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差异课件(共16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2 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差异课件(共16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7 17:2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科粤版九上
1.4.2 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差异
1.能结合具体探究活动说明科学探究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铜受热变黑的原因,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了哪些环节呢
提出问题
形成假设
设计并实施实验
获取证据
分析解释
形成结论,建构模型
反思评价
表达交流
提出问题
形成假设
设计并实施实验
获取证据
分析解释
形成结论,建构模型
反思评价
表达交流
在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中,可以通过观察铜片受热的实验现象,收集证据进行定性探究。
在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中,可以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的数据证据进行定量探究。
以现象证据为主的定性实验
以数据证据为主的定量实验
目的: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差异。
我们一生中不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有没有差别呢
提出问题
提示信息
空气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
化学性质稳定
物质性质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可探究成分
实践活动
提示信息
空气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
化学性质稳定
可探究成分
1.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2.呼出气体中__________的含量大于吸入空气中__________的含量。
形成假设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呼出气体中________ 的含量大于吸入空气中_________的含量。
水蒸气
水蒸气
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作为空气样品;再用
排水法(如图 1.4-7)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参考上述“提示信息”进行
实验活动,比较呼出气体与新鲜空气中成分含量的差异。
设计并实施实验
设计并实施实验
(1)借助以下图示设计实验,验证假设1。
(2)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
设计并实施实验
(2)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
设计并实施实验
人吸入的空气
人呼出的气体
氧气含量>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含量
解释与结论
水蒸气<水蒸气
除了以上实验方法,我们还可以运用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通过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定量测量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
1.学实验课上,吹灭燃烧的蜡烛时,有白烟产生。有同学说“白烟可能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于是有同学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对于“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设计实验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C
2.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环境温度
B.氧气浓度
C.食物品种
D.食物多少
D
3. 实验小组利用图1装置测定塑料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塑料袋中充有空气,一段时间后压瘪塑料袋,向瘪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的呼出气体。测定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35 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
B. 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C. 80 s时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
碳的低
D. 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
浓度比空气中的低
C
4.下面是一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的____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的_______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的_____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属于科学探究的____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操作简单,又现象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的
_____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形成结论
形成假设
获取证据
反思评价
(3)(2)(4)(1)(5)
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差异
科学探究的
一般过程
氧气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水蒸气含量增多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