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课时2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实验及使用化学符号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课时2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实验及使用化学符号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7 23:3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怎样学习化学
课时2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和使用化学符号
1.能认识科学探究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认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3.能认识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的重要性。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科学探究来认识物质,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一个或多个探究问题
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与问题有关的猜测或假设
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
进行化学实验,查阅资料,收集证据
通过分析、归纳、推理和论证,证实、修正或否定自己的猜测,得出合理的结论
化学实验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物质变化的规律。
实验探究
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镁和铝组成的合金常用于制造各种材料。在一些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镁粉。
提出问题:
你认为金属镁可能有哪些性质?
1. 颜色状态
2. 是否容易被折断
3. 是否可以导电
4. 在空气中点燃的现象
5. 在食醋、盐酸中的变化
……
3.请按以下方案(或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填表。
(1)观察镁条的外观,试试看是否容易被折弯、扭断。
(2)用砂纸打磨镁条,它的外观有什么变化?
(3)用打磨好的镁条连接一节干电池和小电珠,观察小电珠是否发光。
(4)取一段打磨好的铁条,用坩埚钳夹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当镁条开始燃烧时,立即移到陶土网上方,让它继续燃烧,观察燃烧的现象(注意保护眼睛)和燃烧后的产物。
(5)取另一段打磨好的镁条,放入白醋(或食醋)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请你依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假设。
实验记录
{ED9D14D8-848A-4384-8645-25D2D1C4F25D}状态
颜色
硬度
是否导电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白醋(或食醋)中的变化
固体
银白色
质软
能导电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镁条与醋酸反应,冒出气泡,放出热量,镁条逐渐变小
通过上述实验与观察,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镁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质软、能导电的金属。
镁条在常温下即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在点燃条件下,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镁条还可与白醋(或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氢气,放出热量。
二、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
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
为了方便研究和描述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科学家使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和物质。
氢元素:H
氧元素:O
碳元素:C
氧气:O2
水:H2O
二氧化碳:CO2
1.元素符号
用于表示元素的符号称为元素符号,不同的元素分别用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如氢元素用“H”表示,氧元素用“O ”表示,碳元素用“C”表示。
2.化学式
利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的组成。如水可以用“H2O ”表示,二氧化碳可以用“CO2”表示,氧气可以用“O2 ”表示。
?
{EB9631B5-78F2-41C9-869B-9F39066F8104}物质
组成元素
物质
组成元素
氧气(O2)
氯化氢(HCl)
金刚石(C)
氧化镁(MgO)
镁(Mg)
氧化铜(CuO)
氨气(NH3)
碳酸氢铵(NH4HCO3)
下表是本章中涉及的部分物质,写出组成各物质的元素名称和符号。
氧(O)
几种物质及组成元素
碳(C)
镁(Mg)
氮(N)、氢(H)
氢(H) 、氯(Cl)
镁(Mg)、氧(O)
铜(Mg)、氧(O)
氮(N)、氢(H)、碳(C)、氧(O)
观察思考
为了方便地描述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书写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如碳在空气中点燃后,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可表示为:
C
O2
CO2
点燃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 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一种简化的化学反应表示方法。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交流讨论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但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未发生变化,只不过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物质。
点燃
镁+ 氧气 氧化镁
Mg
O2
MgO
点燃
碳酸氢铵 氨气+二氧化碳+水
NH4HCO3
CO2
NH3
H2O
Mg
O
O
Mg
反应物中的组成元素
生成物中的组成元素
N H C O
N H C O
3.化学方程式
化学变化的表示
为了简洁地表示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人们还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变化,
如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2Mg + O2
点燃
2MgO
1.我国发行的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中的5角硬币,材质是钢芯镀镍合金,为进一步验证其主要成分,小李同学建议可以用吸铁石吸一下检验其中是否含有铁。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反思与评价
C.制定方案      D.解释与结论
C
2.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有关镁条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镁条应先用砂纸打磨至表面光亮
B.实验时,会用到陶土网
C.实验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
D.镁条在空气中缓慢燃烧,发出耀眼的黄光,生成氧化镁
D
3.①氧气:O2 ②五氧化二磷:P2O5 ③氧化镁:MgO ④金刚石:C
⑤碳酸氢铵:NH4HCO3
(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为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为    ????。
(填序号)
(2)组成中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为    ????,组成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为  ?。(填序号)
(3)写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的符号
表达式:                 ????。
①④
②③
①②③⑤

NH4HCO3? NH3+H2O+CO2
4.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则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CaCl2、 CaO
B. Fe2O3、 CuO
C. SiO2、CaSO4
D. CaCO3、NaCl
C
1.3 怎样学习化学
(第2课时)
元素符号、化学式
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进行科学探究
使用化学符号
一般步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