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复习(三) 声的世界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专项复习(三) 声的世界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8 08: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专项复习(三) 声的世界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产生声音,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在    体中传播最快,在    体中传播最慢。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
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频率低于    Hz的声叫作次声,频率高于    Hz的声叫作超声。声音能够传递    和    。
3.乐音的三个特性是    、    和    。
(1)音调——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    (频率越高,音调    ,声音越尖细)。
(2)响度(音量)——声音的大小,影响因素:①    ,振幅越大,响度    ;②与人距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    。
(3)音色(音品)——声音的特色和品质,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形状等。
4.噪声的利用和防治
(1)利用:除杂草、探测病灶、显示海底情况等。
(2)控制噪声:①在    处减弱;②在    中减弱;③在    处减弱。
5.声现象
(1)回声:①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
②利用:a.加强原声;b.测距:s=vt;c.用声呐定位。
(2)混响:声音由于遇到障碍物反射,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叫作混响。
(3)共鸣(共振):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一个发声,引起另外一个音叉也发声的现象。
6.声音的利用
(1)超声应用:声呐(定位)、金属探伤、B超体检、清洗精密仪器、治疗结石、加湿空气和除尘等。
(2)次声应用:探测核爆炸位置、计算海洋平均温度、预报自然灾害等。
1.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D.探究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2.要使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增大拨弦的力度
B.改用更粗的琴弦
C.增加发声部的琴弦长度
D.把琴弦拉得紧些
3.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
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低
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
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波形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实例中,判断正确的是(   )
A.医学上用超声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快速路两侧安装隔音板,是从防止产生的途径来控制噪声
C.某种昆虫的翅膀2s内做了700次振动,这种昆虫振翅的声音人是听不到的
D.用竹笛演奏音乐,是利用竹管振动发声
5.跳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可能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6.某演员正在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某同学用抽气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玻璃罩内正在发声的手机的铃声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7.北京冬奥会主题曲《一起向未来》由多位艺人共同演唱,听众可根据    辨别出不同歌手,歌手中有女“高”音和男“低”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听众感觉到歌声的强弱程度叫作声音的    。(均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8.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这套编钟共有65件,它们可以丰富编钟发出声音的    。用钟槌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能发出    不同的声音。(均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9.大年三十晚上,许多人家都会燃放一些鞭炮以增强喜庆气氛。小红同学喜欢看这种热闹的场面,但又怕声音太响,所以她常常用双手捂住双耳,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在城市街道上行驶的车辆禁止鸣笛,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在城市高架道路的两侧设有3~4m高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墙,这是在    减弱噪声。
10.超声波测速仪可以根据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的时间差测量出汽车速度。如图所示,设超声波测速仪连续发出两次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6s,该超声波测速仪所收到的这两次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8s,已知汽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时距超声波测速仪170m,则汽车的速度为(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
A.20m/s
B.30m/s
C.40m/s
D.50m/s
11.如图所示,一辆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山崖445m的A处鸣笛,经过2.5s后在B处听到回声。若汽车长度忽略不计,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汽车行驶的速度。
12.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旁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所示)。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 1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子弹击中靶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
(2)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3)子弹飞行的时间;
(4)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知识回顾】
1.振动 介质 真空 固 气 340
2.20~20000Hz 20 20000 信息 能量 3.音调 响度 音色 (1)振动频率 越高 (2)振幅 越大 越小 4.(2)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
【分层训练】
1.C 2.D 3.A 4.A 5.D 6.振动 介质 液体可以传声 7.音色 音调 响度 8.音调 响度 9.人耳 声源 传播过程中 10.A 11.(1)850m (2)40m (3)16m/s 12.(1)1.5s (2)2.1s (3)0.6s (4)850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