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07 16:17:22

文档简介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三上·临湘期末)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浮在空气中,可以形成(  )。
A.云 B.风 C.气温
【答案】A
【知识点】云的种类;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故选A。
2.(2024三上·临湘期末)小明看到旗杆上的红旗飘向西北方,这时吹的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旗杆上的红旗飘向西北方时,风向是东南风。
3.(2024三上·临湘期末)下列现象中(  )不是降水。
A.结冰 B.小雪 C.冰雹
【答案】A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降水有许多种形式,除雨和雪外,还有冰雹、冻雨、雨夹雪等。结冰不是降水。A符合题意。
4.(2024三上·临湘期末)天空中会出现各种形状的云,云的出现有时候也能反映出天气状况。在阴天和快要下雨时最不可能出现的云是(  )。
A.卷云 B.层云 C.积云
【答案】A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天空中会出现各种形状的云,云的出现有时候也能反映出天气状况。卷云通常和晴好天气有关,选项A符合题意。
5.(2024三上·临湘期末)下图是临湘市近几天的天气情况,周二的天气是(  )。
A.多云 B.阴 C.晴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周二的天气是多云。选项A正确。
6.(2024三上·临湘期末)测量气温时应该把温度计放在(  )。
A.室外阳光下 B.室内 C.室外阴凉通风处
【答案】C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 测量气温时应该把温度计放在室外阴凉通风处 。这是因为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而不是室内或阳光直射下的温度。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
7.(2024三上·临湘期末)往水里面加入食盐,搅拌可以使食盐的溶解速度(  )。
A.加快 B.不变 C.变慢
【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往水里面加入食盐,想要加快溶解,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搅拌。
8.(2024三上·临湘期末)常温下,我们见到的一滴水是(  )状态的。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是水的液体状态。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相互转化。
9.(2024三上·临湘期末)做水和空气的运送游戏时,我们最好用(  )运送空气。
A.碗
B.没盖的杯子
C.可密封的塑料袋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流动性,传递空气可以选择气球、可密封的塑料袋,不容易泄漏,而且方便。 故选C。
10.(2024三上·临湘期末)用打气筒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  )的特性。
A.很轻 B.占据空间 C.可以压缩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由于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用打气筒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2024三上·临湘期末)分离沙子和盐水使用的方法是   ,分离食盐和水使用的方法是   。(填“过滤”或“蒸发”)
【答案】过滤;蒸发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我们分离混合物时,可以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特性行进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食盐水漏过滤纸,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子,把沙分离出来;利用蒸发的方式来分离食盐和水,水容易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食盐不会蒸发,因此可以得到食盐晶体。
12.(2024三上·临湘期末)使用酒精灯加热时,我们选择用   进行加热(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答案】外焰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
13.(2024三上·临湘期末)夏季,盛有冰块的杯子外壁上会出现   ,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答案】小水珠;水蒸气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且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盛冰块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盛放冰块的杯子外壁温度很低,使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小水珠,所以出现一层小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14.(2024三上·临湘期末)物体受热时会获胀,遇冷时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热胀冷缩;变大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比水大。
15.(2024三上·临湘期末)测量气温要使用   (填“气温计”或“体温计”);测量风速要使用   (填“风向标”或“风速仪”);测量风向要使用   (填“风向标”或“风速仪”)。
【答案】气温计;风速仪;风向标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在测量天气数据时,不同的工具能够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风速就是风的前进速度,用风速仪来测量风速。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测量气温要使用温度计;测量风速要用风速仪;测量风向要使用风向标,如果使用时该仪器的箭头指向西北,则当时的风向是西北风。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6.(2024三上·临湘期末)酒精灯使用完毕后,为了避免浪费,要尽快将酒精灯的火焰用嘴吹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使用完毕后,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由此可知,我们使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7.(2024三上·临湘期末)在相同条件下,小颗粒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比大颗粒食盐快。(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升温、搅拌、把溶解物颗粒变小。所以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大颗粒在水中溶解得慢,小颗粒在水中溶解得快。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8.(2024三上·临湘期末)小明洗完手不一会就干了,因为水被小明的皮肤吸收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在洗水台洗完手,过一会儿手就干了,这是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去了,属于水的蒸发现象。
19.(2024三上·临湘期末)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空气的质量,所以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和水和石头一样,都是有质量的,只是空气的质量很轻,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空气的质量。题目说法错误。
20.(2024三上·临湘期末)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冷热空气流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特征,空气流动性强。在地球上,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多,地面上的空气较热;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少,地面上的空气较冷。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流动形成风。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21.(2024三上·临湘期末)纯净的空气具有淡淡的香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特点: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具有流动性。空气存在各种地方,水中也有空气,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纯净的空气没有淡淡的香味,题目说法错误。
22.(2024三上·临湘期末)“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描述的是晴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多云、阴。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是晴天。题干正确。
23.(2024三上·临湘期末)在同一天里,如果南京是晴天,那么徐州的天气也是晴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在同一天里,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因地理位置而异,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4.(2024三上·临湘期末)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时应该放在屋檐下。
【答案】错误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在测量降雨量时,应该放在空旷的地方,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25.(2024三上·临湘期末)现在科技很发达,所有的天气变化规律都被科学家认识和掌握。(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科技
【解析】【分析】尽管现代科技显著提升了人类对天气的观测和预测能力,但受以下因素限制,科学家尚未完全认识和掌握所有天气变化规律。
四、简答题(12分)
26.(2024三上·临湘期末)下面是小明做过滤实验的图示,请分析小明在操作中存在哪两处错误。
答:错误一:   ;错误二:   。
【答案】漏斗颈底部没有紧靠烧杯内壁;过滤时未使用玻璃棒引流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实验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在过滤实验中,小明的操作存在以下两处关键错误:未用玻璃棒引流: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避免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漏斗颈底部未紧靠烧杯内壁:漏斗颈底部应紧贴烧杯内壁,以引导液体顺利流下并减少飞溅,确保过滤过程平稳。
27.(2024三上·临湘期末)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一例即可)
答:   。
【答案】蒸馒头、抽油烟机、热气球,炊烟袅袅等。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生活中应用热空气上升原理的例子:抽油烟机。抽油烟机通过电机运转产生热量和气流,加热后的空气密度降低而上升,同时带动厨房内的油烟随热空气流动,被吸入油烟机内部过滤排出,从而实现油烟净化。
五、看图作答(8分)
28.(2024三上·临湘期末)这是小明同学记录的当地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请作答。
(1)这一天8:00的气温读作   ,写作   。
(2)这一天   时的温度最高。
(3)这一天从5时到18时的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   。
【答案】二十摄氏度;20℃;14;这一天5时到14时的气温逐渐升高,14时到18时的气温逐渐降低
【知识点】天气现象;测量气温;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1)这一天8:00的气温读作而是摄氏度,写作20℃。
(2)图表中这一天14时的气温最高,达到了27℃左右。
(3)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这一天中,温度是先升高,再降低。
六、实验探究(20分)
(2024三上·临湘期末)把一个纸团粘在玻璃杯底部,然后将玻璃杯倒立压入水底 (如图甲所示)。
29.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纸团___________。
A.纸团湿了 B.纸团没湿 C.无变化
30.将玻璃杯重新压入水底,把杯子慢慢倾斜(如图乙所示),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纸团________。
A.纸团湿了 B.纸团没湿 C.无变化
31.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空气具有_________的性质。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可以流动 C.空气无色无味
32.我们还知道空气的特征有_________。
A.空气可以被压缩 B.空气可以流动
C.空气看不见摸不到 D.以上都是
【答案】29.B
30.A
31.A
32.D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29.空气能够占据空间,把纸团塞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竖直地倒扣在水槽中,纸团不会湿。
30.当玻璃杯倾斜时,杯内空气会因位置变化而部分逸出,水随之进入杯中。由于空气不再完全阻隔水与纸团,纸团会接触到水并被浸湿。
31.在第一个实验中,玻璃杯倒立压入水底时,纸团未湿,是因为杯内空气占据空间,阻止水进入;第二个实验中,杯子倾斜后空气逸出(流动),水进入杯中使纸团变湿。两个现象均围绕 “空气占据空间” 这一核心原理(倾斜导致空气占据的空间被水取代),而 “可以流动” 是空气逸出的表现,属于次要特征。题干问的是 “实验现象说明的性质”,核心结论应为空气的空间占据性。
32.空气具有多种特征:可以被压缩:例如给气球、轮胎充气时,空气能被压缩进有限空间。可以流动:自然界的风、扇扇子带来的气流等均体现空气的流动性。看不见摸不到: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无法直接观察,触觉上也难以直接感知(流动时可通过风感受)。
33.(2024三上·临湘期末)如图所示,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自下而上需要用到   、   、   等实验器材(选填“烧杯”“石棉网”“酒精灯”)。
【答案】酒精灯;石棉网;烧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实验室中对物质进行加热时常用到的器材有: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烧杯、试管等,图中从下到上分别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和烧杯。
34.(2024三上·临湘期末)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正确的方法需满足以下要点: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确保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避免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因容器温度可能与水不同,导致测量误差)。读数时温度计保持不动且视线与液柱液面齐平:玻璃泡需始终留在水中,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温度计,与液柱凹液面(或凸液面)最低处(或最高处)保持水平,避免仰视或俯视造成读数偏差。选项C正确。
35.(2024三上·临湘期末)烧杯里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  )。
A.100℃ B.80℃ C.37℃
【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故烧杯里沸腾时的水温接近100℃。选项A正确。
36.(2024三上·临湘期末)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都会有哪些现象?
答:水中   。
水面   。
水面之上   。
【答案】有气泡;水涌动翻滚;有水雾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不同位置会呈现不同特征:
水中:有大量气泡从水底快速上升,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因水的压强减小,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到达水面后破裂。水会发生剧烈的翻滚搅动,形成明显的对流现象。
水面:水面因气泡破裂而剧烈波动,产生大量水花和水雾(小水滴)。水面整体呈现 “沸腾” 的翻滚状态,动静明显。
水面之上:有大量 “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从水面升起,尤其在容器口附近明显。若环境温度较低,“白气” 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消散或在容器上方形成雾状区域。
1 / 1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三上·临湘期末)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浮在空气中,可以形成(  )。
A.云 B.风 C.气温
2.(2024三上·临湘期末)小明看到旗杆上的红旗飘向西北方,这时吹的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3.(2024三上·临湘期末)下列现象中(  )不是降水。
A.结冰 B.小雪 C.冰雹
4.(2024三上·临湘期末)天空中会出现各种形状的云,云的出现有时候也能反映出天气状况。在阴天和快要下雨时最不可能出现的云是(  )。
A.卷云 B.层云 C.积云
5.(2024三上·临湘期末)下图是临湘市近几天的天气情况,周二的天气是(  )。
A.多云 B.阴 C.晴
6.(2024三上·临湘期末)测量气温时应该把温度计放在(  )。
A.室外阳光下 B.室内 C.室外阴凉通风处
7.(2024三上·临湘期末)往水里面加入食盐,搅拌可以使食盐的溶解速度(  )。
A.加快 B.不变 C.变慢
8.(2024三上·临湘期末)常温下,我们见到的一滴水是(  )状态的。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9.(2024三上·临湘期末)做水和空气的运送游戏时,我们最好用(  )运送空气。
A.碗
B.没盖的杯子
C.可密封的塑料袋
10.(2024三上·临湘期末)用打气筒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  )的特性。
A.很轻 B.占据空间 C.可以压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2024三上·临湘期末)分离沙子和盐水使用的方法是   ,分离食盐和水使用的方法是   。(填“过滤”或“蒸发”)
12.(2024三上·临湘期末)使用酒精灯加热时,我们选择用   进行加热(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13.(2024三上·临湘期末)夏季,盛有冰块的杯子外壁上会出现   ,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14.(2024三上·临湘期末)物体受热时会获胀,遇冷时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填“变大”或“变小”)。
15.(2024三上·临湘期末)测量气温要使用   (填“气温计”或“体温计”);测量风速要使用   (填“风向标”或“风速仪”);测量风向要使用   (填“风向标”或“风速仪”)。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6.(2024三上·临湘期末)酒精灯使用完毕后,为了避免浪费,要尽快将酒精灯的火焰用嘴吹灭。(  )
17.(2024三上·临湘期末)在相同条件下,小颗粒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比大颗粒食盐快。(  )
18.(2024三上·临湘期末)小明洗完手不一会就干了,因为水被小明的皮肤吸收了。(  )
19.(2024三上·临湘期末)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空气的质量,所以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20.(2024三上·临湘期末)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冷热空气流动。(  )
21.(2024三上·临湘期末)纯净的空气具有淡淡的香味。(  )
22.(2024三上·临湘期末)“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描述的是晴天。(  )
23.(2024三上·临湘期末)在同一天里,如果南京是晴天,那么徐州的天气也是晴天。(  )
24.(2024三上·临湘期末)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时应该放在屋檐下。
25.(2024三上·临湘期末)现在科技很发达,所有的天气变化规律都被科学家认识和掌握。(  )
四、简答题(12分)
26.(2024三上·临湘期末)下面是小明做过滤实验的图示,请分析小明在操作中存在哪两处错误。
答:错误一:   ;错误二:   。
27.(2024三上·临湘期末)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一例即可)
答:   。
五、看图作答(8分)
28.(2024三上·临湘期末)这是小明同学记录的当地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请作答。
(1)这一天8:00的气温读作   ,写作   。
(2)这一天   时的温度最高。
(3)这一天从5时到18时的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   。
六、实验探究(20分)
(2024三上·临湘期末)把一个纸团粘在玻璃杯底部,然后将玻璃杯倒立压入水底 (如图甲所示)。
29.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纸团___________。
A.纸团湿了 B.纸团没湿 C.无变化
30.将玻璃杯重新压入水底,把杯子慢慢倾斜(如图乙所示),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纸团________。
A.纸团湿了 B.纸团没湿 C.无变化
31.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空气具有_________的性质。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可以流动 C.空气无色无味
32.我们还知道空气的特征有_________。
A.空气可以被压缩 B.空气可以流动
C.空气看不见摸不到 D.以上都是
33.(2024三上·临湘期末)如图所示,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自下而上需要用到   、   、   等实验器材(选填“烧杯”“石棉网”“酒精灯”)。
34.(2024三上·临湘期末)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35.(2024三上·临湘期末)烧杯里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  )。
A.100℃ B.80℃ C.37℃
36.(2024三上·临湘期末)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都会有哪些现象?
答:水中   。
水面   。
水面之上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云的种类;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故选A。
2.【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旗杆上的红旗飘向西北方时,风向是东南风。
3.【答案】A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降水有许多种形式,除雨和雪外,还有冰雹、冻雨、雨夹雪等。结冰不是降水。A符合题意。
4.【答案】A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天空中会出现各种形状的云,云的出现有时候也能反映出天气状况。卷云通常和晴好天气有关,选项A符合题意。
5.【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周二的天气是多云。选项A正确。
6.【答案】C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 测量气温时应该把温度计放在室外阴凉通风处 。这是因为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而不是室内或阳光直射下的温度。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
7.【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往水里面加入食盐,想要加快溶解,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搅拌。
8.【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是水的液体状态。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相互转化。
9.【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流动性,传递空气可以选择气球、可密封的塑料袋,不容易泄漏,而且方便。 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由于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用打气筒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
11.【答案】过滤;蒸发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我们分离混合物时,可以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特性行进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食盐水漏过滤纸,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子,把沙分离出来;利用蒸发的方式来分离食盐和水,水容易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食盐不会蒸发,因此可以得到食盐晶体。
12.【答案】外焰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
13.【答案】小水珠;水蒸气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且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盛冰块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盛放冰块的杯子外壁温度很低,使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小水珠,所以出现一层小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14.【答案】热胀冷缩;变大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比水大。
15.【答案】气温计;风速仪;风向标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在测量天气数据时,不同的工具能够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风速就是风的前进速度,用风速仪来测量风速。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测量气温要使用温度计;测量风速要用风速仪;测量风向要使用风向标,如果使用时该仪器的箭头指向西北,则当时的风向是西北风。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使用完毕后,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由此可知,我们使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升温、搅拌、把溶解物颗粒变小。所以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大颗粒在水中溶解得慢,小颗粒在水中溶解得快。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在洗水台洗完手,过一会儿手就干了,这是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去了,属于水的蒸发现象。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和水和石头一样,都是有质量的,只是空气的质量很轻,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空气的质量。题目说法错误。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特征,空气流动性强。在地球上,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多,地面上的空气较热;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少,地面上的空气较冷。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流动形成风。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特点: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具有流动性。空气存在各种地方,水中也有空气,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纯净的空气没有淡淡的香味,题目说法错误。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多云、阴。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是晴天。题干正确。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在同一天里,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因地理位置而异,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在测量降雨量时,应该放在空旷的地方,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科技
【解析】【分析】尽管现代科技显著提升了人类对天气的观测和预测能力,但受以下因素限制,科学家尚未完全认识和掌握所有天气变化规律。
26.【答案】漏斗颈底部没有紧靠烧杯内壁;过滤时未使用玻璃棒引流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实验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在过滤实验中,小明的操作存在以下两处关键错误:未用玻璃棒引流: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避免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漏斗颈底部未紧靠烧杯内壁:漏斗颈底部应紧贴烧杯内壁,以引导液体顺利流下并减少飞溅,确保过滤过程平稳。
27.【答案】蒸馒头、抽油烟机、热气球,炊烟袅袅等。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生活中应用热空气上升原理的例子:抽油烟机。抽油烟机通过电机运转产生热量和气流,加热后的空气密度降低而上升,同时带动厨房内的油烟随热空气流动,被吸入油烟机内部过滤排出,从而实现油烟净化。
28.【答案】二十摄氏度;20℃;14;这一天5时到14时的气温逐渐升高,14时到18时的气温逐渐降低
【知识点】天气现象;测量气温;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1)这一天8:00的气温读作而是摄氏度,写作20℃。
(2)图表中这一天14时的气温最高,达到了27℃左右。
(3)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这一天中,温度是先升高,再降低。
【答案】29.B
30.A
31.A
32.D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29.空气能够占据空间,把纸团塞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竖直地倒扣在水槽中,纸团不会湿。
30.当玻璃杯倾斜时,杯内空气会因位置变化而部分逸出,水随之进入杯中。由于空气不再完全阻隔水与纸团,纸团会接触到水并被浸湿。
31.在第一个实验中,玻璃杯倒立压入水底时,纸团未湿,是因为杯内空气占据空间,阻止水进入;第二个实验中,杯子倾斜后空气逸出(流动),水进入杯中使纸团变湿。两个现象均围绕 “空气占据空间” 这一核心原理(倾斜导致空气占据的空间被水取代),而 “可以流动” 是空气逸出的表现,属于次要特征。题干问的是 “实验现象说明的性质”,核心结论应为空气的空间占据性。
32.空气具有多种特征:可以被压缩:例如给气球、轮胎充气时,空气能被压缩进有限空间。可以流动:自然界的风、扇扇子带来的气流等均体现空气的流动性。看不见摸不到: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无法直接观察,触觉上也难以直接感知(流动时可通过风感受)。
33.【答案】酒精灯;石棉网;烧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实验室中对物质进行加热时常用到的器材有: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烧杯、试管等,图中从下到上分别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和烧杯。
34.【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正确的方法需满足以下要点: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确保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避免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因容器温度可能与水不同,导致测量误差)。读数时温度计保持不动且视线与液柱液面齐平:玻璃泡需始终留在水中,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温度计,与液柱凹液面(或凸液面)最低处(或最高处)保持水平,避免仰视或俯视造成读数偏差。选项C正确。
35.【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故烧杯里沸腾时的水温接近100℃。选项A正确。
36.【答案】有气泡;水涌动翻滚;有水雾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不同位置会呈现不同特征:
水中:有大量气泡从水底快速上升,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因水的压强减小,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到达水面后破裂。水会发生剧烈的翻滚搅动,形成明显的对流现象。
水面:水面因气泡破裂而剧烈波动,产生大量水花和水雾(小水滴)。水面整体呈现 “沸腾” 的翻滚状态,动静明显。
水面之上:有大量 “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从水面升起,尤其在容器口附近明显。若环境温度较低,“白气” 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消散或在容器上方形成雾状区域。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