观测点比观测点高90米),然后用这些相对高度计算出山的高度.下表是某次测量数据的部分记录,根据这次测量的数据,可得是 米.
90米 80米 米 50米 米 40米
14.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b是绝对值最小的数,c是最小的正整数,则 等于 .
三、计算题
15.计算:
(1)(-1)+0+3.
(2)(-10)+21+(-13).
(3)3+(-2.5)+(-4).
(4)(-15)+[8+(-7)].
四、解答题
16.列出两个由三个数相加的算式,使它们分别符合下列条件.
(1)三个数同号,和为-11.
(2)三个数不全同号,和为0.
17.某台自动存取款机在某时间段内处理了以下6项现款存取业务:存入200元、支出800元、支出1000元、存入2500元、支出500元、支出300元.问该自动存取款机在这一时段内现款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
18.以警戒线水位为基准,记高出警戒线的水位为正.有一天长江某段水位高出警戒线1.8m,两天后水位下降了2m.问两天后水位高于或低于警戒线多少米?
19.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的冲锋舟加满油,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地出发,晚上到达B地,约定向东为正方向,当天的航行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
(1)请你帮忙确定B地位于A地的什么方向,距离A地多少千米?
(2)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油箱容量为28升,求冲锋舟当天救灾过程中至少还需补充多少升油?
20.如图,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有三个不同的点M,N,P,且满足,设点M,N,P所对应数的和为a.
(1)若点P为原点,,求点M,N对应的数;
(2)若点N为原点,,求a的值;
(3)若原点O到点P的距离为6,且,求a的值.
21.某自行车厂一周计划生产700辆自行车,平均每天生产100辆自行车.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的生产量与计划每天的生产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自行车生产情况(超过计划生产量为正,不足计划生产量为负,单位:辆):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生产情况 +6 -2 -4 +10 -9 +10 -11
(1)根据记录求前三天共生产多少辆自行车.
(2)若该厂实行日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自行车可得60元,一天中生产超过计划生产量的,每超一辆奖15元;一天中生产不足计划生产量的,每少一辆扣20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C
∵|x|=5,|y|=2,
∴x=±4,y=±2,
∵xy>0,
∴当x=8时,y=2;
当x=﹣5时,y=﹣6.
故答案为:C.
根据绝对值的法则求出x,y的值,由xv>0确定x,y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
2.D
3.C
A、∵,∴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B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C正确,符合题意;
D、∵,∴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利用合并同类项的计算方法、有理数的除法及去括号的计算方法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4.C
解: 两个负数的和小于任何一个加数,
选项 不符合题意;
当减数是小于或等于0的数时,差是大于或等于被减数的,
选项 不符合题意;
大于1的两数之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选项 符合题意;
当除数是真分数,被除数是正数时,商大于被除数,
选项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判断A;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可判断B;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判断C;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可判断D.
5.B
解:∵ab<0,
∴a,b异号.
∵a+b<0且|a|>|b|,
∴a<0,b>0.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加法法则和绝对值的性质,熟知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根据ab<0可知:a,b异号;再由a+b<0|和a|>|b|可知:负数的绝对值较大可知:a<0,b>0,由此可得出答案.
6.C
解:∵①3+(﹣1)=2,和2不大于加数3,
∴①是错误的;
从上式还可看出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不一定得0,
∴②是错误的.
由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可以得到③、④都是正确的.
⑤两个负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加,故错误.
⑥﹣1+2=1,故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错误.
正确的有2个,
故选C.
可用举特殊例子法解决本题.
可以举个例子.如①3+(﹣1)=2,得出①、②是错误的.
由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可以③、④都是正确的.
7.B
解:根据题意得,甲地比乙地高列式为,
故答案为:B.
运用有理数的减法列式即可.
8.D
解:∵,
∴,
故答案为:D.
利用加法运算法则解答.
9.A
解:∵由表格可得,东京时间比巴黎时间快的时数为:,
∴当巴黎时间是时,东京时间为:12+8=20:00(时),
即东京时间是20:00,
故答案为:A.
根据表格可以得到巴黎时间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 东京时间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从而可得东京时间比巴黎时间早8小时,从而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可算出此时东京时间.
10.12
(层),
即电梯一共升了12层,
故答案为:12.
本题考查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根据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可得:地上8层记作,地下5层记作,因此本问题可看作从层上升到层,即:,又知没有0层,所以减去1可得答案.
11.或
解:根据题意可知,a=±5,b=±3,
∵a+b的绝对值与相反数相等,
∴a+b<0,
当a= 5,b= 3时,a+b= 8<0,此时a b= 5 ( 3)= 2;
当a= 5,b=3时,a+b= 2<0,此时a b= 5 3= 8;
当a=5,b= 3时,a+b=2>0,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a=5,b=3时,a+b=8>0,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可知,a b的值是 2或 8.
故答案为: 2或 8.
先利用绝对值的性质求出a=±5,b=±3,再结合“a+b的绝对值与相反数相等”可得a+b<0,最后分类求解即可.
12.
13.225
解:因为(米),(米),
所以(米),
因为(米),即(米),
所以(米),
因为(米),
所以(米),
因为(米),即(米),
所以(米),
因为(米),
所以(米).
故答案为:225.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正数和负数,由,,分别求得,,,,以及,得到 观测点A与观测点B之间的实际高度差 ,即可得到答案.
14.0
∵a是最大的负整数
∴
∵b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
∵c是最小的正整数
∴
∴
故答案为:0.
根据整数、正负数、绝对值的性质,即可得到a、b、c的值,通过有理数加法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15.(1)解:原式=(-1)+3
=2;
(2)解:原式=
=-23+21
=-2;
(3)解:原式=
=3+(-6.5)
=-3.5;
(4)解:原式=
=-22+8
=-14.
(1)由题意根据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2)由题意把负数和负数结合,然后根据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3)由题意把负数和负数结合,然后根据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4)由题意把负数和负数结合,然后根据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16.(1)解:由题意得:(-2)+(-5)+(-4)=-11;
(2)解:由题意得:(+2)+(-5)+(+3)
=5+(-5)
=0.
(1)根据和为负数并结合题意可求解;
(2)根据和为0并结合题意可求解.
17.解:令存入为正,支出为负,由题意得
200+(-800)+(-1 000)+2500+(-500)+(-300)=(200+2500)+(-800-1000-500-300)=2 700-2600=100(元).
答:该自动存取款机在这一时段内现款增加了 100元.
令收入为正,支出为负,将6笔业务相加即可得到结果.
18.解:由题意得:
+1.8-2=1.8+(-2)=-(2-1.8)=-0.2.
答:两天后水位高于或低于警戒线-0.2米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可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根据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19.(1)解:
(千米).
答:地位于地的正东方向,距离地千米.
(2)解:行车的总路程为:
(千米)
应耗油量:(升)
故应补充的油量为:(升)
答:冲锋舟当天救灾过程中至少还补充升油.
(1)根据题中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将题中所有数值相加,再根据计算所得结果为21判断B地位于A地的什么方向即可;
(2)先求出这一天所行驶的总路程,再计算出这一天一共所需的油量,用这一天一共所需的油量减去油箱容量即可求出应补充的油量.
20.(1)解:根据点P为原点,,且,
得,,
M,N都在原点的左边,
故点M表示的数是,N表示的数为.
(2)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由点N为原点,
故点M表示的数是,N表示的数为0 ,P表示的数为.
故a的值为:.
(3)解:根据题意,,,
得,
故,
当原点O在点P的右边时,,,
故点M表示的数是,N表示的数为 ,P表示的数为.
故a的值为:;
当原点O在点P的左边时,,,
故点M表示的数是,N表示的数为 ,P表示的数为.
故a的值为:;
综上所述,a的值为6或
(1)根据题意得到点P为原点,,且,进而根据线段的运算结合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求出MN和NP,进而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即可求解;
(3)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结合题意得到MP,进而分类讨论:当原点O在点P的右边时,当原点O在点P的左边时,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即可求解。
(1)解:根据点P为原点,,且,
得,,
M,N都在原点的左边,
故点M表示的数是,N表示的数为.
(2)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由点N为原点,
故点M表示的数是,N表示的数为0 ,P表示的数为.
故a的值为:.
(3)解:根据题意,,,
得,
故,
当原点O在点P的右边时,,,
故点M表示的数是,N表示的数为 ,P表示的数为.
故a的值为:;
当原点O在点P的左边时,,,
故点M表示的数是,N表示的数为 ,P表示的数为.
故a的值为:;
综上所述,a的值为6或.
21.(1)解:3×100+(+6-2-4)=300(辆).
答:前三天共生产300辆自行车.
(2)解:6-2-4+10-9+10-11=0(辆),
(700+0)×60+(6+10+10)×15+(-2-4-9-11)×20=41870(元).
答: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41870元.
(1)根据记录可知,前三天生产的自行车数量为:3×100+(-6-2-4),即可;
(2)先求出超额,然后列式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