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2024-2025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2024-2025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7 17: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神奇的透镜单元练习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晋代《博物志》中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的用冰取火的发明记载,其实质是将冰块制作成 (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三棱镜
2.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下图的虚线框中是凸透镜的是 ( )
3.如图,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纸上呈现出一个并非最小最亮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
A.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 B.一定大于L
C.一定小于L D.一定等于L
4.已知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焦点10cm处,则此时成的像( )
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 B.可能是放大的实像
C.一定是等大的实像 D.可能是缩小的实像
5.许多博物馆会在较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凸透镜,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成在凸透镜前面
B.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同侧,成在凸透镜后面
C.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异侧,成在凸透镜前面
D.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成在凸透镜后面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正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成像原理和投影仪相同
B.如果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且像的性质不变
C.用黑布将凸透镜遮住一半,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完整的像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向左移动凸透镜至某位置时,光屏上可以成清晰的像
7.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同学们通过互联网网络课堂在家就能进行学习.但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图中属于近视眼原理图以及需要选用进行矫正的透镜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8.洋洋同学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如图为他在某次花展上拍摄的昙花照片,由于这些植物周边设有围挡,洋洋只能站在围挡边上,通过调节相机焦距改变图像的大小.从图甲到图乙的两张照片,关于洋洋进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增大焦距,同时增大镜头到感光层的距离
B.增大焦距,同时减小镜头到感光层的距离
C.减小焦距,同时减小镜头到感光层的距离
D.减小焦距,同时增大镜头到感光层的距离
9.光刻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紫外线通过镂空掩膜、缩图透镜时,可将绘制在镂空掩膜上的电路图投射到涂有光刻胶薄膜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缩图透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
C.薄膜上所成的像为正立、缩小的实像
D.若镂空掩膜、硅片同时靠近缩图透镜,薄膜上的像变大
1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利用刻度尺测量光屏上像的高度并结合光具座上读取的像距大小,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已知物体高h=6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物距等于20cm 时,像的高度大于6cm
C.当物距大于20cm 时,像的高度小于6cm
D.当物距小于10cm时,其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的各种透镜中,能够会聚太阳光的是 ,能够发散太阳光的是 (填序号).
12.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图所示,在硬圆纸筒的一端安装一个凸透镜,纸筒的另一端安装一个可在内部前后移动的灯泡.调节灯泡,利用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原理,当灯泡位于凸透镜 位置时,从筒内射出的灯光可认为是平行光.
13.同学们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实验中,蜡烛A置于当前位置得到等大倒立实像,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
14.如图所示,这是某遥控车爱好者改装的遥控小车,该遥控小车上装有用于观察路况的摄像头,路边的物体经摄像头成 (填“倒立、放大”“倒立、缩小”或“正立、放大”)的像.遥控小车行驶过程中,以遥控小车为参照物,摄像头是 的.
15.如图所示,这是仿生机械眼球,该装置未来将用于代替有缺陷的人眼,它内部有一块具备自动变焦功能的微型凸透镜,眼球可随意观察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并将观察到的像成在内部固定不动的微型底片上.当眼球观察远处物体时,微型凸透镜的焦距与观察近处时相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ν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物距为20cm时,光屏上能得到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7.请画出图中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
18.请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 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3)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恰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成像原理与 (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4)在图乙中若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少许,为使光屏上依旧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适当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再次得到清晰像的大小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左移到光具座上 cm刻度线处,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6)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图中蜡烛和透镜位置:
①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但镜面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做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 (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
②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光屏 (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如图甲所示,VR眼镜是一种可以虚拟现实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它利用计算机生成模拟系统,给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因为电子屏距离眼睛很近,为了让用户可以看清图像,需在眼睛和电子屏之间配置一,为了弄清 VR 眼镜内置透镜的作用,小珩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1)用“F”形 LED 灯模拟 VR 眼镜的电子屏,用透镜模拟晶状体,用光屏模拟视网膜(如图乙).在实验前,需要调节LED灯中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 .
(2)经过实验小珩同学发现,若保持光屏和凸透镜位置不变,LED灯向右移动时,要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这说明:物体靠近眼睛时,为看清物体,晶状体要变 (填“厚”或“薄”),以 (填“增强”或“减弱”)它的折光能力.
(3)如图丙所示,如果物体离眼睛太近,超出晶状体的调节范围,人眼将无法看清,这和 眼相似(填“近视”或“远视”).在原有凸透镜和 LED灯之间放一块合适的透镜,便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从而推断出 VR 眼镜内置的是 透镜.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2分)
21.透镜焦距 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平常我们的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镜为正值,凹透镜为负值.求:
(1)测得某近视眼镜其焦距为0.25 m,其对应的焦度为多少.
(2)+200度的眼镜片,它的透镜焦距是多少.
第四章神奇的透镜单元练习卷答案
1. B 2. D 3. C 4. B 5. D 6. D 7. A 8. A 9. B 10. C
11.(a)(d) (b)(c)
12.折射 焦点
13.10.0
14.倒立、缩小 静止
15.变大
16.8 缩小
17.
18.
19.(1)10.0 (2)高度 (3)照相机
(4)远离 变大 (5)35
(6)①变暗 ②向左 变小
20.(1)同一高度 (2)厚 增强 (3)远视 凸
21.(1)近视眼镜其焦距为0.25m,其对应的焦度为
(2)+200度的眼镜片,它的透镜焦度
焦距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