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化学真奇妙 课件(共32张PPT)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化学真奇妙 课件(共32张PPT)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7 17:4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 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2. 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4. 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它将打开一扇新的科学大门,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汽车轮胎、众多药物、各种塑料,甚至你的书包和篮球等都是以石油为原料并通过化学方法生产出来的,这让你难以置信吧?
1.化学与生活→衣
大多数服装面料中都含有化学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分为: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
1.化学与生活→食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了世界粮食产量
化学能使我们的食物更丰富美味。食物在加工和烹饪过程中发生的这种美妙变化要归因于几个神奇的化学及生物反应。
1.化学与生活→住
现代建筑和装饰材料很多来自化学工业
化学能使我们的居住条件加以改善,使我们更好的生活工作。
1.化学与生活→行
制造现代交通工具的材料大多是用化学方法生产的
化学能使我们的交通便利快捷,提高生活、工作等的效率。
2.化学与时代发展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钢铁化石燃料得到广泛应用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工业时代
信息时代
3.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功能材料研制
新能源开发
环境保护
生命过程研究
太空探索
4.我国化学成就
1965年,我国化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1969年至1973年,屠呦呦率领团队运用化学方法研制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光合作用 铁生锈
葡萄酿成酒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化学
变化
例如:葡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酿成酒(主要成分为酒精)
物理
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新物质生成,仅是形状、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冰雪融化是状态的变化
玻璃破碎是形状的变化
实验1.点燃镁条
添加标题
观察思考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镁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
实验现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是无色溶液
白色片状固体,溶于水成无色溶液
实验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实验现象:剧烈反应,生成大量气泡
银白色金属颗粒
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
实验3.锌粒中加入稀盐酸
实验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白色片状固体,溶于水成无色溶液
硫酸铜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天蓝色
实验4.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条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
问题交流1:
区别:
宏观:是否生成新物
微观:是否生成新分子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及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
颜色
变化
B
C
D
发光
发热
A
产生
气体
生成
沉淀
3.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
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镁条可以燃烧,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盐酸能与锌粒反应等
物质常见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等
物理
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变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一般用仪器测知
物质常见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溶解性等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水的构成
世间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很小,一滴水中大约聚集由1021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2.氢气、氧气的构成
氢气是由大量的氢分子聚集而成的
氧气是由大量的氧分子聚集而成的
分子、原子的化学符号
水分子H2O 氢分子H2 氧分子O2 氢原子H 氧原子O
3.金刚石、石墨的构成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于钻机探头、切割玻璃等;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可用于铅笔芯、润滑剂等。
问题交流2: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为什么性质差异巨大?
性质差异的原因: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不同的化学结构决定的(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物质的化学结构
物质内部原子、分子的连接方式、空间排布和顺序就是物质的化学结构。洞悉化学结构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基础。
氧分子 臭氧分子
4.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
①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分子和原子
②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排列和复制
化学就是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指导着我们更科学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1.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药物分子结构 B.陨石元素组成
C.AI智能程序 D.化肥高效合成
C
2.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的治疗,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屠呦呦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B
3.下列是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技艺,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海南椰雕 B.黎锦编织
C.海盐晒制 D.陶瓷烧制
D
4.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火箭发射
C.钢铁冶炼 D.冰块融化
D
5.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乙醇用作燃料 B.氯化钠用于制氯气
C.煤用于火力发电 D.木炭用于吸附色素
D
7.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B.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C.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D.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