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期模拟(二)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期模拟(二)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2 23:0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期模拟(二)
历史试卷(解析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彰显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令人印象深划。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大会组织者曾在体育场的中央设计出一个蓝色的人工海洋,其主要用意是(

A.希腊人民喜爱蓝色
B.蓝色象征着和平
C.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中心
D.希腊是一个临海的国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希腊文明的相关知识。古代希腊是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是以海洋为中心,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文明之源
2.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①希腊帕特农神庙
②洛阳白马寺
巴黎圣母院
④麦加大清真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传播于东亚、东南亚,相关建筑物为洛阳白马寺;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主要传播于欧洲,相关建筑物为巴黎圣母院;希腊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和希腊神话有关;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麦加,随着后来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相关建筑物为麦加大清真寺。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3.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
上古亚非文明
B.
古欧洲文明
C.
亚洲封建国家
D.
欧洲封建国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知识点。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些都是描述中古欧洲社会的名词,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处于封建社会,D正确,ABC都错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
4.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日本民族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的过程,其中“汉化”是指(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大化改新
C.
奴隶主民主政治
D.
种姓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六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5.微信红包与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互动,让其成为年夜饭的主菜单,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这的出现最主要利益于(  )
A.网络科技的发展
B.航天技术的进步
C.报刊事业的革新
D.经济全球化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用微信向朋友发红包运用的是计算机网络,故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6.三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有关科技革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片断。他们讨论这一话题的中心是(  )
甲:科技革命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只需要3—5年
乙: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
丙: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占80%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分析本题题文材料,科技革命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只需要3—5年,说明科技革命成果运用到生产的时间缩短;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说明新技术之间的联系加强;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占80%,说明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这些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故选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7.哥伦布在自己的航海日记中写道:“当地居民都跑来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这里的“当地居民”是
A.印度人
B.印第安人
C.非洲人
D.阿拉伯商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中,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新航路的开辟
8.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之机,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这场战争(  )
A.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
B.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C.使中东和平受到威胁
D.强化了联合国主导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科索沃战争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以南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还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大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牺牲。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故选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9.在布置复习任务时,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玻利瓦尔、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的相关资料。该复习课的内容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C.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亚非拉的独立和振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亚非拉的独立和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次大战以后,印度总理尼赫鲁领导印度人民取得了独立;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取得了独立;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玻利瓦尔被称作“南美的解放者”。故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亚非拉的奋起·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0.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苏联解体
②纳米比亚独立
③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回
④欧洲联盟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历史事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生时间。二战后,亚非拉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非洲的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回是1999年,欧洲联盟的建立是1993年,苏联解体是1991年,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册·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亚非拉的奋起;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1.1938年10月,英国首相张伯伦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女士们,先生们。安心睡觉去吧!”丘吉尔则尖锐地指出:“我们正在遭到了一场全面、十足的失败!”这场争论针对的是(  )
A.《凡尔赛和约》签订
B.华盛顿会议召开
C.《慕尼黑协定》签定
D.杜鲁门主义提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慕尼黑阴谋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它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故选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慕尼黑阴谋
12.1933年与1922年相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这说明了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
A.破坏性特别大
B.传播特别快
C.矛盾特别尖锐
D.持续时间特别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经济危机的认识。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题文材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体现的是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大,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13.《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材料所描述的情况发生在(  )
A.1919年的巴黎和会
B.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
C.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
D.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的有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1919年1-6月的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与战败国之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英法美操纵了会议,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等的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拒绝,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由日本继承。故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4.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十月革命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点。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故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15.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器轰鸣,火车飞驰
②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③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④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技革命的相关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在线购物,网络订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机器轰鸣,火车飞驰”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车马劳顿,家书万金”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情景。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蒸汽时代”的到来;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16.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华约的建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战”的有关知识。美苏“冷战”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1949年以美国为首成立了北约。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起建立华约,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形成,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所以此题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17.1929年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时,苏联(

A.在实施新经济政策
B.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C.在进行“一五计划”建设
D.在进行“二五计划”建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提示词为“192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苏联”,当时的苏联正处于1928年起到1932年所进行的一五计划期间,正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这也正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计划管理体制形成的时期。因此当西方国家处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时,苏联正在进行计划经济的探索。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8.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它进入新经济时代的起点是(
)
A.二战末期
B.20
世纪
50
年代
C.20
世纪
70
年代
D.20
世纪
90
年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9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经济的最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新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美国经济的最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美国经济的发展
19.20
世纪
30
年代,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相同背景是(
)
A.《凡尔赛和约》的制裁
B.建立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C.军部势力的急剧膨胀
D.经济、政治危机加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法西斯势力猖獗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20世纪30年代和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由于德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为摆脱经济危机打击,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二二六兵变,标志着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进一步强化,因此经济、政治危机加剧是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相同背景,故答案为D。
考点:新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20.下列人物和成就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牛顿——相对论
B.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C.
毕加索——《向日葵》
D.
贝多芬——《春之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达尔文及其贡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在书中达尔文指出,一切物种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相对论的提出者是爱因斯坦,《向日葵》的作者是梵高,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响曲》,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科学革命
21.为报道巴黎和会,中国《大公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购买了路透社的电稿,但有关我国在“巴黎和会”利益得失的内容寥寥无几。甚至山东问题的最终结果、我国专使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些国人极为关心的事实,1919年7月5日“特约路透电”中,10篇消息只字未提。以上史实说明(
)
A.中国通讯技术落后
B.中国国际地位低下
C.英国媒体保持公正原则
D.巴黎和会与中国无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的有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1919年1-6月的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与战败国之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英法美操纵了会议,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等的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拒绝,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由日本继承。1919年7月5日“特约路透电”中,10篇消息只字未提巴黎和会对中国问题的处理,说明中国国际地位低下。故选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2.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厮杀的双方使用坦克、毒气、飞机、潜水艇,使战争由平面发展为立体。这样的场景最早出现在(
)
A.拿破仑战争中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C.克里米亚战争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史实。根据课本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毒气、飞机、潜水艇等新式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23.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争夺
②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
③宗教矛盾
④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动荡的中东地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动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大国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是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和中东地区无关,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动荡的中东地区
24.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行总统制”,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
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
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戈尔巴乔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改革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借助西方的援助进行了改革,主张放弃一党制,实行总统制。但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没有挽救苏联,却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所以此题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25.2013年3月,“金砖国家”峰会第一次在非洲举行,此次会议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关于非洲历史的发展,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尼罗河孕育了埃及的古代文明
B.
西方国家早期的殖民贸易促进了非洲当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二战后,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殖民体系一步步走向瓦解
D.
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角贸易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早期的殖民贸易指的是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事罪恶的三角贸易。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但是使欧洲积累了资本,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开发。所以B错误,ACD是正确的,故此题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血腥的资本积累
26.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着(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十月革命胜利
D.德国统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苏联解体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借助西方的援助进行了改革,但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没有挽救苏联,却加速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25日,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徐徐降下,苏联解体。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27.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取得一定成效的是(
)
A.
波兰
B.
民主德国
C.
匈牙利
D.
罗马利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匈牙利改革成效最显著,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为六七十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较好基础,所以此题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28.对下图变化原因的解析错误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援助
B.美国霸主地位一去不复返
C.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D.二战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解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图片,可以看出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经济依然霸主地位,所以B解析错误,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美国经济的发展;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29.《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山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大国的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由此可知(
)
A.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B.“一超多强”局面被逐渐打破
C.区域集团对世界格局影响巨大
D.区域集团在多极化格局中作用衰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大国的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可见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BC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0.历史连线是考查学生掌握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间连线搭配错误的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C.林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罗斯福——推行新经济政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索的相关知识点。1921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联系起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罗斯福实行的是新政,故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判断题:
31.下面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中,有五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捷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洛伐克,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也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的企图没能得逞。1942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召开会议,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1945年9月2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错误:捷克斯洛伐克
改正:波兰
(2)错误:斯大林格勒
改正:莫斯科
(3)错误:1942年12月
改正:1941年12月
(4)错误:波茨坦会议
改正:雅尔塔
(5)错误:德国
改正:日本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第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捷克斯洛伐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前就被德国吞并。
(2)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了莫斯科保卫战,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年。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战原因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这次袭击彻底地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服务经济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雅尔塔会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在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递交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结束。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综合题:
32.阅读下列材料: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者按:为了巩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摘编自百度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举措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5)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新经济政策。(1分)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任意一点即可)(1分)
(2)加强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农业生产;便利了水上交通;吸纳了大量失业者就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提高了该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等。(任意一点即可)(1分)
(3)马歇尔计划。(1分)欧盟的成立。(1分)
(4)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任意写出两点即给2分)
(5)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1分)(任意一点即可,有其他表述,意思相近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新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策的相关史实。学生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干的意思。“在工业方面,允许私人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商业方面,国家对产品的垄断改为自由贸易,实行商品买卖,同时废除实物配给制”,说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商业方面发挥,市场、商品的需要,发展经济。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此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以工代赈,既减少了失业,又能刺激消费;加强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业生产;便利了水上交通;提高了该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发展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推行了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欧洲联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欧洲各国通过欧洲联盟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苏俄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政策的实行,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欧洲联盟的成立,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上述举措产生了的共同影响是: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
(5)此题考查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坚持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因此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是: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
( http: / / www.21cnjy.com )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打倒
——斯大林(1928年讲话)
材料四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村改革”的名称。这一改革对于俄国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2)材料中的“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50—100年”的原因有哪些?(至少答两点)
(3)材料四中的“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什么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4)从苏俄(苏联)曲折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迪?
【答案】
(1)俄国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分)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2)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比较晚;俄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时间晚于西方国家;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2分)
(3)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分)
(4)要立足国情进行改革;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勇于创新等(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奴制改革的认识。俄国l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俄国l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比先进国家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原因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l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所以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比较晚;第一次工业革命俄国没有进行,所以俄国俄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时间晚于西方国家;1914——1918年的一战和1917年之后的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影响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有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执政后,1928—1937年,苏联实行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1936年,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但后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问,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历史的发展的有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俄国l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1936年,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在一定阶段发挥过经济作用,但后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发展要要立足国情进行改革;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勇于创新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4.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围绕“战后世界文明的竞合共进”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主题一
表解历史
材料一:
下表是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时间
国际关系格局
形成标志
维护工具
20世纪20年代--二战前
A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国际联盟
B
两极格局
雅尔塔会议
联合国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
多极化趋势
C
联合国
主题二
读图释史
材料二:一组国际经济组织徽章
主题三
文汇历史
材料三:战败后的日本,国民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但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各种有利
条件,……加上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等因素,到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二战前的
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二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
——川教版《世界历史》下册
材料四:日本自民党5月30日上午召开国防小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安全调查会的联席会议,批准了有关新《防卫计划大纲》的建议草案。考虑到朝鲜的核及导弹开发,草案建议政府考虑使自卫
队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建议草案针对中国的海洋活动提出了加强岛屿防卫。
——摘编自《参考消息〈日拟发展攻击敌国基地能力〉》
(1)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写出表3中标有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2)材料二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趋势?中国加入了哪两个国际和地区性经济组织?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二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当今,日本经济再次强大,你认为日本还会在亚洲挑起新的战争吗?请你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但由于各种原因,世界和平与安全不断受到威胁,你认为人类应当如何解决这些危机与挑战?
【答案】
(1)A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分)B.
20世纪40—90年代初(二战后一90
年代初);(1分)C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分)
(2)大趋势:经济全球化。(2分)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2分)
(3)实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给2分)
(4)会。(1分)理由:日本有在亚洲多次挑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战争的历史:如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等;未对二战中犯下的罪行深刻反省,近年右翼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等。(意思对即可。如果答不会,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
分)。
(5)必须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政治格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展变化。难度不大。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直维持到二战前;二战后形成了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苏联解体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2)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材料二的国际经济组织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崛起的认识。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三的“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各种有利
条件,……加上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等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日本二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积极推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利用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发动战争的认识。依据材料四的:“建议草案针对中国的海洋活动提出了加强岛屿防卫。”,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上,日本多次发动战争: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等。日本未对二战中犯下的罪行深刻反省,近年右翼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等。综合以上所述,日本经济再次强大,还会在亚洲挑起新的战争。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分析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但由于各种原因,世界和平与安全不断受到威胁,因此人类应当联合起来,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性问题;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