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 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 认识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用事实来验证
3. 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一、从问题开始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科学始于问题,如果没有了问题,科学发展就走到了尽头。化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观察蜡烛燃烧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观察蜡烛燃烧后提出了数十个需要科学探究的科学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诸多新的科学发现。
观察思考:
1.取一支蜡烛,点燃,仔细观察刚点燃时、燃烧过程中、熄灭时、熄灭1分钟后的现象。
【观察现象】
②燃烧过程中剧烈燃烧、有蜡油下淌
①刚点燃时燃烧不旺
③熄灭时产生一缕白烟
④熄灭1分钟后蜡油凝固
2.取一根小木条,将其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灼烧情况。
中间未变黑
两边变黑
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儿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①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②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提出问题】
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蜡烛火焰哪个部位的温度高?
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如何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
有了问题,就要设法寻找答案。
二、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探究1-1:
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蜡烛的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在不断熔化而液态的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固体石蜡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汽后才能被点燃?
提出
问题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时,固体石蜡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猜想
假设
设计进
行实验
1.从蜡烛上刮下一块固体石蜡,放在蒸发皿里,尝试用火柴点燃。
2.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点燃石蜡油。
3.用坩锅钳夹持一根短玻璃管,将其一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另一端点燃。
实验现象:1.固体石蜡不能被点燃
2.石蜡油不易被点燃
3.短玻璃管上端有火焰产生
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能燃烧的,因为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
形成
结论
在试图点燃液态石蜡油时,起初是先把石蜡油滴到蒸发皿中再尝试点燃的,结果由于石蜡油冷凝太快,始终未能得到液态石蜡。后来想到的改进方法为:熄灭蜡烛后立即用火柴尝试点燃烛芯周围的石蜡油,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反思
交流
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形成假设
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获取证据
形成结论
反思评价
表达交流
确定了科学探究的问题后,从设计实验方案到实施实验需要“三思而后行”;探究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总结
活动探究1-2:
书写化学实验探究报告
当探究结束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完成实验探究报告,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请你参考右边的格式,将你在“活动探究1-1”中的探究活动写成一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报告。
化学实验探究报告
姓名: 合作者: 班级: 日期: 。
实验名称: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反思:。
1.对本次实验的反思: 。
2.希望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化学实验探究报告
姓名: 合作者: 班级: 日期: 。
实验名称: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和现象: 。
。
: 。
实验结论: 。
实验反思:。
1.对本次实验的反思: 。
2.希望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探究蜡烛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被燃烧
实验过程:1.从蜡烛上刮下一块固体石蜡,放在蒸发皿里,尝试用火柴点燃;
2.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点燃石蜡油;3.用坩锅钳夹持一根短玻璃管,将其一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另一端点燃。
实验现象:1.固体石蜡不能被点燃;2.石蜡油不易被点燃;3.短玻璃管上端有火焰产生。
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燃烧的。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
从石蜡火焰不同部位引出的气体都能燃烧吗?
如何证明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方法引导
活动反思
反思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探究步骤是否合理、有序 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 探究结论是否全面、合理 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还有哪些经验教训 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对探究问题的深刻理解,不断提升运用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
有效
合理有序
安全环保
全面合理
经验教训
问题交流:
活动反思要素?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图①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
B.图②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图③验证蜡烛焰心气体是氧气
D.图④验证产物有水
C
2.在进行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后,同学们有如下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时冒出的黑烟与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同种物质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同时放出较多热量
C.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其过程中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
A
3.在“点燃蜡烛”的活动与探究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只发生化学变化,无物理变化
B.产生火焰并放出热量
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玻璃管另一端出现白烟
A
4.过生日吃蛋糕点蜡烛时,小明发现蜡烛的火焰分三层,是什么原因导致蜡烛分三层火焰的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氧气含量有关。“蜡烛的三层火焰可能与氧气含量有关”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收集证据 D.制订计划
B
5.拉瓦锡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A.A B.B C.C D.D
D
6.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
度比水的密度 (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4)轻轻一吹即可使蜡烛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B.隔绝了空气 C.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小
蜡烛熔化
外焰
C
2.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3.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充满挑战且奇妙无比的科学旅程。
科学探究
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获取证据
形成结论
形成假设
提出问题
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