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五四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1919年,陈独秀在《两个和会都无用》一文中,号召人民站起来,不要迷信政治家和外交家,要自己解决问题。巴黎和会上中国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推翻清朝统治 B. 消灭北洋军阀
C. 争取战争胜利 D. 夺回山东主权
2. 一位美国教育家于1919年来华,6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一个清除式的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 )
A. 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 B. 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C. 遭到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 D. 推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 1919年5月《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呼吁:“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由此可见,五四运动( )
A. 鼓舞无产阶级解放斗争 B. 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D.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4. 某剧中陈延年号召:“无论是学界、政界、商人、劳工、警察、当兵的、乞丐、新闻记者,都要站出来!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以上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
A. 开始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B. 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C. 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 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5.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影响深远。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A.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 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 五四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6. 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某校夏令营计划暑期组织一次红色旅游。他们选择了上海,你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了解(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 D.中共七大
7. 下列事件发生在1919年的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诞生
8.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运动爆发于(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10.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1.19世纪20世纪之交,由西方对华侵略行为逼出来,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行为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12.某同学在一次历史展示课上介绍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八年,这位老人出生的那一年,中国发生了哪件大事( )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九一八事变
13.小明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一张图片:一群游行的学生手里举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标语。他断定这件事是( )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一二 九运动 D.五四运动
14.“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18、20、21日,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15.“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事件主题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16.五四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主要体现了( )
A.科学精神 B.自由精神
C.民主精神 D.爱国精神
17.“弱国从来无外交,苟存天地任人嘲。尊师教诲齐天下,慈母盯哼不折腰。航舰如今嫌水浅,嫦娥不再恨天高。百年洗雪谁堪忘,多少男儿是俊豪。”此诗是纪念100年前中华大地爆发的一场伟大运动。与此相符合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B.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结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
18.2019年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00周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它标志着中国( )
A.近代史的开端 B.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C.新文化动的兴起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C.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D.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20、“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里表明哪一支力量的崛起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
A.商人 B.学生 C.工人 D.农民
21.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据此,我们可以得出( )
五四运动爆发的诱因
B.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学生
D.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2.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首先举起“五四”火炬的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
C.青年学生 D.商人
23.某文中说:“中国民族乃酷爱和平之民族。今虽备受内外不可忍受之压迫,仍本斯旨,对于政府提出最后最低之要求如下:一、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免徐树铮、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六人官职……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该文是( )
A.《警世钟》 B.《革命军》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北京市民宣言》
24.“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这些标语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个阶层人民的支持( )
A.学生 B.商人
C.工人 D.市民
25.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条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国际地位提高 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
C.五四运动的推动 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
二、非选择题
26、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华民族追求进步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八年级(1)班同学以此为主题进行了项目化学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任务一 【释读图片——分析历史现象】
一组同学展示了下面两幅图片,请你分别简述当时的中国面临的困境。
任务二 【研读史料——见证时代呼声】
二组同学展示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分析材料中知识分子的言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诉求。简述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之间的联系。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任务三 【聚焦热点——进行实践探究】
三组同学收集了下面的研究主题和用来证明主题的材料,请你选择一个主题并选出印证这一主题的材料。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研究主题 主题一:五四运动的真实场景 主题二:五四运动在全国的扩展 主题三:五四运动的影响 材料 ①报刊——《每周评论》:五四运动期间重要刊物,对北京学生游行、上海工人罢工等均有详细报道。 ②专著——《“五四”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了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包括“从欧化”到“以俄为师”等章节。 ③照片——1919年5月4日学生游行照片:美国人拍摄,照片中学生手持标语“青岛是我们的”。
27.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为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断的斗争与探索。请看下列四幅图片,完成问题:
图1 武昌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图2 清帝退位诏书
图3 1919年5月4日学生游行队伍 图4 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声援学生
(1)图1、图2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3、图4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28、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今年(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多少周年纪念?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了?并指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举动使五四运动取得哪些初步胜利?
(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精神?”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拒签和约”是……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 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运动的情况?根据材料一回答“学生的要求”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6月以后这场运动出现的新变化是什么?
(3)材料三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里的“方式”指什么?
答案
1-5DBBDC 6-10BCDAD 11-15DBDAA 16-20DBDDC 21-25ACDBC
26.(1)图一:国内尊孔复古逆流横行,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实施复辟活动。图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列强操纵会议,竟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2)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五四运动主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3)主题一对应③;主题二对应①;主题三对应②。(答出一组对应即可)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精神;斗争到底、不怕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等。
27、 (1)事件:辛亥革命。功绩: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或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2)事件:五四运动。性质:反帝爱国运动或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8、(1)周年:100周年;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上日本取得管理山东的权利;目的:外争主(国)权,内除国贼。
(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地位:中国新民民主义的革命的开端。
(3)原因: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继承和发扬:爱国、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与工农祥众相结合。民主,科学,进步。
29.(1)五四运动。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2)从以学生为主体向以工人为主体转变,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3)和平请愿、示威游行、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写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