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平均变化率(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1 平均变化率(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7 19:14:57

文档简介

5.1.1 平均变化率
1.已知函数f(x)=x2+1,则当x由2变到2.1时,函数值的改变量为(  )
A.0.40  B.0.41  C.0.43  D.0.44
2.如图,函数y=f(x)在[1,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A.1  B.-1  C.2  D.-2
3.(2024·苏州月考)函数f(x)=x2+2c(c∈R)在区间[1,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A.2  B.4  C.2c  D.4c
4.正方体的棱长从1增加到2时,正方体体积的平均膨胀率为(  )
A.8  B.7  C.  D.1
5.对于以下四个函数,在区间[1,1.3]上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最大的是(  )
A.y=x  B.y=x2
C.y=x3  D.y=
6.函数f(x)=x2-x在区间[-2,t]上的平均变化率是2,则t=    ,f(x)在[t,6]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7.(2024·南通月考)汽车行驶的路程s和时间t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在时间段[t0,t1],[t1,t2],[t2,t3]上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用“<”连接).
8.某人服药后,吸收药物的情况可以用血液中药物的质量浓度c(单位:mg/mL)来表示,它是关于时间t(单位:min)的函数,表示为c=c(t),下表给出了c(t)的一些函数值:
t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t) 0.84 0.89 0.94 0.98 1.00 1.00 0.97 0.90 0.79 0.63
则此人服药后30 min到70 min血液中药物的质量浓度的平均变化率为     mg/(mL·min).
9.已知正弦函数y=sin x在区间和上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k1,k2,则k1,k2的大小关系为    .
10.为了检测甲、乙两辆车的刹车性能,分别对两辆车进行了测试,甲车从25 m/s到0 m/s花了5 s,乙车从18 m/s到0 m/s花了4 s,则    车的刹车性能好.
11.(2024·扬州月考)A,B两机关开展节能活动,活动开始后两机关的用电量W1(t),W2(t)与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一定有(  )
A.两机关节能效果一样好
B.A机关比B机关节能效果好
C.A机关的用电量在[0,t0]上的平均变化率比B机关的用电量在[0,t0]上的平均变化率大
D.A机关与B机关自节能以来用电量总是一样大
12.某公司的盈利y(元)与时间x(天)的函数关系是y=f(x),假设>0(x1>x0≥0)恒成立,且=10,=1,则说明后10天与前10天比(  )
A.公司亏损且亏损幅度变大
B.公司的盈利增加,增加的幅度变大
C.公司亏损且亏损幅度变小
D.公司的盈利增加,增加的幅度变小
13.圆柱形容器,其底面直径为2 m,高度为1 m,盛满液体后以0.01 m3/s的速率放出,则液面高度的平均变化率为    m/s.
5.1.1 平均变化率
1.B Δy=f(2.1)-f(2)=2.12+1-(22+1)=4.41-4=0.41,故选B.
2.B ===-1.
3.B ∵f(x)=x2+2c,∴该函数在区间[1,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4.
4.B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V=a3,则正方体的棱长从1增加到2时,正方体体积的平均膨胀率为==7,故选B.
5.C A中,函数y=x,则Δy=f(1.3)-f(1)=0.3;B中,函数y=x2,则Δy=f(1.3)-f(1)=0.69;C中,函数y=x3,则Δy=f(1.3)-f(1)=1.197;D中,函数y=,则Δy=f(1.3)-f(1)≈-0.23.所以平均变化率最大的是C.
6.5 10 解析:因为函数f(x)=x2-x在区间[-2,t]上的平均变化率是2,所以==2,即t2-t-6=2t+4,从而t2-3t-10=0,解得t=5或t=-2(舍去).所以f(x)在[t,6]上的平均变化率为===10.
7.<< 解析:由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知:=kOA,=kAB,=kBC,由图象知:kOA<kAB<kBC,即<<.
8.-0.002 解析:易得此人服药后30 min到70 min血液中药物的质量浓度的平均变化率为==-0.002(mg/(mL·min)).
9.k1>k2 解析:函数y=sin x在上的平均变化率为k1===.函数y=sin x在上的平均变化率k2===,∵>,∴k1>k2.
10.甲 解析:甲车速度的平均变化率为=-5(m/s2).乙车速度的平均变化率为=-4.5(m/s2),平均变化率为负值说明速度在减少,因为刹车后,甲车的速度变化相对较快,所以甲车的刹车性能较好.
11.B 由题图可知,A,B两机关用电量在[0,t0]上的平均变化率都小于0,由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知,在[0,t0]上A机关用电量的平均变化率小于B机关用电量的平均变化率,从而A机关比B机关节能效果好.
12.D 由>0(x1>x0≥0)恒成立,可知y=f(x)单调递增,即盈利增加,又平均变化率=10>=1,说明盈利增加的幅度变小.
13.- 解析:设放出液体t秒后的液面高度为y m,则π·12·y=π·12×1-0.01t,∴y=1-t,则液面高度的平均变化率为==-(m/s),故液面高度的平均变化率为- m/s.
2 / 25.1.1 平均变化率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实际意义 数学抽象
2.体会平均变化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运算
  下面是我国北方某地某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从6时到10时为“气温陡增”的时段,它的数学意义是什么?
(2)如何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的气温变化的大小?例如:假设6时的气温是25 ℃,10时的气温是29 ℃,12时的气温是30 ℃,那么如何比较从6时到10时与从10时到12时气温变化的大小?
                                            
                                            
知识点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1.函数f(x)在区间[x1,x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2.平均变化率是曲线陡峭程度的“    ”,或者说,曲线陡峭程度是平均变化率的“    ”.
提醒 对平均变化率的再理解:①函数在区间[x1,x2]上有意义;②实质:函数值的改变量Δy与自变量的改变量Δx之比.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平均变化率只能是正数.(  )
(2)在平均变化率的定义中,自变量x在x0处的变化量Δx可取任意实数.(  )
(3)利用平均变化率可以刻画变量平均变化的趋势和快慢程度,效果是“粗糙不精确的”.(  )
(4)平均变化率的绝对值越大,曲线y=f(x)在相应区间上越“陡峭”,反之亦然.(  )
2.(2024·无锡月考)已知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设函数y=f(x)从-1到1的平均变化率为v1,从1到2的平均变化率为v2,则v1与v2的大小关系为(  )
A.v1>v2   B.v1=v2
C.v1<v2   D.不能确定
3.函数f(x)=x-1-1在区间[2,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题型一 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例1】 (多选)某物体的位移公式为s=s(t),从t0到t0+Δt这段时间内,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A.(t0+Δt)-t0为自变量的改变量
B.t0为函数值的改变量
C.Δs=s(t0+Δt)-s(t0)为函数值的改变量
D.为s(t)在区间[t0,Δt+t0]上的平均变化率
通性通法
平均变化率概念的理解
(1)要注意Δx,Δy的值可正、可负,但Δx≠0,Δy可为零,若函数f(x)为常数函数,则Δy=0;
(2)求点x0附近的平均变化率可用表示;
(3)平均变化率一定是相对某一区间而言的,一般地,区间不同,平均变化率也不同.
【跟踪训练】
当函数y=f(x)的自变量x从x1变化到x2时,函数值的增量与相应自变量的增量之比是函数(  )
A.在区间[x1,x2]上的平均变化率
B.在x1处的变化率
C.在x2处的变化率
D.在区间[x1,x2]上的变化量
题型二 由函数的图象研究平均变化率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88页例1)某病人吃完退烧药后他的体温变化如图所示:
(1)试分别求当x从0 min变化到20 min及x从20 min变化到30 min时体温y相对于时间x的平均变化率;
(2)利用(1)的结果说明哪段时间体温变化较快?
通性通法
由函数图象求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步骤
第一步:求自变量的增量Δx=x2-x1;
第二步:借助图象求函数值的增量Δy=y2-y1;
第三步:求平均变化率=.
【跟踪训练】
地高辛是用来治疗心脏病的一种药物,若某病人血液中地高辛的初始剂量为0.5 mg,且x天后血液中剩余的剂量为y mg,y与x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x 0 1 2 3 4 5
y 0.5 0.345 0.238 0.164 0.113 0.078
将y看成x的函数,分别求函数在[0,2]和[3,5]上的平均变化率.
题型三 由函数解析式求平均变化率
【例3】 (链接教科书第189页例3、例4)已知函数f(x)=3x2+5,求f(x):
(1)在区间[0.1,0.2]上的平均变化率;
(2)在区间[x0,x0+Δx]上的平均变化率.
通性通法
求函数平均变化率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求自变量的增量Δx=x2-x1;
第二步,求函数值的增量Δy=f(x2)-f(x1);
第三步,求平均变化率=.
【跟踪训练】
已知函数f(x)=x+,分别计算f(x)在自变量x从1变到2和从3变到5时的平均变化率,并判断在哪个区间上函数值变化得较快.
1.某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t)=1-t2,则该物体在[1,2]内的平均速度为(  )
A.2   B.3   C.-2   D.-3
2.函数f(x)=5x-3在区间[a,b]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A.3  B.4  C.5  D.6
3.(2024·常州月考)如图是某变量变化的折线图,则该变量在区间[0,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5.1.1 平均变化率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
1. 2.数量化 视觉化
自我诊断
1.(1)× (2)× (3)√ (4)√
2.C 记v1==tan α1,v2==tan α2,由图易知α1<α2,所以v1<v2.故选C.
3.- 解析:函数f(x)=x-1-1在区间[2,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ACD 由自变量的改变量、函数值的改变量、平均变化率的概念易得A、C、D正确.
跟踪训练
 A 由平均变化率的定义知:当函数y=f(x)的自变量x从x1变化到x2时,函数值的增量与相应自变量的增量之比是函数在区间[x1,x2]上的平均变化率,故选A.
【例2】 解:(1)当时间x从0 min变到20 min时,体温y相对于时间x的平均变化率为=-0.025(℃/min).
当时间x从20 min变到30 min时体温y相对于时间x的平均变化率为=-0.05(℃/min).
(2)由(1)知|-0.05|>|-0.025|,故体温从20 min到30 min这段时间下降得比0 min到20 min这段时间要快.
跟踪训练
 解:函数在[0,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0.131,
函数在[3,5]上的平均变化率为=-0.043.
【例3】 解:(1)因为f(x)=3x2+5,
所以函数f(x)在区间[0.1,0.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0.9.
(2)f(x0+Δx)-f(x0)
=3(x0+Δx)2+5-(3+5)
=3+6x0Δx+3(Δx)2+5-3-5
=6x0Δx+3(Δx)2.
函数f(x)在区间[x0,x0+Δx]上的平均变化率为=6x0+3Δx.
跟踪训练
 解:自变量x从1变到2时,函数f(x)的平均变化率为==;
自变量x从3变到5时,函数f(x)的平均变化率为==.
因为<,
所以函数f(x)=x+在自变量x从3变到5时函数值变化得较快.
随堂检测
1.D ==-3.
2.C 平均变化率为==5.
3. 解析:由折线图可知当x=0时y=1.5,当x=2时,y=3,所以在[0,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3 / 3(共46张PPT)
5.1.1 平均变化率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实际意义 数学抽象
2.体会平均变化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运算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下面是我国北方某地某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2)如何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的气温变化的大小?例如:假设6时的气
温是25 ℃,10时的气温是29 ℃,12时的气温是30 ℃,那么如何
比较从6时到10时与从10时到12时气温变化的大小?
                      
                      
                      
                       
【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从6时到10时为“气温陡增”的时
段,它的数学意义是什么?
                       
                       
                      
知识点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2. 平均变化率是曲线陡峭程度的“ ”,或者说,曲线陡峭
程度是平均变化率的“ ”.
提醒 对平均变化率的再理解:①函数在区间[ x1, x2]上有意义;
②实质:函数值的改变量Δ y 与自变量的改变量Δ x 之比.
 
数量化 
视觉化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平均变化率只能是正数. ( × )
(2)在平均变化率的定义中,自变量 x 在 x0处的变化量Δ x 可取任
意实数. ( × )
(3)利用平均变化率可以刻画变量平均变化的趋势和快慢程度,
效果是“粗糙不精确的”. ( √ )
(4)平均变化率的绝对值越大,曲线 y = f ( x )在相应区间上越
“陡峭”,反之亦然. ( √ )
×
×


2. (2024·无锡月考)已知函数 y = f ( x )的图象如图所示.设函数 y
= f ( x )从-1到1的平均变化率为 v1,从1到2的平均变化率为 v2,
则 v1与 v2的大小关系为(  )
A. v1> v2 B. v1= v2
C. v1< v2 D. 不能确定
解析: 记 v1= =tan α1, v2= =tan α2,由图易知α1<
α2,所以 v1< v2.故选C.
3. 函数 f ( x )= x-1-1在区间[2,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解析:函数 f ( x )= x-1-1在区间[2,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
-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例1】 (多选)某物体的位移公式为 s = s ( t ),从 t0到 t0+Δ t 这
段时间内,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A. ( t0+Δ t )- t0为自变量的改变量
B. t0为函数值的改变量
C. Δ s = s ( t0+Δ t )- s ( t0)为函数值的改变量
解析: 由自变量的改变量、函数值的改变量、平均变化率的概
念易得A、C、D正确.
通性通法
平均变化率概念的理解
(1)要注意Δ x ,Δ y 的值可正、可负,但Δ x ≠0,Δ y 可为零,若函数
f ( x )为常数函数,则Δ y =0;
(2)求点 x0附近的平均变化率可用 表示;
(3)平均变化率一定是相对某一区间而言的,一般地,区间不同,
平均变化率也不同.
【跟踪训练】
当函数 y = f ( x )的自变量 x 从 x1变化到 x2时,函数值的增量与相应
自变量的增量之比是函数(  )
A. 在区间[ x1, x2]上的平均变化率
B. 在 x1处的变化率
C. 在 x2处的变化率
D. 在区间[ x1, x2]上的变化量
解析: 由平均变化率的定义知:当函数 y = f ( x )的自变量 x 从 x1
变化到 x2时,函数值的增量与相应自变量的增量之比是函数在区间
[ x1, x2]上的平均变化率,故选A.
题型二 由函数的图象研究平均变化率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88页例1)某病人吃完退烧药后他的体温
变化如图所示:
(1)试分别求当 x 从0 min变化到20 min及 x 从20 min变化到30 min时
体温 y 相对于时间 x 的平均变化率;
解:当时间 x 从0 min变到20 min时,体温 y 相对于时间 x 的
平均变化率为 =-0.025(℃/min).
当时间 x 从20 min变到30 min时体温 y 相对于时间 x 的平均变化率
为 =-0.05(℃/min).
(2)利用(1)的结果说明哪段时间体温变化较快?
解:由(1)知|-0.05|>|-0.025|,故体温从20
min到30 min这段时间下降得比0 min到20 min这段时间要快.
通性通法
由函数图象求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步骤
第一步:求自变量的增量Δ x = x2- x1;
第二步:借助图象求函数值的增量Δ y = y2- y1;
第三步:求平均变化率 = .
【跟踪训练】
地高辛是用来治疗心脏病的一种药物,若某病人血液中地高辛的初始
剂量为0.5 mg,且 x 天后血液中剩余的剂量为 y mg, y 与 x 的部分数据
如下表所示:
x 0 1 2 3 4 5
y 0.5 0.345 0.238 0.164 0.113 0.078
将 y 看成 x 的函数,分别求函数在[0,2]和[3,5]上的平均变化率.
解:函数在[0,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0.131,
函数在[3,5]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0.043.
题型三 由函数解析式求平均变化率
【例3】 (链接教科书第189页例3、例4)已知函数 f ( x )=3 x2+
5,求 f ( x ):
(1)在区间[0.1,0.2]上的平均变化率;
解:因为 f ( x )=3 x2+5,
所以函数 f ( x )在区间[0.1,0.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0.9.
(2)在区间[ x0, x0+Δ x ]上的平均变化率.
解:f ( x0+Δ x )- f ( x0)
=3( x0+Δ x )2+5-(3 +5)
=3 +6 x0Δ x +3(Δ x )2+5-3 -5
=6 x0Δ x +3(Δ x )2.
函数 f ( x )在区间[ x0, x0+Δ x ]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6 x0+3Δ x .
通性通法
求函数平均变化率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求自变量的增量Δ x = x2- x1;
第二步,求函数值的增量Δ y = f ( x2)- f ( x1);
第三步,求平均变化率 = .
【跟踪训练】
已知函数 f ( x )= x + ,分别计算 f ( x )在自变量 x 从1变到2和从3
变到5时的平均变化率,并判断在哪个区间上函数值变化得较快.
解:自变量 x 从1变到2时,函数 f ( x )的平均变化率为
= = ;
自变量 x 从3变到5时,函数 f ( x )的平均变化率为 =
= .因为 < ,
所以函数 f ( x )= x + 在自变量 x 从3变到5时函数值变化得较快.
1. 某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s ( t )=1- t2,则该物体在[1,2]内的平均
速度为(  )
A. 2 B. 3
C. -2 D. -3
解析:  = =-3.
2. 函数 f ( x )=5 x -3在区间[ a , b ]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A. 3 B. 4
C. 5 D. 6
解析: 平均变化率为 = =5.

解析:由折线图可知当 x =0时 y =1.5,当 x =2时, y =3,所以在
[0,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已知函数 f ( x )= x2+1,则当 x 由2变到2.1时,函数值的改变量
为(  )
A. 0.40 B. 0.41
C. 0.43 D. 0.44
解析: Δ y = f (2.1)- f (2)=2.12+1-(22+1)=4.41-
4=0.41,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如图,函数 y = f ( x )在[1,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A. 1 B. -1
C. 2 D. -2
解析:  =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苏州月考)函数 f ( x )= x2+2 c ( c ∈R)在区间[1,3]上
的平均变化率为(  )
A. 2 B. 4
C. 2 c D. 4 c
解析: ∵ f ( x )= x2+2 c ,∴该函数在区间[1,3]上的平均变
化率为 = =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正方体的棱长从1增加到2时,正方体体积的平均膨胀率为(  )
A. 8 B. 7 D. 1
解析: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a ,则 V = a3,则正方体的棱长从1增
加到2时,正方体体积的平均膨胀率为 = =7,
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对于以下四个函数,在区间[1,1.3]上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最大的是
(  )
A. y = x B. y = x2
C. y = x3
解析: A中,函数 y = x ,则Δ y = f (1.3)- f (1)=0.3;B
中,函数 y = x2,则Δ y = f (1.3)- f (1)=0.69;C中,函数 y
= x3,则Δ y = f (1.3)- f (1)=1.197;D中,函数 y = ,则Δ y
= f (1.3)- f (1)≈-0.23.所以平均变化率最大的是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函数 f ( x )= x2- x 在区间[-2, t ]上的平均变化率是2,则 t
= , f ( x )在[ t ,6]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解析:因为函数 f ( x )= x2- x 在区间[-2, t ]上的平均变化率是
2,所以 = =2,即 t2- t -6=2 t
+4,从而 t2-3 t -10=0,解得 t =5或 t =-2(舍去).所以 f
( x )在[ t ,6]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
=10.
5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4·南通月考)汽车行驶的路程 s 和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
图,在时间段[ t0, t1],[ t1, t2],[ t2, t3]上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 ,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 <  (用“<”连
接).
< <  
解析:由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知: = kOA , = kAB , = kBC ,由图象知: kOA < kAB < kBC ,即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某人服药后,吸收药物的情况可以用血液中药物的质量浓度 c (单
位:mg/mL)来表示,它是关于时间 t (单位:min)的函数,表示
为 c = c ( t ),下表给出了 c ( t )的一些函数值:
t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
( t ) 0.84 0.89 0.94 0.98 1.00 1.00 0.97 0.90 0.79 0.63
则此人服药后30 min到70 min血液中药物的质量浓度的平均变化率
为 mg/(mL·min).
-0.0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易得此人服药后30 min到70 min血液中药物的质量浓度的平
均变化率为 = =-0.002(mg/(mL·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已知正弦函数 y = sin x 在区间 和 上的平均变化率分
别为 k1, k2,则 k1, k2的大小关系为 .
解析:函数 y = sin x 在 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k1=
= = .函数 y = sin x 在 上的平均变化率 k2= =
= ,∵ > ,∴ k1> k2.
k1> k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为了检测甲、乙两辆车的刹车性能,分别对两辆车进行了测试,
甲车从25 m/s到0 m/s花了5 s,乙车从18 m/s到0 m/s花了4 s,
则 车的刹车性能好.
解析:甲车速度的平均变化率为 =-5(m/s2).
乙车速度的平均变化率为 =-4.5(m/s2),
平均变化率为负值说明速度在减少,因为刹车后,甲车的速度变
化相对较快,所以甲车的刹车性能较好.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2024·扬州月考) A , B 两机关开展节能活动,活动开始后两机
关的用电量 W1( t ), W2( t )与时间 t (天)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一定有(  )
A. 两机关节能效果一样好
B. A 机关比 B 机关节能效果好
C. A 机关的用电量在[0, t0]上的平均变化率比 B 机关
的用电量在[0, t0]上的平均变化率大
D. A 机关与 B 机关自节能以来用电量总是一样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由题图可知, A , B 两机关用电量在[0, t0]上的平均变
化率都小于0,由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知,在[0, t0]上 A 机关用
电量的平均变化率小于 B 机关用电量的平均变化率,从而 A 机关
比 B 机关节能效果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某公司的盈利 y (元)与时间 x (天)的函数关系是 y = f ( x ),
假设 >0( x1> x0≥0)恒成立,且 =
10, =1,则说明后10天与前10天比(  )
A. 公司亏损且亏损幅度变大
B. 公司的盈利增加,增加的幅度变大
C. 公司亏损且亏损幅度变小
D. 公司的盈利增加,增加的幅度变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由 >0( x1> x0≥0)恒成立,可知 y = f
( x )单调递增,即盈利增加,又平均变化率 =10
> =1,说明盈利增加的幅度变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设放出液体 t 秒后的液面高度为 y m,则π·12· y =π·12×1-
0.01 t ,∴ y =1- t ,则液面高度的平均变化率为 =
=- (m/s),故液面高度的平均变化率
为- m/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谢 谢 观 看!