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
历史解释
了解这一时期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知道《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
史料实证
识读《刻有文字的商朝牛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及铭文拓片》等图,知道中国古代遗留至今的各类史料是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证据。阅读教材第48页材料研读,了解《诗经》诗句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家国情怀
初步认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青铜器、甲骨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甲骨文和现代汉字的渊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观察中国文字的发展和演变历程,这是我们伟大祖先的智慧结晶。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我国的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它结构复杂,被誉为方块字。那么,你想知道我们今天的汉字是怎么来的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二、新课讲授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44~45页,用表格归纳夏商周时期的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学生回答:
天文 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诗经》中记载了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有研究认为,这颗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
历法 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医学 相传,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医大夫是如何看病、治病的
学生回答:看病:看舌苔,问病情,切脉等。治病:针灸,汤药,按摩,手术等。
教师总结: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有专长的名医,扁鹊就是其中一位。《黄帝内经》战国时期问世,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教师提问:甲骨文是一种怎样的文字
学生回答: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教师讲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发现在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着符号,他经过了反复推敲、排比、拼合,认识到这些符号,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一种文字。甲骨文的发现,轰动了整个世界。我国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其中商朝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
3.教师讲述: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那么,甲骨文的发现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46页《甲骨文举例》,回答甲骨文使用哪些造字方法。
学生回答: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方法。
教师补充: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5.教师引导:阅读教材第46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青 铜 器 主要 用途 功能 代表
主要用于 祭祀及军 事等 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三星堆文物
教师讲解: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它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序十分复杂,需要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有金杖、青铜树、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像等,造型奇特,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器,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
6.教师提问:什么是“金文” 有怎样的史料价值
学生回答:商朝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因为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文字的数量明显增加。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方面。
7.教师总结: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反映了当时灿烂辉煌的文明。
(三)《诗经》和楚辞
1.教师提问:西周和春秋时期,从平民到贵族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创作并传唱诗歌,这些诗歌被收集整理成《诗经》。《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何地位 它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有何作用
学生回答:地位:《诗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组成: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作用:《诗经》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2.教师提问:什么是楚辞 屈原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屈原代表作是《离骚》,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3.教师总结:《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三、课堂总结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产生发展的时代,在天文、历法、医学、诗歌等方面硕果累累。以青铜器和甲骨文为代表的文化成就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我国的先民们用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铸就了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板书设计◇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