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1、《白鹭》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白鹭》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能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2.能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自然段。
课前学习任务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2.尝试为文中第 6-8 自然段描绘的三幅画面分别起个名字。
课上学习任务
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
2.尝试为文中第 6-8 自然段描绘的三幅画面分别起个名字。
第 6 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8 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展开想象,完成练习。 白鹭也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鹭也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推荐的学习资源
推荐阅读郭沫若的现代诗《天上的街市》。/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白鹭》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字词。
1.她衣着朴 sù( ),但是让人感觉很美。
2.这个xiá zi( )里装着一只kǒu shào( ),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
3.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 )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
二、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
色(素 速) 适(宜 以) 白(鹤 贺) (兼 嫌)气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
2.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
3.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它却很悠然。( )
四、选词填空。
嗜好 爱好
1.打篮球是我的( ),因为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
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 ),因此身体很不好。
五、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A比喻 B对比 C拟人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素 2.匣子 口哨 3. 白鹤
二、素 宜 鹤 嫌
三、1.适合 2.平常 3.悠闲
四、1.爱好 2.嗜好
五、1.A 2.B
六、1.我们 祖国的花朵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七、示例:美往往蕴含在常见的事物中,我们往往因为常见而忽略。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常见事物中的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1.白 鹭
第二课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
上
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
精巧 色素 配合 身段 生硬
寻常 常见 忘却 结构 青色
清晨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美中不足 散文诗 流线型
复习导入
背诵课文。
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品读课文
白鹭垂钓图
白鹭瞭望图
白鹭起舞图
第2课时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
拟人
比喻
水田像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不安稳”与“悠然”对比,写出了白鹭栖息的特点,描绘出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矛盾吗?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人们的猜想和作者的疑问引发我们的想象——白鹭在清晨独立于小树的绝顶,悠然自得,它究竟在干什么呢?
拟人
白鹭垂钓图
白鹭瞭望图
白鹭起舞图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白鹭低飞时的形象,对乡居生活中的人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铿锵是指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白鹭的美可不是铿锵的美,而是一种柔美。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本文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堂小结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拓展一
拓展延伸
拓展二
三、课外拓展。
鹭 鸶
[宋] 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
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
独立亭亭意愈闲。
一、给下列生字组词。
宜( ) 鹤( ) 嫌( )
朱( ) 嵌( ) 框( )
哨( ) 恩( ) 韵( )
适宜
白鹤
嫌弃
朱鹭
嵌入
玻璃框
望哨
恩惠
韵味
随堂练习
二、将下列词语与其对应的意思连一连。
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悠闲的样子。
最高峰。文中指小树的顶端。
绝顶
悠然
铿锵
美中不足
摘抄文中优美的语段。
仔细观察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将美丽的场景描绘出来,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一个动物写下来。
背诵课文。
课后作业/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白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白鹭》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教材分析 《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作者郭沫若以其细腻的观察、独特的审美体验,描绘了白鹭优美的外形特点和优雅的活动姿态,赞扬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来写:首尾呼应,把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中间部分则从白鹭的外貌与活动两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白鹭如诗的特点。文章语言凝练而生动,无论是描写白鹭的色素、身段之外貌特点,还是描写白鹭的觅食、栖息、低飞之活动姿态,作者均善于抓住事物特点,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和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呈现出生动的画面,来表达自己的独特审美体验。字字句句,饱含着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学习 目标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3.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2.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 精巧 色素 配合 身段 生硬 寻常 常见 忘却 流线型 结构 青色 清晨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美中不足 散文诗 3.抽查背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品读课文第6~8自然段,体会情感。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 (1)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2)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小组讨论: 三、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把握,体会白鹭的美,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拓展延伸。 五、随堂练习。
六、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标,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写作能力。】 七、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板书设计】 1、白鹭 图画美---清田独钓图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白鹭 悠然美---清晨望哨图 ——喜爱、赞美 清澄美---黄昏低飞图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我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美,感受意境美,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2.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关注较少,造成他们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在讲解课文的写作手法时一带而过,部分同学不能很好把握。 总之,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今后教学中,要在注重朗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比如默读,希望这样能加快阅读速度而且能更快地理解课文。同时我还要多多关注这些学困生,使他们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