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
历史解释
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史记》的作者与主要内容,道教和佛教的传播与发展等,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史料实证
识读《悬泉置遗址出土的西汉简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汉朝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图》,了解这些史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
家国情怀
学习司马迁等历史人物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韧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九章算术》,《史记》。
教学难点
道教和佛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今天纸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你知道谁为造纸工艺的改进作出了杰出贡献 造纸的工艺流程是怎么样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二、新课讲授
(一)造纸术的发明
1.材料展示:
右图所示是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地图,是西汉时期用麻做的纸
教师讲解:通过阅读以上图文资料可知,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但这种麻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
2.教师提问: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他是以什么为原料造纸的
学生回答: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
3.教师引导:观察教材第85页《汉朝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图》,了解造纸流程。
教师总结:蔡伦造出的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蔡伦改进造纸工艺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4.图片展示:
教师提问:这幅地图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85~86页,了解张仲景的事迹。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主要内容: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多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教师总结: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86页,说说华佗的医学贡献。
学生回答: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用于手术;他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3.教师提问:中国古代数学一直注重实践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九章算术》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学生回答:《九章算术》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4.教师讲述:秦汉时期,农学有较大发展,代表性著作是《氾胜之书》。
(三)司马迁与《史记》
1.教师引导:阅读教材第87页,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姓名 司马迁
生活年代 汉武帝时期
职业 太史令
个人经历 (1)少年时,饱读书籍 (2)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 (3)秉承父亲的遗志,撰写史书 (4)继任太史令后,因仗义执言,遭受酷刑,发愤著述
主要作品 《史记》
2.教师提问:通过对司马迁个人经历的了解,你认为他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回答:勇敢地面对人生的苦难,坚忍不拔地实现自己的志向。
3.教师讲述:《史记》被称为“实录”“信史”,它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书中揭露了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揭露了汉武帝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仙人的荒唐;《史记》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提问: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此,你如何看
学生回答:《史记》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所以,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道教和佛教
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88页,回答中国早期道教有哪两个派别。
学生回答: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2.教师展示:
佛教
产生时间 约公元前6世纪
产生地点 古代印度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主要教义 人生如苦海,人只有断除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主张众生平等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88页,说说佛教的传入和传播情况。
学生回答: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教师补充:佛教宣扬忍受苦难,让贫苦民众寄希望于来世,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受到统治者的扶持。
4.教师提问: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你能说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佛教元素吗
师生总结:建筑方面,佛教寺院、佛塔等;雕塑方面,石窟艺术,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文字词语方面,如借花献佛、当头棒喝、涅槃、无常等。文学作品方面,如《西游记》等。
三、课堂总结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时代 成就 地位
造纸术 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
医学 东汉末年 “医圣”张仲景写 成《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东汉末年 华佗发明 “麻沸散”“五禽戏” —
数学 东汉时期 《九章算术》 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农学 秦汉时期 《氾胜之书》 —
史学 西汉 司马迁著《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宗教 东汉末年,道教在民间兴起
两汉之际,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板书设计◇
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