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达州通川区七中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校七年级(3)班历史小组对隋朝历史进行了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开通了大运河
C.推行郡县制
D.创立了科举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相关知识,5
( http: / / www.21cnjy.com )89年隋文帝灭掉陈,南北实现统一;隋炀帝在位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凿了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2.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②都创立了重要制度,影响深远
③都兴建了大型重要工程
④都因暴政而亡,皆为短命王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与秦朝的共同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隋朝建立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秦朝创立了郡县制,隋朝创立了科举制;秦朝修建了长城等工程,隋朝开凿了大运河;秦朝和隋朝都是因为第二个皇帝实行暴政,最终引发农民起义,二世而亡,①②③④都是共同点,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3.《资治通鉴》评价此人:“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当代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该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相关知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本题的关键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所以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太宗的统治被称之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的统治被称之为开元盛世,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4.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很高收视率,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轻徭薄赋,精减机构
C、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
D、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相关知识,B、C、D所述历史事件均发生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而不是唐太宗,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5.唐太宗是一位贤明的君王,面对魏征这样经常不给他面子的人,他依然能容忍。下面几个原因中,他最可能出于的考虑是
A、隋朝短暂而亡,要稳住江山,就要听从意见了
B、作为皇帝要为老百姓谋利益
C、魏征不好惹,否则会经常让自己难堪
D、作为皇帝没必要和魏征这样的人计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相关知识,是一个最佳选择题,唐太宗之所以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巩固唐朝的统治,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6.筒车可随水自由流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该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筒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唐朝时期,农业得到了显著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曲辕犁是耕地工具,筒车是灌溉工具,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7.在武则天和唐玄宗时都担任重要职务的是
A、房玄龄和杜如晦
B、魏征和长孙无忌
C、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D、宋璟和姚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玄宗和武则天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的大臣,房玄龄和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都是唐太宗时期的大臣,宋璟和姚崇都在武则天和唐玄宗时都担任重要职务,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8.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吗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通过材料,我们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9.小李清明节到云南大理旅游,看到了大理崇圣寺三塔,唐朝时在云南大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吐蕃
B、南诏
C、回纥
D、回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吐
( http: / / www.21cnjy.com )蕃生活在今天的青藏高原,回纥和回鹘指的是同一个民族,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生活在西北地区;唐朝时在云南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是六诏,后南诏统一六诏,建立政权,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10.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日本时用大量事例深情回顾了自秦汉来中日交往的历史,下列哪项是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赠倭奴国王金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日交往的知识,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玄奘西行到天竺学习佛学,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赠倭奴国王金印发生在汉朝,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1.《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它以玄奘西游为原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玄奘历尽艰辛去的“西天”是
A、天竺
B、大食
C、新罗
D、波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对外交往的知识,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在天竺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求学,玄奘就是唐僧的原型,大食、波斯是欧洲的国家,新罗指的是今天朝鲜半岛的国家,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2.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鉴真和玄奘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学习佛学,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鉴真和玄奘都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重要人物,鉴真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玄奘西游天竺,历尽辛苦到达天竺,因此①②③④所述都是玄奘和鉴真的共同之处,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3.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让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生出无限好奇。请问,统一契丹族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A、元昊
B、完颜阿骨打
C、耶律阿保机
D、赵匡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元昊建立的是西夏政权,阿骨打建立的是金政权,赵匡胤建立的是北宋,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4.棉布开始成为主要衣料的朝代是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棉纺业发展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棉纺织业兴起于海南岛,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推广棉花的种植,棉布开始成为主要衣料,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5.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靖康之耻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后,先灭了辽,后于1127年灭掉北宋,这个事件在历史上称之为靖康之耻,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这一问题时,得到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
②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引进日本人的优良稻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这些都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占城稻是从越南引进的而不是日本,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7.现代社会刷卡消费成为时尚,但纸币仍在流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纸币最早出现于
A、北宋东京
B、南宋临安
C、北宋四川
D、南宋杭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商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的相关知识,因为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8.宋朝时,为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管理,政府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海外贸易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宣政院是元政府设立的管辖西藏的机构,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9.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这一朝代应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瓦子的相关知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北宋东京城内出现了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称之为瓦子,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20.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分封制
B、秦朝郡县制
C、隋朝科举制
D、元朝行省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1.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厂卫特务机构
B、军机处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内阁和六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君主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强化的相关知识,厂卫特务机构、内阁和六部设立于明朝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是由满洲贵族组成的,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设立是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
22.2008年,西藏拉萨发生了打砸抢
( http: / / www.21cnjy.com )烧严重暴力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力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元朝曾设有专门管理西藏的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中书省
C、军机处
D、宣政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政府设立宣政院,澎湖巡检司是元朝政府设立的管辖今台湾的机构;军机处设立于清朝,中书省是元政府在中央设立的机构,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形成的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民族融合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元朝时期,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4.元末诗云:“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
A、汉族妇女擅长音乐
B、少数民族妇女喜欢音乐
C、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D、当时妇女受教育条件较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民族融合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元朝”,这句诗讲的是少数民族的妇女会说汉语,汉族的妇女也会少数民族的音乐,这反映了元朝的民族融合,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5.我国人民到南洋谋生最早始于
A、三国时期
B、唐朝时期
C、明朝时期
D、清朝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郑和远航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时期,郑和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我国人民到南洋谋生最早始于明朝,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26.小聪开设了个有关“辽、宋、西夏、金”的专题网站,下列政权并立不正确的是
A、北宋、西夏、辽
B、北宋、金、辽
C、南宋、西夏、辽
D、金、西夏、南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辽、北宋、西夏并立,金、西夏、南宋并立,但是金政权建立后,先灭辽,后灭北宋,C所述是不正确的,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27.下列关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稻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B、景德镇的瓷器精美绝伦
C、“苏湖熟,天下足”
D、南宋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A、B、C所述是正确的,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而不是南宋时期,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28.下列哪项关于八股取士的说法不正确
A、以明清两朝为盛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
C、考试题目取材广泛,涉及诸子百家
D、采用八股文的形式写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八股取士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考试范围是四书五经,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回答问题,C中涉及诸子百家是不正确的,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29.最早派郑和出使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英宗
D、明仁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时期,派遣郑和下西洋,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30.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建立
②南宋灭亡
③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④元朝统一全国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元时期的重大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蒙古政权建立是在1206年,南宋灭亡是在1276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是在1271年,元朝统一全国是在1279年,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二、填空题:
31.唐朝时,同周边少数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关系密切,与吐蕃正式结盟的标志是建立了
,回纥首领也被唐中宗册封为
。
【答案】会盟碑、怀仁可汗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民族关系,唐朝时期,唐太宗处理与吐蕃的关系的主要方式是采用和亲的方式,唐和吐蕃建立唐蕃会盟碑,标志着唐与吐蕃正式结盟;唐玄宗册封回纥的首领为怀仁可汗,所以答案是会盟碑、怀仁可汗。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32.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他创立的科举制度却沿用了一千多年,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开设了
。
【答案】进士科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所以答案是进士科。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33.南诏是
和
的祖先,蒙舍诏统一后建立了以太和城为中心的政权。
【答案】彝族、白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隋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之际,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边的南诏统一了六诏,所以答案是彝族、白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34.宋朝时,农业得到大幅度发展,原产北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和豆类得到广泛种植,
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答案】小麦、粟、棉花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宋朝对传统农作物也是大为推广,尤其是小麦、粟在南方的推广尤为显著。而水稻在北宋时的淮河黄河流域也进行了推广。南宋后期棉花种植从两广和福建扩展到了长江流域,所以答案是小麦、粟、棉花。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35.明清时期的八股考试的内容必须遵循朱熹的《
》观点。
【答案】《四书集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八股取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明朝科举考试和隋唐科举考试内容是不同的:隋唐科举考试重考经书背诵理解和诗赋、时务策的写作,对文学水平和治国治民的见解要求较高;明清科举考试范围是四书五经,文体是死板的“八股文”,所述观点必须遵循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答案是《四书集注》。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36.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欧洲航海家早了半个多世纪,他在1405年从
出发,最远到达
沿岸和
东海岸。
【答案】刘家港、红海、非洲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时期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年从刘家港出发,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所以答案是刘家港、红海、非洲。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三、列举题:
37.列举题: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名称及各自的职权。
【答案】中书省、决策
门下省、审议
尚书省、执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
唐朝时期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管决策、审议和执行。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38.列举题:唐朝时为中日交流做出贡献的日本代表
【答案】空海、阿倍仲麻侣、吉备真备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交往的代表人物,唐朝时期中日交往非常频繁,日本派遣留学生、留学僧和遣唐使来到唐朝学习,著名的代表有:空海、阿倍仲麻侣、吉备真备,这些使者回到日本后,传播了唐朝文化。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39.列举题:
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制所采取的措施。(至少三件)
【答案】废除丞相制、设置内阁、建立厂卫制度、八股取士、文字狱、设置军机处。(任意三件即可,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和清朝加强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的措施,明太祖时期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设立锦衣卫,八股取士;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继续削藩,增设东厂,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
四、综合题:
40.材料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体,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材料三:“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唐朝初年,他长途跋涉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
(1)材料一中的“中华”、“
夷狄”各指什么?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的诗句讽刺了当权者苟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诗中的朝代是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
(3)材料三中的“天竺”是今天的什么地方,他为此编写的著作名称是什么?
【答案】(1)汉族、少数民族
恩威并施
(2)赵构、临安
(3)印度、《大唐西域记》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皇帝的政策都是以汉族为重,而轻视少数民族,但是朕会对大家同样看待,所以“中华”、“
夷狄”分别指汉族和少数民族;这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本题考查的是南宋的相关知识,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诗的意思是:青山之外还是青山,高楼之外还是高楼;从北方避难而来的人们,整日在西湖上唱歌、跳舞,究竟到何时才会停止,作者愤恨南宋政府的腐化,讽刺无能的南宋政府,南宋的建立者是赵构,都城是临安,因此本题的答案是:赵构,临安。
(3)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对外交往,唐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到天竺求学的是高僧玄奘,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天竺指的是今天的印度,并且在那烂陀寺求学,后回到长安,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对外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